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質量強市工作要點質量強市工作總結篇一
成立以鄉長徐宏任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燎原鄉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要嚴格按照崇目督15號文件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工作目標,由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專人負責全鄉質量強市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
(一)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質量誠信、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利用逢場天設立咨詢點、廣播、宣傳車、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特別是九月份開展質量月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
(二)在企業開展質量攻關、改進、風險分析活動,并建立完善質量誠信體系,企業的實名制建立企業質量誠信檔案,提高了企業誠信意識,通過進企業對接、交流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體系。
(三)由鄉安辦牽頭建立了各企業以預防為主的質量安全管理防控體系,健全了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和制定了應急預案,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依法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并按要求落實了質量安全風險排查長效機制。
(四)配合相關部門指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極大提高了顧客滿意度,未發生產品和服務投訴案件。
(五)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鄉污水處理廠運轉正常,并加強學校、單位周邊噪聲污染治理,鄉治理辦牽頭長期開展揚塵治理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在今年實施十萬畝農業項目期間要求建筑材料運輸全密封,定期進行灑水沖洗行動。
(六)建立和健全社會質量監督員制度,各村(社區)都確立了專人負責質量監督和解決矛盾糾紛工作,及時維護消費者權益。及時處理群眾提出的問題。
質量強市工作要點質量強市工作總結篇二
質量是經濟強市建設的重要引擎,也是經濟強市建設的決定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創建質量強市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一)領導重視,制定專項目標,工作責任落實
20xx年4月17日,召開了質量強區動員大會,區質量強區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14個街辦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通報了xx市質量工作暨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會議的相關精神,部署了質量強區下一階段工作任務,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質量強區工作的實施意見》(成華府〔20xx〕28號),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分管質量工作的副區長任常務副組長,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區質監局局長任副組長的xx區質量強區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質量強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質量強區聯席會議。分解下達了《xx區質量強區工作專項目標的通知》(成華質監〔20xx〕12號),確定我區質量工作重點由“質量興區”轉變為“質量強區”,全面推進全區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的提升,以品牌創建提升城市綜合價值,推動全區質量總體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并設立了專職質量安全監管員和兼職的質量安全協管員,由區財政保障其經費開支,將質量強區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按照目標要求,我區各部門和街辦對目標及時進行了貫徹和落實,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和措施,扎實有效推進質量強市工作。有的成員單位還專門成立了以局長、辦事處主任或黨工委書記為組長,各職能科室參加的質量強市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為“質量強市”工作提供可靠的組織和人員保障。使我區質量工作呈現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看重,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新格局。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名牌影響,質量強市逐步深入人心
為了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強市和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的認識,建立更加開放的質量發展工作格局,增強質量監督的社會參與,形成符合城市特點的質量精神,結合我區實際情況,我們一是在新成華報開設“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專欄,通過專版、專題,深度報道我區示范點建設以及在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單位、突出人物。二是在xx區門戶網站首頁以游動浮標形式推出“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宣傳標語,同時在政務要聞和視頻新聞欄目中,及時上傳更新相關報道。三是開展質量文化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活動,發放質量宣傳手冊、張貼質量宣傳畫、懸掛質量宣傳橫幅等,增加市民對質量創建活動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四是建立“質量教育基地”,從娃娃開展抓質量教育。在區教育局的協助和企業支持的基礎上,確立了“成都光明乳業有限公司”作為“成華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并制訂了相關的質量教育社會實踐計劃,定期為學生普及質量法律法規,講解乳制品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及檢測等產品質量知識及食品安全常識,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質量觀念、品牌觀念,同時借助“小手拉大手”的途徑,通過學生向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家庭傳播質量安全知識,把質量安全知識宣傳到千家萬戶,全面促進質量安全基本知識的普及。通過廣泛宣傳質量強市工作,加強質量教育培訓,普及質量知識,增強了全民質量意識,質量意識逐步深入企業、中小學生及老百姓心中,全區形成了人人關注質量,人人監督質量的局面。
充分發揮質量強區領導小組職責,組織協調質量強區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共同協作。今年以來,共組織聯合專項整治行動15次,出動聯合執法人員2000余人(次),全面推進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一是品牌建設工作取得新實效。圍繞戰略主導產業,以優勢骨干企業為主體,培育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重點申報培育了“成都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按照市局部署開展了質量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申報3a企業1家,2a企業4家,a級企業1家,二是標準化工作實現新突破。積極推進xx區養老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包括國家標準23個、行業標準5個、xx市地方標準2個、xx區自制標準27個,總共57項標準構成的xx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標準,涵蓋了集中式養老和分散式養老兩種不同模式,標準覆蓋率達到 90%以上。我區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已于12月13日順利通過國標委的檢查驗收;三是質量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成華質監局充分運用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質量體系認證等手段,推動企業積極采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不斷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截止目前,組織10余家企業參加首席質量官培訓,率先在全區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和四川名牌創建企業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提高了企業質量管理的主體責任。打造了華潤萬象城為城市轄區示范點,使成華又多了一張城市名片,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優美、舒適的購物環境。區城市管理局組織開展揚塵治理“三大工程”(道路硬化、裸土覆蓋、綠化帶提檔降土)工作。