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一
立志學好烹飪的王安泰,半路出家學做面點,為趕上其他同學的進度,他每天刻苦練習十二個小時,包上數百個包子,短短三個月時間逆襲成為學校“尖子生”,僅僅花費半年時間便考取了其他同學需要兩三年才能拿到的“中級中式面點師”資格,是一名優秀的技術型人才。對于面點的執著和鉆研,讓他獲得“包子哥”的響亮名號。
2004年9月,王安泰出生于海南一個普通家庭。王安泰10歲時,家里因故變成低保戶,孝順父母的他將父母辛勤付出都看在眼里,懂事的他一直希望快點長大,扛起養家的重擔。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13歲那年,王安泰毅然決定外出打工。第一次獨自離家,掙到第一份工資,雖然不多,但足夠繳納學費,還能給父母買一些禮物。過程雖然辛苦,但他認為非常值得,之后每年亦是如此,學費都靠自己勞動掙得。
王安泰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早有想法:“初中畢業時,我也想過哪個職業、行業更適合。通過之前兼職的一些接觸,我對烹飪行業就產生了非常濃烈厚的興趣。”據了解,受哥哥從海南省農業學校升入心儀本科院校的激勵,王安泰也報考了農校,并用打工掙的錢給自己報了補習班,終日埋頭苦讀、不再貪玩。他按計劃把初一到初三的課程全部重新學習一遍,最終順利成為海南省農業學校19烹飪大專海職班學生,并在入校第一年用“汗水”和“堅持”拿到人生中第一個獎狀——“軍訓標兵”,這極大鼓舞了王安泰。他在兩千多位師生的注目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公開發言。
起初,王安泰主攻的門類是雕刻方向,入學僅三個月就在校烹飪比賽中斬獲了二等獎。然而,雕刻學習耗材快、成本高,一個作品動輒就要花費上百元的材料費。王安泰的家境并不理想,上中職后,生活費要靠自己兼職打工掙的,已無力承擔再多的花銷。盡管百般不舍,王安泰也不得不放下心愛的雕刀,重新選擇學習成本較低的面點技藝方向。
剛轉入面點組時,距離開學已經過去一個學期,其他同學都已熟悉面點制作的各項技藝,而王安泰對原材料十分陌生,也不熟悉操作方法,是個不折不扣的“面點小白”。就拿中式面點的入門功課包子來說,一籠好的作品要做到大小勻稱、色澤潔白,若按專業烹飪課程的要求,每個包子的褶紋至少要達到28個以上,主攻面點方向的同學早就輕車熟路了,王安泰卻不得不每天發瘋一樣的苦練。“因為我已經迫不得已放棄了雕刻了,現在面點是我唯一的出路了。”王安泰說。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是烹飪專業最真實的寫照。各門類一周只有一節實訓課,想要在常規課堂上縮短與同學一個學期的差距顯然是不現實的。于是,王安泰決心犧牲午休、周末的時間追趕進度。每次放學后,他便往面點組跑,中午累了就在凳子上休息,下午課后繼續練習,周末也如此。夏天的教室悶熱異常,一開始還有同學與他做伴,到最后其他人紛紛放棄,偌大的自習室只有他一個人與包子上的褶“較勁”。同學都說他瘋了,開玩笑叫他“包子哥”。
王安泰的技藝越來越精湛,逐漸趕上、逆襲同班同學,屢次在校內比賽中奪冠。他的勤奮和進步獲得了老師的肯定。最終,校方決定由王安泰代表學校參加省里舉辦的烹飪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這是學校第一次把省級比賽的名額給予一年級的學生。2020年10月23日,海南省烹飪技能大賽面點項目比賽如期舉行。賽場上,王安泰沉著應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得到評委老師的認可,榮獲三等獎。
“當時還屬于放暑假期間,我接到通知以后,我立馬收拾行李到學校練習,每天都給自己掐著表來練,給自己規劃每天三個作品,一套流程下來,兩個小時內完成,不完成我就不休息了。”要和久經沙場的師兄師姐同臺競技,初出茅廬的王安泰壓力倍增。
省級烹飪技能大賽重點考察選手的手法、技能,非常看中面點的外形。1籠10個包子要做到大小、色澤勻稱,如同復制一般,平時老師要求做28個褶即可,但要想在省級比賽拿高分至少要捏_個褶子。這多出來的每個褶都像一道坎兒橫在王安泰面前。
暑假,王安泰早早返校訓練,他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從早上8點練習到晚上十點,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完成目標后才停下來。如何把皮兒搟得規則,如何把面揉得勁道,如何讓色澤均勻,他仔細地記錄下每天的練習成果,參考教學視頻,分析得失,記錄成敗。
“有人會覺得不屑,就覺得一個包子無所謂,誰都會做,但是其實真的沒幾個人能捏出那一褶,你不下功夫練根本捏不出那一褶的,我越聽到這種聲音,我越憋著勁越足,也就越努力地練。”王安泰說,每次臨近放棄的邊緣,他都會把面團重重地摔打在案板上,給自己吶喊、鼓勁。
老師黃蕊見證了王安泰的成長:“像前面基礎差的時候,他一天至少給自己定兩百到三百個包子,反復地去捏,兩百到三百個包子包下來以后,我估計手指是腫的。”到后來,王安泰捏包子越來越快,手法越來越嫻熟,手里的包子越來越精美。
最終,王安泰在省級比賽里斬獲了三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獲得了“中級中式面點師”資格,其他同學往往要花費三年時間才能考取的職稱,王安泰只用了半年時間。更讓他欣喜的是,他可以憑此提前獲得畢業資格,免試進入大專院校。而這樣的資格在全校1200多學生中,僅有不到10人獲得。每一秒的苦練都將成為日后的光環。與此同時,“包子哥”的其他烹飪技藝愈加純熟,而他苦練修行的故事也成為校園里的一段佳話。
“我身邊有很多同學練習面點,但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有許多同學已經放棄了,最讓我佩服的就是王安泰學長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同學王鵬說。
