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吊裝方案審核要點吊裝方案編制依據規范篇一
1、審查內容
i、施工組織總設計: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分析;施工部署和主要項目施工方案;施工總進度計劃;全場性的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施工資源總需要量計劃;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項主要技術經濟評價指標。
ii、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分析;施工方案選擇;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材料、構配件、施工機械和施工機具等需要量計劃,施工平面圖;保證質量、安全、降低成本和凍雨季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等。
iii、施工方案設計:指重點部位、關鍵工序或技術復雜的分項、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施工方案。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施工程序和順序;主要分項分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機械選擇;技術、質量保證措施等內。
8)施工現場總體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證工程的正常順利施工,是否有利于工程保證質量,施工總平面圖是否與建筑平面協調一致。
2、審查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根據對上述內容的審查,如符合要求則簽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合理、可行,且審批手續齊全,擬同意承建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請總監理工程師審核”。如不符合要求,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簡明指出不符合要求之處,并提出修改補充意見后簽署“暫不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待修改完善后再報,請總監理工程師審核”。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總監理工程師對專業監理工程師的審查進行審核,如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應簽認“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并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如不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的審查意見,應簡明提出與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的不同之處,簽署修改意見,并簽認最終結論“同意(不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修改后再報)”。
3、注意事項
3)安全、環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切實可行并符合有關規定;
4)規模大、結構復雜或屬新結構、特種機構的工程,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審查后,還應報送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必要時與建設單位協商,組織有關專業部門和有關專家會審。
5)承建單位按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如需對其內容作較大變更,應在實施前將變更內容以《承建單位變更申請表(通用)》的書面形式,報送監理機構審查。
2)《施工組織設計》中設備和人員安排不當,實際工作中不能保質量,按進度完成任務。
1)所引用的文件名稱與原文不符;
2)沒有文件編號或版次號,容易誤用過期作廢的文件; 3)沒有所引用的條款號,給實施者帶來麻煩。
吊裝方案審核要點吊裝方案編制依據規范篇二
1、程序性審核
2、對照工程建設安全強制性標準的主要內容審核
3、目標設置的針對性審核(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能否滿足項目目標)
4、重大危險源的評估與防范
5、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是否責任到人
6、質量保證體系與管理制度是否責任到人
7、應急預案是否滿足要求
二、符合性審核
1、程序性審核:
⑴編制單位的審批手續是否齊全。
②報審程序應符合規范要求。
⑵編制依據與目標審查:
③采用的規范、規程和相關文件是否有效;是否符合設計文件中約定的;采用的地質報告是否有效;符合工程建設安全強制性標準的主要內容要求。
④施工組織設計中應包括的主要內容(參附件)應齊全。
2、工程概況的符合性審查:
⑴、建設地點、規模應與施工許可相吻合;
⑸、室外原有地下管網狀態及室外管網設計符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⑹、工程特點、難點分析符合工程項目客觀情況。
三、針對性審核
1、施工準備階段審核要點:
⑴審核項目組織機構
②、項目組織機構組成與職能分工以及管理人員的配備是否滿足項目工程管理要求;是否持證上崗并有相應的工作經驗;分工層次是否清晰,職責分工是否體現了項目經理負責制和責權一致的原則,是否有利于快捷、優質高效的工作。
