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快速閱讀課文技巧和方法 快速閱讀課文的方法篇一
1、什么是音讀?
在我看來,音讀,應是指人在閱讀書面材料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口中或心中逐字逐句地默讀。我小時候上語文課,老師會要求全班同學小聲默讀課文,作為預習課文的前期工作,這是出聲的默讀;我們自己在閱讀一篇文章時,隨著視線的移動,在心中默默地念著每一句話的每一個字,從第一段到最后一段,從第一個字到最后一個字,這是不出聲的默讀。
這些都屬于音讀。
2、默讀等于音讀嗎?
從以上來看,音讀多數時候以默讀的形式呈現,那么默讀等于音讀嗎?這個要看具體情況,我簡單總結了以下兩點
①逐字逐句的默讀是音讀(通常情況)。
②只針對關鍵詞句的提醒性默讀,不叫音讀。
什么叫提醒性默讀呢?其實就是當我們在做閱讀理解時,題目針對一個關鍵詞或句子發問,我們就需要從整篇文章中搜尋這個題目中提到的關鍵詞句(keyword),心中就會不可避免地一直默念(實際是注意attention)這個keyword。此時,如果沒有默讀整篇文章,只是心中默讀關鍵詞句,這種默讀實際是一種提醒和引導。它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時時注意在浩瀚的材料中搜尋目標,是“attention”的作用,并不屬于音讀。
說到這,我聯想到了精英特軟件“擴展視幅”中的舒爾特表,也是如此,舒爾特表要求按順序點擊表中的數字或文字,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默讀下一個要點擊的目標,所以我覺得這是對自我的引導,不算音讀。就像馬路上的警示牌,它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的修飾,而是提醒我們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一樣。
3、寫文章時的默讀是音讀嗎?
寫文時,一邊寫,一邊默念著寫好的前文,以保證后文與前文的合理銜接。這是音讀嗎?我個人認為,這也不算音讀。為了行文的邏輯連貫和語言通暢,在心中默念將要寫或前面已經寫好的語言,以斟酌遣詞用句,這是引導,是暗示,是為了保證整篇文章的規范性和可讀性。雖然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默讀,但是它不是音讀。寫作與閱讀不同,閱讀只需要根據語言的邏輯組織理解語意,還可以根據個性化的閱讀需要略去不需要閱讀的內容,寫文卻需要根據行文目的,同時斟酌文意的連貫和語言的組織。所以,閱讀者眾而寫文者少,寫文是一項考驗多重腦力的事,反復默讀全文是保證行文質量(尤其是邏輯和語言組織)的必要方式,因而,它不算音讀。
4、看專業性材料時,在陌生的專業術語和學術語言上默讀和回讀,算音讀嗎?
我覺得這也不能算。速讀有一個沒有專門強調但卻比較重要的前提:通俗易懂的材料才有完全依照速讀訓練標準(指每分鐘閱讀字數)的絕對性。不同專業性質的語言材料之間,沒有閱讀速度的可比性,閱讀學術論文的速度一定會比閱讀通俗小說的速度慢,這是由閱讀材料的性質決定的,小說的語言是生活化的語言,可以基本實現眼腦直映,但學術文章是專業術語和專業理論的邏輯組織,屬于研究性材料,很多時候是需要把一個個術語、一句句語言、一個個理論拆分開來理解并思考的。因此,對于陌生的學術材料,默讀和回讀并不是多余的“音讀”,而是一種多重工作。如何閱讀專業性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步:
stp1:把抽象晦澀的學術語言按照邏輯結構分成多個組成部分,類似于我們上語文和英語課上的句子結構劃分;
stp2:理解每個結構中的專業術語,并據此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
stp3:結合材料上文,不斷隨著閱讀的進行理解整個文段,思考并明確論點、論據和立論方式。
因此,這個過程中的默讀和回讀,是難以避免的,而且它是多重工作的實現過程,并不是單純的音讀。
綜上,我個人認為,只有將通俗易懂類閱讀材料習慣性地全篇逐字默讀才算是音讀,為了引導和提醒以及專業語言理解的默讀不能算是音讀(速讀水平較高的人可以不同程度縮短默讀的時間)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快速閱讀訓練中“消除音讀”的個人認知,回想自己曾經把“音讀”的概念太過絕對化,將引導提醒的默讀和專業語言的默讀與回讀錯當成音讀,并為了消除這種“音讀”郁悶了很久,想通之后,卻發現自己的音讀已經基本消除了。因此,我認為,不能正確認識究竟什么樣的默讀是音讀,就不能正確對待消除音讀,這也是這篇文章的寫作意義,至于有關消除音讀其他方面的問題,我會在下一篇中和大家一起探討。
快速閱讀課文技巧和方法 快速閱讀課文的方法篇二
初次看【方法】里的文字,我是有點懵的。雖然在以前的速讀記憶訓練中已經大致對圖像、速讀和記憶的意義有所了解,知道速讀和記憶都是要通過圖像化來實現,但在看到這6條要求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為什么要有這些要求。
接下來訓練了一次,發現平均1張約10秒的思考想象時間,我只能做到前3條:有什么;表達什么;發生了什么。甚至連第3條還是有些勉強的。但是,既然軟件上有這樣的要求,我就按照這幾條要求又訓練了多次,漸漸領會了無聲看圖對快速閱讀和記憶訓練的促進意義。
但我認為,這種促進作用是通過無聲看圖本身的訓練目標來體現的,所以就先來說說我對它的訓練目標的理解。
無聲看圖訓練究竟訓練什么?
