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壓歲錢的調查報告做篇一
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調查目的:
了解學生對獲得壓歲錢的情況,客觀的作出評價,并提出中肯定的建議,和良好的信息。
1:立題,確定要調查的研究對象和問題。
2:查資料,兩人上網查找有關的資料。
3:街頭調查,進行統計。
4: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高年級學生的壓歲錢明顯高于低年級的學生,因為他們已經長大了,家長和親戚給得比以前多了。
大家把多的壓歲錢當作一種親情的體現,無論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對壓歲錢的數額過分爭議,正確的對待和使用壓歲錢。
壓歲錢的調查報告做篇二
20xx年2月1日-2月8日
20名2-5年級小學生
關于壓歲錢的金額與用途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親朋團聚,歡天喜地的日子。人們走訪親戚,互相送禮也是不可少的。每到除夕之夜,我們將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
春節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體現了長輩和晚輩之間的情感溝通。中小學生的“壓歲錢”使用問題已成為各種媒體關注焦點問題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壓歲錢也水漲船高,少則幾十,多則數百。如何用好“壓歲錢”,已成為家長、孩子和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那么,青少年們會用壓歲錢做一些什么呢?他們用壓歲錢用得恰當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利用寒假期間對我的朋友們進行了一次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
我在調查前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分別從“收到壓歲錢的金額”、“如何分配使用壓歲錢、是否理性對待壓歲錢以及壓歲錢由誰保管”等方面。
我共采訪了20位小朋友,經過細致研究,得到以下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5%的同學壓歲錢在200-300元之間和400-500元之間,10%的同學壓歲錢在600-700元之間,25%的同學壓歲錢在800-900元之間,30%的同學壓歲錢在1000-1500元之間。15%的同學壓歲錢在1500-20xx元之間。20xx元以上占10%。調查得知,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比較多,其中1000~1500元之間的居多。
調查顯示:20%的孩子會把壓歲錢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15%的孩子會把壓歲錢用在吃、喝上;10%的孩子會把壓歲錢交給父母;30%的孩子會把壓歲錢存入銀行;25%的孩子會把壓歲錢用在其他方面。經調查得知:在這些收到壓歲錢的孩子中,多數都能合理使用,有的上繳給父母一部分,多數由父母將壓歲錢存入銀行,當然也有的往往出手很大。
能拿到壓歲錢當然很高興。可以用壓歲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看重壓歲錢數額的多少,他帶給我們的是節日的氛圍和親情的感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壓歲錢越來越多,說明長輩們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成長,壓歲錢的使用更要科學、合理,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1)把過年期間收到的壓歲錢用來交保險費,這樣不但可以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又可以培養我們的家庭責任感,在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主人。
(2)可以把壓歲錢其中的一部分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對他人付一份關愛,從小成為一個有愛心,愛幫助別人的人。
(3)可以把壓歲錢的一部分用來買一些有益的書籍,增加課外知識的閱讀,從小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4)可以買一些水果或食品來孝敬長輩。因為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這次調查,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壓歲錢雖然是對我們是一種獎勵和鼓勵,但我們卻不能因自己的愿望而亂揮霍壓歲錢。我們應該崇尚節儉,不隨心所欲、學會理財,不亂花錢財。把壓歲錢用在有用的地方,這樣壓歲錢才顯得更有意義。
壓歲錢的調查報告做篇三
新年即將來臨,大家又將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孩子們每年有多少壓歲錢?這壓歲錢是怎樣處理的?孩子們又是怎樣看待壓歲錢的?我對這些問題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做了一次調查。
⒈家中 ⒉朋友家
小學生、學生家長
對小學生們如何使用壓歲錢,比較準確地了解與統計,并且能夠根據這些數據,總結出一些方法和規律提供給小學生和家長們,使家長和學生們都能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壓歲錢。
1. 你認為家長們應該給壓歲錢嗎?
2. 如果應該,你認為給多少壓歲錢最合適?
3. 你認為錢是最好的“壓歲禮物”嗎?
4. 你認為怎樣用壓歲錢才最有意義?
