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一
他出生在日本東北部的一個世家中,從小膽小,怯懦,對世間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該是歡笑與游戲,可他自己卻自行戴上了耍寶搞笑的面具,透過外表下窺探心靈,卻發現他只是為了討好這個將要摧毀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為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為孩子們采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愿單。他并無所求,準確的說是沒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親對著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墒钱攧e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愿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欲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為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而后,便開啟了枯燥的校園生活,還是一樣的耍寶,一樣的逗樂眾人,一樣的討好這個世界。這是出現了一個“竹一”看透了他這所謂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著避開他??梢苍S是上天開了個玩笑,使他們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對他來說“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敵”?!爸褚弧钡念A言也幾次改變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戀上你”。“竹一”的預言斷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痹”,無一種墮落不是由女生而起,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他自己對于生的無知,對死的無望,對世間的迷茫。人格一點點的支離破碎,以酒精及藥物來麻痹痛苦現實中的人生。他所喪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茍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過是殘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二
離海岸線很近的海邊,并排長著二十多棵黑色樹皮的粗大山櫻樹。新學年伊始,這些山櫻樹上便生出黏黏的褐色嫩葉來,在藍色海面的映襯下,綻放出絢麗的花朵。不久,到了落英繽紛時節,花瓣便會紛紛落入大海,鋪滿一層海面,然后又隨波濤沖回到海邊去了。
第一次讀太宰治的書時,年少不知曲中意,到現在再聽已是曲中人了。難免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七十年前的作品,再七十年后依舊屹立在文學豐碑上,足以見證這本書的意義。有人說這本書會使人沉淪消極,有人說讀不懂這本書是幸福的,而我卻說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種解脫。
太宰治人生中自殺了五次,一個出身富裕,卻又與人類格格不入的人,是一名天才作家。同時又是日本左翼政黨共產主義的擁簇者,這大概是他第一次自殺的原因。最后他終于解脫,留下了傳世神作,被不少人不理解的人視為草芥,卻也有人將他奉若神明,包括我。
他在文中并未提及為何自殺,需要讀者自己慢慢體會。他是沉默著崩潰,自我墮落的過程竟然引起了我的共鳴。直到書讀了一半我才知道人間失格的含義,失去做人的資格。而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并不出自這本書,只是一大批跟風者說出的網絡熱詞罷了。
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這句話很喪,很符合當代青年人的朋友圈。而太宰治卻用生命告訴我們,活生生的人就是要猛烈的愛,能承受來襲的悲痛。
太宰治用自己充滿恥辱的一生來告訴世人,如何活下去。通篇全部都是他想活下去的努力,而自我墮落與意志消沉在生命中結合起來,與生的希望抗爭到高潮,最后落得這樣的下場,難免讓人唏噓。
最后用一段人間失格里我喜歡的段落結尾現在天氣開始變得很冷很冷,萬物的隔閡大概也會變的越來越大吧。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三
看完《人間失格》后,首先感受到的是他是一個富二代,家境殷實,他的爸爸是議員,家都是別墅。可是!我是空的;我對人性感到失望;我迷戀滑稽表演;我說謊了;我喝;我還不如死去;我摔倒了;我創造了天地,為了死亡;但是,仍然有數不清的女性為我著迷。就算我沒有用,人家還是會當我是上帝般的好小孩。
太宰治本名對馬秀智,1909年生,1948年死。曾任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后流氓文學代表作家。
《人間失格》是我難以置信的一本書。活著是無用的,人性是陰暗的。正如他的兩句名言,“懦夫即使快樂也是恐懼的,觸摸棉花也是一種傷害,有的時候是被快樂傷害的?!币约啊盎ハ啾梢晠s又互相聯系,一起自卑——這才是世界上所謂“朋友”的真實面目。”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諷刺他,第二個想法是保持沉默。不能換位思考,不代表你有批評的權利。葉臧在國際上的功虧一簣,大概就是建立在太宰治自己的基礎上。太宰治在世時曾多次求死,終被求死。在遭受戰爭強烈打擊時,童年遭到侵害。在他看來,父母,朋友,婦女都不值得信賴。有人說他是社會廢物,也有人說他是抑郁癥患者,或許他們不過是個傷心、擔憂、感傷、偏執的個體,或許生活會在某一瞬間碾過他,使他再也不能直視自己的生活。
單純帶來了最純的喜怒哀樂。誰來確保我們并沒有從復雜中變成某種程度的抑郁癥患者呢?
