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一
讀過譯本,看過電影,電視劇作品,而如今又開始品味英文原著,足以說明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之情,同時我對其內容的理解也相當深刻了。但是,在我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卻在前幾章自信地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主旨。開頭男主角達西以及其親友對于女主伊麗莎白一家的傲慢與偏見.男主出生于貴族家庭,從小受到高等教育,而女主則出生于鄉下,父母待人缺乏禮節,且除了大女兒和二女兒以外的幾個女兒都缺乏家教,因而引發了諸多矛盾在社交場合。直到我讀到后半部分,在發現達西并非一個狂妄自大的小人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我其實一直蒙蔽在女主的偏見當中,或者說我也不由自主地產生偏見情緒。
為什么本當客觀的讀者產生了偏見?正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從主角的角度去審視文本,所以不免受到了女主內心活動的影響。女主把惡棍威克姆看成正人君子,讀者也深信不疑;女主把達西看作傲慢小人,身為讀者的我同樣信以為真。直到在各路“豪杰”不斷“助攻”下,女主開始逐漸改變自己的偏見,讀者的眼睛才逐漸明鏡。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向我們傳達這一信息:許多偏見并不完全取決于我們個人的直接感受,更多的是受到其他抱有偏見之人的影響,這便是偏見的主觀成因。
至于偏見的客觀成因,偏于受偏見對象本身。達西本是一個有文化、有修養,待人和善之人,但卻因家庭成員之間的耳濡目染,不免沾上些傲慢氣息。讀書筆記摘抄,再加上本身不善與陌生人交往,所以在社交場合顯得極不合群,因而被解讀為“傲慢”、“看不起鄉下人”等等。相反的,那些真正的無恥小人,卻長著一副討人喜歡的面孔,有著右左逢源的本領。而這種差異進一步深化了女主的偏見。
而在現實生活中顯然不乏這樣的例子,不善言辭的正人君子與道貌岸然的小人,常常后者總能在爾虞我詐中取得不正當的利益,因為什么?因為人總能不可避免地產生偏見。古人云:“三人成虎”,被偏見蒙蔽雙眼的人甚至會將鐵板定釘的常識置于腦后。而人性是復雜的,我們不能以冰山一角去斷定一個人的善惡美丑。
傲慢與偏見讀后感:當你對自己的眼光深信不疑的時候,請當心,也許偏見正蓋住了你的雙眼。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二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在文學歷史長河中閃爍光芒的著作,平實的題材,生動的形象以及重要的社會意義為本書奠定了極其高的地位。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于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
簡·奧斯汀是英國女小說家。生于鄉村小鎮斯蒂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牧師。奧斯汀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汀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的處女作,隨后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花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
《傲慢與偏見》并沒有什么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描繪的都是生活瑣事,平淡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作者的別具匠心,大量形容詞的運用是為人物形象做了鋪墊,極其夸張的表現正是人物性格的體現,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傲慢與偏見》原名《最初的印象》,是奧斯丁的代表作,通過婚姻問題的描寫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生活畫面。故事圍繞貝內特一家幾個女兒的婚姻大事展開。從倫敦新搬來的單身漢闊少賓利先生愛上了溫柔美貌的大女兒簡,他的朋友達西則傾情于二女兒伊麗莎白。由于她聽信了年輕軍官韋恩的讒言而對達西產生了偏見致使這樁婚姻進行的十分緩慢。經過一連串有趣的周折后,誤會終于得以消除。達西克服了傲氣,伊麗莎白也克服了對他的偏見,最后兩人終成眷屬。與此同時,作品還涉及了另外兩對青年男女的結合過程,即已是27歲的夏洛特出于尋找歸宿找個可以依靠的有錢人遂于柯林斯結婚,莉迪亞一貫輕浮,與韋恩私奔后,經達西搭救而茍合成婚。奧斯丁正是通過對不同婚姻的描寫表達自己對建立在互相理解和真誠愛情基礎上的婚姻的贊揚和對以門第財產和情欲為基礎的愛情的諷刺。在一定程度上,這部小說也反映了當時英國婦女爭取婚姻自主的愿望與理想。
