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徐霞客游武夷山日記篇一
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武夷山的風景區之——大王峰,大王蜂遠遠看去像一塊天上掉下來的巨石。危峰兀立,旁邊怪石嶙峋。看它凹凸不平的懸壁,就好象隨時都會滾落下來。
接著過了一座橋,橋下的河水碧綠碧綠的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河上竹筏小舟,游客們的歡呼在山澗回蕩,熱鬧極了。
武夷山的玉女峰,像是一根新生的竹筍,獨立在山間。天哪!也不知道有多高,我們爬了半個多小時才到了半山腰,這已經是非常陡峭了,從上面看下去,下面的車子都變成了小小積木似的,如果你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最后,我們進入了一條林間小徑,穿過小徑就是宋朝的詩人朱熹園,我們走進了朱熹書屋,這里面的書很多很多,這一定用了朱熹很多的心血寫成的,我們又來到了朱熹的學堂,這里面的“人”造得栩栩如生,朱熹在講臺上拿著書本,正在教書,書是用塑料做成的。臺下的同學有的在專心聽講,有的好像在思考,開態逼真,非常動人。
游覽完朱熹園,我依依不舍地下山了。
啊!武夷山真是太美麗了。
徐霞客游武夷山日記篇二
七月二十日那天,我們坐了一夜的火車,來到了武夷山。
放下行李,導游帶我們來到了朱熹學堂。一進門,我們就被三個栩栩如生的古代小人吸引住了。他們就像電視里的人一樣,能說會動,卻看不到屏幕。我們驚訝地到處看,就是不明白。爸爸把我抱到臺子上一看,呀!原來在臺下藏著兩臺投影儀。朱熹是我國古代的大文學家,在那里我看到了古時候的學堂,還有朱熹寒窗苦讀的兩堵古墻。
出了朱熹學堂,我們來到了一座與眾不同的大山腳下。這座大山是由一整塊石頭形成的,導游說,這就是有名的“一塊石頭玩半天”——天游峰。
我們開始爬天游峰。石階真陡啊!沒有樹,草也很少。前面一位游客不小心,把一瓶礦泉水弄掉了,礦泉水咕嚕咕嚕滾下山澗,幸虧下面沒人。天氣真熱啊!太陽火辣辣的,我們個個汗流浹背,臉上的汗珠不停往下掉。就這樣我們爬上了山頂,這時我覺得頭很暈,媽媽花了二十元給我買了一碗刨冰,我風卷殘云般的吃得干干凈凈。媽媽又要來一點冰,用毛巾敷在我頭上,頓時我感覺涼快了不少。
下山的時候,綠樹成蔭,石階也不陡了,我們一鼓作氣下了山。
徐霞客游武夷山日記篇三
老師曾經說過:黃山美、華山險、泰山雄、武夷山秀。利用假期,我們全家去了非常秀美的武夷山。
來到武夷山腳下,映入眼簾的`是滿山翠綠翠綠的植物,真不愧為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
讓我最難忘的是“天游峰”,它是武夷山第一險峰。只見一條石階小路蜿蜒而上,兩側有青山簇擁著,旁邊還有一道山泉一直圍繞著它。山中的雨說來就來,我們剛爬到半山腰就下起了大雨,但沒一會兒就又停了。雨后的青山更迷人,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霧氣像一縷縷白色的絲綢纏繞在大山腰間,陽光把每片樹葉上的雨滴變成了五顏六色的珍珠。
接下來,我還游了中國最美的溪流“九曲溪”。溪水如一條玉帶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谷流下來,我們坐在竹筏上順流而下,溪水時而急、時而緩,一路行過了“鷹嘴巖”“大王峰”“玉女峰”……筏公叔叔介紹說第一部電視劇《西游記》“收拿小白龍”“三打白骨精”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武夷山的“一線天”“虎嘯巖”“大紅炮”景區都非常美。難怪郭沫若先生曾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