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古詩中帶有露的詩句 含露的詩詞名句篇一
2. 煙含細葉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黃。——出自唐·xxx甫《劉員外寄移菊》
3.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滿樓。——出自唐·崔備《和武相公中秋錦樓玩月》
4.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七言·出自金·元好問《臺山雜詠》
5. 掩藹青春去,蒼茫白露稀。——五言·出自唐·李得《賦得垣衣》
6. 九天含露未銷鑠,閶闔初開賜貴人。——出自唐·韋應物《夏冰歌》
7. 朝紅爭景新,夕素含露翻。——出自唐·韋應物《對雜花》
8.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五言·出自唐·許渾《早秋三首·其一》
9. 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七言·出自唐·李德裕《長安秋夜》
10. 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出自唐·孫氏《聞琴》
11. 《湛露》先秦:佚名
12.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3.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七言·出自唐·戴叔倫《夏日登鶴巖偶成》
14.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出自唐·溫庭筠《菩薩蠻》
15.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五言·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6. 應是無機承雨露,卻將春色寄苔痕。——七言·出自唐·長孫佐輔《擬古詠河邊枯樹》
17.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七言·出自兩漢·佚名《薤露》
18. 嵐拂紗巾濕,露沾蓑草衣。——五言·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9.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先秦·佚名《行露》
20. 灼灼春園晚色分,露珠千點映寒云。——出自唐·周樸《春日游北園寄韓侍郎》
21.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22.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五言·出自唐·陳光《長安新柳》
23.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五言·出自唐·李白《玉階怨》
24. 遙思洞庭上,葦露滴漁舟。——五言·出自唐·鄭谷《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
25. 梅含露蕊知迎臘,柳拂宮袍憶候朝。——出自唐·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
26. 迎秋谷黍黃,含露園葵綠。——出自唐·李嶠《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27.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五言·出自唐·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
28. 露重猿聲絕,風清月色多。——五言·出自唐·戴叔倫《泊湘口》
29.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五言·出自兩漢·秦嘉《贈婦詩三首》
30.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七言·出自唐·孟浩然《初秋》
31. 不見朝垂露,日爍自消除。——五言·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32. 枕上山河和雨露,笛中日月混瀟湘。——七言·出自唐·呂巖《七言》
33. 曉風吹眾綠,中含露氣清。——出自鄧剡《曉逕》
34. 月籠翠葉秋承露,風亞繁梢暝掃煙。——七言·出自唐·唐求《庭竹》
35.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36. 露梢黃鳥啄來禽,蛀葉青蟲絡樹陰。
37. 翠萼低含露,金英盡亞風。——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菊》
38. 珠玉會應成咳唾,山川猶覺露精神。——七言·出自唐·牛僧孺《席上贈劉夢得》
39. 龍鎮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檜鶴聲清。——出自唐·杜荀鶴《送項山人歸天臺》
40. 馬踏日輪紅露卷,鳳銜月角擘云飛。——七言·出自唐·呂巖《七言》
41. 露洗百花新,簾開月照人。
42.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宋·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43. 氣如含露蘭,心如貫霜竹。——出自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
44. 露濃煙重草萋萋,樹映闌干柳拂堤。——出自唐·王建《李處士故居》
45. 秋風解怨扶蘇死,露泣煙愁紅樹枝。——七言·出自唐·儲嗣宗《長安懷古》
46.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七言·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
47.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五言·出自唐·李賀《感諷六首》
48.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七言·出自南北朝·陳叔寶《玉樹后庭花》
49. 蒼生偃臥休征戰,露臺百金以為費。——七言·出自唐·高適《古歌行》
50. 黑虎行時傾雨露,赤龍耕處產瓊瑰。——七言·出自唐·呂巖《七言》
古詩中帶有露的詩句 含露的詩詞名句篇二
1. 蘭菊俱含露,杉梧為奏風。——出自唐·許棠《題xxx符豐樂幽居》
2. 濯秀盤根在碧流,紫茵含露向晴抽。——出自唐·徐夤《蒲》
3. 金液變來成雨露,玉都歸去老松杉。——七言·出自唐·呂巖《七言》
