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里的愛篇一
每年的中秋,我家中就會有兩個習俗是必須要完成的,那就是吃月餅比賽和賞月。如果你吃月餅比賽贏了,就會有一個大大的獎品,那就是再獎勵吃兩個月餅,哈哈。
雖然這個獎勵不怎么樣,但是大家都很樂意參與這個比賽。中秋的那天晚上,大家搬出來幾把椅子坐在門口賞月。月亮慢慢升高了,吃月餅比賽開始嘍!大家馬上搶到自己愛吃的口味。
我們家的比賽可是沒有裁判的,只要說:“我吃完了”,然后唱一首歌慶祝一下就行了。
比賽開始了,奶奶一口就吃咬掉了一大半。我呢,也拼死拼命地吃,搞得臉上全是殘渣。全家人都吃得像雞屁股。最后,還是媽媽先吃完,嘴巴里一邊嚼著含在嘴里的一點月餅,一邊唱著《要嫁就嫁灰太狼》,笑得我把月餅都噴了出來。大家就這樣過完了中秋。
中秋節讓我非常快樂,我愛中秋。
中秋節里的愛篇二
最愛的節日是什么?當然是中秋節,在那么豐收的季節,在那個思念的季節,對于家人的團聚該是多么的思念啊!在這一天能夠團聚該是多么的幸福啊!
記憶中所有的中秋節都是快樂的。孩童時對燈籠的迷戀、青蔥歲月的浪漫舉動、以及現在為一家老少的奔忙,我都覺得非常美好。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又來了,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一大早,孩子還在夢鄉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忙乎這個了。主角不是我,也不是這個油光蹭亮的雞屁屁,而是行家里手奶奶,我只是跑龍套打下手的角兒。
接下來帶孩子去公園玩、再到外婆家吃中午飯,趕回家安頓孩子午睡后,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我得把所有吃的喝的用的東西一點點得搬到陽臺上!晚上小姑一家,我媽一家都來,想著我在為那么多親人服務,我又變得勁頭十足,象個駱駝一樣把所有的東西都挪了上去!
大人談談笑笑,小孩子打打鬧鬧,不知不覺夜已深,平凡的、俗不可耐的中秋節就這么渡過了也許自己越來越老了,我發覺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節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年輕的時候不懂節日,年紀大了,越是傳統的節日,越是覺得有味道其實風俗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摻雜了人生體驗的一種風俗。
中秋節里的愛篇三
早晨,我剛剛起床,人就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中秋節,不但能吃上香噴噴的大魚大肉,還能賞月、打球等等。想到這里,我心里樂開了花。
吃罷早飯,我開始做英語和數學,雖然題目很難,但我不斷探索,尋找竅門,經過不懈努力,一個多小時全解出來了,我快樂極了。
中午,我們全家到佳客來吃牛排。雖然人很多,但是我們還是興致勃勃的找了個座位。牛排上來了,看著一桌豐盛的午餐,我迫不及待的拿起刀叉吃了起來。爸爸媽媽看著我的饞樣,哈哈大笑。
下午和傍晚,我與爸爸去打乒乓球。打了一會兒,來了兩個高中生。爸爸叫他們與他對練。他們打得相當激烈,周圍不時地發出一陣陣贊美聲。我邊看邊笑,真是樂不可支!
晚上,爸爸煮了許多菜。有烤鴨魚片等等。我吃得滿嘴都是油。
我們收拾好晚飯,要看月亮時,月亮姑娘已經失蹤了。我們只好一邊吃月餅,一邊看電視。
啊!多么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里的愛篇四
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終于到來了!知道我為什么最喜歡中秋節嗎?我告訴你:因為我喜歡吃月餅呀!
我喜歡吃蛋黃餡月餅,因為里面的那個蛋黃咸咸的很好吃,我還喜歡吃五仁餡的因為里面有五種果仁,好像有:花生仁,杏仁,核桃仁……我也記不清了。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傳說非常豐富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飯過后,我坐在后院賞月,一輪金黃的月已經高高的掛在天空中,像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副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又唱歌,跳舞……
我一邊吃著手里的月餅,一邊想起中秋節的那些傳說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義抗元,吳剛伐桂……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丈夫的不老仙丹,飛奔到了月宮,從此開始了她那孤獨而寂寞的生活。月宮里,除了一只可愛的小玉兔陪伴孤獨的嫦娥,還有一棵高大的桂樹,別無他物。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月宮里不僅僅只有可愛的小玉兔,和一棵高大的桂樹,還有一個吳剛在不停地砍伐不停生長的桂樹。好奇妙啊!我都么想到月宮里面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吳剛……
吃著月餅,賞著圓月,這個中秋節真快樂呀!
中秋節里的愛篇五
時間悄悄地溜走了,眨眼間,便迎來了這個美好的節日——中秋。
我愛你,中秋——
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就會搬一張椅子,拿上幾塊美味可口的月餅,坐在小院里,欣賞玉盤般的明月。
銀白的月亮掛在夜空中,散發著柔和的月光,灰色的陰影像是正在搗藥的玉兔,卻怎么也找不到嫦娥,院子中傳來陣陣花香,我剛好在花前月下。
我愛你,中秋——
看著月亮,我忽然想起了吳剛伐桂的故事。
吳剛犯了錯,被貶到廣寒宮砍樹,那是一棵五百多丈高的桂花樹,長得非常快,怎么也砍不倒。可是看下的碎枝落到了地面,化作無數美好的希冀。
我愛你,中秋——
月亮,是詩詞文化的載體。張九齡欣賞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蘇東坡追問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悲戚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哀慟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建惆悵著“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我愛你,中秋,愛你那迷人的月色,愛你那豐富的詩詞,愛你那多彩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