④、從事特殊工種的施工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參加工程施工的工人(包括勞務工)都應技術熟練。
⑵施工總平面布置設計是否合理:
②有關臨建、材料堆場和材料加工場、施工道路布置、現場排水及施工用水應滿足《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比標準》jg/t77-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1-90、《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范》cjj6-85等規范以及文明施工管理規定的要求。
③砼攪拌站的位置及砼的運輸方案要合理。
④現場施工臨時用電是否合理;施工用電總量的控制應能滿足施工生產用電的要求; 現場規劃的線路布設與電器開關柜(箱)的設置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規定;現場臨時用電線路應按三相五線制(三根火線、一根零線、一根地線)布設。
⑤主要施工機械的數量、性能及規格型號不應與投標承諾有較大的差距;
施工方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內容,施工方案反映了施工部署、技術運用和施工方案的確定。(審核時主要看流水段的劃分、大型機械的選擇、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工藝選擇是否合理,主要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等)
①有關施工部署、技術運用、施工程序與順序的確定應合理可行;采取的施工方法是否具有針對性;有關涉及工程費用、工程造價的增加的內容應嚴加控制。
②對季節性施工和專項施工方案應著重按照工程建設安全強制性標準的主要內容審核其可行性、科學性、先進性與可靠性。
③有工程材料與設備計劃安排一覽表;有勞動力需求和計劃安排一覽表;有施工機械計劃進場安排一覽表。
3、施工進度計劃的審核要點
①施工總進度計劃確定的總工期、竣工日期是否符合承包合同約定的工期;是否留有調整余地。
②各分部工程工期節點是否滿足建設單位提出的目標控制要求。
③施工項目劃分是否合理并周全;施工順序搭接與安排是否合理;能否保證施工的可行性、連續性和均衡性。
④現場施工機械的數量、性能及規格型號、進場時間安排應滿足施工總進度計劃的安排要求。
⑤對鋼管、模板等周轉材料數量、套數投入是否與進度計劃相匹配。
⑥各工種勞動力配置是否齊全;各工種勞動數量以及進場時間是否滿足施工總進度計劃的要求。
⑦ 進度計劃橫道圖的審核要點:
a施工順序是否合理;
c工作面是否能滿足勞動人數安排的要求。
⑧施工單位對進度是否有定期檢查、統計分析與糾偏調整的措施。
4、施工質量技術保證措施的審核要點:
對于施工質量控制方案應有預控措施,質量保證體系要健全,責任要明確,人員要到位,質量保證措施與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和前瞻性。
①原材料的進場驗收、報驗制度是否完善;方案所采用的主要工程材料、構配件與設備品種與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產品質量是否滿足施工合同和設計與規范要求。
②施工單位工序質量“三檢制度”是否完善;責任至是否明確、是否落實到個人。
③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與報審制度是否完善與規范;
④相關的技術保證措施:
i、基礎工程基坑土方開挖、基坑支護與降水、邊坡防護工程質量措施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強制性的規定要求;對不利地質、水文條件方案應有相應的有效的處理與預防措施,對可能產生的危險因素是否有防范措施,是否制定了安全警戒范圍和設置了安全警示標示。
ii、有關主體與屋面工程質量措施應符合《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的強制性規定要求。
iii、裝飾工程質量措施應符合《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等強制性規定的要求。
⑤分項、分部工程質量驗收移交與報審制度是否完善并規范;
⑥單位工程驗收移交與報審制度是否完善并規范。
⑦是否有成品保護、材料管理檢查制度。
⑧是否有工程檔案資料的保管與移交制度。
⑨是否有特殊項目的質量保證措施。
5、施工進度保證措施的審核要點:
①是否有與總進度計劃相配套的細部實施計劃安排;
②是否有保證施工進度計劃落實的技術、組織和經濟措施;
③施工單位對進度是否有定期檢查、統計分析與糾偏調整的措施。
6、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審核要點:
①項目安全管理機構應健全,安全文明管理保證體系、安全管理程序、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人員安全控制措施、施工機械安全控制措施應合理,安全自檢系統應完善。
②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包括高層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的搭設、安全網、臨邊與洞口及出入口等的安全防護措施均應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l130-2011、《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比標準》 jg/t77-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范》cjj6-85等強制性規范以及環保、消防和文明施工管理規定的要求。