①上網查詢 ②電話資詢 ③查閱報刊 ④詢問路人
孩子們怎樣看待壓歲錢
壓歲錢的調查報告做篇四
每逢過年,小朋友最開心的事就是收獲長輩給的壓歲錢。壓歲錢象征著長輩們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哪么小朋友們又是怎樣使用這些錢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團隊走訪了我們當地30位小學二至六年級的小學生,詳細了解他們壓歲錢的使用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2月2日—5日
調查地點:安慶市華中路第二小學
調查對象:安慶市華中路第二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
1、壓歲錢這一傳統習俗,84.13%的學生認為這個習俗好,4.76%的學生認為不好,而11.11%的學生表示不清楚。
2、回答多少壓歲錢最適宜的結果是:31.75%的同學認同200元以下,認為201—600元和601—1000元最適宜的學生都占20.63%,還有11.11%的學生認為1001元以上最合適,個別同學則認為越多越好。
3、得到的壓歲錢的數目,占17.46%的學生得到了200元以下的壓歲錢,31.75%的學生得到了201—600元的壓歲錢,得到了601—1000元和1001元以上的壓歲錢的學生都占25.40%。壓歲錢最少的只有10元,最多的達2500元,平均為755.38元。
4、壓歲錢的來源,有82.54%的學生的壓歲錢是爺爺、奶奶等長輩給的,有58.73%的學生是父母給的壓歲錢,占73.01%的學生壓歲錢是親戚給的,爺爺、奶奶等長輩和父母、親戚都給壓歲錢的學生占39.68%。
5、壓歲錢的用途,有26.98%的學生把壓歲錢全部交給父母,有39.68%的學生交一部分給父母,有14.29%的學生自己保存壓歲錢,66.67%的學生覺得應該交給父母,還有58.73%的學生覺得應該用于學習。從這樣一個數據看來,大部分都支持把壓歲錢交給父母,支持壓歲錢用于學習的學生占第二,而自己保存壓歲錢的學生所占比例最少,說明很少一部分學生支持自己保存壓歲錢。
3、調查時,發現多數同學希望每年春節都能收到壓歲錢,但在認為多少壓歲錢最適宜的問題上有一定的分歧,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認同200元以下較合適,僅有11.11%的學生認為1001元以上合適,說明多數學生并不贊成壓歲錢越多越好。
4、從支配壓歲錢的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對壓歲錢的用途都很明確,表示不會亂花的,但在具體如何“理財”方面還不是很清楚。將50%的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或存入銀行,30%用于交學費和購置學習用品,20%作自己的零花錢或捐給貧困生和災區,但這一切必須經得父母的同意。
壓歲錢的調查報告做篇五
春節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體現了長輩和晚輩之間的情感溝通。中小學生的“壓歲錢”使用問題已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壓歲錢也水漲船高,少則數百,多則上萬。如何用好“壓歲錢”已成為家長、孩子和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那么,青少年們會用壓歲錢做一些什么呢?他們用壓歲錢用得恰當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在同學間進行了一次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
我共采訪了8位同學,經過細致研究,得到以下結果。
調查顯示:12.5%的同學壓歲錢在600元以上;25%的同學壓歲錢在1000元以上;12.5%的同學壓歲錢在3000元以上;37.5%的同學壓歲錢在4000元以上;只有12.5%的同學壓歲錢在10000元以上;從調查得知,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比較多,其中1000----4000元之間的居多。
調查顯示:12.5%的同學會把壓歲錢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沒有人把壓歲錢用在吃喝上;37.5%的同學會把壓歲錢交給父母;62.5%的同學會把壓歲錢存入銀行;經調查得知,在這些收到壓歲錢的的同學中,多數都能合理使用,有的上交給父母一部分,多數由父母將壓歲錢存入銀行。
(1)把過年期間收到的壓歲錢用來支付新學期有關學習方面的開支,這樣可以培養我們的家庭責任感。
(2)可以把壓歲錢其中的一部分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對他人付出一份關愛,從小成為一個有愛心,愛幫助別人的人。
(3)可以把壓歲錢的一部分用來買一些有益的書籍,積累課外知識,從小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4)可以買一些水果或食品來孝敬長輩。因為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這次調查,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壓歲錢雖然是長輩對我們的一種心意和鼓勵,但我們卻不能因自己的愿望而亂揮霍壓歲錢,我們應該崇尚節儉,學會理財,不亂花錢財,把壓歲錢用在有用的地方,這樣壓歲錢才花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