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一
我想大家都吃過“湯包”吧!它外面裹著一層白芝麻,里面包著大大的肉餡,這肉鮮美得吃了眉毛也會脫掉。“湯包”,顧名思義這包子里肯定有“湯”,你在咬這湯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湯會噴涌而出。我還記得第一次吃湯包的情形:
那一次,媽媽帶著我去華潤超市購物,回家的時候已經快11:30了,路過一家包子店,這家包子店門上寫著“百年老店”四個大字,還寫著“這里的包子一吃讓你流連忘返”。我覺得這家包子店太牛了。我今天正好沒吃中飯,要不就在這家百年包子店撮合一下。我心里暗暗想。于是,便對媽媽說:“媽媽我有點餓了,我們去這家包子店去吃包子吧!”“好吧!”媽媽一口答應。
我蹦著跳著進了包子店。剛走進去,老板娘就熱情地迎了上來:“請問兩位要點什么?”“進包子店當然是吃包子的嘍!”我不假思索地說。“包子有很多種,肉餡包子,菜心包子,三鮮包子等等。”她微笑著說。“哦,那你們這兒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呀?”我問。“是湯包。”她依舊微笑著回答。“那拿10個湯包來。”“好。請稍等。”
過了一會兒,老板娘端來了一盤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從盤子里拿出一個湯包放到嘴里一咬,鮮美的湯立即從包子里噴涌而出,迅速流進我的嘴里,真鮮美呀!我心中想:這百年包子店果然名不虛傳啊!
從此,我對這包子情有獨鐘,每次路過那兒,總要進去一飽口福。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國,美食遍及整個神州大地。你看,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而我,卻對家鄉——蘇州那一塊小小的梅花糕情有獨鐘。
“金秋十月桂花香,顏冬臘月梅花香。故鄉桂花香十里,蘇州糕餅香千里。”這里的糕餅說的就是蘇州的民間風味小吃——梅花糕。
關于梅花糕,在我們的家鄉還流傳著一個小故事呢!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蘇州,他看見梅花糕形如梅花,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忍不住拿來品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忘不了:這神奇的小糕點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令人回味無窮。乾隆皇帝見其形如梅花,便賜名為“梅花糕”,這個美麗的名字也就流傳至今。
喂喂喂!注意一下你的形象嘛!我才講到這兒,你怎么就已經“垂涎欲滴”,“目瞪口呆”了嘛?
梅花糕不僅外形好看,味道可口,而且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制作梅花糕需要一種特制的模具,內有九個梅花狀孔。待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子孔刷上油,然后師傅將稀面漿注進模孔里,一半深就夠了;再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圓宵,松子仁等各種餡心;接著繼續注入面漿;最后撒上些紅綠絲,瓜子仁在上面,蓋上鐵蓋烘烤。五、六分鐘后,一個個新鮮,可愛的梅花糕就可以出爐了。
趁熱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珍珠圓子順舌尖滑過,在口中來回地流動,有趣得很。接著再來一口,咬得大了些,糕中琥珀色的紅豆沙餡流了出來,趕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膩額,帶著桂花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香甜里瞬間明朗起來。
怎么樣?動心了吧!那就快快來到我的家鄉——蘇州,來我們這個人間天堂細細品嘗人間美味——梅花糕吧!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三
我的家鄉蘇州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風味小吃也有很多,比方說我最喜歡的津津豆腐干。
津津豆腐干是蘇州眾多有名小吃中的一種,據我了解,它的歷史十分悠久呢:1927年祝姓合資開辦“新新牛肉素雞作”,后改為“津津牛肉素雞作”,主要生產“津津牛肉干”。因牛肉貨源經常間斷,祝氏轉以生產“鹵汁素雞”為主,作料和包裝仿照牛肉干,稱“津津鹵汁豆腐干”,一時風靡蘇州車站、碼頭,成了蘇州人旅游不可不必備的小吃。1956年公私合營后并入平江糖果糕點食品廠,后并入蘇州食品廠。而且,它的制作方法已被列為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核準。所以,津津豆腐干可以說是既衛生又美味。
記得小時候,津津豆腐干可是我的“掌上明珠”,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它。有時為了一品它的美味,便纏著媽媽老半天。那時媽媽也拿我沒辦法,只好如了我的愿,可是她始終都不明白為什么我會對這種豆腐干那么愛不釋手。
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我已經長大了,可是我還是像小時候那樣對這種蘇州特有的豆腐干情有獨鐘。
能讓它經歷幾十年的風雨而依然在小吃中赫赫有名的原因,無疑就是兩個字:美味!