無聲看圖列在消除音讀欄目下,最基本的訓練目標當然是消除音讀。那么,它為什么能消除音讀呢?或者說它能訓練我的什么技能,以幫助我消除音讀呢?
我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如下:
1、減少音讀的閱讀慣性。音讀的前提是有“音“可讀,有字才會有讀音,才能產生音讀。圖像是沒有字的,沒有產生音讀的條件,降低了音讀的頻率,也就減少了音讀的閱讀慣性;
2、提升邏輯分析和思考能力。看到圖片的瞬間,我要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圖片上有什么,繼而要思考圖片表達了什么。這個過程中,我還要注意觀察圖片中所有事物的特點、細節,以幫助我判斷“是什么“ 、“表達什么“這兩個根本性問題。
比如,上面圖片里,是一架飛機,背景是藍天和跑道,從放大的飛機、飛機中間的閃光和模糊的跑道以及飛機與跑道的距離來分析,這架飛機應該是準備著陸。這就是“是什么“和”表達什么“的問題。
接著,按照【方法】里的說明,我要根據“是什么“和”表達什么“合理地想象”發生什么“、”還會發生什么“以及接下來的幾個問題,最終形成一個故事。
這個過程是伴隨著邏輯條理的,一步步展開,合理地發生,至少要能夠根據畫面和自己前幾個問題的回答,對整個故事自圓其說。而這個故事又僅僅起始于一張靜態的圖片,沒有聲音,沒有動作,所以,整個故事是對邏輯分析和思考技能的訓練。
3、提升想象能力。如上所說,從一張圖延伸出一個故事,尤其,當這個故事的荒誕離奇意味很濃厚時,想象力也一定是足以把大腦開個洞的!
4、鍛煉一心多用的能力。雖然古語有言:一心不可而用。但實際上,確有一些名人能一心多用。而無聲看圖在看圖的同時要求敲手指,一方面分去部分心神,不能在看圖像時同時在心里默念故事,一方面同時看圖和敲手指,也培養了我一心多用的技能。
說完了無聲看圖到底訓練什么,就可以談我所理解的它對快速閱讀和記憶訓練的實際促進意義了。
快速閱讀上:
①.快速閱讀是要通過眼腦直映實現的,眼腦直映又是通過對文字的影像轉化和邏輯分析整體實現的,無聲看圖鍛煉對圖片的分析想象能力,能夠在提高自身想象力的同時提高眼腦直映的能力。
②.快速閱讀不僅要將文字轉化為圖像,更重要的是要把整篇文字的大意理解并記憶,這個過程不僅要將抽象的文字迅速轉化為形象的影像,還要將各個部分的大意整合為通俗易于理解的意義,使通篇內容和思想為我們的大腦所接收。因此,邏輯分析和概括能力也很重要,而無聲看圖則通過對圖片內容的觀察分析和富有邏輯性的想象,鍛煉了邏輯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比如任何一個片段影像都是一個有開頭、高潮、結尾的邏輯組織而成的故事)。
快速記憶上:
快速記憶通常是通過圖片和影像的想象和聯想實現,將本身毫不相關的若干事物用各種關系串聯在一起。想象就是快速記憶的核心。不能快速牢固地想象,就絕不可能實現快速記憶。
而快速記憶最主要的兩個敵人,我個人以為,就是抽象內容的形象轉化和編碼詞與記憶材料的聯想串聯。前者需要天馬行空甚至是荒誕離奇的想象,后者則需要將靜態的圖片轉化為生動鮮活的影像。
無聲看圖直接將靜態圖片想象為動態的影像,鍛煉了想象能力,對圖片中場景的情節延伸的想象也在無意識中提升了串聯聯想的能力。
快速閱讀課文技巧和方法 快速閱讀課文的方法篇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談了對“音讀”這個概念的認識,基本明確了什么是快速閱讀要消除的音讀,這里再來談談為什么要消除音讀,以及為什么要把消除音讀作為快速閱讀的起點?
