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課文夏夜多美讀后感篇一
在教學設計中,我一直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始終把學生擺在學習的第一位,設計了一些活動讓他們動手動腦,自己學習。其次我還努力創設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習,培養他們的愛美情操。
1、在識字教學當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本課生字:先讀一讀生字,正音;再說一說認識了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學生在此環節能進行自主識字,發展了他們的識字能力。
2、在鞏固識字中,我設計了一個拼字的游戲:小組合作把單個的偏旁組成生字。學生對這個游戲非常感興趣,于快樂中進行了生字的鞏固。
3、在情境教學方面我花了很大的功夫,在課前把整塊黑板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夏夜圖,在上課一開始把蜻蜓、螞蟻、螢火蟲兒往上貼,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夏夜當中。
4、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思之后,我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角色,并戴上自己做好的頭飾來扮演這個角色,在情境中指導朗讀,尊重學生的個性進行教學。
但在教學當中,由于設計的內容過多,在些內容還沒講完,有些環節做得不夠細。如:朗讀指導太過粗糙,學生讀得不夠好。在今后的教學當中還要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一年級課文夏夜多美讀后感篇二
《夏夜多美》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快樂的夏天,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它回到了家。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會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痹凇断囊苟嗝馈愤@樣一篇對話豐富、輕快活潑的童話故事的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讀的訓練,始終以讀為本,同時也體現朗讀形式的多樣性。比如由個人讀到集體讀,再到師生共同讀,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特別是在感情朗讀時,根據學生不同的感悟,允許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如在朗讀“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啦”時,有的學生評價說應該要讀出給人想哭的感覺,于是我就順水推舟讓那個學生給大家示范了一次。尤其是在精讀睡蓮、蜻蜓、螢火蟲和小螞蟻他們之間的對話時,我采用了自由讀、模仿讀、分角色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邊讀邊感悟睡蓮、蜻蜓、螢火蟲美好的心靈,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瑯瑯的讀書聲中,他們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了語言的美,感悟到夏夜的美。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我也注意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讀得好、喜歡的內容進行練讀。再讀課文時,我就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同學聽。這些自主性的選擇,大大激發了學生想讀書、讀好書的欲望。
在學習13、14自然段時我鼓勵學生質疑,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又讓學生意識到不僅課堂上可以學到知識,而且生活是個更大的課堂。
當然,我在這節課里還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對學生的個性話評價語言不夠到位,也不夠豐富;老師的范讀略微缺乏童趣等等。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盡量做得更好一些!
一年級課文夏夜多美讀后感篇三
這節課上,我先讓孩子們通過朗讀說一說課文的內容,然后抓住“小螞蟻掉到水里了”這條線索,引導學生說出是誰幫助了小螞蟻,再分別找出相關的段落讀一讀。由于讀得充分,孩子們都能深入文本,把自己當成了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小螞蟻的著急,睡蓮姑姑的慈祥,蜻蜓和螢火蟲的熱心。在這個過程中,我注重朗讀的指導,讀出人物的語氣,為理解課文打了更堅實的基礎。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很出色,復述課文內容時能做到有條不紊,環環緊扣,課堂氣氛活躍。
在學生讀完課文后,尤其在分角色朗讀時,有好幾個孩子讀得都比較好,我沒有給予表揚,只是說:“讀得不錯,誰還想試一試?”這樣單一的評價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因此一部分同學漸漸失去了朗讀的興趣,課堂上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
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后,一部分自覺性比較強的孩子積極參與,而另一部分同學還是各行其事,在交流時,只是一部分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回答,造成了小組合作的流于形式,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