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義務支教教學總結感悟心得體會 義務支教活動主要內容篇一
一、前期工作準備:
1、思想方面:
這次支教活動,我們了解到哪里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從小便由爺爺奶奶帶大,缺少關愛,而家中普遍貧困,因此孩子們一般都不善與人交流。對此,我們團隊首先確立了一個正確的支教方案,明確目標,從學生的學習上、心理上,用我們所學所知,教他們知識,給他們快樂,用愛心、耐心、細心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講文明、愛衛生,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好學生。
2、備課方面:
我們總結了上一次經驗,針對課堂上出現的一些突發狀況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積極開展了備課工作。在此過程中,我們進行了明確的課程分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最適合小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進行增刪填補,力求以最好的方式達到最佳的效果,讓小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
3、后勤方面:
根據上次的經驗,本次活動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材料準備恰當合理,沒有浪費,只是有些道具缺乏。沒有多余的材料剩余,飯菜也很可口。
二、活動過程方面
(一)上課階段
1、成效:
由于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對孩子們的了解,針對現狀教學,因此學生學得很快,課堂紀律也有一定的保證。
2、問題:
一方面,由于條件限制,有些課程,不得不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起上課。然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不一樣,常出現高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更易教學的情況,因此課堂紀律便不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心愿課上,大多數孩子的愿望能被實現,因此那少部分學生會感到很失落。
3、改進方法:
首先,作為支教老師,我們必須盡到老師的責任,教會每一個學生所學的東西。接著,應根據學生年級的高低教適合他們年級的知識,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去完善這支支教隊伍。最后,在心愿課這方面,我們應召集更多有愛心的人幫助他們實現愿望,圓孩子們一個童年夢!
(二)課下階段:
1、成效:
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比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同時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使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
2、問題:
由于有些比賽比較復雜,孩子們聽不懂比賽規則,經常出錯撞倒他人,游戲進度沒有達到預定的時間。
3、改進方法:
讓志愿者老師盡量做好準確、易懂的示范。多做團隊類游戲,以達到培養孩子們團隊意識的目的。
三、總體:
支教,帶去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愛與關懷。我們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了心的溫暖;我們與孩子們的開心玩樂,讓他們擁有快樂的體驗;我們與孩子們的教學互動,讓他們更明白知識與命運是緊緊相連。通過我們的努力,希望孩子們可以更健康、快樂、有理想的長大!
義務支教教學總結感悟心得體會 義務支教活動主要內容篇二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學期的工作就要接近尾聲了。感覺時間過得飛快,真的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悄悄流逝了。而我們人文社科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工作也即將迎來學年工作總結的階段。在這一年里,我們協會的每一位志愿者都以一顆熱忱的心去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務工作。不管是風吹還是日曬都一如既往地進行著每周的愛心支教活動。因為愛和責任,所以我們一直堅持著。雖然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是即使有再多的收獲,我們都應該持一種辨證的態度來認真審視我們的這項活動。
其實,一直以來“圓夢行動”愛心支教是我們組織都尤為重視的特色活動。我們也一直在努力著想把這個活動做得更好、更出色。在活動期間,我們的志愿者和前來上課的學生們相處得很融洽。雖然說課上他們是師生關系,但是課后他們就變成了朋友。這只是一聲鈴響就可以改變的關系,想起和學生們一次次的課后交流,這真是一幅幅和諧的畫面。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協會的每一位成員始終謹記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此精神一直貫穿著我們的每一次愛心支教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也在嘗試著不斷提高我們志愿者隊伍的自身素質以及支教水平。為的是讓這個活動的質量能有更高層次的進步。在此,雖然我們沒有把活動做得很出色,但或多或少還是會有許多驚喜或者意外的收獲。
在“圓夢行動”愛心支教活動過程中,我們所取得的成績和收獲:
一、 首先,從前來參加補課的一些學生的角度來說:
也許她們每一節課吸收的知識不是很充分,可能也達不到我們所預想的效果。但是至少她們能堅持每一節課都按時到教室上課,并且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以及與老師和諧相處等等。這一年以來始終堅持著。這對于她們來說有以下幾點益處:一、參加周末補課能鍛煉并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二、可以進一步提高并擴展學生原有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三、在課程安排上,我們開展素質擴展與心理疏導兩門特色課程,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自我增強與自我調節能力。