值得一提的是,太宰治在《美男子與香煙》中說,“青年們,無論你們今后活到多大歲數,都請勿關心自己的容貌、不吸煙、不過節、不飲酒。當你長大后,請好好珍惜那個不愛化妝、性格內向的姑娘吧。”還有,趕緊跑!他在《梅萊斯》這篇散文里,敘述了一段終極的信仰、諾言與友情克服猜忌、背叛與自私。這可能就是太宰治內心的縫隙,擠到太陽底下去了。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四
所謂的精神病患者,可以被視為在爭奪自我的戰斗中不準備徹底投降的人。
一直不喜歡看日本作家的書,我覺得幾乎所有的日本書籍都是我不愿踏足之處,如果細細來品,可能也是有有趣的不那么無聊的文字,但問題就在于他連我想拿起他的欲望都沒有,自然也就沒了下文。
就是這樣一個極度不愛日文的我,剛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前三頁就被深深吸引了,準確的來說是被震撼到!被葉藏的性格震撼到!被他的結局震撼到!
世上有很多東西是矛盾的,比如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又比如大庭葉藏的性格——懦弱的驕傲。對于現實,他很大程度上在選擇逃避,這是他的懦弱;關乎自身的他拒絕一切妥協,這是他的驕傲。殊不知,驕傲原是七宗罪之首。他必須得為他所犯下的罪付出代價!生逢亂世有生逢亂世的疼,身處太平年間有身處太平年間的痛,葉藏的性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文章中沒有說,我也無從知曉,仿佛與生俱來的他就是那個害怕人類的“怪物”,為此他也下足了功夫去掩蓋這一缺點,盡自己最大所能的戴上丑角的面具去討好別人,掩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欺人一時可以,一世談何容易!
難以再以謊騙討好別人生活下去的葉藏開始沉湎于藥物,女春,自殺……身體由此日漸消瘦,意志也更加墮落。身邊的人更是對他的這一系列行為感到恐懼,最終他被送進精神病院。最終葉藏死于二十七歲。
每個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不會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輕輕松松舒舒服服,我們都在負重前行,沒有誰能很大程度上的好過于誰,別自己難為自己,適當的揭露世界的缺點,適當的包容自己的缺點,別太過極端。極端的驕傲,極端的自卑……終會釀成大禍。
愛我所愛,行我所行,無問西東。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五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描寫了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等階段,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很喪的一本書,看完了才明白人間失格的意思,里面很多很多心里障礙感覺是自己心理失衡場景的最佳還原,好像有一個人直接把你心里那個永遠的少年揪出來扔在你面前,沒有人想喪失為人的資格,當你處于或走向失格的時候不妨讀一讀,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警鐘
這是一部極端頹廢式的自傳體小說,這整本書給我們呈現的就是作者本身極為復雜矛盾的人格,沒辦法和自己、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用前言中的話說就是:“太宰治似乎是把懦弱作為一種出發點,甚至是一種武器,以進為退地向所謂的‘強者’、向偽善的人生和社會公開宣戰,從而彰顯出一種別樣的強大、別樣的高貴和驕傲的激情。他對世間的認知永遠是靜止的,甚至不乏極端的成分,并依靠這種極端而成就了一種決不妥協的純粹性。”
《人間失格》的文字是消極的,《人間失格》作者是消極的,但《人間失格》所帶來的影響卻是積極的。如果有人真正意義上讀懂了《人間失格》,那么,他一定會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六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郁,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偽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
