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安排表篇一
宣傳部:11月19日(周一中午13:00~13;30)學科知識競賽決賽(語)
11月21日(周二中午12:50~13:40)學科知識競賽決賽(英)
11月22日(周四中午12:50~13:40)學科知識競賽決賽(速算)
11月22日(周四下午6:00~7:00)學科知識競賽決賽(文綜)
11月23日(下周一中午12:50~13:40)學科知識競賽決賽(法律)
文藝部:11月28日(周三下午6:00~7:00)主持人大賽(英文)
11月29日(周四中午12:45~13:30)主持人大賽(中文)
(階梯教室)
體育部:12月5日(周三中午13:00~13:30)大繩(籃球場)
生活部:基本工作:每天填報天氣預報并張貼在大廳展板上
12月6日(周四中午12:50~13:30)勞動技能大賽
12月6日(周四下午6:00~6:40)勞動技能大賽
各部門合作輔助:12月3日元旦主題教育活動開始彩排
12月22日元旦主題教育活動——美麗的生命
常規工作:
生活部:每天填報天氣預報并張貼在大廳展板上
社團部:社團組建
編輯部:各個活動的拍照和宣傳海報的文字撰寫、通訊稿的撰寫
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初中部學生會主席團
組織部
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安排表篇二
近年來知識和經濟的迅猛發展,推動著教育的改革。在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需共同參與。中學學圖書館作為對青少年培養教育的.機構,在此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任課班級和家庭無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圖書館歷來被稱為知識和理想的“第二課堂”,對于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興趣、學識的增進大有好處,也有利于他們各項素質的均衡發展和全面提高。由知識、觀念、情感、意識多種因素構成的整體素質,在未進入社會大課堂錘煉之前,圖書館是個人素質形成和培養的重要場所。圖書館還是一個人終身教育的苦草地。學習是持續一生的事業,中學是人生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教育的分化點,從小學會從圖書館汲取新知,收獲品質,將影響到他的整個人生歷程。
1、進一步加強校圖書館,閱覽室的建設力度,擴大圖書館容量,增添管理設備。
2、加強閱讀的宣傳和引導。使學生喜愛閱讀,并在閱讀中培養情感,陶冶情操。
3、堅持做到讀書活動與青少年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理智感,使他們學會學以致用。
4、進一步完善特色活動,認真舉辦,讀書筆記,文摘卡,百科知識競賽與展覽,以及征文比賽,朗誦比賽,小型讀書會和專題閱讀講座,等等,使讀書活動更加豐富,更顯我校特色。
5、熟練運用現代技術,優化流通管理。
6、加強自身進修學習,充實自我。
1、管好用好圖書資料,為教育教導服務。
(1)科學管理各類書刊資料。對新購的圖書,及時進行分類編目與管理,為每位教師和學生辦好電腦借書證,利用電腦出色地完成圖書和資料的借出與歸還情況,并定期進行匯報。
(2)培養優秀的管理隊伍。對學校成立的圖書服務隊隊員定期培訓,建立他們的責任意識與服務精神,熱心工作,規范圖書館與閱覽室的借閱制度。
(3)加強新書的宣傳介紹。根據學生的興趣與閱讀能力引進新書,并順時大力推薦,指導如何閱讀與寫筆記。
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安排表篇三
以教育局新學期工作意見為指導,依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辦學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學校特色建設,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1.信息化建設目標:開展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培養具有現代信息意識的中小學生。
2.學校管理目標:建立崗位服務滿意率評價機制,把教學評價權交給家長和學生,提高學校滿意度;能順利通過蘇派課改中心的終期評估,總結課程改革的經驗;打造書香校園,在市局“大閱讀”工程的各項活動中,獲得好成績。
3.隊伍建設目標:進行師德宣誓、師德承諾、簽訂“一崗雙責”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加強一課一案和每日巡課反饋的落實,研討課常態化,教師論壇、讀書交流、小課題研究人人參與,進一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4.德育工作目標:班組文化建設、班主任培訓、拜師結對、小課題研究、德育導師論壇等工作常態化推進,有效實施節日、主題教育、儀式、體驗等德育課程;密切家校聯系,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5.教學工作目標:以“導學案編制和課堂教學流程”工程為抓手,提高導學案的編制質量,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生訓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小老師的培訓,實現學習管理、課堂學習自動化,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校園的主人”。
7.評價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建立有效果的評價系統。規范小組記錄、班級記錄、學生自管會記錄和行為習慣記錄,常態開展“周、月、學期”表彰;評選課改之星,表彰骨干,提升校內課改氛圍,宣傳正能量。
