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勵志小故事100字篇一
他是拄著拐杖走進北京電影學院考場的,高大清秀的他,眉眼間露出幾分無所畏懼的神情。
輪到他面試時,老師對他說:“請你表演一個‘捉蛐蛐’的小品吧!”
豈料男孩張口便說:“報告老師,我們青島沒蛐蛐!”全場嘩然。
面試老師接著問:“那你能表演一段跟人吵架的情景嗎?”
男孩回答說:“報告老師,我媽媽說吵架不是好孩子。”
不少老師開始皺眉,認為他真的是沒有任何表演能力,簡直是塊木頭!
卻有一個叫崔新琴的老師堅持說:“雖然按照慣常的判斷標準,他屬于不會表演,但是他的坦誠不就是最好的本色表演嗎?就算他是塊木頭,那也是塊漂亮的木頭。我們要了!”這個男孩,就是黃曉明。
如今黃曉明早已踏入明星行列,不僅顏值高而且演技一流,集偶像與實力于一身。
而這要感謝他的坦誠,為他敲開了北影的大門,其實很多時候,坦誠比起表演會贏得更多機會。
名人勵志小故事100字篇二
前不久,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在洋洋灑灑的飛雪中,迎來了世界撐桿跳高室內賽的盛典。雖然已是春天,但頓涅茨克的寒風依然猙獰。一大早,體育館內就已座無虛席了,人們都在交頭接耳談論著一個人,她是人們冒著嚴寒來到這里的唯一理由。
她,今年29歲,在體育場上雖然“年事已高”,但在人們眼中她卻是一棵跳高賽場上的“常青樹”。這位曾經的王者,在闊別賽場一年后,再次撐起了跳桿,這一次,能否延續輝煌呢?看臺上的觀眾在期待中為她忐忑不安。人們都認為“急流勇退”是功成名就后的明智之舉,否則“晚節不保”。如果這次失敗了,她的輝煌也許就此終結,畢竟她在賽場上的青春已經不再。
比賽開始了。她朝著歡呼的觀眾揮了揮手,那一彎掛在嘴角邊的微笑,和幾年前第一次刷新世界紀錄時一樣,還是那樣的清晰。頭兩個小時,她沒有參賽,靜靜地坐在看臺上,看著其他選手比賽。
到了最后一節,她上場了。看過前面選手的比賽成績后,她微微一笑,向裁判員示意首跳就要了4。60米。遠遠地站定后,助跑、撐桿、起跳,她輕輕地掠過了橫桿,整個過程是那樣的流暢、完美。觀看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第二跳開始了,她要了4。75米的高度,顯然這個高度遠在她的記錄之下,她再次跳過了。第三跳會選多高呢?4。80米嗎?人們暗自忖度著。這次她要了4。85米的高度。如果她能跳過這個高度,她就是冠軍了!霎時間,全場寂靜無聲,人們屏住呼吸等待著她的最后一跳。助跑、撐桿、起跳,她身輕如燕,在掠過橫桿時尖叫一聲,然后一個前滾翻站在了墊子上,她成功了!熱情激動的觀眾全場起立為她完美的動作而鼓掌。很完美,三跳奪冠,簡直就是傳奇!她應該退出了……
但令所有人吃驚的是,她沒有退場,她又向裁判示意要了5。01米的高度,她要再跳一次。沸騰的體育館瞬時間靜了下來,人們都為她捏了一把汗,5。01米將是一個新的世界紀錄,如果失敗了就會給她的復出留下遺憾,完美的三跳奪冠的傳奇也不復存在了。
她雙眼注視著5。01米的標志,噓了一口氣。最后一次機會了,她助跑、撐桿、起跳一氣呵成,遺憾的是,在最后收腳時,右腳碰到了橫桿,橫桿掉了下來。全場一片嘆息,她向觀眾致意后退場了。
領獎后,有記者問:“你如何看待今天復出的表現?”她定定地說:“很完美!我比較滿意。”記者不解地說:“你最后一跳失敗了,你不覺得遺憾嗎?”她笑了笑說:“我有個習慣,我喜歡用最后一跳的失敗來宣告成功。對我來說,成功就是下一跳的失敗……”
她,就是俄羅斯撐桿跳高名將伊辛巴耶娃,一個27次打破世界紀錄,并保持世界紀錄的傳奇式運動員。她收獲了作為一個運動員的最高榮譽,她滿身光環,但她從不自滿,她把成功定義為下一跳的失敗,不斷挑戰,永不停歇,在她身上,成功和失敗融為一體了,也許這就是伊辛巴耶娃橫掃跳壇的撒手锏。
名人勵志小故事100字篇三
酒的強烈的剌激作用,能煥發出人們隱蔽在內心的本真之性,所謂“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藝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顛狂,言談舉止一反常態,所以,人們就給他們冠以“狂人”,頃刻而成,形象生動。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罵,酒后作畫,畫后往往毀裂而去。