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元節(jié)的傳說和來歷篇一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fā),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2、生理期的禁忌。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dǎo)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3、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xiàn)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4、忌半夜慶生。
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xiàn)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亂拍他人肩頭。
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guān),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6、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7、拜門口。
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準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孤野鬼,將會自陰間一擁而出,四出搶食供品。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jīng)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別入求它們屋侵擾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
8、忌半夜晾衣服。
濕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shè)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9、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10、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
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其形狀如同香插在香爐上,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中元節(jié)的傳說和來歷篇二
1.目連救母
目連變文中目連的俗家名字叫羅卜,寡母青提夫人生性吝嗇,又好殺生。但是羅卜非常善良,平日行善布施,敬重三寶。有一天,他要出門經(jīng)商,便稟告母親,將家中錢財分為三分,一分自己帶走,一分供養(yǎng)母親,一分留在家中布施貧乏。不料自羅卜離家后,青提夫人日日宰雞殺鵝。一遇僧眾上門,便命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
由于她的惡行,死后被罰墜入阿鼻地獄,日夜受苦。羅卜在母親去世后,十分悲痛,心想唯有出家一途方能報答母親深恩,便拜如來世尊為師,法號大目連。數(shù)年之后,修得神通第一,身超羅漢。目連想知道父母死后托生何處,卻發(fā)覺母親身墮阿鼻地獄。他為了解救母親,便親自前往地獄,只見地獄景象:
其中受罪之人,一日萬生萬死。或刀山劍樹,或鐵犁耕舌,或汁銅灌口,或吞熱鐵火丸。或抱銅柱,身體燋然爛壞。牛頭每日凌遲,獄卒終朝來拷。鑊湯煎煮,痛苦難當。
目連向如來佛求救后,方得拯救母親脫離地獄,投胎向王城為狗,再經(jīng)過目連鋪設(shè)四十九天道場后,他的母親才得以升天。
2.燒紙錢
據(jù)說東漢的蔡倫發(fā)明造紙后,生意興隆,為他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羨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倫學(xué)造紙。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夠,工夫還沒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開了家造紙店。結(jié)果造出來的紙品質(zhì)低劣,乏人問津,兩夫妻就對著一屋子的紙張發(fā)愁。
最后,慧娘想出了一條妙計,便附在蔡莫的耳邊,如此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這天晚上,鄰居們忽然聽到蔡莫家傳出了嚎啕大哭的聲音。大家趕過來一問,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斃死了。次日清晨,蔡莫當著鄰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來。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忽然聽到棺材里有響聲。過了一會兒,又聽到慧娘的聲音在里面叫著:“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都呆了,最后終於鼓起勇氣打開棺蓋。慧娘就跳了出來,告訴鄰居,她死后到了陰間,閻王讓她推磨受苦。因為蔡莫燒給她很多紙錢,所以小鬼們都爭著為她推磨。她又把錢交給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故意的問:“我沒有給你送錢啊?”慧娘就指著燃燒的火堆說:“那就是錢啊!陰間是以紙當紙的”。蔡莫一聽,馬上就去抱了兩大捆的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娘少受點苦。鄰居見狀,發(fā)覺紙錢有這么大的用處,于是個個都掏錢來買蔡莫造的紙。消息傳開后,不到幾天,蔡莫家的紙全都賣光了。
由于慧娘還陽的這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這一天,人們都會給祖先焚香燒紙。這習(xí)俗一直流傳至今。
3.送羊節(jié)
農(nóng)歷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jié)”。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qū)的農(nóng)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xí)俗。傳說此風(fēng)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guān)。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jù)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jié)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xí)俗,后來逐漸演變?yōu)樗鸵粚γ嫜颉?/p>
中元節(jié)的傳說和來歷篇三
一、普度
“普度”儀式是中元節(jié)中最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大致可分為街普、市普、廟普等。普度時家家門前都會擺設(shè)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掛紙燈,用來照明,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養(yǎng)他們的地方。普度活動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普度活動一般帶有以下三個目的:一、祭奠先祖亡魂;二、施食無主冤魂;三、超度新死亡鬼。
二、燒街衣
中元節(jié)前后兩天,人們通常會在天黑后,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這個當街燒衣紙的習(xí)俗主要分布在廣東珠三角,當街發(fā)善緣,把紙錢和食品供給這天的陰靈。不過燒街衣后,不要立即返回家中,要先預(yù)備柚子葉然后沾水,在入屋前灑一下。
三、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間就用“放河燈”的方式為它們超度,希望這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以免危害人間。
四、上墳祭祖
中元節(jié)在很多地方被稱為"七月半",意思是盛夏已經(jīng)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有些地方在一年中選擇中元節(jié)這天上墳拜祭,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但是在中元節(jié)這天上墳的話,陰氣相對于清明節(jié)更加重,所以更加忌諱在墓地里大聲喧嘩,談笑風(fēng)生,出言不遜或者有不雅舉止,據(jù)傳會打擾到死者的靈魂,重者更會招致怨氣。上墳祭祀回去的路上也不要回頭,民間傳說中,如果回頭會把死者的魂魄帶回去。
五、念佛回向
中元節(jié)當天,可以念佛持咒誦經(jīng),并將功德回向給鬼道親人,這是佛弟子最應(yīng)該做的,而且最圓滿、功德最大。如果做的好,甚至有可能將祖先直接從三惡道中解脫出來,這比掃墓供鮮花、供食、焚香更能利益祖先。一般可以讀誦《無量壽經(jīng)》、《地藏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