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計劃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流程篇一
1、熱忱接待幼兒及家長,鼓舞幼兒與老師問好,了解幼兒的心情狀況,引導幼兒樂觀參加區域活動。
2、組織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建構區、銀行、美食街、海鮮店等。
3、評價活動:鼓舞和表揚在活動表現進步的幼兒,同時對于活動中消失的問題賜予準時的講評。
1、韻律活動。
2、集體嬉戲:木頭人(走)
3、分散嬉戲:拋接球、高蹺、跳繩、流星球、飛盤、跳格子等。
4、早操(大班幼兒廣播體操)。
(一)(二)附后
嬉戲內容:
醫院、手機店、海鮮店、美食街、趣味館等
觀看與指導:
1、重點觀看幼兒在嬉戲中與同伴的交往,以及禮貌用語的使用狀況;
2、引導幼兒在活動結束時整理嬉戲材料,養成好習慣;
綜合活動:生活常規
1、通過爭論知道在生活中標志的作用。
2、能夠遷移對各種標志熟悉的閱歷,進行大膽地設計。
活動預備:
1、在此活動之前幼兒已對交通標志有了肯定的熟悉和了解。
(1)、對收集的生活標志進行共享。
在生活中我們發覺了許多標志,請小伴侶們和大家共享一下你所找到的生活標志。
1、請幼兒相互溝通志。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展現給大家看
2、生活標志展現給大家看。(收集的標志:當心滑倒、當心觸電、請將垃圾投入箱中、公用電話、靜等標志)
老師以一個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兒當中,和幼兒一起共享自己的發覺,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溝通和共享。
(2)、對生活標志作用的爭論。
這么多標志有什么用處呢?請幼兒爭論后個別回答。
讓孩子們知道標志的作用有警告、提示、提示的作用。
標志是無聲的語言。
鼓舞幼兒自己發覺生活標志的作用,老師可針對詳細的標志作出引導。
(3)、對幼兒園中我們生活的環節進行爭論,找出需要提示、提示的地方。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提示呢。比如在洗手的時候?請幼兒爭論后回答。老師對進餐、喝水、解便、睡覺的環節都提出問題,讓孩子爭論后同答。
老師應當有預先的考慮。在幼兒談到環節中詳細需要的標志設計時,才能有意識地進行指導。
(4)、設計標志。
師:你會設計什么樣的標志來提示大家在洗手的時候要留意的問題呢?
警告的標志是什么樣的?(三角形、黃邊)
禁止的標志是怎樣的?(紅圈、斜杠)
提示的標志是怎樣的呢?(正方形、藍邊)現在我們就開頭設計吧。幼兒進行設計,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老師在了解了幼兒的.設計意圖后,鼓舞幼兒大膽想像,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標志。
(5)、溝通與共享。
繪制完畢后,請孩子們進行溝通,然后將所設計的標志貼到教室里的相應位置上。在貼上孩子們設計的標志以后,鼓舞孩子們根據標志轉變自己的行為,并準時做出評價。
鼓舞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有關的標志,督促家庭成員執行。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計劃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流程篇二
(家長開放日)
幼兒來園:微笑迎接幼兒及家長,鼓勵幼兒給植物換水,提醒幼兒每盆植物的水倒到一半處即可。
小醫院
1、幼兒游戲,教師巡視。
2、扮演病人介入游戲,與幼兒進行角色對話,引導幼兒正確游戲。
3、講評:重點請小醫院的小朋友來介紹今天游戲的開心的事情。
講講做做——小黑貓
1、初步嘗試用剪刀在立體的一次性紙杯上沿線裁減,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
2、通過制作小黑貓,認識貓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對貓的喜愛。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記號筆、一次性紙杯,手工紙剪成的眼睛胡須等、糨糊、抹布)、范例、圖片。
1、猜謎。
2、出示貓的圖片,認識貓的外形特征。
二、欣賞范例——激發創作興趣
1、猜猜老師的貓是用什么做的。
2、欣賞范例,看看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3、教師示范做法。
三、幼兒制作——發展動手能力
1、介紹材料和使用方法。
2、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幼兒制作,教師巡視
4、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四、作品展示——鼓勵孩子大膽向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
點心后正確做標記
1、幼兒吃點心,教師鼓勵幼兒吃好點心記得做記號。
2、請值日生幫助老師檢查幼兒做記號的情況。
3、表揚記得做記號的小朋友。
幼兒擦汗及增減衣服。
鼓勵幼兒進餐時保持桌面整潔,教師巡視提醒。
徐匯機關建國幼兒園蔣惠蘭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計劃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流程篇三
1、熱情接待幼兒,與幼兒互相問好。
2、指導個別幼兒給植物澆水并記錄自己的植物生長情況。
1、大班徒手操:
2、分組活動:體育器械、竹門球、跳竹梯等。
1、練習滑、走、攀爬、鉆單腳跳、雙腳跳等基本動作。
2、學習用竹棍頂球過門,練習手臂肌肉力量及手眼的協調性。
1、提醒幼兒遵守活動規則,學習互相謙讓。
2、帶領幼兒有節奏、整齊有序地做操。
3、觀察幼兒游戲時的運動量,提醒幼兒運動時注意安全。
4、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出玩門球的多種玩法。
1、自覺、有序地卷袖子、洗手。
2、獨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保持桌面地面干凈。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并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
3、培養幼兒合作、競爭意識,初步學習客觀地評價他人。
1、教育掛圖三張、與內容相關的提示圖:太陽、樹林、小兔、老虎、大象
2、紅隊、黃隊、藍隊的積分榜、笑臉娃娃若干。
1、出示畫面一,引起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的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樹林里來了一群的小伙伴,它們會是誰呢?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一:樹林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打開遮住的三只小兔:提問:
① 突然,發生了一件事,瞧,三只小兔子怎么啦?(豐富詞:慌慌張張)
② 小兔子這么慌慌張張,可能發生什么事了?(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地講述)
③別吵,有聲音!(教師配上老虎的叫聲)誰來了?(讓幼兒進行猜想)
(3)打開遮住的老虎。
師:真的是老虎,它從樹林里竄出來,它想干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老虎的表情、動作)
(4)小結:老虎張開血紅的大口,露出尖尖的牙齒,伸出鋒利的爪子,向小兔猛撲過來。(鼓勵幼兒表演老虎的動作、表情)
2、出示畫面二,討論、體驗大象救兔子
(1)師:老虎來了怎么辦?趕快幫小兔想個辦法吧。(在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后,教師無意打開遮住的小象,自然地將幼兒的思緒引到畫面上)
師:大象會想什么辦法救小兔過河呢?(幼兒結伴討論,大膽發言)
過渡語:故事里的大象是怎樣救出小兔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察畫面二:
師:大象是怎樣救兔子的?:大象伸出長鼻子,翹起細尾巴,搭成一座大象橋,讓小兔過了河。
3、觀察畫面三,引導幼兒描述圖面內容:大象用這個辦法好,朝老虎噴水,老虎四腳朝天地躺在地上了。(豐富詞:四腳朝天)
1、以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講故事的興趣,明確講故事的規則:
(1) 小朋友分成紅隊、黃隊、藍隊三隊;
(3) 哪一隊的笑臉娃娃最多,哪一隊就獲勝。ok?
3、幼兒分隊講故事,讓幼兒自己當評委,評價每個幼兒講的故事。
(四)結束活動:頒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