津津豆腐干是正方形的,皺皺的,呈深紅色。而蘇州人很講究,通常拿出一個雪白的盤子,輕輕地把豆腐干倒在上面。這時,一塊塊色味俱佳的豆腐干伴隨著醬紅色的鹵汁便呈現在了面前。鹵汁在白瓷盤的映襯下,微微閃著水的色澤。讓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咬上一口,甜甜的,嫩嫩的,隨之爽口的鹵汁便一下充溢了口腔,漸漸劃過咽喉,讓我不由自主的感嘆它的美味!太過美好的味道竟讓我有些不忍再咬第二口。
蘇州鹵汁豆腐干色香味美, 鮮甜可口,老少皆宜,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它贊不絕口。
這就是蘇州風味小吃——津津豆腐干,如果你也喜歡,那就趕緊來嘗一嘗吧!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四
初到江南,若是北方人免不了是不適應的:纏綿的細雨,濕冷的氣候——那是姑蘇的秋冬了。此時,若是蘇州人,定會早上起床后,吃碗面暖暖身子才工作的。說到面食,遇上幾位老蘇州,他們定會響堂堂地報出幾個老字號:“朱鴻興”、“萬福興”、“近水臺”、“陸振興”等。
蘇州的面館幾乎隨處可見,雖不大,但里頭還算寬敞:都是曲尺形的柜臺,沿窗排上幾張八仙桌,一碗面均價在4。5元左右——那是三四年前的事了,現在一碗面要6元起價,而且桌子似乎也排的擁擠了些。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古樸型的面館吧。蘇州由于地處江南,天氣有些濕冷,早上吃碗面是極愜意的——這面是做的極其精致的,細如發絲的面條從鍋中如青龍出水般被撈起,然后靜靜地臥在湯水中。近觀面條,色澤光亮,散發著淡淡的麥香。而此時如果你去喝上一口湯水,更是妙哉不可言,鮮香一下就從口中泛出。據說這湯水都是熬湯師傅隔夜用豬骨、鱔骨、雞湯熬了一夜才成的,鮮美之感自不必多言。
如果僅是這些就誘惑住了你,那姑蘇面文化的精髓你還沒領略到。關鍵在于吃面時的澆頭與湯水的搭配也是十分講究的:細嫩爽口的蝦仁面必是配上清淡吊鮮的雞湯;傳統又鮮香的燜肉面必是配上醇厚頂鮮的豬骨湯。
此外,吃面還有“免青”、“重青”、“寬湯”、“緊湯”等學說——那是一般老蘇州才品鑒得出其中差別的了,對于外來人來說,一碗正宗的蘇式湯面足以勾魂半日了。我去過其他許多地方,也品嘗過所謂的“日本拉面”,但也許是對于鄉土的眷戀吧,我獨愛姑蘇的面。
有句話叫“寧愿聽蘇州人相罵,也不愿聽某某(某地方)人講話”。從中,可窺見蘇州人的脾性:溫柔,不愿爭執。“阿要來碗啥個面?”一句吳儂軟語,讓你吃面前就感受到了蘇州“糯”的文化底蘊。況且,面店多是薄利多銷,一碗面真的是好吃又不貴。
然而,日益入侵的外來文化,打破了姑蘇傳統的飲食文化。也許在小朋友眼中,更親切的是“肯德基”等等。面店有些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被人奚落到“隨便填飽肚子”的地方。但店主們似乎也無怨無悔,依舊傳統著,依舊堅守著經商最基本的道德。這就是我獨愛的蘇州的美味——愛在一個冬日的早晨,吃著一碗澄澈的湯面,聽著“欸乃”的槳聲。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五
金秋十月里,是丹桂飄香的日子。我們的小區里到處都是桂花的清香::小巧玲瓏的桂花像一個個穿著淡黃色的四葉裙擺的公主一樣,一團團、一簇簇的躲在高高的枝丫上,這時,你若是從桂花樹那里經過,不仔細尋找的話,還會納悶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是從哪來的呢?
