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區公益勞動心得體會 緩刑公益勞動心得體會篇一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在公益活動中有所收獲和感悟。通過以班級為單位的校園環衛撿垃圾活動,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在校園里撿垃圾時,我們班的同學毫不嫌臟。每個人一袋一袋的將地上的紙屑、塑料瓶和雜物全部清理掉。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勤勞和辛苦,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優越,也使我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環衛工人們的辛勤勞動成果,也使我們對自己以后的行為有了很高的自制力,不隨意去破壞環境和不珍惜他人的工作成果。
我們在撿垃圾之后還進行了足球場的清理勞動。那是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陽光照在草坪上,雖然有點熱,但我們班的每個人經歷了第一次的勞動之后這次勞動更加認真,努力,當我起身向四周看的時候我發現原來滿地的紙張和酒瓶現在已經被我們一撿而光了,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喜悅之情,雖然看上去是很簡單而且很不起眼的事,但是它讓我們體會到了自己勞動成果的珍貴,在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里,每個人都提著幾袋已經撿好的垃圾。但我們把每個人的垃圾都倒在一個大袋子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撿的已經有幾大袋了,雖然只是紙屑瓶子,但是這也讓我明白了集體的力量,每個人的成果看起來好像都不是很多,但是當匯總的時候卻發現其實我們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果。
在進入社會這個大集體之前,在學校這個小集體里,通過公益勞動,我學到了什么是助人為樂、什么是志愿活動、什么是關愛他人,它陶冶了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人格,為我步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益勞動是不計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鋒。
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并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公益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于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講錢,干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班級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于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創造幸福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大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不記報酬也是我們大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通過這次公益活動,也讓我們明白了保護環境,美化校園是十分必要的:校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我們天天生活學習在學校中,校園環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學習的熱情和生活的趣味。更重要的是,我們大學生要積極充當公益活動的急先鋒,起到一個帶頭作用。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有限,但在于積累,任何再小的力量都能匯聚成無窮的力量,重要的是看你的心,你的實際行動。
小區公益勞動心得體會 緩刑公益勞動心得體會篇二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11月17號,我們黨課學員義務對學院教學樓進行了清掃。學員們熱情飽滿、認真的勞動著,不怕臟、不怕辛苦,將教學樓打掃的干干凈凈。
李大釗曾說過:“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勞動是可貴的和值得珍惜的。苦也好,累也罷,勞動鍛煉和造就了我們。人的偉大其實就在于會勞動、能勞動和愛勞動。沒有勞動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能體現勞動的生活是充滿幸福的。
公益勞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勞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公益勞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公益勞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這次的義務勞動讓我們明白了學會勞動的重要意義。在競爭如此
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在校的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問題。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我們應該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不辜負黨組織對我們的要求。
雖然勞動很臟,很枯燥,很累。但這種活動能夠更好的培養同學們吃苦耐勞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現在多吃點苦,多參加點勞動。多多體會作為黨員應該具備的奉獻的精神和群眾帶頭作用,同時也是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培養吃苦耐勞踏實肯干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一直致力于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大學生為目標,學生就業后,不管身在任何崗位,離開吃苦耐勞都是行不通的。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特別是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來說自己應該就是普通勞動者中的普通一員。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特別是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對這些義務勞動應該要義不容辭,這樣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鍛煉自己。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這次義務勞動,我們感覺自己不單單是一位入黨積極分子,更是一位志愿者。我們不僅僅鍛煉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我們更深深的懂得作為黨員應該要具備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小區公益勞動心得體會 緩刑公益勞動心得體會篇三
當踏入大學校門時,心中充滿好奇,好像個孩子來到這五彩的世界一樣。對于公益勞動這門從沒接觸過的課程來說,其實心中不免懷著同樣的好奇。
從課程題目上來看:“公益”,也許你看它時覺得很遠,其實它離我們很近。公益廣告遍布街頭大街小巷,偶爾你也會看到一些公益志愿者在做著各樣的事,在汶川大地震時我們都深切體會到公益的力量,并為此感動,而我們其實也在做著公益的事,比如勸募,捐款。“勞動”,那就更熟悉可是了,從小就明白勞動最光榮,會在家長的教導下反反復復背誦那首耳熟能詳的《憫農》,即使到初中沒有勞動課之后,我同樣每一天勞動著。如此一來,我仔細一想,覺得公益勞動這門課程是最貼近我們生活,最有延續性的課程。它延續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延伸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并且將在以后依然延續。
我就懷著小小的好奇心去上這門既陌生又親切的課,漸漸去體會公益勞動其實際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
第一次,我被分配去打掃休息室,一走進去,覺得會議室挺干凈的,不用我們干太多事,覺得應當挺簡便的。我撩起袖管就開始賣力干起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擦得干干凈凈,連柜子頂我也搬個椅子站在上頭把它擦干凈了。原以為教師會來大加贊賞一番,不想教師一來就是一個殘酷的打擊,重做。我不明白是怎樣重新拿起拖把的,但我開始做了就依然要做好。最終,教師發現了問題,雖然我很賣力,其實人在走動,拖過的地方便又臟了。小事情里也有大學問。怪不得,有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重新干下來,人已滿頭大汗,教師關切地問一句:“很累吧”我看了看這敞亮的休息室,覺得挺溫暖的,也許這就是“勞動最歡樂”的所在吧,我笑了笑:“不累,不累。”
一開始,其實我并不太明確應當做什么,怎樣做才能參加到公益活動中去。一次公益勞動課上出現“溪水”這個公益性組織時,對于這個問題我開始明晰起來。現代的公益,是人人參與的公益,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體,人們經過各種方式都能夠參與到公益中來。關鍵一點就是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來源于內心,來源于對于社會,對于他人的愛本身。只要我們有心,那么我們同樣能做出努力,為公益事業作出貢獻。當然高中時我就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同時還是市紅十字會會員,但這都是大團體,大組織,讓我深深震撼的是,只要我們有志向,有愛心,我們同樣能組成一個民間團體去干出自我想做的公益事業。
8周就這么一步步走過,每一步踏出的都是掛著汗水的甜蜜,掛著歡樂的艱辛,我在這一次次公益勞動中也慢慢體味著這門課本身具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