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保俶塔游玩 保俶塔景點篇一
現在,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墻,院內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側,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樓外樓。樓外樓創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名句。樓外樓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曾經接待過許多中外名人。樓外樓的當家名菜數西湖醋魚了,它是選用西湖中在規定范圍內養殖的草魚,先在清水中餓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魚,色澤紅亮,肉味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風味名菜。
現在船已駛向中山公園,孤山的正門就在這里?!吧讲辉诟?,有仙則名”,孤山既是一座風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區中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它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景區內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還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的放鶴亭。這些景點等上岸后我們起前往參觀。
中山公園旁,我們看到的這一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館”。進而面陳列著上至xxxx到xxxx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現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館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書樓文瀾閣,它是我國為珍藏《四庫全書》而修建的七大書閣之一。
請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臺的重檐亭子已展現我們眼前,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間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點,也是杭州的'三大賞月勝地之一。歷史上杭州人中秋賞月有三大去處:湖中首推三島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應是鳳凰山坡的月巖景點,至于岸邊,就數這月白風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現在各位看到前面這條“間株楊柳間株桃”的游覽長堤就是白堤。當我們的船駛到這里,西湖最秀麗的風光就呈現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兩邊各有一行楊柳、碧桃,特別是在奏,柳線泛綠、桃樹嫣紅,一片桃紅柳綠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臨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風光旖旎而著稱。它雖與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但杭州人民為緬懷這位對杭州作出杰出貢獻的“老市長”,仍把它命名為白堤。它與蘇東坡主持建造的蘇堤猶如湖中的兩條錦帶,絢麗多姿,交相輝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間的這座橋叫錦帶橋,以前是座木橋,名中“涵碧橋”,如今更名為石拱橋。在白堤的盡頭,到了斷橋,全長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斷”了。
斷橋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稱寶祜橋,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蘚斑斑的古老石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橋雖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橋,但它的名字和《白蛇傳》故事聯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橋。
講到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經在仔細觀察,或許你們馬上會問:這座橋根本沒有斷,為什么要取名“斷橋”呢?這個問題就讓我來解答吧。斷橋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斷橋所處的位置背城面山,處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點,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當瑞雪初晴,橋的陽面已經冰消雪化,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遠遠望去,橋身似斷非斷,“斷橋殘雪”就因此得名。還有,斷橋又是白堤的終點,從平湖秋月而來的白堤到此中斷。講到這里,或許大家已經明白,原來是“堤斷橋不斷”。
大家再看斷橋后面那座山叫寶石山,海拔78米。這座山的巖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巖中的流紋和凝灰巖構成,其中有一種名叫碧玉的“寶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陽光照射下,分外耀眼,這就是寶石山得名的由來。山上那座秀麗挺拔,高高聳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為九級舍利塔,現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實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勻稱,線條柔和優美,在湖上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為俏麗,體態最為窈窕。歷史上與保俶塔相對應的還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風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條中軸線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個敦厚典雅,一個纖細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現出“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對景,所以民間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說法,道出了當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風姿。
保俶塔游玩 保俶塔景點篇二
保俶(chù)塔,位于杭州西湖北緣寶石山巔,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一般認為,保俶塔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吳越忠懿王錢俶年間(948年—960年)。[1]
保俶塔,為吳越王時,吳延爽所建,凡九級,元延祐年間(1314-1320)至明嘉靖年間(1522-1566)塔屢毀屢建。天晴時浮屠撐云,金碧排空,七寶玲瓏,足可觀賞。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說。為西湖之標志。
有文曾經如此寫到:寶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錢武肅王封壽星寶石山,羅隱為之記。其絕頂為寶峰,有保塔,一名寶所塔,蓋保俶塔也。
有訛傳此塔系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此稱為“保叔塔”,也有誤稱之為“寶所塔”。
該塔古時歷經宋、元、明、清三代六次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發現吳延爽造塔記殘碑,當時塔有七層木檐?,F塔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樣重建的。
保俶塔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俶塔游玩 保俶塔景點篇三
在雨中,山上飄著薄薄的霧,灰白的巖石中夾著一座石塔—保俶塔。
保俶塔是灰色的,共有七層,每層有八面,每面都有八扇歐式木窗,每扇窗都有六小格。每層的屋檐都有八個尖尖的角,每個角上面還掛著一個小鈴鐺。風一吹,鈴鐺就隨風舞動,發出“叮呤、叮呤”的響聲,那聲音憂愁而長久,聽了的人好像自己回到了戰亂時代。
保俶塔的旁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清清楚楚地刻著“壽星石”三個大字。這石頭從西邊看,活像一個大大的仙桃,在塔邊屹立著。然而,從北邊看,“仙桃”石又像一個禿頭的老人,立在亭子邊,好似一個萬歲壽星。
到保俶塔的路也很特別。一些路面是黑磚鋪的,另一些則是巨大的石塊砌成的。道路的兩旁是用黑色磚塊圍成的下水道,別具一格。
站在保俶塔邊,能望見西湖的斷橋,另一側則是杭州的老城區,身邊隨時飄來一些霧,使人有騰云駕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