說到桂花,我不得不提到蘇州的特色小吃——桂花糕了。沒錯,這個季節,也正是我這個新蘇州吃貨的解饞季節,因為每年這個時候,我的父母都會帶我去蘇州的各地大快朵頤,而其中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做桂花糕的老字號———黃天源了。
看到盤子中整齊碼放的一塊塊潔白酥潤的桂花糕,就已經令人浮想聯翩了,拿起一塊,濃郁的桂花香氣已經“花香襲人”,細細咀嚼,滑軟油潤、軟糯甘飴,又甜而不膩,清香可口。米香、油香包裹著桂花香,重重美味又層層分明,甜中回味著甘。香糯里伴隨著絲絲的涼。再配上一杯老板自釀的酸梅湯,或是西山的碧螺春,簡直都可以把“山寺月中尋桂子”的意境融化口中了。滿足了肚子里的饞蟲以后,我的好奇心又出來了。
由于爸媽和老板是朋友,所以在我的再三央求下,老板才勉強同意我進制作間看一眼。我好奇的把小腦袋伸進制作間,立刻就被
一陣醉人的桂花香包圍了。只見糕點師傅們把收集好的鮮桂花擠去苦水,用糖蜜漬,并與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經過蒸、炒磨、、拌、搟,形成了一塊塊又大又圓、熱氣騰騰的桂花糕,再用一個長方形的模具往下用力一壓,一塊塊桂花糕就做成了。整個過程純手工制作。
說到桂花糕,還有一段有趣的來歷呢:新都有個叫劉吉祥的小販,他從狀元楊升庵桂花飄香的書齋中得到啟示,將鮮桂花收集起來,擠去苦水,用糖密侵漬,并與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裝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桂花糕一經售出,便引來人們爭先購買。后來,由當地糖果坊將此糕的制作傳成下來,并且不斷提高質量,使桂花糕成了遠近聞名的蘇州特產。
我喜歡蘇州的時令美食,是因為它不像天津的狗不理和麻花,北京的烤鴨和驢打滾一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而蘇州的美食是季節性的,比如說三四月的青團子,過了清明,就只有在夢里吃了。被老蘇州稱為“水上人參”的雞頭米,過了中秋,就只有眼巴巴的等待來年吃了。
親愛的朋友,我想大聲告訴你們:我愛蘇州,更愛蘇州的時令美食!
地標的唯美說說篇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不僅歷史悠久,且小吃鼎鼎有名,有:蟹粉小籠包、啞巴生煎、棗泥麻餅……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非豆腐花莫屬了。
豆腐花在蘇州人眼里再熟悉不過了,每條小巷子里都有賣。老人們在巷子里擺著攤,不用叫賣就會有很多人來買,想必,豆腐花的魅力有多大。
你見過廣玉蘭嗎?豆腐花就如同一朵朵小巧玲瓏的廣玉蘭,隨著手的晃動,廣玉蘭似的豆腐花像活了一樣,在碗中千變萬化,如一條出水的蛟龍,再稍稍一晃,兇猛的蛟龍又變成了一簇簇嬌艷的牡丹;這就像我們經常玩的萬花筒,轉一下就變一下。
它看起來就那么舒心,味道就不用說了。我建議大家冬天時吃豆腐花。手里端著一碗香噴噴、熱氣騰騰的豆腐花,對著它一吹,香味就撲鼻而來;然后再一小塊一小塊地慢慢品嘗,輕輕一咽,滑滑的豆腐花便溜進了肚子里。吃完一碗,肚子里熱烘烘的,寒氣頓時全無。
豆腐花色、香、味俱全,吃了以后讓人回味無窮,不愧是蘇州的時令小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