8.教育科研目標:完善已有的語文和英語兩個備案課題,充實資料,加強理論學習,通過鎮江市立項課題的申報評選。
9.特色建設目標:實施“大閱讀”工程,通過課內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讓“悅讀”伴隨學生成長;“糏塑”“舞龍”社團常態化開展;籃球隊常態化訓練,在揚中市比賽中繼續保持前三甲。
(一)抓實黨建,引領學校發展。
1.抓基礎:保持黨員的先進性。通過抓思想建設、抓工作機制、抓書記項目的落實三個方面保持學校黨員干部的先進性。形成黨帶團、團帶隊良好局面。
2.抓根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工作重點,落實在德育活動中,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搭建學生核心素養評價平臺。
3.抓隊伍:引領教師德藝雙馨發展。堅持黨建引領,以黨風促師德師風,開展師德宣誓、師德承諾、簽訂“一崗雙責”等活動,提高全體教師的師德修養;筑牢思想防線,緊繃紀律紅線,建立“三審一查”機制,把校園建成最陽光的地方;依托新行知課改平臺,挖掘校內優秀教師推薦加入聯盟名師專家團隊,為骨干教師梯隊建設搭建舞臺。
4.抓管理:推行黨員隊伍精準管理。從嚴格組織設置、嚴格隊伍管理、嚴格組織生活三方面規范學校黨建工作。深入實施教師黨員先鋒工程,全面推行黨員“先鋒亮績、積分管理”制度,用過程說話、用事實說話。
(二)育德于細,提升學生品格
1.豐富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升旗儀式、學生社會實踐、主題班會等活潑多樣的形式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國防實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誠實守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珍愛生命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品格。
2.開設德育課程。開設“八禮四儀”儀式課程、“快樂活動日”課程、“我們的節日”系列課程、安全法制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等德育類課程,做好學生德育工作,提升教育質量。
3.不斷整合教育資源。堅持“喚醒家庭、喚醒家長比喚醒孩子更重要”的理念,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授課活動、集中家訪活動,確保家長開放日常態化;學校也將積極邀請社會各界專家來校為學生做主題講座。學校、家庭、社會三管齊下,合力做好教育。
4.校關工委工作常態化開展。繼續發揮老同志的作用,加強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紅旗飄飄,引我成長”主題教育、清明祭掃烈士、班組文化建設評比等活動主動邀請退休教師參加,讓他們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又一強勁力量。
(三)抓實教學,提高教育質量
1.常規管理精細化。“教學五認真”工作落實到位:一月一查,抽查與定期結合,專項與全面結合,記錄好“常規檢查表格”和“反饋表”,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常抓不懈:以抽簽的形式決定每周校級課人選,活動定時、定點,有行政蹲點監督;學習教育專著,苦練基本功:分教研組學習課程標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教育雜志,讀名著,每月論壇交流讀書心得。
2.課程建設多樣化。規范課程:開齊上足國家課程,嚴格規范辦學,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特色課程:繼續開設“閱讀”、“籃球”、“糏塑”等具有地方和傳統特色的校本課程,繼承傳統,深化特色。利用現有資源,根據學校實情,優化小升初銜接課程,實現“小升初”有效對接;社團課程:進一步優化深化課程改革實施方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超市活動,在現有課程的基礎上,打造精品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遵照《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制定各年級實施方案,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單位共同完成主題實踐探究活動。
3.“大閱讀”工程深入化。抓好課外閱讀指導課:圍繞必讀書目,精心設計“推薦課”“指導課”“交流課” 三種課型,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組織學生在讀書月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誦讀經典活動,進行專題演講,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閱讀考級常抓不懈:備課組長與同年級老師分工合作,統一時間,統一閱卷,在閱讀等級卡上蓋章并填入成績單中。
(四)深推課改,激發學生活力。
1.班組文化建設標準化。非課改年級初步構建班級顯性文化,課改年級各班逐步達到“六個一”標準化建設(一個劇本、一套解說詞、一套班級誓詞、一份展示ppt、一份可以上墻的vr、人手一盆綠植)。德育導師參與小組例會,指導工作開展,德育導師家訪,走進組員家庭,關心學生成長。
2.“導流”工程優質化。繼續與宜興市湖父實驗學校聯盟,擴大集體備課的外延,提高導學案質量。組織開展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結對帶徒,營造良好的教研、科研氛圍。積極參加聯盟內各學科競賽,促進學科教師交流,提高課堂效率。