二、 其次,從志愿者的角度來說:
愛心支教對于每一位志愿者的重大意義在于,這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與歷練的機會。在這項志愿服務活動中相信每一位志愿者肯定也會受益匪淺。一、不管他們之前是否有過支教經歷,每一周的支教活動志愿者都會從學生的學習反饋表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這對志愿者來說是很不錯的自我修正的機會;二、在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中,志愿者可以學習到更多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方式和態度;三、在人生閱歷方面,也能增加當代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并讓其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四、作為一名志愿者,參與愛心支教志愿服務活動也是履行志愿者的基本責任,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和力量,從而體現當代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 再次,從我們協會的角度來說:
此次活動對于我們人文社科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這個組織來說也是一次考驗與進步并存的契機。此次愛心支教活動不僅對于志愿者來說是一次歷練,其實對于我們這個組織來說也是一樣的。例如:志愿者的招募、面試、選拔、到最后的合格上崗都是一個復雜的進行過程。這對我們組織的每一位干事來說都是需要認真審核的。當然這也要求我們干事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再者,對于支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或是矛盾,也是需要協會干事有效協調與安排。這就是鍛煉我們這個組織的諸多寶貴的機會。這一次次的磨練使得我們這個組織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堅強。
四、 最后,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
我們的愛心支教志愿服務活動傳遞的是社會的一種正能量。那就是勇于奉獻、樂于助人的優良傳統精神。也許這個效果或是社會影響比較渺小,但是無論怎樣這對構建和諧社會來說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但是,事物總有兩面性。在這次愛心支教活動過程中,雖說我們有不少的收獲,但也仍存在著一些不足的方面。
一、首先是學生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的總體學習積極性不高。也許是正處在青春期年齡階段,這些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參與補課也許對于她們來說只是體驗一種新鮮感而已;二、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志愿者上課盡量都是征求學生的意見,尋找一些比較有趣味性的授課方法跟他們授課,但即使這樣他們的學習態度也沒有太大的改善。還是一樣的任性。應該是沒有真正地想過要認真學習;三、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課上
時而出現學生提出與學習無關的問題,或是隨意要求老師臨時更改預先安排的上課內容等等。這些不良的習慣和態度對于我們的支教活動,確實是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畢竟學生是我們這個活動的主體,她們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意味著我們的活動就會收到阻礙。
二、其次是志愿者存在的不足:
一、一些志愿者的授課方式學生不怎么接受,可能由于是課堂上缺乏趣味或是互動性;二、性格稍微內向的志愿者課后與同學的交流較少,這就影響志愿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與交流。
三、最后是我們協會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我們對于因特殊情況而臨時缺勤的志愿者,未做好充分的候補準備,以致于影響了授課進程。二、在支教過程中,學生反映有關志愿者不足的方面,我們沒有落實到位。例如:學生反映志愿者上課缺少與學生互動,雖然我們也有找志愿者本人談過,但是她還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繼續上課,認為那樣的方式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最終還是沒有達到學生的要求。這是我們沒有切實做到位的地方。
通過發現以上的不足,我們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預改善的措施。
一、在學生方面的改善:
為學生量身定制屬于個人的學習進步卡,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價值觀,努力矯正學生對學習的不良態度。
二、在志愿者方面的改善:
通過開設一些校內戶外活動,加強志愿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多接納學生的想法和建議,盡量做到讓每一位學生從支教活動中都能獲得最大利益。注重志愿者自身素質培養和提高,鼓勵志愿者間互相交流支教心得體會,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三、在組織方面的改善:
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組織要盡量做到最合理的安排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考慮要更為周全,最好是另外儲備一支候補隊伍以防出現臨時狀況時,把影響程度減到最小。
此次愛心支教活動給我們每一位參與的的志愿者都帶來了不小的收獲,從中也學到不少經驗。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奉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同時也鍛煉了自己。希望在發現不足、提出想對應的改善措施以后,我們能在以后的志愿服務活動表現得更好、更出色!