作者在本文中塑造了各種人物對婚姻的不同對待,有姐姐簡的一波三折,有妹妹的一味追求外表金錢和地位,和夏洛特與柯林斯的無愛婚姻悲劇,他們雖然說都是對伊麗莎白和達西婚姻的陪襯但是足以看出作者想要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愛情婚姻觀,以及對社會風氣的批判。
在批判的同時,作者也褒揚著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婚姻。他們不顧地位差異,盡管一波三折,但是最終的美滿結局就是作者所贊揚的。作者呼吁著女性們要有自己的主見,放遠眼見,這樣才能去主宰自己的一切,才能促成自己美滿的生活。在女性不受公平待遇的社會,他的這種呼吁是難能可貴的。
本書中的語言深刻令人深思,代表了作者對封建制度的不滿與抨擊,如“對不要臉的人,決不能低估了其不要臉的程度。”而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作者對美好愛情的歌頌與贊揚:“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
《傲慢與偏見》毫無疑問是一篇不朽之作。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三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歧視女性的時代,你會自卑嗎?會抱怨嗎?會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嗎?也許你會,但這本《傲慢與偏見》的主人公伊麗莎白卻不會。
女主人公伊麗莎白的一生極其坎坷。她出生在一個窮牧師家庭,受盡了世人的歧視。每天,她都要干農活、做家務,即使這樣,她還時不時受到富家小姐的諷刺與嘲笑。朋友背叛了她,家人蒙騙了她,就連她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也利用她來獲得萬貫家產。但伊麗莎白沒有被擊垮,也沒有被打敗,她始終懷著一顆向往幸福的心,去抗爭,去追求,最后終于得到了幸福。
是啊,只要勇于向困難挑戰,不就能獲得成功嗎?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做數學題,做完基礎練習,還有一道思考題。我嘴巴一撇,像發現了“瘟神”,立馬避而不見——思考題很難。
正當我慢吞吞地收拾書包時,腦海中浮現出《傲慢與偏見》給我的啟示:“抗爭!向困難挑戰!"一股力量從我的身體中迸發出來,好似自己被打通了脈絡,豁然開朗。我鬼使神差地從書包里抽出剛才沒有完成的數學練習冊,拿起筆,一遍遍的演算起來。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我的額頭沁出了豆大的汗水。啊,算出來啦!我驚喜得說不出話來了,心里想:我不可能那么快就解開呀!再驗算一遍吧。于是我懷著激動又緊張的心情再次拿起筆,哆哆嗦嗦地在紙上重新演算。“耶,對啦!”結果正確,我高興地叫出了聲。
我又陷入了沉思:如果我剛才沒有拿起筆,鼓起勇氣去和思考題挑戰,而是懼怕困難,膽小懦弱,豈不是失去了成功后的喜悅和自豪?多虧了《傲慢與偏見》,沒錯,我們必須和困難抗爭!
最近電視上經常報道有中小學生壓力太大,又被人譏笑,不堪受辱,自尋短見。我再次想起了《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她過著比我們窮苦百倍的生活,卻始終熱情開朗、樂觀向上。伊麗莎白勇于生存,善于生存,所以成為了生活的強者。
勇于抗爭,勇于生存!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與險境,只要懷揣著勇氣與信心,便會戰勝困難!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四
這本書再看一遍,便有了別的感悟。
很多時候,傲慢來自于別人的偏見,就像女主人來說吧,說實話,她就有些偏見,見到舞會上的男主時候,便覺得他很是傲慢,然后再聽了軍官一面之詞更加義憤填膺,沒有橫加思索背后的原因,例如想想為什么男主罷免了軍官的牧師職務?,這些等等構成了女主對男主開始的.印象!
