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育與健康教學總結與反思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篇一
根據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小學的韻律操活動,不強調教授具有嚴格規定的成套動作,而是以培養韻律感,具有韻律操風格的小組合為主,動作生動活潑、游戲感強,富有表現力。重點是吸引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的興趣。
本部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為教師提供了可進行教學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彈性和啟發性,更重要的是提供基本動作的構建方法和組合動作構成的結構特點,教師可以作為教材內容教學,也可以在這些基礎上自己創編。因此,我選擇了自編韻律操作為教學內容。
小學韻律操教學是由身體動作組合、游戲動作組合、跳躍組合三部分組成。我創編的韻律操是屬于身體動作組合,是以最基本的踏步動作,加上上肢的基本動作練習以及簡單的隊型變換構成,有2人組合動作,4人圓形組合,3人扇型組合等。通過復習與新授,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學生的韻律感、節奏感,以及良好的參與意識,群體合作意識。課前組內同志就課的組織、教與學的方法進行了研究,但課上完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深感這節課有許多美中不足。
一、課前準備部分與基本部分連接的比較突然。準備部分多分為一般性活動和專門性活動兩種。本課韻律活動,只考慮了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如果準備活動再安排一些與韻律活動相關的形體訓練會更好些。
二、基本部分表現出來的細節失誤較多。如課的各部分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復習韻律操時,一遍口令,一遍隨音樂練習即可,不需要典型示范。因為復習的時間過長,勢必導致了新授的時間不太充分,教學重點不夠突出。學習3人扇型造型動作,有三個方位的動作,教學中沒有考慮到3個同學的換位練習。另外自編韻律操部分,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最后展示的過程少了,因時間關系,只展示了兩個小組,這塊可以安排幾個小組同時進行展示,這樣會更加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三、本課最大的缺憾,學習完三人扇型造型動作后,除了練習和展示此動作外,還應該把韻律操從頭到新學的內容串起來練習,這是唯一的課前沒考慮到的地方。
四、課程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與老師同時示范的2個同學,已經提前進行了培訓,課堂上老師就應該充分發揮她們的作用,協助老師指導其他同學學習新動作。
五、教學任務完成的很好,但教學目標制定的針對性不強、不夠具體。如本課是本單元的第幾課時沒寫清楚;學習三人組合動作,是什么動作,應該有名稱;課的重難點是方位感,但要說明是新授三人扇型造型動作的路線、方向。我想,這些也是大多數老師存在的通病,主要原因還是對課程標準研究的不透徹。
總之,通過這次調研課的講評,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又有了一個提升,但平時教學中考慮不周的細節問題也凸顯出來,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引以為戒。
體育與健康教學總結與反思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篇二
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過程、不斷優化教學資源,是實施好新一輪教改的基本條件。我在本課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策略,通過觀摩圖示和組織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拓展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習興趣,享受強身健體的樂趣的同時注意武術精神的培養。
在本課的教學實踐反思中,我發現自己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基本正確,但是目標在制定過程中過于強調數字上的精確,反而在教學實踐后無法精確計算。
在教學實踐中多次運用合作交流這個教學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但是實施方法較為單一,學生自主探究空間還不夠。如何進一步引導、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充分地進行研究、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合作、主動探究、主動鍛煉,同時使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和諧的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性格各異的學生爭奇斗艷,各領風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與機會。組合動作的創編就給了學生這樣一個舞臺,在創編過程中不僅能充分顯現出個性的差異,還能幫助教師了解新學生的情況,有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
1、在“模仿各種動物的跳”和“抓尾巴”的教學環節上,學生在做第一個游戲時便已經開始急于找到下一游戲的道具,而出現忽略模仿單純跳躍的現象。如何更好地安排好兩個又相關又獨立的游戲之間的銜接,是這一部分的關鍵。
3、由于對創編組合動作的時間沒有掌握好,導致展示后的學生互相評價、教師點評不夠,只好最后的放松瑜伽縮短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分鐘,但是卻給我留下了不小的遺憾,也使整節課顯得不夠完美,所以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今后要更加注意。
體育與健康教學總結與反思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篇三
韻律操是小學體育一項重要的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姿態,通過練習,可以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感覺和協調靈敏等素質。本節課我授課的班級是二(4)班,學生學習的態度很端正,模仿力強,走和跑的習慣和方法都還沒有定型,身體發育也是不完善的,同時也活潑好動。備課時,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教師示范學生觀察并模仿、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學生幫助的方法,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使得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和把握,從而能夠掌握所學的動作。
本節的韻律操總共分三節,每節為4×8拍。第一節“伸展運動”和第二節“擴胸運動”根據七彩陽光改編而來,相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較為簡單;第三節“踢腿運動”,雖然名稱上與廣播操相同,但是難度卻增加了不少,融入了健美操里的跳步、彈踢和拉丁里的恰恰步,這對于二(4)班的不少同學來說是個“大問題”。本班有部分學生課余時間學過舞蹈,所以學起來不是很難,只要教會動作,很快就能連貫的練習,大部分的同學,特別是男同學,學起來很困難。
根據這些情況,我在上課的時候首先是讓全體學生觀看老師的示范動作,讓學生找出本節操有幾串動作,學生回答的2個,但是謝丁宇說:“老師,是4個動作,因為一個動作是做左右不同的方向,所以是4個。”對于這個回答,沒等我開口,很多同學都一起說“是的”,這是我課前備課時沒有想到的,于是我帶領全班同學給予謝丁宇同學熱烈的掌聲以表揚他觀察仔細。
接下來,通過分解示范法,結合正面示范與背面示范,教會部分同學,再根據學生站位的實際情況,將已經學會的同學安排成“小老師”去教其他同學,教師在一旁巡回指導,對于不服從“小老師”的同學由我來親自教,服從“小老師”的并且學的又快又好的同學,獎勵一個小星星,以此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小老師”教的認真,同學們學的也認真。
在主教材結束后安排了一個培養學生相互團結合作的游戲“親密好朋友”,兩名同學用額頭夾住一個沙包,平行從起點走向終點,中途不得用手觸碰沙包,否則視為犯規,犯規的隊伍將酌情進行點評或者取消本組競賽資格。由于沙包是圓的,二年級的小朋友控制自己的身體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較弱,所以在游戲的過程中,盡管有很多同學按要求不用手,最終結果確是沙包掉了。為了游戲能夠順利進行下去,我告訴學生,在起點夾好沙包再出發,出發后不要著急到終點,速度稍微慢一點,只有速度慢下來并且與同伴保持相同的速度,才能順利到達終點。第二次游戲的效果比第一次要好很多,但是整個游戲的時間占用了很長,以至于最后的放松時間很短。
本節課嘗試了讓學生教學生的方法,雖然整個方法在教學中很常見,但是在體育課中尤其還是二年級的學生是個挑戰,“小老師”的培養對于體育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夠加強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學生熱情,只要動作學的好,也可以當“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