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四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篇一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課:多種多樣的運輸方式
知識:
1.使學生知道一些常見的交通運輸設施。
2.使學生知道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愛護交通運輸設施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交通運輸以及交通運輸的設施。
(2)使學生知道幾種交通運輸的特點。
教學難點:什么是交通運輸以及交通運輸的設施。
1、 情景導入
我們都到公園或郊外玩兒過,那么我們是怎么去的呢?
(坐汽車、坐火車、坐船、坐飛機)
(學生討論,教師給予肯定。)
2、復習導入
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運輸?你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對學生回答給予肯定,總結)
過渡: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要完成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的交通運輸任務,必須要依靠一定的交通運輸設施,你都知道有哪些交通運輸設施呢,大家把想到的寫在紙上,看看誰寫得最多。
板書:交通運輸的設施與方式
1、待學生寫完(或說完)后,請他們和書上“說一說”中所列的交通運輸設施相對照。對于那些所列的交通運輸設施多于書上的學生,可請他們對書上的內容進行補充,并予以表揚。
2、讓學生選擇一項自己最為熟悉的交通運輸設施進行簡單描述,主要側重在外觀形態方面。
(對學生回答予以肯定,并相應補充。)
3、那么大家能把這些交通運輸設施分下類嗎?
問:那么大家說這些交通運輸設施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可以移動的?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評價)
正象大家說的,交通運輸設施分為兩類,一類是固定不變的,如鐵路、公路、車站、碼頭;還有一類是可以移動的,如火車、汽車、飛機、輪船。
板書:交通運輸設施
固定的:鐵路、公路、車站、碼頭……
移動的:火車、汽車、飛機、輪船……
4、組織學生閱讀課本第二十三頁內容。
要是沒有這些交通運輸工具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呀?
(可以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然后選代表說,也可以自由發言,教師要給予鼓勵。)
5、總結:交通運輸設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它們是完成交通運輸任務的保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保護交通運輸設施。
6、出示[演示:交通運輸方式]邊演示邊提問、講解
板書:方式
提示學生回答出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四種方式,并配合演示。
運輸方式有這么多,那么大家知道它們各自都有什么特點嗎?
請大家做書上第二十五頁的“做一做”,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的,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對學生回答給予評價)
7、大家說的都很好,同學們所說的理由實際上就反映了這些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演示)
過渡:各種運輸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的交通運輸任務,要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有時一次交通運輸任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通力合作,就象運動會上的“接力賽”一樣。
8、出示[演示:交通運輸接力賽]邊演示邊講解
將林區的的木材運往城市就不能只依靠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我們總是要用汽車把木材從林區運到火車站,再通過火車把木材運到城市。
從北京到大連去,就可以先乘火車到天津,然后再換乘海輪到達大連。
大家想一想還有哪些這樣的例子?(可讓同學討論)
總結:像這樣靠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通力合作來完成一次交通運輸任務,我們就說是交通運輸“接力跑”。
第二課:交通與我們的生活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重視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夠,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現代的學生有必要掌握一些乘車乘船的必要知識和交通安全的知識。自覺的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身素質,為以后更好的適應社會打基礎。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學習查閱簡明交通圖,學習獨立乘坐公共汽車和電車,知道乘火車和輪船需要注意的問題。
2、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知道有關的交通法規,懂得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3、知道從事交通運輸業人們的辛勤勞動,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愛護交通設施的意識。
1、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指定組長,布置每組要收集的資料。
①第一小組收集乘車、乘船的有關資料。
②第二小組收集交通標志及相關法規。
③第三小組收集有關文明乘車的資料。
④第四小組收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⑤第五小組收集中小學生常出現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第六小組收集在街頭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則的情況。
2、分小組討論資料來源(有困難的教師給以幫助)。
①可以從書上,或請教家長(老師)獲得資料。
②有條件的學校或個人,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③學生可用拍照,或自己動手畫自己見到的交通標志。
④教師可以幫學生聯系交警,學生通過采訪交警獲得資料。
⑤學生也可以有組織的到路口去觀察。
3、調查排練時間一周,期間教師檢查學生收集資料情況,指導學生,幫學生確定匯報形式(如有困難教師可適當給學生提供資料,指導排練),及匯報準備情況。
①用講故事的形式向大家匯報。
②用課件向大家介紹各種交通標志。
③同學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紹文明乘車的資料。
④可以用表演或問答的形式向大家匯報相關的交通法規。
⑤如有條件可以請交警給大家講一講中小學生常出現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請同學們看交通圖,選擇乘車路線。
⑦匯報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則的情況。
⑧教師根據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安排好匯報順序。
(一)、導入新課:
提問:
1、交通運輸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沒有交通運輸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談話: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重視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夠,它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發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二)、學生匯報:
1、學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資料。
①學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知識。
②播放視頻“車中的危險”。
2、學生介紹各種交通標志及相關法規。
①學生用課件或圖片介紹各種交通標志。
②學生介紹相關的交通法規。
3、學生介紹文明乘車方面的資料。
①學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車上”。
②學生討論。
