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教師工作總結美篇篇一
在學校教學的間隙,我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新教師培訓工作。在淮河東路小學進行培訓時,孫嵐老師提到“所有的教育不可能是無效的,只是表現方式不同”,這讓我想起了中學時讀到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只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汲取營養,靜待花開”。我們的孩子也是如此,立竿見影的成效為數不多。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努力擔起責任,帶著寬容和公平,用愛細心地教育學生,靜靜地耐心地等待孩子如花似的綻放。
在這一學年里,我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采取了以下評價措施:我們每周有七節數學課,每節課都會得星的學生不是沒有,但是不多。所以為了能夠讓學生的積極性延續下去,每次課堂測驗,每次家庭作業,我都會選擇滿分或者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學生得星的機會就多了,在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獎勵。那么,單單獎勵星是不夠的,每周星期五,我會做一次總結,用五顆星換一張表揚信,當表揚信累計夠三張時,可以用來換獎品,并且每周發校訊通總結孩子本周在校的情況。
但是,與此同時,考試的卷面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問題,例如:對于不同數位的位值理解不透徹;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候,學生對于題目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有所欠缺;個別學生出現了列式正確,計算錯誤的現象等。因此,下學年我將繼續認真的思考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科研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重視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繼續利用課堂教學及課上練習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努力加強對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鍛煉,加強對解決問題的練習;關注學生的弱勢群體,做好后進生的補差轉化工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加努力的向同組的教師學習,盡快的彌補自己的不足。盡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學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學校教師工作總結美篇篇二
本學期,教導處在顏校長和劉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認真履行教導處崗位職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為主導,全面提升學校品位,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任務。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俗話說:頭起難扎,末期難剎,開學初和期末的工作是最繁忙的。開學前就要編排課程表,整理本學期的各項表冊,做好開學的各項準備。一開學,更是忙得不亦樂乎,發放新書,安排學生的加餐就寢,兩操一活動開始,各班衛生區的劃分,衛生、紀律、安全的檢查工作,貫徹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開展校風學風教育等等,直到各項工作納入常規也就到半個月以后了。期末更是緊張,學生獎狀、通知書、寒假作業的發放,各項積分的匯總工作,作業、教案、聽課記錄的檢查,教科書的回收工作等等。雖然忙,但每項工作都做得井然有序。
本學期初各組就制定了教研活動計劃,針對本學期的教研工作制定了詳盡的方案。緊接著就組織各組開展了小組聽課,并對由教研組長組織對每個老師的課進行了評價,并在教研活動記錄中做了詳細的記錄。另外,針對在小組聽課中沒有講好課的老師進行第二輪的聽評課,也就是青年教師匯報課,這是對青年教師的一次激勵和鞭策。在后半學期還組織進行了優質課,讓全體教師一睹優秀老師的風采,同時也讓每個老師在聽課中由有所進步。
1.抓常規,促進管理規范。(1)抓備課。(2)抓上課。(3)抓作業。(4)抓課后輔導。(5)抓教學反思。
2.抓教育教學質量
本學期各項工作雖然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素質都有很
大的提高,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像對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除粉筆字練習外還遠遠不夠,還要對教師的簡筆畫,毛筆字進行練習。還有在校本培訓上也沒有涉足,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工作主動性,課堂改革的力度還不夠……在下學期的工作中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學校教師工作總結美篇篇三
從學校組織的去外地學校學習考察之旅,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學生的教育關乎我們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中國夢的實現還需要這一代青年學生來挑起重擔,我們教師更應該覺得身上膽子的重要性。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的課堂。
轉變三種思想。
一是信任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行很棒,改變以往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思想,不給學生任何機會。
二是主體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教師圍繞學生轉,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一節課下來學生的一切權力被剝奪了。
三是開放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交流,發表不同意見,改變以往教師一味求標準答案,唯一答案,從而限制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從宜州的課堂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學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思維活躍,表達流暢。
改革三種模式。
一是座位編排模式。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喜歡按橫縱的一定順序排座,宜州中學學生的座位是分組坐,沒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討論空間。
二是講課模式。今天大多數老師都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只聽見老師的聲音,學生都啞口無聲。從宜州中學課堂中,不難可看出老師不易找到,即使看見老師在講,也只不過講基本概念、定義,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三是評價模式。真正使教師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擺脫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質教育上來,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樹立三種理念。
一是樹立把時間讓給學生的理念。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擺正自己的位置。45分鐘的課堂只有不到十分鐘屬于你,不要全堂包辦,目中無生。
二是樹立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樹立學生是上帝的觀念,讓各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只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指點迷津。從宜州教學中,不難看出整節課基本上學生自己在講臺上講,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及看法。
三是樹立把自由還給學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學生一個步調、一個版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輕松的翱翔。
培養一種習慣。提前預習,抓緊時間,完成教師的導學案,敢疑好問的習慣。教師上課一天前,要拋出導學案,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做到“兩個本子”,“兩種筆”,成果展示有韻味,評價體系挺嚴厲,扣分一桿就到底。
解決一個難題,達到一個目標。全體教師振奮精神,要有一個高昂的精神風貌,立足講壇。這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必須吃得苦中苦,必須有得力的獎懲措施…否則…達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宜州中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學校他校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爭取使我們學校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更好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