雖然書中寫的葉藏過的是充滿可恥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這本書中承載了作者的一生經歷與思想,書中的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淺薄,又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其實我認為葉藏的一些做法雖然讓他走向毀滅,但是他的做法卻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為了迎合,為了更好的去和別人相處,雖然“人們”都在說要做好自己,無關別人,但是誰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別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們”所不認同的事的時候,應該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人生并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么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后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堅韌的活著,我從不認同人們的自殺行為,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順心,但是自殺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負責的事情,如果現在你很痛苦,那就活著吧,體驗這一切,今后或許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會是美好,差也沒有關系,正所謂,無痛苦,不人生!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七
一般來說,我們對他人、他物或者外部環境的感知,我們會叫它為”覺他“,對自我及身心變化的領會,則是”自覺“。而人類人類自覺的過程。其實就是人類循序漸進,自我發現和自我認知的過程。
覺是什么?可以分為2類,一是覺察,二是覺悟。什么叫覺察,就是你感覺到了,意識到了,發現了。比如,他人的言行舉止,發型,眼神,等等變化了。或者對于片段,細節,瑣屑的,微觀的現象的洞察力。
覺察,可以是對自己的行為,或者對自己身體、自我精神的覺察
自覺有一個秘訣,你要做你自己生命的當局者,同時,是不是,抽身而出,試著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自覺的方法。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特別厲害,第一種是,對別人像對自己一樣熱情,這樣的人很了不起。第二種人,對自己像對別人一樣冷酷,這也是很酷的。
如果我不是我,我會跟自己做好朋友嗎?我會跟自己有著很深的欣賞嗎?你會成為自己的終身知己嗎?如果你愿意,說明你是真的愛自己的,你可以為你自己驕傲。
什么是覺悟?越走越深,越走越深,發現了整棵大樹。覺察就像是福爾摩斯一樣。
自我覺察多了,就像中國哲學所說的漸悟跟頓悟一樣,量變到質變。你會發現原來我是這樣的!或者發現。我不是這樣的!就像剝洋蔥一樣,原來這個是我,這個不是我。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會越來越靠近那個真正的我,靠近自己的內核。這個過程叫做趣味成真,人很復雜,而生命只有一次,我們需要花心思,鄭重對待,說到底,就是發自內心的一片誠意,對生活的用心。
總結: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多和自己對話,多關心自己,多反思,反省,你會發現本來大腦緊繃著的,忽然放松。很多時候自己把很多事情梳理清楚了,心情就舒暢很多。其實覺察有點像清理大腦的垃圾,因為在覺察過程中,會發現很多無關緊要又一直消耗我們能量的事。所以啊,覺察事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希望大家一起行動起來。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八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描寫了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等階段,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很喪的一本書,看完了才明白人間失格的意思,里面很多很多心里障礙感覺是自己心理失衡場景的還原,好像有一個人直接把你心里那個永遠的少年揪出來扔在你面前,沒有人想喪失為人的資格,當你處于或走向失格的時候不妨讀一讀,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警鐘
“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人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我要趁自己還未被傷害之前,急忙就此分道揚鑣,于是我如以往一般用搞笑來制造煙幕?!?/p>
葉藏的內心獨白是超世的,他能讀懂人內心骯臟的思想,但是他也能裝出世人所喜愛的樣子,盡管情非所愿,盡管被當做小丑看待。他的一生完完全全是在走下坡路。
“我對這個世界漸漸地也不再小心翼翼了,認為世界再也不是令人恐懼的地方?!边@或許是他內心的轉折,因為在他心目中,人,是恐懼的。他不再害怕恐懼,因為他也具有了傷害別人的手段,變得和人一樣。既然是同類,有何可懼?
“我失去身為人的資格了”
“我已經完完全全不是人了。”
這是葉藏內心最中肯的想法,已無路回頭了。是誰把我變成這樣的?是堀木?是父親?還是女人?