③施工機械設備的安裝與拆卸以及操作使用和管理應符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起重機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6-96、《高空作業機械安全規則》jg5099-199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92、《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10055-88的規定要求。
④有否配套的勞動動力技術安全培訓計劃。
⑤審核工程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評價與防范措施是否有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⑥審核施工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或者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與設備。
7、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措施審核要點:
②對進口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審核施工單位報送的商檢證明文件。
四、其他審核要點
1、對于安裝工程應著重審核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質量管理、技術管理組織各層次崗位與職責是否明確;質量管理制度(包括材料設備審批、原材料設備檢驗、工序質量控制、隱蔽工程驗收、系統性試驗與調試制度)應完備。
2、對照合同和招標文件對進場的材料、構配件與設備的品種、型號規格、生產廠家與出廠日期進行查驗。
3、應明確需要單獨編制調試方案(包括系統壓力試驗;消防聯動實驗;灌水和通水試驗;風機運轉、排煙防煙閥門聯動試驗;通風系統實驗;空調冷暖調試;電氣系統通電試驗;智能化系統調試與聯動試驗;機械設備安裝單機調試與試運轉試驗等)和應明確需要單獨編制的安全方案。
4、注意明確進口設備的質量控制程系,如開箱查驗、質量標準和技術文件等。
5、某些材料,根據需要進行防火安全和使用性能檢測;保溫材料的防火和保溫性能檢測。
6、要在方案中明確安裝和裝修、安裝于與土建預留預埋的配合程系和工作措施。材料與設備的進場計劃是否滿足施工總進度計劃的要求。
五、監理審核后的意見簽署
1、簽認時間應與開工報審及施工單位報審時間相對應,監理簽字順序及資格應符合監理規范要求。
2、應注明監理審核的次數,以突出監理的控制工作過程。
3、若組織設計問題不多,無需作重大或較多的修改,監理認為需補充的意見不多時,可采用“原則同意本組織設計,但應按以下意見一并執行,1)、?2)、??”等詞句。
4、若存在問題較多,需做重大或較多的修改補充時,應將具體的意見說明(報審表寫不下可附頁),并確定重新報審的時間要求;同時注意重新簽認時的時間仍應與開工報審及施工單位報審時間相對應。
5、簽認時還應注意有無涉及費用增加,強調涉及費用增加應按合同約定處理。
6、根據工程實際如若需要作出調整,施工單位須另行補充后在零星報審。
吊裝方案審核要點吊裝方案編制依據規范篇三
一、工程概況和技術特點
二、施工作業工藝及主要技術措施
1、制造加工工藝程序有無矛盾與前后倒置現象。一般來說其加工工藝是:①確認進場材料;②電腦或1:1實樣出落料尺寸零件圖;③落料矯正、編號、堆放;④零部件成型、刨邊矯正;⑤1:1拼裝胎模組合確認及拼裝檢驗;⑥焊接、檢驗及矯正;⑦制孔、端面加工;⑧預組裝、檢驗;⑨編號拆開堆放;⑩表面除銹及表面處理,涂裝作記、檢驗;⑾出廠。
2、審查工藝順序中是否有關鍵工序遺漏和倒置情況。如材料進場后不經確認、跨過電腦或1:1實樣確定落料尺寸就開始落料,不經1:1拼裝胎模確認就進入拼裝等。其材料確認包含兩方面內容:其一是對材料材質、規格、型號進行確認;其二是對材料應進行第一次矯正以達到可用標準的確認。由于施工單位一般對材料的要求重視不足,在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中,此項的描述常被忽略。
電腦或1:1實樣確定落料尺寸這一工序過程相當重要。現在的鋼結構施工圖設計逐漸向國際慣例靠攏,設計方不再出詳細的節點大樣構造圖,其桿件多為單線圖,而節點構造只給出連接原則,節點板厚、焊縫長度要求、連接螺栓排列及數量和螺栓規格等不給節點、大樣詳圖。往往要求施工單位按軸線交接要求及節點連接原則進行二次設計,在工程中通常把這些二次設計施工圖稱為“轉換圖”。如施工方未接觸過這類設計,則往往會以為是設計不完善,而要求設計方補充詳圖。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施工方的技術素質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水平。因此監理人員應對這一工藝過程引起足夠重視,否則落料過程中將易產生成批廢料的嚴重后果。
3、在1:1拼裝胎模完成后應對胎模進行確認。確認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尺寸(包括成型外型幾何尺寸、軸線交點位置尺寸);二是是否便于脫模,是否有阻礙拼裝點焊、影響輔助拼裝線作標記的地方等。在有些施工單位的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中,根本不提及這一過程,或者即便提了也不作細的要求,使工藝失控。此工藝過程必須是放在拼裝之前,拼裝有兩類,一是小件拼裝,一般是拼成零件或部件;另一類是中拼組成構件。預組裝應放在焊接、成型、矯正、制孔、端面加工后進行,決不能與小件拼裝及中拼一并同時進行,如施工方把三者過程混在一起,應在審查中給予指出。