4. 蘭芽含露采,石髓和煙酌。——出自王禹偁《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5. 露飽蟬聲懶,風干柳意衰。——五言·出自唐·白居易《池上早秋》
6. 荷側瀉清露,萍開見游魚。——五言·出自唐·白居易《小池二首》
7.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五言·出自唐·柳宗元《溪居》
8. 含有露字的古詩
9.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七言·出自唐·李郢《中元夜》
10.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五言·出自唐·馬戴《灞上秋居》
11.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七言·出自清·秋瑾《秋海棠》
12. 陌上涼風槐葉凋,夕陽秋露濕寒條。——七言·出自唐·清江《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
13. 應為無詩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妝。——出自郭稹《和樞密侍郎因看海棠憶禁苑此花最盛》
14. 樽前新菊含露滋,茱萸丹實星離離。——出自田錫《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
15. 艷色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五言·出自唐·殷益《看牡丹》
16. 露濃晞晚笑,風勁淺殘香。——五言·出自唐·李世民《賦得殘菊》
17. 蝶舞搖風蕊,鶯啼含露枝。——出自唐·方干《陳秀才亭際木蘭》
18.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七言·出自唐·韋應物《子規啼》
19.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出自南北朝·陳叔寶《玉樹后庭花》
20.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盡火星流。——七言·出自唐·陳羽《長安臥病秋夜言懷》
21. 露濃煙重草萋萋,樹映闌干柳拂堤。——七言·出自唐·王建《李處士故居》
22.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3. 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五言·出自唐·戴叔倫《題橫山寺》
24. 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七言·出自唐·徐夤《郡庭惜牡丹》
25. 玉刻冰壺含露濕,斕斑似帶湘娥泣。——出自唐·皮日休《石榴歌》
26. 麥氣朝含露,溪光夕照煙。——出自張耒《和應之石澗》
27. 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出自唐·韋處厚《盛山十二詩·茶嶺》
28. 露氣逼衾枕,早窗寒已生。
29.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五言·出自唐·崔顥《遼西作》
30. 含露漸舒葉,抽叢稍自長。——出自唐·韋應物《對新篁》
31. 露滴紅蘭玉滿畦,閑拖象屣到峰西。——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32. 露濕月蒼蒼,關頭榆葉黃。——五言·出自唐·李端《橫吹曲辭·關山月》
33.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七言·出自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題白蓮》
34. 蘭蕊殘妝含露泣,柳條長袖向風揮。——出自唐·劉禹錫《送春詞》
35.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先秦·佚名《湛露》
36. 含露東籬艷,泛香南浦杯。——出自唐·蕭彧《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
37. 芝蘭含露秀,雕鶚著風斜。——出自曾豐《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純之為同館著語贈別》
38.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五言·出自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39. 匣中寶劍時頻吼,袖里金錘逞露風。——七言·出自唐·呂巖《七言》
40. 露地四衢坐,當天萬事空。——五言·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41. 紫艷映渠鮮,輕香含露潔。——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芳蓀》
42.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五言·出自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古詩中帶有露的詩句 含露的詩詞名句篇三
1.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宋·張元干《卜算子·風露濕行云》
2. 燕支乍濕如含露,引得嬌鶯癡不去。——出自唐·裴諧《觀修處士畫桃花圖歌》
3.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先秦·佚名《湛露》
4. 地生一寸草,水垂一滴露。——五言·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5.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五言·出自唐·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6. 爨動曉煙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黃柑。——七言·出自唐·韋莊《西塞山下作》
7. 新林泛景光,叢綠含露濡。——出自唐·韋應物《莊嚴精舍游集》
8. 露白移長簟,風清掛幅巾。
9.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出自唐·袁朗《秋日應詔》
10. 裊露牽風夾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七言·出自唐·陳翥《金錢花》
11. 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七言·出自唐·孫氏《聞琴》
12. 萇弘血染新,含露滿江濱。——出自唐·鄭谷《光化戊午年…省試春…詩偶賦是題》
