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小學篇一
學校各級領導對做好學校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要進一步明確,各項工作要進一步抓到位。各處室各部門要齊抓共管,全校師生人人要積極參與。學校成立由一室三處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學校環境建設、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職責。校長掛帥,副校長主抓,政教、教導、總務三處室協調配合,分頭抓好環保意識和習慣的培養、環保知識的普及以及學校環境的建設和管理。
環保工作重在提高現代人的素質,重在保護和營造良好的人類生存環境。學校環保工作,重在教育和創建,必須從提高師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著手,必須從灌輸環保意識、普及環保知識和環保法律知識、培養環保習慣抓起,必須從校園及其周邊的環境整治和環境建設做起。本學年,學校環境教育要注重教育學生正確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重點抓好愛護水資源,愛惜土地,愛護珍稀野生動物,愛護綠化等方面的教育,在防止和整治各種環境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白色污染等)方面重點做工作。把環境教育列入研究性課程。把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和校園環境的凈化、綠化、美化和優化工程作為不斷提高學校及周邊環境質量品位的常規工作,經常抓,反復抓。對學校周邊環境中的廢水、廢氣、噪聲等環境污染源,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整治,并派出“志愿者”積極參與全社會的文明衛生創建活動和投資環境整治活動。
學校環境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原則,做到環保工作與環境建設相結合,環境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環境建設與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環境建設與育人相結合,環境建設與提高師生的生活質量相結合。
環保宣傳教育工作要做到有陣地、有內容、有專題。學校有宣傳欄(窗)宣傳室(廣播室、圖書閱覽室),班有宣傳報(墻報、板報)。在植樹節、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環保紀念日各年級、班級要結合實際開展一定規模的主題宣傳活動。
凡上級組織的各類環保培訓,指定對象要參加。學校教導處和政教處平時要加強對班主任和各科教師的環保培訓,每學期舉辦一些環保講座和教研活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環保教育資源和因素。
各學科要認真完成教材和大綱要求的環境教育教學內容,其它學科也應充分挖掘環境教育因素,做到有機滲透,內容正確、結合貼切。重點相關學科,每學期組織一、二次教學研討活動,并在學期、學年考試中有明顯體現,以示導向和引起重視。
班會、少隊活動、升旗儀式及其他各種社會活動中,定期安排適當的(比如護綠造綠,惜水惜土,防止白色污染等等)環保教育內容,每學期班會課安排環保教育專題或滲透教育不少于2次。
學校以綜合實踐為基本學科,成立各種環保活動小組并配備輔導教師,定時間、定內容堅持正常活動(全學期活動不少于10次)。
要積極組織學生從校園做起,參與各種環保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搞社會調查,收集整理本地區環保信息,排查整治內容,研討解決辦法,參與植樹造林、環境打掃,參與社區環保宣傳,編排有關文娛節目,撰寫有關文章,上臺演講,上街宣傳,編輯相關專刊,要求學生人人參與環境教育活動。
“6·5”世界環境日組織全校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要求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講究實效。要有專題活動方案,保存好活動現場照片、錄像資料等。要通過扎實有效的環保宣傳教育,普及環境科學知識、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和環境道德倫理知識,使全體師生都熱愛環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園,樹立環保責任感,增強環保意識和環境法制觀念。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保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在中小學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體現。
教師自覺地不在教室、辦公室、會議室、閱覽室等師生集中的公共場所吸煙。師生人人自覺節約資源和能源(如糧食、水、電、紙張),不損害花草樹木,不傷害、不食用應該保護的益鳥、益蟲等野生動物。學生具有維護整潔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不吸煙,不亂丟、亂吐、亂寫、亂畫,不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具有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不用或少用對環境污染嚴重的耗能高的商品。做到校園可綠化地都得到綠化,無折枝毀木現象。校園清潔優美,處處是美景,四季有花草。清衛工作責任制落實,校園凈化,教室、宿舍整潔,食堂合衛生標準,廁所干凈、無臭味,校園常年無衛生死角。各種廢水、廢氣、廢物、噪聲等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垃圾由環衛工人每天及時清運處理。校園和周邊環境中無有害的污染源。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環保征文、科技制作、文藝演出、書畫比賽,爭取縣(市)以上多獲獎。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小學篇二
環境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頭等大事。所以要教育學生注意愛護環境,提高提高環境保護的能力。此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讓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鑒于此,特制定本學期環境教學工作計劃。
1、通過衣食住行,了解人類對資源造成的破壞和污染,教育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通過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裝、一次性用品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
3、學生通過對水的理解達到對環境愛護的意識。學生通過認識人類生活中污染環境的方面如吸煙、廢舊電池等,做到生活無污染。