4、施工企業要有自己的施工技術標準。這一點十分重要,在《鋼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基本規定”中,明確要求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這里所說的施工現場包括制造現場和安裝現場兩個施工現場。因此施工技術標準應是由兩大塊構成,一是制造施工技術標準;二是安裝施工技術標準。所謂相應就是應有針對性和匹配性。規范中所講的施工技術標準其實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相應的國家規范、標準;二是施工企業的自身標準。
眾所周知,企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規范,而國家規范和標準是對質量的最低要求。所以在對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關于施工技術標準這一節的審查中監理在審查時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選用國家規范和標準是否有針對性和匹配性,另一方面是施工企業有無針對性、匹配性的自己的企業施工技術標準。特別是第二方面相當關鍵,是質量得以保證實現的關鍵。例如:在設計文件中通常會給出材質和規格要求、焊接質量要求,而對如何施焊、選擇什么樣的焊接材料、焊接參數等,設計文件往往未說明,這些都應由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標準來明確,而這些標準都是以焊接工藝評定、焊接工藝指導書、焊接工藝卡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于施工方第一次接觸到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藝均要通過焊接工藝評定,并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才能施工,從而保證焊接質量達到設計和國家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又例如:對構件進行熱矯正和熱加工成型,在設計文件中往往不列出方法及工藝參數,國家的相關規定中也無相應的工藝參數,具體的操作工藝技術標準,就要求施工方自己通過試驗來確定,并把它作為自己的技術標準,如在對軌道鋼進行熱成型過程中就應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和后熱溫度及保溫時間。這些參數的確定,一是根據鋼材熱處理理論;二是根據試驗確定。又如對軌道鋼的焊接,因其斷面不規則,軌底、軌腰及軌頭的焊接,其各部分的坡口形式、工藝措施、焊接工藝參數、焊前預熱溫度、焊中層間加熱參數、層間打磨、焊后熱處理、保溫措施等施工技術標準,必須由施工單位根據自身的焊接設施、焊接人員素質、焊接加工水平和現場焊接環境進行試驗,以確定最佳方案和參數等,制定施工技術標準用以指導工程施工。在對施工技術標準的審查時,監理的著眼點不只是國家規范、標準,而是偏重于對企業施工技術標準的審查。
5、工藝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在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中,有些技術措施是鋼結構施工中的一般措施或通用措施,監理審查的重點不應是一般的通用措施,而是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措施。例如:某項目鋼結構為單層大跨度結構。本來在吊裝一節中就應針對大跨度結構的特點、施工場地等編制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措施,在措施中應分別對吊裝方法、選用的機具及配置要求、吊點的選擇、構件的加固方案、吊裝順序、首件的錨拉方案、人員組合的要求、吊裝過程中腳手架及吊籃的設置等進行分述,而不是用幾句話籠統地描述。對復雜、超長、超重構件的吊裝,其吊點、錨點、繩具的選擇、吊裝機械的選擇布置等,均要有計算說明書以保證其吊裝的安全和可靠性。又如總預拼裝技術措施,為保證總體尺寸的精確度,施工方就應注意到將一至二段構件在制造加工時留有余量,在總裝時再切去余量,而預拼裝必須在1:1大樣上進行。在預組裝措施中,施工方應明確方法,特別是預組裝空間結構時,更應編制詳實的施工措施。
再比如高強度螺栓連接施工工藝,不僅要列出扭矩或扭剪軸力,更重要的是應針對節點構造和構件與構件間的連接順序,在施工措施中明確穿入順序和緊固順序,注明是否采用換栓工藝,如需擴孔或補孔(重新制孔)應明確工藝措施,且對高空作業提出具體的緊固措施,并明確扳手及套筒規格等。
四、工期計劃的可行性
1、鋼結構制造階段首批構件交付安裝的時間與預埋件的安裝時間的搭接,首件構件吊裝時間與砼養護時間的搭接。
2、制造現場各加工構件的投入時間與出廠時間,與安裝現場構件安裝的時間關系是否是有機結合,還是各吹各打。
3、屋蓋構件、墻板構件、樓面板構件、門窗等構件的供應與安裝時間是否與主體結構施工進度要求匹配。
4、由于總體進度計劃的實現需要投入各種資源,除資金以外,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中尚要有勞動力需用計劃、材料計劃、半成品加工件計劃、大型施工機械計劃、機具計劃、外購件計劃等,這些資源配置的進退場時間、組織進場數量是否與總體計劃相匹配、相適應。
五、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保障安全牛產的具體措施,不能僅是有“做好三寶、四口,防護工作”、“按高處作業安全規范執行”這樣一些空洞的詞語,而要有針對項目特點的安全作業保障措施。當然這些措施的制定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按現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范,二是要根據項目特點。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及制度,以保證施工生產的安全。例如:為保證吊裝作業的安全,除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外,有的項目還需確立安全作業區,凡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該作業區內,并采取設置警戒區域、派專人值守、設置路障等措施。