3.生訓工作常態化。統籌制定生訓工作計劃,小老師培養數量由每班1-2人增加至4-5人。小組長培養認真做好“日碰頭、周例會,月診斷”工作,對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經驗分享。
4.評價工作規范化。進一步規范《班級記錄表》《小組記錄冊》《行為習慣記錄冊》的記錄與匯總。運用真實有效的數據新常態開展“四個三”的表彰。表彰覆蓋更多的學生,宣傳課改,提升氛圍。獎勵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
(五)和諧共建,提升校園魅力。
1.校園安全常抓不懈。一是安全知識的普及。二是提高安全疏散演練的效果。三是綜合做好校園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
2.食堂管理精益求精。以《食品安全法》為指導,嚴把食品采購、驗收關,規范食品加工流程,確保師生飲食安全,讓師生吃得安心,讓家長放心,積極爭創江蘇省示范性食堂。
3.體藝衛生協調發展。統籌安排各級各類體育、衛生、藝術有關的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衛生習慣、文藝素養,保持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特長,健全學生人格。
4.設施完善有條不紊。本學期,將不斷完善心理咨詢室陣地建設工作,精心制定融合教室整改措施,為學生提供緩解心理壓力、化解心理危機的有效場所,為構建和諧校園搭建平臺。
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安排表篇四
認真貫徹章丘市教體局“一一二三”工作思路,以“深化改革、推進落實、提升突破”為重點,落實教育辦“改革創新年”工作重點,堅持把“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作為永恒主題,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堅定信念,把“用心辦教育”作為核心價值觀,把“用事實講話,讓人民評價”作為不變的工作標準,把“愛責任 創新”作為主旋律,戮力同心,積極作為,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優化課程實施,構建高效模式,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以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以教學精細化管理為保障,嚴格落實《章丘市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全力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推進落實學生的“愛 責任 創新”養成活動教育和教師基本功高水平,用事實說話,讓人民評價。
(一)教學工作: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入學率和鞏固率達到100%,后30%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認真整改上學年教學中問題,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德育工作:繼續開展學生“愛 責任 創新”養成教育活動,推進“大練基本功 養成好品行”、教師開展“大練基本功 追求高水平”活動,加強學生學風、教風、學風建設,繼續開展師生大練基本功活動,創建“學習型”學校。
(三)安全工作:建設平安校園、幸福校園、和諧校園。
(四)黨建工作:發揮領導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學習制度,做好后備干部的考查、培養工作。
(五)宣傳工作:積極與報刊、網絡媒體聯系,加強學校宣傳報道工作,完成教體局、教育辦宣傳任務,提高學校、教師知名度。
(六)財務工作: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嚴格財務支出,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建設節約型學校。
(一)教學工作:落實教育教學常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繼續抓好教育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按照《章丘市義務教育教學常規》要求和我校教學常規落實細則,明確責任,校長室和教導處總結上學年教學中問題,認真執行教學常規制度,堅持每周小檢查,每月大檢查,規范教師上課、備課、作業、輔導等教學常規行為,每次檢查有記錄,有反饋,檢查監督教師日常檢測及教學質量分析,教導處組織好期中、期末檢測,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和家長會,保證教學質量較上學年有提高。
2、繼續落實教學常規聽評課制度,本學期繼續開展青年教師展示課、骨干教師公開課、中老年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學校領導干部推門聽課,校長堅持深入課堂聽課,多與老師特別是老教師和年輕教師深入交流,學校領導堅持每周深入課堂聽課、評課。
3、認真有效開展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制度,形成由骨干青年教師帶動全體教師,制定制度、提高實效,提高課堂效益和活力,爭取打造鎮、市級名師。
