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計劃又叫 教學計劃的重要性篇一
為了發揮名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為了幫助更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快速的成長,我選擇和張燕老師結對子,同張燕老師共同進步。
張燕老師20xx年參加工作,現在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經驗不斷的積累。但她平時工作也很認真踏實,有責任心,但教學經驗不足,在課堂教學方面還需要不斷學習。
以此“名師工作室師帶徒”為平臺,以聽評課和理論學習為主要方式,使徒弟的教育教學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讓張燕老師快速的成長。
1.加強徒弟的理論學習,每學期至少讀1本書。
2.在開學初和徒弟共同討論制定師帶徒活動計劃。
3.師傅每學期為徒弟提供2節示范課,供徒弟學習。
4.每月第一周幫助徒弟備一次課。對于上課內容進行研究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5.每四周聽徒弟一次課,課后認真評課,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課堂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幫助徒弟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6.每學期幫助徒弟上一節高質量的校內公開課,共同研討,提高徒弟駕馭課堂的能力。
7.不斷參加各種教學活動。只要有培訓學習的機會都要領著徒弟一起參加,督促徒弟及時的寫下心得體會并與徒弟分享自己的所得。
教學計劃又叫 教學計劃的重要性篇二
一、教材分析 :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三班,四班各64人,多數學生愛學習,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態度較端正。整體來說,學生對實踐性作業敷衍了事,有的學生思維教慢,針對這種情況,制定教學措施如下:
四、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能力。
2、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課時安排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復習(5課時)
教學計劃又叫 教學計劃的重要性篇三
人教版第一冊《語文》p.61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乚、乙”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教法應用:
小組討論法,質疑問難。
生字卡片、課件、圖畫、膠水(或磁石)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你們想看嗎?你覺得這幾幅圖怎么樣?(播放四季景物的課件,然后定格四幅圖。)
2、選擇一幅你最喜歡的圖畫,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指名回答問題。(教師板書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構成了一年的--“四季”(學生答后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圖片入手,引導學生從圖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就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那么,這么美的圖畫,要是配上一首兒童詩,一定會更棒!(配樂兒童詩朗誦)這首兒童詩就在我們的課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們一樣朗誦出來? (課件配樂朗讀,按喇叭鍵)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激發讀課文的欲望)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再數一數課文中有幾句話,把它讀通順。
(設計意圖:讀中識字,讓學生通過讀,掌握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1、 這篇課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該注意,能給大家提個醒嗎?
(課件按學生的提醒顯示生字,字上面紅色顯示4個偏旁“月、雨、口、禾”)
如: “葉”、“圓”的音節是整體認讀音節。
“秋”、“就”的韻母是iu,不是iou。
2、比賽讀:
(1)課文有幾個小節?交代比賽規則:你最喜歡讀哪一小節,最有把握讀好它,就選哪一小節參加比賽。
(3)指名參賽。(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每段請2—3個學生
(4)點評:你認為哪位選手讀得最棒,能說出他好在哪兒嗎?
(意圖: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促使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1、在課文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交流反饋 根據學生質疑隨機重點引導學習一句,扶一放三,使其能舉一反三
如句1:
學這一句就得引導解決以下問題:
(1)“草芽”指什么?
草芽不會說話,課文中為什么寫他對小鳥說他是春天?再有感情讀課文
草芽為什么對小鳥說他就是春天?你認為還有什么可以說自己是春天?
(2)用“是——”練習說話 (課件點擊“是”,“是——”字閃爍)
而其他3句略學:只解決什么是“谷穗” 、“鞠著躬” 、“一挺” 、“頑皮”?
(設計意圖:解學生所疑,急學生所需。以探究學生的疑問為教學目標,展開學習,并隨機引導學習課文,既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主動學習;又能在幫助解決重難點的同時,根據課文四個段落相似的特點,采取舉一反三的教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受到高效。)
課間操。
結合圖,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好朋友背、加動作背)背出熱愛四季、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文用四個小節,短短的幾行就把四季的景色描繪得那么生動。小朋友也很了不起的,讓我們也來學學課文的樣子,來描繪一下這些美麗的圖畫,好嗎?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季節(播放音樂),并仿照書上的句式向你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畫。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以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地參與學習活動。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以讀帶講,體現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盡情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保護自然,使四季更美)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
板書設計:
四 季
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