六、其它要點
1、在審查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時,還應對一些細節進行審查。例如:設計要求對鋼結構除銹達sa2.5級,那么在該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工藝保證措施一節就必須有對拋丸除銹的表述,且在機械計劃中就應有拋丸機的供應計劃,在材料計劃輔料一欄中就應有鐵丸的供應計劃。
2、在施工總平面圖中,除應標明作業區、辦公區、庫房外,還應標明施工道路及要求、堆放場、供用電設施布置及負荷要求、施工給排水、現場消防設施布置等,如果是擴建工程應考慮新區與舊區的隔離措施,需防火的還應有專設防火墻及隔離帶的方案。
上述內容只是對“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審查的一些要點,僅供參考。對一個項目的“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時,應根據項目特點、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審查。
吊裝方案審核要點吊裝方案編制依據規范篇四
1、審查內容
1、施工組織總設計:
2、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分析;
3、施工部署和主要項目施工方案;
4、施工總進度計劃;
5、全場性的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6、施工資源總需要量計劃;
7、安全文明施工及應急預案;
8、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項主要技術經濟評價指標。
量計劃,施工平面圖;保證質量、安全、降低成本和凍雨季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等。
?施工方案設計:指重點部位、關鍵工序或技術復雜的分項、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施工方案。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施工程序和順序;主要分項分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機械選擇;技術、質量保證措施等內。
4)主要項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現場條件及工藝要求;
7)主要的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措施針對性、有效性如何; 8)施工現場總體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證工程的正常順利施工,是否有利于工程保證質量,施工總平面圖是否與建筑平面協調一致。
2、審查意見
修改補充意見后簽署“暫不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待修改完善后再報,請總監理工程師審核”。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總監理工程師對專業監理工程師的審查進行審核,如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應簽認“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并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如不同意專業監理工程師的審查意見,應簡明提出與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的不同之處,簽署修改意見,并簽認最終結論“同意(不同意)承包單位按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修改后再報)”。
3、注意事項
3)安全、環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切實可行并符合有關規定; 4)規模大、結構復雜或屬新結構、特種機構的工程,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審查后,還應報送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必要時與建設單位協商,組織有關專業部門和有關專家會審。
5)承建單位按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如需對其內容作較大變更,應在實施前將變更內容以《承建單位變更申請表(通用)》的書面形式,報送監理機構審查。
4、《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寫中易出現的幾個問題
(1)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
4)沒有明確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在施工中應填寫的質量記錄,后果是現場作業人員,忽視或沒有進行質量記錄的填寫,留下的質量記錄失真。
(2)施工方案、工藝要求和安全措施
1)工藝要求不明確,施工方案不清楚,沒有明確應執行的“施工工
藝和檢驗、試驗規程”使現場施工無法進行;
4)缺少進貨檢驗和顧客提供產品的檢驗要求。(5)引用文件
2)沒有文件編號或版次號,容易誤用過期作廢的文件; 3)沒有所引用的條款號,給實施者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