有個問題可能你會替女主說說話。
男主開始就表現得很傲慢,我們自然就覺得他很傲慢,這有什么錯嗎?
答:這個問題錯不在你,也錯不在男主,錯在誰呢?我們從文中可以知道,男主性格內向,不愿與陌生人多說話,所以,錯在男主的性格特點。以致于初次見面加上武斷聽信別人的意見,造成了冤枉男主很長一段時間。
回到社會現實,內向的性格確實不利于人際交往,而這也是為什么內向的人往往在社會交往中吃虧或者被誤解,所以,做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吧!
另一方面,女主人如果不是出于偏見,也不會不假思索就相信軍官的話。
這個問題回到社會也是不鮮見的。出于對某人的偏見,無論他說什么,都能找到一個反駁他的理由,盡管可能他說了一個絕好的策略,你也能雞蛋中挑出骨頭。所以,不要做一個偏見的人,遇到事情,你真正站在問題上思考了嗎?思考問題前因后果了嗎?多問幾遍為什么吧,讓問題清晰了,你離真相就更近了!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五
《傲慢與偏見》不像書名那樣干脆利落,其實她溫情脈脈,毫無禍藏的悲憤和陷阱,她帶著青春的顏色,隨著華爾茲的絢麗翩翩起舞。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女主角伊麗莎白,隨處可見青春俏麗,輕松風趣,就連原本古板的書名讓人歡喜起來,仿佛一張透白的窗戶紙,只要輕輕一捅,就有無盡的幽默溫情傾瀉而出。
她就是這樣一本書,讓她的擁躉們一想起就嘴上一抹莞爾,眼中泛起光芒。
本書的經典在于簡?奧斯丁以女作家的清新、細膩營造了一種新的幽默氛圍,既帶著傳統英國幽默文學的戲謔,又呈現出作者生活時代的獨特風味。她是鄉趣的、自由的、閑適的,好像中國的袁枚和徐渭;她是機智的、世俗的、諧趣的,令人想起毛姆和王爾德。
小說里特色鮮明的人物,絮絮叨叨的班納特夫人,一本正經的柯林斯牧師,他們泰然自若,好像天真而不自知的可笑是最可原諒的罪過;他們帶給讀者以巨大的歡愉,是舞臺上的一束金光,照耀全場。
簡?奧斯丁的作品帶有屬于她自己的女性風格,如沐春風,在她的《愛瑪》、《諾桑覺寺》、《理智與情感》、《勸導》等作品中都能體味。
《傲慢與偏見》是她最負盛名的小說,與其他作品相比更為輕松俏皮,幾乎能透過文字看出作者內心的歡愉,讀完使人意猶未盡。閱讀是一件私密的事,特別是沉浸在作者創造的別樣世界,和女作家一起期待一起思考,比讀流行小說多了一份世俗風情,比讀《悲劇的誕生》少了一份艱苦的思辨。
會講故事也是好作家必備的條件,簡?奧斯丁首先是個淑女,她的幽默、言辭都很平靜,但簡單犀利。比如小說最有名的開頭:“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而后從新搬來的單身漢鄰居寫到班納特家五個待嫁女兒,全書脈絡由此展開,讓人不得不為這位會講故事的作家叫好。
譯本的好壞對讀者影響很大,作為世界經典作品的《傲慢與偏見》有很多中譯本,其中以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王科一翻譯的版本和譯林的孫致禮版本最受讀者推崇。?格林童話讀書筆記
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時候寫的。那時他有一個劇本《梨樹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當時寫的許多其他的作品一樣,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
他在日記上說:“寫這個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轉一點。”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鴨”——事實上是一只美麗的天鵝,但因為他生在一個鴨場里,鴨子覺得它與自己不同,就認為他很“丑”。其他的動物,如雞、狗、貓也隨聲附和,都鄙視他。它們都根據自己的人生哲學來對他評頭論足,說:“你真丑得厲害,不過只要你不跟我們族里任何鴨子結婚,對我們倒也沒有什么大的關系。