1、根據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特點,要用形象生動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并讓學生自己參與。在實踐中讓學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識,然后用講故事、游戲的形式來學習,使學生們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學過程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教授同時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電視節目,并把其中與中學生有密切聯系的事例拿到課堂上來分析,提高學生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
3、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學生愛護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扔垃圾,從小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4、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通過幻燈、錄像、vcd、多媒體等直觀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通過以上教學措施使學生達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夠對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護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的交通場景中,能夠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判斷并采取相應避免危險的行動。
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小學篇三
以《xx市教科局20xx年學校環境教育工作意見》(仁教科基【20xx】6號)文件為指導,以提高環境意識為出發點,以深化環境教育、推動學校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為目標,在實現學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通過管理和教育的各個環節滲透環境保護內容,綠化學校的生態環境和校園文化,全面提高師生的環境意識和素養,推進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以下計劃:
1、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全員化和制度化。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主體教育網絡。培養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教師隊伍。全面動員,充分參與活動,力求活動具體化,務實化。
2、綠色教育優質化和高效性。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加強環保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使環保教育融于各學科教育之中。
3、創建活動多樣化和規范化。以活動為手段,促進學生環保意識的發展,使之主動并帶動身邊的人投身于“綠色學校”活動。
1、強化領導小組功能,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分管校長全面負責,少先隊主抓,班主任緊密配合,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等各項活動中。
2、發揮骨干教師作用,建立以班主任和科學、品德、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師為骨干的教管機制。
3、定期召開專題活動,推動校環保工作。
1、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環保教育的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環保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機制,以學校為中心,帶動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使環保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課堂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教務處統一部署,開其開足環境教育課程,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及學科特點開展環境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之中,這些學科至少每學期要有兩節專門的有關環保內容的環境教育課,并形成教案打印上交。其它學科,要適時地滲透環境教育,相關內容在教案中要有所體現。通過學科滲透,使學生切實掌握課程所規定的環境教育內容,喚起全校師生對環境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學校環境的整體優化。大力開展宣傳,促進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
充分發揮環保主題日和傳統節慶日宣傳教育功能,組織豐富多彩的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廣泛滲透環保知識,強化師生的環保意識,告別一個隨手亂扔垃圾的不良行為和形成一個愛我校園、美我校園的習慣。通過開展各項系列主題活動,使得我校的校園環境衛生有根本性的'轉變。工作計劃
具體活動如下:
1、成立衛生監督崗。負責日常的校園環境衛生檢查和督導,配合少先隊開展相關的環保活動。充分考察校內外污染
情況,并帶動全校學生凈化、綠化、美化校園的活動。
2、組織各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板報、廣播、多媒體設備等宣傳環保知識,并抓住各個環保宣傳節,如:植樹節、世界水日、地球日、國際臭氧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組織主題宣傳活動。
3、開展環保知識競賽和以環保為題材的書畫、征文比賽,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環境道德意識。
4、積極組織學生深入野外,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參與環保社會宣傳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家園,關心環境的美好情感。,
充分發揮“綠色學校”的育人作用。在學校已有的基礎上,擴大綠化面積,明確“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的衛生意識,提高衛生標準,做到校園無衛生死角,操場無雜物,教室無蛛網死角,食堂無蒼蠅,廁所無異味。并切實實行垃圾分類,妥善處理污染性垃圾,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各負責人要堅持定期檢查,按計劃實施,努力做到全員參與,保證深入落實。切實將創建環境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的整體工作計劃中,全面提高教師、學生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