4、學生介紹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請學生分析他們違反了法規中的那些條款。)
5、交警介紹中小學生常出現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學生介紹在街頭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則的情況。
(三)、師生小結:
提問:
今天你學到了那些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忽視交通法規,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發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展示成果,資源共享:
把學生收集的種交通標志的照片,交通事故的圖片,交通法規的相關條文等放在展覽角供同學參觀學習。(評出最受同學歡迎的資料,最佳個人和最佳小組。)
第三課:從古到今話交通
《從古到今話交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交通與生活”中的第三個主題活動。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本主題的第一課時,對應此主題教材的前四頁。本課時的活動,圍繞交通發展史,安排對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學習和考察,內容豐富,輻射面較大。教材除為孩子們提供了有關圖片外,還提示了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們選擇一種交通工具或交通設施去搜集資料,了解交通發展的演變過程。
1、了解交通設施的演變過程,知道車、橋、路、船的變化歷史。
2、根據查找的資料,探究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在探究中使學生了解從古到今交通發展過程對現實生活的意義。
3、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陸上交通小組(一至四組):分別查找有關路、橋、陸上交通工具(自行車組、機動車組)發展變化的資料。
水上交通小組:查找有關船的發展變化的資料。
空中交通小組:查找有關熱氣球、飛艇、飛機等飛行器發展變化的資料。
2、教師準備相應課件與資料。
活動1、由現實生活中交通運輸工具的變化導入
(學生匯報采訪結果,教師適當鼓勵、點評)
小結:就如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今天的交通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舒適。
活動2、分組談交通的發展史
師:正如我們剛才談到的一樣,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交通設施,交通工具都經歷了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它們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
師:課前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了六個小組。分別從陸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方面進行資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發展演變的順序整理查到的資料。在了解資料的基礎上,找到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化,并以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請把小標題和具體時間填在表格里,并商討如何把資料展示給大家。
開始交流整理小組的資料,學生組內整理交流。
教師的適當點播:
2、再好的車,也需要寬闊平坦的道路,我們來聽一下關于道路的發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時候,我們要想過去就需要——橋。
4、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有關橋的圖片,請大家看一下。邊放圖片邊講解。這是木橋,后來人5、那有沒有不用走路、過橋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組介紹什么。
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跟老師從古到今話交通,同學們講到了天上的飛機,陸地上的車。水中的輪船。(邊說邊板書)現在老師講講地下的地鐵,大家都坐過吧!最早的地鐵出現在1860年的英國,在開通的第一年,就運送了650萬人。我國的第一條地鐵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鐵。地鐵為緩解地面的交通壓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還有埋在地下的管道運輸。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聰明的中國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運送天然氣和鹵水熬制食鹽。同學們請看圖片,現在我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氣*管道運輸,管道運輸正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讓學生看板書)
大家看,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天上有飛機,水中有輪船,路上有汽車、火車、自行車,地下有地鐵、管道運輸的現代立體交通網。
活動3、研討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有著這樣的變化
師:通過以上各組同學的展示,使我們了解了交通從古到今走過的軌跡,但此時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問: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有著這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結合我們查到的實例,談談你的看法。
1、因為人類勇于創新,有了夢想就永不言棄。
2、因為人類勇于創新,有了夢想就永不言棄。就拿我們船來說吧,雖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稱為“笨家伙”,但人們沒有放棄。
3、是人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橋的故事,可能對大家有所啟發。茅以升是我國著名橋梁專家,1934年春,他擔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以周密的勘測和精湛的設計,拿出了比當時鐵道部顧問、美國橋梁專家華德爾既好又省的方案。從1935年春正式開工起,他創造性地使用造橋方法,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建成了長1453米,高71米的錢塘江大橋。這一壯舉顯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中國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5、人類有一種獻身精神。從人類有了飛行的夢想,就有無數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飛機的發明。
活動4、課后引伸,為下節課做準備。
師:正如同學們說得那樣,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的歷史。交通發展的歷史,是古人用勤勞與智慧創造的。我們了解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展望未來。請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交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你的改進方法。在下節課時展現給大家。
從古到今話交通
飛 機
空陸海 船 車 立體交通網
管道運輸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四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篇二
本冊書共計三個單元,除了第二單元是三課外,其余都是四課,全冊書共計11課。
復習時,老師要將《品德與社會》課本和《填充圖冊》的所有知識進行拉網式排查、整理、匯總,不漏掉一個知識死角,然后將其以口頭問答的形式展現,再復習,直至基本掌握為止。復習共計兩周。從6月9日開始復習,每周的第一節復習本單元兩本書上知識,第二節測試。到6月23號結束復習。
6月9號復習第一單元《我能為你做什么》
6月11號測驗第一單元
6月16號復習第二單元《我的家鄉在變化》
6月18號測驗第一單元
6月21號復習第三單元《我與外界的聯系》
6月23號測驗第三單元