”它們都認為自己門第高貴,了不起,其實庸俗不堪。相反,“丑小鴨”卻是非常謙虛,“根本沒有想到什么結婚”。他覺得“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廣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見了“一群漂亮的大鳥從灌木林里飛出來……他們飛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鴨不禁感到說不出的興奮。
”這就是天鵝,后來天鵝發現“丑小鴨”是他們的同類,就“向他游來……用嘴來親他。”原來“丑小鴨”自己也是一只美麗的天鵝,即使他“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這篇童話一般都認為是安徒生的一起自傳,描寫他童年和青年時代所遭受的苦難,他對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過重重苦難后所得到的藝術創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六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在18世紀未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要講婚姻與愛情。
這是在英國從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故事。
傲慢主要是指男主人公達西,在麥里屯的舞會上,當他的朋友彬格萊想介紹她和女主人公麗萃(伊里沙白)跳舞時,他說,她長的還可以,但是還不能打動我的心。我沒有興趣抬舉一個坐冷板凳的姑娘。他的傲慢得罪了麗萃。
為什么他會這么傲慢呢,正如麗萃的朋友夏洛克小姐說,他有權傲慢,因為他每年有一萬英磅的收入,有彭伯里莊園。當然傲慢的人還有達西的姨媽,彬格萊的兩位姐妹等。
而麗萃家有5個女兒,卻因沒有兒子,對現有的產業沒有繼承權,只繼承母系方面的年息4厘的1千英旁存款。所以在婚姻上,她們沒有陪嫁,處于劣勢。
由于達西一開始的傲慢,使麗萃始終對他有偏見,盡管達西很誠墾的求婚,麗莘還是拒絕了他,并說出那句名言:"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會嫁給你"。
但是當韋翰和小妹妹麗迪亞的事情發生后,麗萃檢查了自己的偏見,接受了早已去掉傲慢的達西。
由于對mannes即素養的共同認問,兩個人幸福的結合在一起。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1500字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800字篇七
天啊,幸虧我生在了現代!
若生在伊麗莎白和簡的年代,命運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啊!
首先,你得出生在一個富貴之家,父母要有足夠的產業和眼光來支持你的教育——那個時代,19世紀初時的社會(那時我國還是大清呢),教育仍只能算貴族階級的奢侈品。比如書里高高在上的凱瑟琳夫人聽到伊麗莎白家里居然沒有家庭教師感到驚奇,在她心目之中,私人化教育是一個富有之家必要的開支,任何請得起而不請家庭教師的家庭都是偽豪門。
然而,伊麗莎白其實眼界比普通有錢人家的小姐都要開闊,比如她懂得不單純因為考林斯有錢便接受這個自私狹隘的男人的求婚。她追求平等,自由,尊重,頗有些現代女子的風范。即使沒有家庭教師,不會畫畫又如何呢?沒有什么比用眼睛看,用心感受更重要的生存技能了。
想來,這與她家里的寬松氛圍和父母的眼界有很大關系。確切地說,是她的父親。
伊麗莎白的母親其實是個自私狹隘,愛財如命的小市民女子。這從她因為考林斯繼承大筆財富便拼命想要伊麗莎白嫁給他便可見一斑。而伊麗莎白拒絕了考林斯之后,她又大吵大鬧,像個潑婦一樣,更不惜以斷絕母女關系威脅伊麗莎白服從......
