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問責條例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在黨的95周年生日到來前夕,中央適時祭出全面從嚴治黨又一制度利器――《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無疑是同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作斗爭的一件制度利器,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標尺,旨在向全體黨員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強化責任擔當,以問責促擔責履責,利劍高懸,告誡和警示全黨,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不含糊的,黨員干部若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問責追責的。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黨的建設的經驗證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制度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系統工程中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建設,是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遵循黨章要旨,堅持問題導向,立足長遠,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問責條例》規定,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同時把責任壓實到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zd等黨的工作部門,全面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營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政治氛圍。全黨同志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牢記責任,嚴格遵守。
法貴必行。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之一,各級黨組織必須遵守執行,全黨同志必須遵循恪守。各級黨組織都要把自己擺進去,聯系實際、以上率下,敢于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責任意識、擔當精神是黨的事業不斷進步的寶貴財富。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心系使命、知責明責、扛起責任,要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要守土有責、履職盡責、為民負責。要緊緊圍繞《問責條例》開列的責任“清單”開展自查自找、對照檢查、嚴厲問責,做到“有責必擔、失責必究”,確保制度執行的生命力,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對于違反《問責條例》,因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要追究領導責任,讓失責者負出代價,讓廣大黨員干部受教育。
制度的執行關鍵在人。全面從嚴治黨、落實標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問責條例》不是“整人工具”,而是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和責任“清單”。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要確保問責條例發揮實效,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自覺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要率先垂范、 以上率下,嚴格執行問責條例,時刻自我敲打、自我警醒、自覺履責。要以勇于擔當的精神,切實履行黨員干部應盡之責,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各種風險考驗,抵擋各種危害腐蝕,確保黨的肌體永遠健康,永葆正確性、先進性和純潔性。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帶頭履職盡責,強化監督檢查,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以“問”促“責”,以“責”促“行”,確保《問責條例》落地生根,開化結果。要讓《問責條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倒逼黨員干部扛起管黨治黨責任,讓履責必盡成為自覺,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
問責條例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作為我們黨制定的又一部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問責條例規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進一步夯實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基石,向全黨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利器。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告誡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嚴字當頭,重在抓實。要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就必須靠制度來保障,就必須用好問責這個重要抓手,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黨的以來,黨中央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利器,先后對山西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等嚴肅問責,中央紀委通報曝光河南新鄉市委和市紀委原主要負責人履行“兩個責任”不力等問題。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對4.5萬余名黨員領導干部作了責任追究。問責工作持續深入,內容方式不斷創新,體現了黨中央以強有力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推動了“兩個責任”落實,為制定問責條例提供了實踐基礎。
同時,也應看到,在問責方面,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奉行好人主義、缺乏責任擔當的現象依然存在。在現有500余部黨內法規制度中,與問責相關的共有119部。這些法規制度對事件、事故等行政問責規定多,對管黨治黨不力問責少,存在問責主體不明確、事項過于原則、方式不統一等問題。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迫切需要整合規范問責制度,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這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要求,是解決管黨治黨突出問題的現實需要,更是實現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問責條例將黨章規定細化、具體化,進一步扎緊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從聚焦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扎實等六方面失職失責行為,到聚焦各級黨委班子成員尤其是一把手;從明確對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具體問責方式,到問責執行、終身問責等方面的規定……問責條例突出政治責任、聚焦從嚴治黨,明確了問責的依據與原則、主體與對象、內容與情形、方式與方法,從制度上解決了“問誰責、誰來問、問什么、怎么問”等問責實踐和操作問題,是我們黨問責制度的一次重要完善和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問責條例的13條內容,源于管黨治黨實踐,又將實踐創新成果固化為制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體現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問責工作核心思想;條例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少數”、把握有限目標,突出重點作出規定,增強了針對性和實效性;條例突出黨規特色,采用黨言黨語、紀言紀語,實現紀法分開,注重與其他黨內法規的協調銜接,做到要義明確、簡便易行。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制度建設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從修訂出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黨中央一步一步箍緊制度籠子,不斷激發制度治黨的強大力量。用問責砥礪全黨,用擔當詮釋忠誠,貫徹落實好問責條例,我們黨必將進一步煥發凝聚力和戰斗力,帶領廣大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奮勇前行。
問責條例心得體會500字篇三
權力就是責任,有責就要擔當。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進一步扎緊了問責的制度籠子,必將有力震懾種種不負責任、不敢擔當的行為,推動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切實把責任扛起來,保證黨的領導堅強有力。
多次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我們黨總攬全局、領導一切,就要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負起全面責任,就要把擔子壓給全體黨員,壓給440萬黨組織,尤其是80萬黨員領導干部。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