“富豪求畫,唾罵不與”,被人稱為甘瘋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藝術家追求真善美,他們酒后的這種追求更加強烈,更無顧忌,或蔑視權貴,或痛斥勢利小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李白酒后敢于讓炙手可熱的楊國忠、高力士磨墨、脫靴,這種奴視權貴的狂勁,可親!可愛!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時期的減筆人物畫家,平時嗜酒自樂,“醉來亦復成淋漓”,行為狂放,得了個梁瘋子的綽號。《圖繪寶鑒》記載:他在宋寧宗時任畫院待詔,皇帝賜他金帶,他竟然不受,掛在了院內,把皇帝的賞賜晾了起來。在封建社會,皇帝賞下的東西務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來。梁楷此舉是常人所不敢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歸莊(1613一1673〉能寫行草,又善畫墨竹。明亡后,他不肯與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無人。歸莊和當時的大思想家顧炎武齊名,有“歸奇顧怪"之稱。明代的宮廷畫家吳偉出入宮廷,但看不起權貴。當時的太監們權力很大。太監們專權禍國的行為既被人們蔑視,同時,也有些人懾于他們的氣焰,卑躬奉迎。吳偉則表里如一,愛憎分明,內侍們求畫,決拿不到片張半幅。還有些向吳偉求畫的人,如果禮貌不周,他也決不動筆。只有他醉酣之時,就自動抽紙亂抹,畫完就擲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對真善美認識的具體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種真情率意,毫無嬌柔造作之態。
書法名人勵志小故事:張旭判狀得教
張旭是一位草書大家。他十分愛喝酒,經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著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筆來作書。他所書寫出來的作品都是狂草。有時他還發瘋般地用頭蘸墨寫字,清醒以后,他反復觀賞自己書寫的作品,世人稱他為“張顛”。張旭真草兼擅,他的書法為時人所喜愛。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當縣尉。上任后十多天,有一個老人拿著狀紙來告狀。張旭了解案情后,作了判決,老人走了。過了幾天,老人又來了,張旭生氣地問老人:“你怎樣能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再來麻煩我呢?”老人說:“其實,我不是來告狀的。因為看到你寫的字是那樣美妙,想收藏它作為珍品!”張旭聽了,覺得不尋常,就問他為什么這樣喜愛書法。老人說:“我父親活著的時候十分喜愛書法,留下了許多書法作品。”張旭請老人拿來作品觀看,的確是天下難得的佳作。于是,他反復學習、研究,從中明白了許多書法的奧妙。
名人勵志小故事100字篇四
19世紀末的一天,倫敦的一個游戲場內正在進行著一場演出,突然,臺上的演員剛唱兩句就唱不出來了,臺下亂得一塌糊涂。
許多觀眾一哄而起,嚷嚷著要退票。劇場老板一看勢頭不好,只好找人救場,誰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時,一個5歲的小男孩兒站了出來。
“老板,讓我試試,行嗎?”
老板看著小家伙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讓他試一試。結果,他在臺上又唱又跳,把觀眾逗得特別高興,歌唱了一半,好多觀眾便向臺上扔硬幣。小家伙一邊滑稽地撿起錢,一邊唱得更起勁兒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一下子唱了好幾首歌。
又過了幾年,法國著名的丑角明星馬塞林來到一個兒童劇團和大家同臺演出,當時,馬塞林的節目中需要一個演員演一只貓,由于馬塞林的名氣太大,許多優秀的演員都不敢接受這個角色,還是那個小男孩又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和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很可能你已經想到,這個小男孩,就是后來名揚世界的幽默藝術大師——卓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