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語文聽課記錄篇一
板書:12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導入新課)
2. 觀看錄像《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3. 自選方式朗讀課文 “個別,小組”
4. 啟發式提問(弄清事情起因和結果,激起學生好奇心)
5. 學生提問題,自然過渡到“過程”
6. 重點分析三位徒弟畫駱駝的過程
板書:畫多許多小駱駝
許多駱駝頭
兩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 用“雖然……但是……”句式評三個徒弟的畫
8. 猜猜“大徒弟、二徒弟會對小徒弟說什么話?”(角色扮演)
評: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發揮
想象
力,學會換位思考,有利于加強對人物之間關系和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梁老師抓住這一點設計這個教學環節,很好!9. 讓兩位學生站起來讀ppt上的故事“踏花歸來馬蹄香”
提問:你知道這幅畫妙在何處?
10. 老師讀故事:“深山藏古寺”,學生閉著眼睛想象畫中情景
提問:皇帝會喜歡哪一幅畫?
給四幅畫分別起名
評析:
楊老師具有獨特人格魅力,是因為她臉上和善的笑容給人帶來的無盡親和力。她是個善于調控課堂的老師。整堂課氣氛很活躍,學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師用宋朝皇帝趙佶“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故事導出新課。該故事與課文中畫駱駝的故事類比,立意都是“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導出課文題目。
該課最大的亮點是多媒體的使用。教師課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學生朗讀課文之前,讓學生觀看課文錄像,目的是給學生一個感觀認識,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這樣做限制了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是否在學生閱讀課文后觀看效果會更好呢?
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有良好的教師語言藝術。“我覺得你說得特別好,只是聲音再大一點。”既指出了學生的不足,又不傷害學生自尊心。
整堂課的總體設計是故事連故事,進行師生互動,積極,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但我認為連續四個相似的故事,沒有必要,反而縮短了課文的學習時間,顯得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