13.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五言·出自唐·駱賓王《詠蟬》
14.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出自王禹偁《寄獻翰林宋舍人》
15. 香濕勝含露,光搖似泛空。——出自唐·楊巨源《與李文仲秀才同賦泛酒花詩》
16. 龍鎮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檜鶴聲清。——七言·出自唐·杜荀鶴《送項山人歸天臺》
17. 星繁河漢白,xxx衾枕清。——五言·出自唐·元稹《秋夕遠懷》
18.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五言·出自唐·李郢《早發》
19. 星移漢轉月將微,露灑煙飄燈漸稀。——七言·出自唐·崔液《上元夜六首》
20. 聞說天壇花耐涼,笑風含露對秋光。——出自唐·鮑溶《見袁德師侍御說江南有仙檀花,因以戲贈》
21.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出自唐·齊己《桃花》
22. 露含疏月凈,光與曉煙浮。——五言·出自唐·孫頠《宿煙含白露》
23.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五言·出自唐·李商隱《涼思》
24. 露滋繡萼弄輕寒,把酒同君帶笑看。
25.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26. 種杏當暑熱,烹茶含露新。——出自唐·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27. 稍開含露蕊,才轉惹煙條。——出自唐·黃頗《風不鳴條》
28.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29.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五言·出自魏晉·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30. 莎庭露永琴書潤,山郭月明砧杵遙。——七言·出自唐·韋莊《早秋夜作》
31. 相思黃葉落,白露濕青苔。——五言·出自唐·李白《長相思三首》
32.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五言·出自唐·張九齡《秋夕望月》
33.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五言·出自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34. 唯馀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七言·出自唐·劉滄《經龍門廢寺》
35.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五言·出自宋·文天祥《正氣歌》
36.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五言·出自唐·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37.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38. 金鐸撼風天樂近,仙花含露瑞煙開。——出自唐·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39.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出自兩漢·佚名《薤露》
40.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出自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題白蓮》
41. 秋風解怨扶蘇死,露泣煙愁紅樹枝。——出自唐·儲嗣宗《長安懷古》
42. 灼灼春園晚色分,露珠千點映寒云。——七言·出自唐·周樸《春日游北園寄韓侍郎》
43.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五言·出自唐·劉長卿《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44. 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煙微。——五言·出自唐·江為《江行》
45. 清曉自傾花上露,冷侵宮殿玉蟾蜍。——七言·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
46.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七言·出自元·黃庚《臨平泊舟》
47. 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五言·出自唐·司空曙《送鄭明府貶嶺南》
48. 曉貯露華濕,宵傾月魄寒。——五言·出自唐·王貞白《白牡丹》
49. 夏木才結陰,秋蘭已含露。——出自唐·白居易《村居臥病三首》
50. 煙含細葉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黃。——七言·出自唐·xxx甫《劉員外寄移菊》
51.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出自唐·陳光《長安新柳》
52. 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出自唐·李益《宮怨》
53. 天碧輕紗只六銖,宛如含露透肌膚。——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
54. 巖桂和煙翠,溪花含露鮮。——出自釋子淳《山居五首》
55.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出自無名氏《菩薩蠻》
56. 青條含露滋,輕陰覆行路。——出自劉子翚《續賦家園七詠·酴醾洞》
57. 《行露》先秦:佚名
58.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七言·出自唐·韓琮《牡丹》
59. 葉密獨承日,花繁偏受露。——五言·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詩八首》
60. 芙蓉含露時,秀色波中溢。——出自唐·李德裕《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重臺芙蓉》
61. 秋來有佳興,秫稻已含露。——出自宋·蘇軾《七月五日二首》
62.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出自唐·張友正《春草凝露》
63. 露香菰米熟,煙暖荇絲肥。——五言·出自唐·景云《谿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