對全體黨員尤其是80萬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為人民謀福利。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問責條例的出臺就是要警示全黨,失責就要問責,在權力和責任的關系上,責任是第一位的;在義務和權利的關系上,義務在先。既然選擇了入黨,就要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
坐而論道,不如強化問責。問責條例的出臺,是進一步強化制度問責的體現。我們有的領導干部,只熱衷要權力、不喜歡盡義務;有的領導干部臨事而怯、遇難則退。問責條例就是要通過嚴格的制度設計,杜絕這些思想和行為,激發全黨責任意識,喚醒擔當精神。問責條例直指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寬松軟現象,在最該抓的薄弱環節上問責,既包括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也包括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各項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情況,力求以嚴密的規定確保問責常態化,促進黨規黨紀執行到位。
問題是制度變革的動力,也是問責發力的準星。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只要發生了黨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選人用人失察、發生嚴重“四風”和腐敗現象、巡視整改不力等問題,就要按照規定嚴肅追責。
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上查一級追究領導責任、黨組織責任。中央部委黨組、省區市黨委要把自己擺進去,不能只對下級問責。紀委、紀檢組要從自身做起,決不允許出現“燈下黑”。把解決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對失職失責問題盯住不放,才能以實際成果立信于干部和百姓,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走向深入。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把從嚴治黨的政治承諾轉化為具體的制度和行動,管黨治黨動真格,我們就能更好地激發全黨的歷史使命擔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問責條例心得體會500字篇四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部規范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釋放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強烈信號,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學習貫徹好《問責條例》,是當前臺州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近段時間,臺州市委專題研究部署《問責條例》學習貫徹工作,有效地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各項事業發展結合起來,在全市上下形成學習貫徹《問責條例》的濃厚氛圍。
深入學習,強化責任擔當。指出,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從實際看,有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問責處理問題上不愿擔當,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有的不敢擔當,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得罪人,該管的不管;有的不善擔當,對問題避而遠之、繞道而行,甚至視而不見。
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問責條例》,吃透精神,掌握實質,知責明責,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進一步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補好責任短板,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堅決克服不愿、不敢、不善擔當的不良思想傾向,在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上擔當有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臺州落地生根。
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貫徹落實《問責條例》,要敢于較真,敢于亮劍。當前,臺州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十三五”發展前景美好、任務艱巨,更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對事業負責、對組織負責、對人民負責。
我們將以貫徹《問責條例》為契機,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原則,高舉問責利器,對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管黨治黨中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問題出在哪一任上,就要追究哪一任領導的責任,讓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真正讓鐵規發力、“利器”生威,充分發揮問責一個、教育一片的震懾警示效應,真正把責任壓緊敲實。
以上率下,做好表率示范。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對于每一名領導干部來講,敢于擔當是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和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既是貫徹《問責條例》的主體,也是被問責的對象,要帶頭抓《問責條例》的執行。
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貫徹《問責條例》作為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把問責工作壓實到下級黨組織,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各級黨組織的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以“關鍵少數”帶動“大多數”。要把責任追究與監督檢查、目標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把《問責條例》執行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和黨政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范圍,進一步讓法規制度和力量得到充分釋放。
問責條例心得體會500字篇五
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制度建設是治本,緊抓制度執行是關鍵。c結合實際抓好貫徹執行,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管黨治黨的常態,是條例本身的內在要求,也是兌現“打鐵還需自身硬”莊嚴承諾的切實體現。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只有使問責嚴起來,才能發揮“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震懾效果,以強力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擰緊管黨治黨的責任螺絲。也只有使問責制度化常態化,才能促進黨員干部履職到位,促進黨的紀律執行到位,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執行離不開責任擔當。問責既要對事,也要對人,要把責任具體到組織和個人。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籠子,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需要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干部來共同承擔。責任到人,問責才有前提;職責清晰,問責才有依據。要把責任壓給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zd等黨的工作部門,在落小落細中完善配套措施,在抓嚴抓實中擴大震懾效應,推動形成全黨上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生動局面,匯聚起管黨治黨的強大合力。
執行制度最終靠人,離開了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自覺擔當,再好的制度也不過是“稻草人”。黨的領導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問責條例能否起作用,關鍵在于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敢不敢較真、有沒有原則性。當前,還有一些單位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奉行好人主義,對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不適應、不習慣,不敢、不愿動真碰硬。
有的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不敢亮劍、愛惜羽毛,有的對身邊同志存在的問題明明看得很清楚,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種狀況不改變,問責條例的貫徹執行就可能打折扣,造成不良后果的,本身就應該被問責。把問責條例落到實處,需要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真正提高認識,切實從思想上構筑起制度的剛性。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保持抓鐵有痕的落實韌勁,錘煉失責必問的制度剛性,喚醒全黨同志的責任意識,我們就一定能夠充分釋放全面從嚴治黨的正能量,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堅強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