4、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培養制度,利用片區教研和課題研究有效載體,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打造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隊伍,組織學校教師觀摩課和同課異構活動,推動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5、繼續開展師生大練基本功活動,倡導師生讀書,創建學習型校園。結合學生養成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學生作文比賽、讀書征文、演講比賽、師生讀書筆記展覽等活動。
6、抓好集體備課,加強作業布置與批改改革
備課組活動要抓好實效,有計劃、有安排,提高集體備課質量,使集體備課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作業設置要按照教育辦常規要求設置齊全,創新作業形式,增加作業的趣味性、實用性,并能夠做到及時檢查、及時反饋,作業要針對性強,及時批改、規范,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和行為規范,提高作業品位,還要大膽創新,使作業不但能鞏固知識形成技能,還可以開發智力,以作業促學風。
7、推動課程建設
加強學校校本課程建設,加強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正常開設。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對綜合實踐課等非考科目加大研究、管理、檢查力度,引導教師重視活動課的建設和實施,力爭辦出學校特色。
8、制定合理考核制度
繼續完善修改教師考核制度,突出教學成績,促進教師教學積極性,努力形成良好教風。
(二)德育工作:加強學校校風、學風、班風建設,扎實推進師生大練基本功活動,創建“文化型”校園。
1、繼續深入推行學生“大練基本功 形成好品行”的養成教育活動,堅持每周每班一個行為規范主題,加強日常監督,規范學生行為,利用校會、班會、升旗儀式、宣傳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規范教育,每月對各班進行總結表彰。繼續開展“養成教育規范月”活動,組織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文明之星等比賽和評選活動,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能力。
2、加強班主任和班級管理和考核,通過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班主任論壇”等形式,形成良好教風、學風、班風。
3、落實全員育人方案,形成全校人人抓德育、時時抓德育,備課中體現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將德育工作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4、重視家校聯系,發揮家長委員會職能,本學期計劃期中、期末組織召開家長會,期中組織校會,及時獎勵優秀學生、教師,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組織家長聽課活動,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共力,成為教學質量提高的助推器。
(三)安全穩定工作:建設平安校園、幸福校園、和諧校園
1、加強學校日常安全管理,認真落實教師日常值班制度、節假日值班制度、考勤制度、上放學檢查制度,做好校車安全工作,聯合派出所、衛生等部門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學校周邊地區的安全管理。
2、加強學校安全檔案建設,規范學校各項安全標準化檔案管理,促進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
3、加大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宣傳力度,通過班會、安全課、致家長一封信對學生進行安全自救教育,每月開展一次安全逃生和自救、防溺水演練,認真落實“1530”教育措施,建設平安校園。
(四)黨建工作:發揮領導干部和黨員干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加強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的考查培養工作,培養學習型領導干部,繼續加大對青年后備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規范班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任用機制,加大競爭性選撥力度,在教師中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充分發揮工會的工作效能,圍繞教育教學建言獻策,組織開展教職工文體活動。
(五)宣傳工作:積極與報刊、網絡媒體聯系,加強學校宣傳工作,及時報導學校好做法、師生好典型和好經驗,弘揚主旋律,唱響好聲音,激發正能量。
(六)財務工作: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支出,建設節約型學校。
1、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公開,透明,精打細算,厲行節約,規范管理,嚴格學校預算,保證學校開支有依據、有保障、有監督。每項開支落實到具體科室、具體人員,做到民主理財、規范理財。
2、堅持財務公開,利用工會和教代會通報學校收支情況,擴大教職工的參與權和監督權。
3、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學校一切財產均造冊登記,落實保管責任人,定期對學校財產進行清理和清查。嚴禁學校財產私借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