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邁得過難關, 16歲的“包子哥”王安泰堅守住了內心的熱愛和信念。海南自貿港建設風起云涌,越來越多的外賓紛至沓來,“包子哥”王安泰有一個小小的夢想:用中華面點打開外國人的味蕾。為此,他將開始自己的新“蒸”程。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二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如果不奮斗就會一事無成。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敢于有夢,從小樹立高遠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夢筑夢。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從小著迷于荷馬史詩,立志找尋特洛伊古城。雖然歷盡重重磨難,費勁千辛萬苦,但他始終勇往直前,終于在40年后,他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們以為因戰爭而早已毀滅的特洛伊城。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文化知識,既要勤學書本上的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永遠也沒有盡頭,也永遠不會枯竭。對于我們的學習來說,持之以恒是極為重要的。荀子在《勸學篇》里曾寫道:“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駑馬十架,功在不舍”。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養成良好品德,做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的好少年。我們現在是一株株小樹苗,必須抓好習慣養成,吸收豐富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同學們,讓我們挑起復興中華的重任,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富強而努力吧!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三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青年者,更有青云之志。作為繼續中華精神的青年們,正在崛起著!
有人將改革開放稱為“數千年未有之大變革。”如今,面臨新一個“數百年未有之變局”,所有人的目光,一同交織在了青年人的身上,作為時代的奮斗者,青年無疑占據著的優勢,有資源,有思想,有心底洶涌不止的熱血,有沖破天際勢不可擋的勇氣,熱血如斯,抱負如斯,何以懼山海之遠?
前有馬云把握時機,一手打造阿里巴巴的江山,后有b站ceo陳睿奇思妙想,共聚青年人的盛會。無數的熱血在中國企業這條血脈下涌動著,創造了無數個中國奇跡,這場屬于青年人的商業搏擊,正在改革開放的巨浪中激烈進行著,也正因如此,青年人們一手翻覆了一片天地,誠如在青年大會上提及的“青年的奮斗精神”,這就是奮斗,青年人理應有這樣的奮斗精神,讓中國的創業創新,形成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局面。
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青年人理應走出加達默爾所言的“前文本世界”,通過踏實的態度,去尋找青年人在新時代的意義。什么是走出前文本世界?就是要讓青年人有創新意識,不拘囿于原本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是積極的尋找一種突破,達到一種創新。“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誠哉是言也。創新創業,也是真正能改變原有格局的事情,我們應如史懷哲筆下的“獅子般雄心的年輕人”,在大數據時代下投入新行業的懷抱。
周國平有言:“無所投入可悲,無所堅守可嘆。”青年人更應揚帆遠航,4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已然愈加自信,愈加有能力做時代的肩負者,中國青年,不論是在中國的舞臺,還是在世界的舞臺,都有了光芒乍現的一刻。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如今的“世界范”青年,道阻且長,但每一個青年,都會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努力做好中國青年的新標簽,新風范。
生逢其時,也應重任在肩。我們作為新青年,作為中國薪火的繼續者,終將在新時代背景下乘風破浪,浩蕩千里。
薪火相傳,力不知火盡。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四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于世。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卻在這里要大聲說:“少年文明,國家昌盛。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請勿隨地吐痰”、“禁止吸煙”、“請勿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是的,類似的現象我們常有耳聞,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做一個文明少年,為自己良好習慣的養成,也為我們的國家在國際上能繼續以之邦存在。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把自己的小事做好,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美好。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五
祖國是遠航的巨輪,載著我們駛向光明的彼岸,做新時代好少年。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向前。祖國是耀眼的太陽,我們將是燦爛奪目的光環。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好好學習報答祖國。要像大雁一樣,抱著遠大的理想,叼著明珠飛向遠方。
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勤奮學習、追求上進,豐富的知識是我們翱翔的翅膀,讓我們飛向遠方。
祖國是和諧的家園,每個人享受著幸福和溫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好學,刻苦鉆研,是每個學生的座右銘。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每個少年時刻不忘的真理自己存的價值而努力,就是上進。
祖國是廣闊的舞臺,我們將成為未來的中堅。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人的心靈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喚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盤。所以大家的心靈一定要美,還要知道感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為祖國貢獻出一份力量!