關于消除音讀
消除音讀,也就是改掉我們在閱讀語言材料時習慣性的小聲或心中默讀的不良習慣,加快閱讀速度,縮短閱讀時長,從而達到速讀的目的。
為什么要消除音讀?
簡單說來是因為音讀會影響閱讀速度,所以當我們閱讀材料時,最少要做兩到三件事,如下:
①兩件事:眼睛看和大腦理解。眼睛隨著一行行文字不斷轉移視線,大腦隨著視線轉移不斷理解文字;
②三件事:眼睛看、大腦理解、大腦思考材料中的問題。
即我們在閱讀時會不可避免地一心兩用到三用,且一心三用占用的閱讀時間一定會比兩用長,因為我們多花費了一份精力。但如果再加上音讀,無論小聲還是心中默讀,都是一心三用到四用,閱讀時間更長。
其次,我們的大腦喜歡完整的事物,它會優先處理完整的信息,而音讀的閱讀展現的不是完整的語意,而是破碎的文字,違背了大腦的工作規律,延長了閱讀時間。
這一點可以在軟件里的文字舒爾特表訓練中得到佐證:
在文字舒爾特表訓練中,軟件將一句名言展現在屏幕的正下方,名言的上方是由名言里的文字亂序組成的舒爾特表,訓練的方式就是按照句子的文字順序,把表中亂序的文字挨個點擊。可以說,每一個閱讀者都可以輕易地在一秒鐘之內理解名言(通俗易懂的名言)的意思,也可以在五秒鐘之內把名言短時記住。但是,用36秒鐘依次點擊36個文字,卻是很多剛入門的速讀者無法做到的,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但在數字舒爾特表中,我是可以嘗試7-7共計49個數字的點擊的。
因此,對于文字來說,我們的大腦可以瞬時理解完整的語意(比如瞬時理解一句36字的通俗名言),卻無法高速地反應和處理破碎孤立、沒有完整語意的文字。而音讀因為是逐字默讀,眼睛和大腦時刻關注的就是一個個孤立的文字,是通過把破碎的文字再整合成語意來實現句子和篇章的理解的(與文字舒爾特表有相似處)。這種方法與軟件中提倡的以整個句子的完整語意作為閱讀對象的速讀法相比,違背了大腦的工作規律,增加了大腦的負擔,也降低了閱讀效率。
從以上兩個因素來說,消除音讀對于提高閱讀效率、實現快速閱讀是極有必要的。我個人在基本消除音讀后,閱讀速度是以前的2—3倍(通俗語言材料)。當然,隨著速讀級別不斷提升,這個數字還會更大。
為什么要把消除音讀作為速讀訓練的起點?
說完了消除音讀的必要性,再來談談我眼中為什么精英特軟件會把消除音讀作為速讀訓練的起點。
首先,從快速閱讀的目的上說,消除音讀能讓閱讀速度在短時間內提高n個級別。有音讀的閱讀者,在消除音讀后的閱讀時長約為消除前的1/2到1/3(即使是剛入門級別),因此,速讀訓練需要從最能收到顯著效果的消除音讀開始,讓閱讀速度有極大提高的初學者對快速閱讀形成正確的認知,增強訓練速讀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消除音讀并不是一種能力,而是養成一種閱讀方式和習慣。這也是在消除音讀欄目中并沒有設立成績關卡的原因。很多時候往往不是能力的提高養成正確的方式和習慣,而是正確方式和習慣的養成提高了能力。消除音讀便是如此,音讀是一種低效的閱讀方式,消除音讀則是養成高效的閱讀方式,并使之成為習慣。稟性難移,存在音讀的閱讀者,其音讀往往伴隨閱讀全程,在訓練初始先強調消除音讀的意義,可以引起入門者的足夠重視,引導其通過多次訓練,在正確的閱讀實踐中逐漸消除音讀,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繼而再促進閱讀速度和速讀能力的提升。
綜上,速讀訓練是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過程,不斷訓練速讀才能不斷提升閱讀速度,但速讀訓練卻需要有一個正確的開始,消除音讀就是這個最合適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