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行測增長率計算技巧 公考增長率公式篇一
長度單位包括忽、秒(絲)、毫、厘、寸、尺、丈、咫、尋、常、仞。這些名稱中尺為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古人常將一尺默認為一手之長,因此便有了“布手知尺”的說法。其中,一仞等于八尺,同時古人也常說:“度長短者,不失毫厘”,其意思是長度測量單位中也存在著一些十分微小的精度之處,比如:蠶會吐絲,便被古人認為所吐之絲即忽,十忽為一秒,十秒即一毫,十毫是一厘,十厘就是一分了。
二、容積(體積)
由于在上古時期計量農產品時多用量器,因此量器成為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計量單位,包括:溢、掬、釜、鐘、豆、區、斗、斛、升(掬),其中認為一只手所能盛的水成為一溢,兩只手合起來叫做掬。這些計量單位最早出自于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例如《左傳》與《禮記》,這兩部作品都認為掬四謂豆,由于掬即升,因此可以認為四升為一豆,相當于雙手合起來舀四次水才夠一豆。除此之外,斛也是常有單位,宋朝以后多見一些,普遍認為一斛就是五斗。
三、重量
由于重量單位各朝各代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對比各種說法,不難發現相似之處較多,比如:重量單位自古以來最常見的為:兩、斤、銖、均、石,統稱五權。二十四銖即一兩,十六兩即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均就是一石,可見石是最大的單位。
四、常見包含計量單位的古詩詞
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注釋:一仞相當于七尺。
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
注釋:六銖等于一錙,四錙等于一兩。
3.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白居易《賣炭翁》
注釋:一丈等于十尺,三尺等于一米,故一丈等于3.33米。
行測增長率計算技巧 公考增長率公式篇二
一、間隔增長量
在做關于間隔增長量的方法,可以優先充選項入手,通過干擾選項逆推可以秒選出答案。
【例題】2020年前十一個月,某省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3763.00億元,實現增加值896.31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30.7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11.6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32%。
若該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保持同樣的增長速度。則2020年前十一個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20年同期約增加多少億元( )
a.210.7 b.486.3 c.275.5 d.685.6
【答案】b
【選項逆推】讀完題目之后,發現此題難以程度較大,題目給的是2020年的數據,求的是2021與2018相比的增長量,列式計算有很多種方法,但是計算量很大。
二、間隔倍數
倍數的一個易錯點在于“a是b的幾倍”和“a比b多幾倍”的區別上。在做倍數問題的時候,可以優先看選項有沒有相差1的。
【例題】2020年1~2月中國出口簡況如下:西部地區出口310億美元,同比增長26.9%,增速同比回落43.5個百分點。8個省份同比增長,增速較快的寧夏、甘肅分別增長1.6倍和1.4倍。4個省份由去年同期增長轉為下降,西藏、貴州分別由增長7.2倍和2.4倍轉為下降79.7%和50.2%。
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區出口額約是2020年同期的多少倍( )
a.0.2 b.0.6 c.1.7 d.8.2
【答案】c
【選項逆推】,在思路上比較繞且計算量較大,那么我們從可從出題人角度出發,考生容易犯的問題是側重點求得間隔增長率忘記加1,通過選項我們會發現,b.0.6+1=c.1.6,因此答案為c選項。
三、基期量加和/做差
基期量=現期量/(1+增長率),在計算單一基期量時計算難易程度在可接受范圍內,但是考試如若求兩個基期量的和或者差,那么難易程度相對就加大了許多。
當我們刷大量題目鞏固知識點的同時,要注意出題人對于選項的設置規律,一般選項都有干擾項,我們可以考慮從干擾項逆推,尤其是基期量求和或者做差的時候。
【例題】2020年我國養殖水產品產量4026萬噸,增長5.2%;捕撈水產品產量1574萬噸,增長1.9%。2021年,我國水產品產量大約達到多少萬噸( )
a.1500 b. 3800 c. 5000 d. 5300
【答案】d
【選項逆推】此題求水產品的產量,而題目中給的是養殖水產品和捕撈水產品的現期量,一般考生容易找數據不仔細,把養殖水產品或者捕撈水產品中的一個當做水產品來計算。那么,出題人在選項中必然會設計兩個干擾選項,分別是2020年的養殖水產品和2020的捕撈水產品,結合選項發現,a(1500)+b(3800)=d(5300),因此答案為d選項。
行測增長率計算技巧 公考增長率公式篇三
一、關于增長率的概念及常見問法
因為增長率是表示從基期到現期變化快慢的一種描述方式。題干中的常見的問法,如“2021年比2020年增長了百分之幾?”“2020年到2015年增長最快的是哪年?”等等。關于增長率的問法比較靈活,但最終都離不開結尾是描述速度的一些名詞。考生需要了解什么情況表示題干在考查我們增長率,增幅、變化幅度、百分數。
二、關于求增長率問題的列式
求增長率的公式涉及的情況較多,其中,增長率=增長量/基期值 是求增長率的核心公式,但在考試題目中考查考生最多的是 增長率=[(現期值-基期值)/基期值]×100%=(現期值/基期值)-1。考生要根據題干給出的不同條件,選擇正確的公式。
例.2020年,我國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2385億元。2019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1736億元。
問題:2020年,我國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金額比2017年增加了百分之幾?
a.16.9% b.18.9% c.30.6% d.37.5%
【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2015年,我國上市公司功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2385億,2014年為1736億元,則所求為[(2385-1736)/1736]×100% ≈ 37.4%,最接近的是d項。
三、關于求增長率的計算方法
對有些計算繁瑣的求增長率的式子,我們為了計算簡便,可以采用“首數法”,即觀察算式a/b,選取倆位有效數字。同時我們也要去觀察選項是否有什么特征。比如上一題我們就能很快排除a、b選項,因為只要計算出第一位數字是3我們就可排除出問題,隨后在確認第二位是7可以選d選項。所以技巧無處不在。
雖然求增長率的題目不難,特別對列式和計算方法的考察,一般也是較為常規。但是要想在考試中順利拿到這一部分的分值一定要熟練的把材料中所給的數據快速挑選列式,來保證自己的速度和效率以及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