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國建設的重任扛在雙肩。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鍛煉身體,活潑開朗,才會有好的身體來爭當四好少年。
我們爭當祖國的好少年:品德優良、團結友愛,挽起我們友誼的雙手向著未來,勇敢攀登。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未來的路還很長,只有學會創新,學會開拓才會取得進步。我們一定要銘記大家的鼓勵和鞭策,以愛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爭當四好少年吧!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六
陽春三月,總一個名字讓我們深深緬懷,他就是雷鋒叔叔!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胸懷激蕩,這就是雷鋒精神!雷鋒精神一直激勵我們前進的腳步!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我們要學習他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的精神。雷鋒一心向黨,把黨比作“母親”,作為“兒子”,無論遇到怎樣艱難復雜的情況,都“堅決聽黨的話,一輩子跟黨走”,“對黨、對人民忠誠坦白。”他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像雷鋒那樣聽黨話,跟黨走,從小認真學習,愛國愛黨愛人民,練就高強本領,爭做共產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
我們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傻子”精神。雷鋒看病回來路上幫助正在施工的學校大樓運磚好幾個小時;他出差時用津貼費為丟了火車票和錢的中年婦女買票;他為戰友補課、義務教大家補習文化知識。“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是雷鋒寫照。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像雷鋒那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心懷善良,多做好事,積極向善,多為別人著想,多多幫助他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奉獻社會中尋找快樂,在幫助他人中體驗和收獲快樂。
我們要學習他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雷鋒一生中非常節儉,他的每件衣服都補了又補;雷鋒說“要學習時間是有的。問題是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都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他的一生也是勤奮鉆研的一生,無論在任何崗位上,“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火熱”。雖然,今非昔比,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向雷鋒叔叔那樣,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發揚“學而不厭,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珍惜時間,刻苦鉆研,奮發圖強,成為一個新時代合格的少年!
同學們,新時代呼喚著我們!新時代就是我們的時代!讓我們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弘揚雷鋒精神,愛國愛黨,勤奮學習,奉獻社會,爭做一個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 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心得體會59字篇七
我自小與眾不同,好靜而不好動,在學習上,我刻苦努力,一絲不茍,虛心請教。從入學到現在,作業工整并及時完成,成績優異。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識字后非常喜歡讀書,一有書就愛不釋手,有時會因看書而忘了自己的任務。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我都讀的津津有味。四大名著、《海底兩萬里》、《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哈利波特》等都是我閱讀的對象,故小小年紀便已博覽群書。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也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
通過閱讀,我還知道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優良傳統的文明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成了我的人生訓條。我會主動向老師問聲好,那是我對老師的禮貌;放學回到家,我向父母打聲招呼,那是我對父母的禮貌;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孔融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的人。
我在校勞動積極,從不惜力。對待班級的勞動任務,我都能夠出色地完成,只要是我值日,總顧不得吃早飯,就匆匆奔到學校做值日。對待有困難的同學,我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
“樂于助人,真誠奉獻”是我的座右銘。黑板報是體現班級風采的重要陣地,我負責的每一期黑板報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辦板報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工作,又臟又累,還要有創新。記得老師最初把任務交給我后,我馬上組織同學,合理排版,合理分工,在最短的時間里,一期期內容豐富的板報上墻了。現在,黑板報成了我展現才華的園地。
我參加過很過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今,家中榮譽證書數不勝數,讓每一位到家的客人都稱贊不已,都說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想:好孩子還應當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倒垃圾、擇菜、洗菜等。
對待親人,我以禮相待;對待鄰居,我主動問好;對待同學、朋友,我與人為善;對待老師,我禮貌有嘉。我熱心助人,不怕苦、不怕累,深得大家的喜愛。因此,我成為大家公認的好少年。獲此殊榮,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將再接再厲,發奮學習,揚理想風帆,再次起航!爭做中華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