反觀伊麗莎白的父親,真是個可愛的老頭兒。當女兒被妻子下達最后通牒之時,他卻說,伊麗莎白你面臨著艱難的選擇:若你不嫁考林斯,你的母親將與你斷絕關系;而若你嫁了,那么我將與你斷絕關系。
伊麗莎白嘴角露出微笑,原本忐忑的心被安撫了。她知道父親愛她,也認可她的智慧和通達。有父親在,她無需擔心自己被命運捉弄,很大幾率可以從心所欲選擇想要的生活。
然而,時代的局限性依然存在。那個年代,女孩兒可是要結婚的哦。結了婚,可是要搞定三姑六婆的哦。即使像伊麗莎白和姐姐簡如此優秀的女孩,也難免不為婚事傷神。
簡,簡直是女神一般的存在:美麗,溫柔,大方,受過良好教育,深受男士們歡迎。美好如她,也會遭遇嫉妒,離間,愛人離她而去一系列的糟心事。伊麗莎白比姐姐剛強很多,也明顯更加懂得把握命運。她直截了當拒絕了考林斯,可仍然難免在韋克翰和達西之間左右搖擺,偏見讓她看不到真誠善良,卻被偽裝迷惑。
當然了,姐妹們遭受的傷害都是暫時的,她們最終都會迎來簡奧斯汀式的圓滿結局。那之前的百轉千回,無不透漏著那個年代的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非嫁人莫屬。而婚嫁之間,每個人都在地位,財富,好感,外貌之間權衡,所謂真愛,很少有機會發掘。
雖則伊麗莎白可以作為少數命運抗爭者為人謳歌,但多數的女孩兒,莫不像夏洛特一樣為了財富而屈就嫁與考林斯。
可悲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畢竟,她們也在婚姻中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想來,這本書發表之時,不過區區200年之前而已。200年以來,人世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政權更迭,社會進步,科技發展,人們的思想天翻地覆。拿我國來說,100年前清朝覆滅,新社會成立,教育也逐漸完善。即使出身在貧苦之家,也有機會通過選撥獲得教育資源,得到一份足以立足的機會和技能。
家庭的影響仍是巨大的,然而卻不像那時一樣出身決定了一切。婚姻的影響也弱化了,現在有許多人開始信奉不婚主義便可見一斑。若在200年前,那些女孩哪兒有得選擇呢?即使她們內心抗拒婚姻,也免不了要為后半生的衣食住行開銷而妥協。
有了自立的根本,人才可以選擇命運。伊麗莎白若是生在現代,必是一位勇于追求內心的女性。而我也倍感慶幸,因為不僅作為非貴族的我通過努力得到了優質教育,而且也在婚姻選擇中享受到了足夠的自由。姑娘們不再像夏洛特一樣為了財富嫁給跳梁小丑考林斯,這一切,皆是拜時代所賜啊。
話說考林斯此人,自私,小心眼,大男人主義,不懂得尊重女性。在伊麗莎白家做客時選擇宣讀《女誡》這樣迂腐過時的書,讓一眾姐妹們心生反感,快人快語的莉迪亞則干脆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
這也可見伊麗莎白一家的家風相當開放,才讓女孩們有膽量表達自己,也敢于打破禁錮追求幸福。真的要感謝父親貝內特先生,他可以從伊麗莎白一個眼神便知道她心中所想,也從不吝惜為女兒們創造良好的機會認識優秀的年輕人。他的妹妹,女兒們的姑媽,也教會了伊麗莎白如何識別一個真正優秀的青年,不要為外表欺騙,看到一個人的內心。多么睿智的家長啊,也多虧了他們,女兒們才有了最后的幸福。
而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曾受惠于家長們的眼光,然而自身的努力和運氣,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終人們認識到我是因為我是誰,而非我是某某的女兒。這就是年代的福利,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機制可以發揮各自的才華,獲得相應的機會,并以此而自立。待到結婚之時那婚姻的籌碼便不止于父母的嫁妝,而有了許多自己的東西。
那么婚姻還是一場交易嗎?
是。
只是不單單是財富方面的,還有心靈的,共同成長的部分。沒有這些,再多財富又有什么用呢?
不是每個女孩都想嫁給馬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