“我們所認識的阿葉是非常正直,相當機靈的,若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p>
再此,送給我的朋友一句話:“無暇的信賴心是罪的根源,希望多年以后我們還是認識的我們。”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九
實話實說,我后悔拿起這本書。
“失格”違背格式。“人間失格”違背做人的格式。
拿起這本書的原因,無非是它在圖書銷售網站的銷售量位居榜首,或是它的名字透露著哲理與詫異。書的內容是以作者的敘述為背景,以三張照片和三片手機為材料。講述了主人公葉藏一步一步墜落下去的過程。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因為這一句話、整個的故事背景便陰暗了下來?!拔铱偸菬o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自小,葉藏便對這個世界有不同于“世人”的看法,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又會令他一次次地失望。他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過于黑暗,過于絕望,認為“世人”是骯臟的,不堪的,于是他便盡力地滑稽搞笑,來掩飾他心中所想。
從幼時到青年,他的內心忍受著這種煎熬,是一種沒有來由的,卻使他倍感不幸的煎熬,他一生在這種煎熬之中一步步地墮落,一步步地放浪形骸,一步步地成為了他最討厭的“世人”的樣子,以至于,他只有二十七卻有著四十多歲的外表,“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誠然,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膽小鬼。
整本書的基調給人一種灰暗,無力,絕望感,作者那些傷感,無望的語句,即使讀者并不明了傷感的原因,但這些語句并未使人覺得無病而呻,這些話仿佛將自己內心中的陰暗一面完全揭露了出來,既讓人產生共鳴又使人惶恐,既對主人公葉藏的墮落感到惋惜又驚懼著自己的將來是否會成為像他那樣的人。葉藏求死了兩次,均未成功,第一次的代價是他失去了一個他“愛”的人,第二次的代價是他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我不明白他為何會如此失望,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墮落,不明白為何讀后會如此不寒而栗,可能是因為我對這個想世界始終抱有美好的念想,但書中的現實卻令我這份念想支離破碎,讀完這本書,我始終被籠罩在那種無盡的絕望之中。
縱然它銷售成績斐然,我還是后悔拿起這部《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十
從小像個小丑一樣舍去自己、用怪誕的行為與言語向他人獻媚一般地搞笑、在他們的笑聲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價值一樣,重復著無意義行為的葉藏。
十分自卑,同時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為自己一旦揭開丑角的面具就會被這世界拋棄,卻又自大到對那隨時可能拋棄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
一個人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再到撿回希望最后回歸絕望的一生
葉藏的悲劇來源于他過于感性敏感的性格和那個討厭的時代,即便在世界的惡意與身為異類的壓力交織出的悲劇中,葉藏也努力地嘗試過融入這個世界,他的的確確想過好好地活著。
我們在某種時段都當過葉藏。
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呀,可以看透,但是不要親身經歷,不要對人有太多期待,就算深處地獄,也要自己走出一條道。至于手中的牌,自己去爭取。
不要喪失自我,時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附庸,也不要對人有期待
經典語錄:
1.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生而為人,對不起。
3.“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并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4.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5.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6.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7.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8.日日重復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9.我想到了一個招數,那就是扮演滑稽的角色來逗笑。這是我對人類最后的求愛。
10.“我們認識的葉藏,又直率又乖巧,要是不那么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還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呢?!?/p>
11.我問神,不抵抗難道是一種罪么。
《人間失格》讀后感500字 人間失格讀后感100字篇十一
《人間失格》是躺在書架里好久的一本書,翻了幾頁,深感壓抑,便再沒有讀起。直到前幾天學弟說他在讀,又恰好成立讀書小組,便又和這書重逢。
坦白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是在看葉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顧和剖析過去的我。這一過程是痛苦而艱難的,卻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讀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問自己: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過去?假若你也曾有過一段晦澀孤寂的時光的話。
對于有的人來說,相比活著,死亡真的不可怕。
讀《人間失格》,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掙扎與痛苦。然而卻絲毫不覺得同情,因為“同情”總是給他人,而《人間失格》里的種。種陰暗,總有一款適合你。就像張國榮先生在《異度空間》中所飾演的心理醫生,以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獄”,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獄。
我們每個人茍活于世,除了見諸于朋友圈的種。種正能量,總還有更多的陰暗情緒纏繞著我們。有時候你隱隱的感覺到了它,卻又難以具體描摹,甚至不敢面對,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樂觀之人,那么諸多頹喪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在你內心肆虐。后來那些游離的陰暗情緒在深夜流出你的腦海,幻化成一本《人間失格》。
我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葉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資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發現,他終究還是無法做一個正常人,他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更可悲的是,這些并非是別人的過錯,而是他自己。是他的靈魂出了問題,難以修補。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忽然殘缺的身體,難以挽回的那種悲慟。他再也沒有勇氣,也找不到辦法去融入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