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周記600字 中秋周記200字左右篇一
在外守著邊疆,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只能遙遙的望著家的方向,看著月亮,許下要快點和家人團聚的愿望;為了家人的吃住,離家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把掙下的辛苦錢遞給了郵局的工作人員,打個電話,囑咐著好好過節,不必太省錢了;濟苦救貧的志愿者們,有的遠在國外,冒著生命危險,中秋也不能和家人好好地講一通電話,只能強忍著思念。希望這些離家的人可以快點和家人團聚。
中秋到了,mh370失蹤至今已經有五個月的時長了,中秋本應團圓,一家人快快樂樂的賞月,可是這個中秋,這些失去了親人的人注定將在思念中度過祝愿他們中秋快樂,讓悲傷早日除去。
我知道你們是孤獨的,月圓月圓,可是在你們眼中,它圓不了,可是你們也要好好的過這個節,也許明天,也許明年,你們將不再孤獨。
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周記600字 中秋周記200字左右篇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蘇軾所作的中秋名篇《水調歌頭》,懵懂少年時,學習了這篇佳作之后,很是喜歡。
明月幾時有?每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輪明月,或圓或缺,或晴或陰。在我們迷茫的時候,它是一個象征,是一個讓我們堅持理想的動力。有它照亮的地方,就有了堅持。
離開學校,步入鐵路。我們接觸與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我們懂得了更多的人情世故,明白了更廣義上的關心,明白了原來堅持也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堅持最初的理想,明月就在心中。
天上的宮闕,只屬于一種美好的意象。因心中有明月,我們可以忘記時間,可以忘記疲勞,但我們必須用心面對每一天,面對每一個機遇與挑戰。面對困難,我們沒有逃避的理由和借口,“辦法總比困難要多”,做任何事情,我們首先要有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要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練,當作一種成長,當作對心中明月的一份堅守,對美麗的嬋娟的向往。
月華慷慨分贈世人,人間本不應該有恨。只要我們都獻出一份真誠和愛心,那么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我們散發的正能量會感染身邊每一個人,我們理應堅信光明,堅持精華之道,摒棄糟粕之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明月,所以同事間,朋友間,情侶間理應多點關愛,少點責備。
人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但是我們要堅信,這一次的分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我們要把目光放在一個長遠高度上,去體會人間真情。
此時此刻,身處異鄉,我舉頭望月,遙遠想親人,唯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周記600字 中秋周記200字左右篇三
彎彎如鉤的月牙和圓圓滿滿的圓月,是月亮最為人稱道的兩種形態。
從前我喜歡那彎彎的月牙,喜歡它的那種溫婉和細膩,而如今,我愛上了圓月,愛上了它的這種圓圓滿滿的幸福。
“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情啊”,每當聽到這首兒歌,小吃貨的內心總是澎湃著:終于又可以吃上月餅了,甜甜的蓮蓉裹著油亮的蛋黃,蛋黃的香味和蓮蓉的甜味交相輝映,甜而不膩,一個接一個,總是將小肚子撐得像十五的月亮一般圓。
小時候的中秋節總是能與家人相聚一堂,還沒有過別離之苦的孩子,感受不到團圓的幸福。讀大學那年,我第一次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過中秋節。那時所在的地方正好刮北風,我被狂風堵在宿舍里,品嘗著爸媽特地寄來的月餅。吃著美味的蓮蓉蛋黃月餅,看著電視里的中秋晚會,熟悉的兒歌再次響起,突然特別想念父母。
打了個電話回家,幾句家常,聽得出父母在準備豐盛的晚餐,這才第一次體會到了團圓的幸福。我站在陽臺上,看著那圓圓滿滿的月亮,終于懂得了圓月的美好,看出了圓滿的意義。
又是一年月圓夜,我回到了家里,回歸了家庭聚會,吃著熟悉的蛋黃月餅,耳邊充斥著媽媽的嘮叨。
中秋圓月,是團圓的象征,而團圓,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