義務支教教學總結感悟心得體會 義務支教活動主要內容篇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會如燦爛的笑臉,感染著這個世界的每一個缺少溫暖的角落;是最悠揚的樂章,久久地響徹在每一片灰暗寂寞的天空。青春不應該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中度過。
20--年暑假,我們貴州大學“銀鴿”志愿者服務團之“小灣管理區支教團隊”一行31人來到了遵義地區仁懷市九倉鎮小灣管理區,分別在小灣小學、三漲水小學、白果寺小學三所學校開展了為期18天的支教活動,并取得圓滿成功。
活動安排:遵守“銀鴿”志愿者服務團隊團隊紀律和國家及貴州省提出的有關于高校大學生下鄉進農村支農、支教活動精神,我們此次以支教活動為中心,并隨之開展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調研以及貧困生家訪,記錄在案等活動項目。此次活動開展時間自20--年7月20日正式開始,于8月6日結束,為期18天,其中活動的前15天開展支教、調研、貧困生家訪等工作,最后兩天為文藝匯演的彩排與正式演出。
一、支教學校簡介:
此次支教活動,分別在小灣地區小灣村小灣小學、三漲水村的三漲水小學、白果寺村的白果寺小學同時開展進行,并得到了當地政府,教育輔導站以及三所學校的校方和學生家長的熱烈歡迎和鼎力支持。
小灣中心小學作為志愿者們的住宿落腳處,學校作為當地的中心小學,在三所學校中,教學條件和設施算得上是最好的了,學校有三間教職工宿舍和獨立的會議室,還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復印打印機房,而且新的教學樓亦正在施工建設中。此次在小灣小學的支教活動,我們開設2——6年級9個班級,共計三百左右名學生參加,我們志愿者團隊中的14名志愿者被分配到此點開展活動。
三漲水小學是小灣小學下屬的一所鄉村小學,位于大山的另一側,距離小灣小學大概一小時二十分鐘的路程,其中一大半的時間都用在“翻山越嶺’上了。學校針對的是三漲水本村的學生,故規模和設施略差于小灣小學,但是因其位于山上,溫度較為涼爽,環境很是寧靜、清幽。此次我們團隊有7人被分配到到三漲水小學負責開展活動,我們在此所學校開設了四個班級,三、四、五、六年級各開設一個班級。
白果寺小學位于我們前往小灣路上的公路邊,也是我們從遵義至小灣路上見到的第一所支教學校,學校規模設施與三漲水小學大致相同,路程略短于三漲水小學,大概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但是路為石灰質路,灰塵很大,給志愿者帶來很多不便。同三漲水小學人員配置一樣,我們在白果寺小學亦同樣開設了三到六年級四個班級,7名志愿者教師。
二、志愿者成員:
此次支教活動,有來自貴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醫大學、北中醫學院、貴州范大學五高校以及比利時國際友人沙白在內的三十一名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到此次活動中。分三只小隊,分別在小灣、三漲水、白果寺開展支教活動。具體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見后面附件。
三、志愿者生活:
住宿:此次支教活動期間,我們團隊一行三十一人住在小灣小學,四名男生住在一樓一小間教職工宿舍,女生分別住在兩間教職工宿舍以及一間幾乎沒有任何多媒體設施的多媒體教室里。住宿條件還是很苦的,教職工宿舍很狹小,夏季的夜晚住在里面悶熱異常,至于那間多媒體教室,雖然地方很寬敞,但是沒有床鋪,我們志愿者只好將桌子拼湊在一起,然后將行李鋪在上面,其實不比直接睡在床板上好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