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節復習課,每節課都要目標明確,且切實可行,照顧到各類學生的背書能力。對于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師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知識的快樂。如:讀、寫、競賽、提問等形式。特別是要關注學困生的進步和學習情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忌用簡單粗暴的方法逼迫學生學習,更不能靠拼時間來摧殘學生。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四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篇三
1、借助他人的評價,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
2、幫助學生正確面對他人的意見,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
3、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愿意改正。
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學會真誠地和別人交流,把表揚當作提醒,不斷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寬容、樂觀的心態去感受別人的目光。
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激情導入
二、以他人為鏡,提升自我認識
1、第一面鏡子:家長
在小組內交流父母寫給自己的話,可以大聲讀,也可以交換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鏡子:同學
(1)閱讀教材中的活動提示,組織學生討論活動中要注意的事項。
(2)學生分組開展“我是誰”的游戲,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3、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
三、活動拓展
1、說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可以做我們的鏡子。
2、準備三張小紙條,找三個你認為了解你的同學,把紙條給他們,讓他們寫下他們眼中的你。最好能說明評價的理由。
3、學生記錄下別人的評價,并表明自己對別人評價的態度。
4、學生自我評價,填寫“同學眼中的我”一欄。
5、小組交流“同學眼中的我”。
6、教師總結:通過別人的評價,我們可以發現每個人都各有特點。別人的評價你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鼓勵學生不斷以人為鑒,完善自己。
四、實踐園地
1、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相關的人。
2、教師可當堂或事先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加以下面積極的評價,完成“老師眼中的我”一欄。
3、可讓學生提前或在課后通過對家庭成員的采訪,完成其他填寫內容。
4、學生對教師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評價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四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篇四
1、讓學生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發展變化、校風校訓等。
2、使學生感受校園文化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學校的親切感和自豪感。
3、通過組織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學著為學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主人翁意識。
教學過程:
1、播放課件——校園新貌。
學生回答,教師貼彩紙。
1、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巡視。
2、小組推選幾個代表上臺介紹交流的情況,展示新舊照片、過去與現在的師生人數、教學設施等資料,然后貼在彩紙上。
1、在調查的過程中,同學們問道,家鄉的學校為什么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課前,同學們當了小記者,采訪了老師、領導以及自己的爸爸媽媽,現在就請同學們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家鄉的學校越變越美麗,是因為全社會對學校的支持,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同學們,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么樣的設想和建議呢?你能為學校做點什么呢?下面我們每個同學都來當當“小小設計師”。
(1)小組討論討論。
(2)全班交流各組的設想和建議?
(3)采訪學校的校長,請他談談感受,發表看法。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四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篇五
〖教學目標〗
1。知道五四愛國運動是一場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反對封建勢力出賣中國主權的革命運動。
2。體驗和感受革命先輩英勇頑強的斗爭意志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五四運動在歷史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體驗和感受革命先輩英勇頑強的斗爭意志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對五四愛國運動的時代背景、歷史事實比較清楚。可以在教科書呈現內容的基礎上準備些更為清晰的歷史資料作為教學的補充。
〖教學活動及過程〗
1、由節日說起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會迎來屬于我們的節日--六一兒童節,可曾想過讀完小學,進入初中,就沒有了兒童節,那時屬于你們的節日是什么節呢?(板書:五四)
2、對這個節日你有什么了解呢?
3、這個節日所紀念的事件在怎樣的?她蘊涵著怎樣的精神?今天就讓我們回到93年前,去共同了解這場運動。(板書:運動)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的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與此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讓同學們去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現在,誰愿意來說說你所了解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學生簡介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師做補充。
2、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后,1919年1月在巴黎召開了和平會議。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7頁第二段,看看這次會議中的一些內容。
反饋:會議內容,教師出示第二段和約內容。
3、同學們,看了這些和約的內容,你有何感受?
4、當時政府的反應是怎樣的?
1、哪里有不平等,哪里就有反抗。讓我們也加入到游行的洪流之中,揮臂高呼愛國口號,喚醒更多的人關愛我們的國家吧。(出示口號)
2、憤怒的學生一致要求懲辦賣國賊,我們來看看67頁第四段文字。
反饋:學生們是怎樣懲辦這些賣國賊的?
相機板書:火燒曹宅 痛打叛賊
3、介紹曹汝霖、章宗祥
4、重溫歷史畫面,出示視頻:火燒趙家樓 痛打賣國賊
5、你想對五四運動中這些熱血青年學生們說些什么?
6、教師小結:當時,青年學生站到了時代的前列,發起這場愛國運動,起了先鋒帶頭作用。出示67頁最后一個自然段。
7、既是為了對1919年青年學生愛國壯舉的紀念,也是要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永遠銘記這次偉大的愛國主義運動,我國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為青年節。
1、出示圖片:每年5.4青年節的各項活動
2、梁啟超寄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歌曲欣賞: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同學們,今年我們過的還是六一兒童節。再過一兩年,我們也將邁入青年行列,成為共青團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共青團團歌》,也謹以此歌獻給我們的五四先輩們。
五四的火炬,喚醒了民族的覺醒,讓我們銘記這場愛國的五四運動。
板書: 五四運動
火燒曹宅 痛打叛賊
民族意識 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