對三環路以外重點區域道路、三環路以內主要街道、干道實施清掃除塵和沖洗除塵保潔360余次,推進建筑垃圾全密封運輸和公司化運營管理工作,進行城市污水處理達到81%。區工商局建立健全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建立各部門間的聯動機制。建立質量失信懲戒、公開制度,將嚴重違法違規企業納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推動質量信用服務機構的'發展和質量信用服務產品的運用。區食藥監局極積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在菜市場、大型超市、學校食堂等36個單位實行肉類蔬菜可追溯,在食品種養殖環節、生活環節、餐飲環節培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企業2家。區建設局強化“北改”開工項目及地鐵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強華對施工現場主體質量監管行為,定期對工程關鍵部位進行抽查和巡查,督促建設主體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規范。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實行分戶驗收制度,加強質量管控,設置竣工工程永久性質量責任標牌568個,確保了城市保障房工程建設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區環保局加強對噪聲污染防治,防治交通、工業、建筑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開展敏感時期區域噪聲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噪聲污染行為,確保了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5分貝。通過區質量強區成員單位根據職責,通力合作,我區質量強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四)加大打假治劣力度,為品牌和質量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我區組織了20余起打假治劣聯合行動,對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假冒偽劣及侵犯知識產權及商標等的產品和行為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區質監部門開展了3c認證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等專項整治,全年共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040件,其中立案案件42件,大要案27件,當場處罰968件,舉報(申訴)13 件。藥監部門開展了無證行醫、無證經營藥品以及醫療器械的專項整治,對21家藥品批發企業301家零售連鎖和零售藥店實行了動態監管,開展專項檢查23 次,立案查處了15家涉及藥品的案件,保障了我區藥品及醫療器械的質量安全。通過專項整治,有力地打擊了制假售假行為,震懾了各類不法行為,促進了各企業按標準規范化生產。
(一)繼續抓好“質量監管,質量提升”示范推廣工作,抓好“質量發展綱要(20xx—20xx年)”的學習與宣貫,全面完成確定的“質量監管,質量提升”示范推廣工作目標任務。
(二)繼續抓好名牌培育工作,大力開展幫扶,支持企業質量創新、科技創新、人才創新,積極爭創四川省名牌企業。
(三)繼續加強質量強區各成員單位的協調與配合,加強重點工業產品、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為xx市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四)繼續抓好養老服務標準的貫徹實施,將試點成果向全區所有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全覆蓋。
1.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2.
市國稅局創建省文明單位年度總結
3.
市教育系統創建環保模范城市方案
4.
質量工作總結
5.
創建衛生單位工作總結
6.
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7.
創建綠色小區工作總結
8.
平安創建工作總結
質量強市工作要點質量強市工作總結篇三
成立以鄉長徐宏任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燎原鄉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要嚴格按照崇目督15號文件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工作目標,由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專人負責全鄉質量強市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
(一)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質量誠信、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利用逢場天設立咨詢點、廣播、宣傳車、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特別是九月份開展質量月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
(二)在企業開展質量攻關、改進、風險分析活動,并建立完善質量誠信體系,企業的實名制建立企業質量誠信檔案,提高了企業誠信意識,通過進企業對接、交流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體系。
(三)由鄉安辦牽頭建立了各企業以預防為主的質量安全管理防控體系,健全了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和制定了應急預案,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依法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并按要求落實了質量安全風險排查長效機制。
(四)配合相關部門指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極大提高了顧客滿意度,未發生產品和服務投訴案件。
(五)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鄉污水處理廠運轉正常,并加強學校、單位周邊噪聲污染治理,鄉治理辦牽頭長期開展揚塵治理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在今年實施十萬畝農業項目期間要求建筑材料運輸全密封,定期進行灑水沖洗行動。
(六)建立和健全社會質量監督員制度,各村(社區)都確立了專人負責質量監督和解決矛盾糾紛工作,及時維護消費者權益。及時處理群眾提出的問題。
質量強市工作要點質量強市工作總結篇四
201x年市政府印發了《貴港市質量興市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實施“質量興市”戰略。20xx年,我市為深入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出臺《貴港市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工作方案
》,推動從“質量興市”向“質量強市”轉變。我市實施質量興市戰略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領導下,經過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社會互動”的格局。1.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
一是領導重視、組織到位。20xx年,成立了質量興市﹙縣、區﹚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質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分析質量形勢,交流經驗,研究部署各階段質量工作。二是保障經費、鼓勵先進。各市縣政府在財政預算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都安排質量強市﹙縣﹚工作經費。
2.品牌戰略效果顯著。
實施質量興市以來, 中國馳名商標2個,廣西名牌產品34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10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個,廣西老字號2個,廣西著名商標62件,廣西優質工程14個, 4星級旅游酒店5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6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20xx年設立“貴港市市長質量獎”,截至目前已開展了兩屆評審,共4家企業獲獎。
3.標準化推進有成果。
全市已建立了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4個,省級示范區6個,并制定實施各級農業地方標準24個, 覆蓋了水果、蔬菜、糧食、禽畜及生態循環等多個產品和產業。貴港市芭田生態有限公司、永新畜牧西江公司等4個企業先后創建 “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在服務業標準化方面,中石化貴港分公司服務業自治區級標準化示范試點在20xx年獲得批準立項,成為我區首批服務業省級標準化試點。
4.整體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末四大質量在保持原有水平上均有了全面提升。制造業產品平均抽檢合格91.5%;食品各環節平均抽檢合格率91.1%;國家基本藥物品種平均抽檢合格率達90%以上;農產品平均抽檢合格率99%;全市大中型建筑工程驗收合格率平均達95 %以上;全市各主要服務行業平均滿意度達80%以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完成率完成率達100%。
6.檢測平臺建設有突破。
““期間,加快推進質檢中心建設,自治區級服裝檢測中心已完成實驗室裝修,自治區級水泥及建材檢測中心已落實建設用地和完成項目立項。兩級質檢、計量技術機構技術實力不斷增強,市級質檢機構檢測項目不斷拓寬,檢測項目已達626項產品(參數),年檢驗樣品總數已達3000多批/次。市級計量機構20xx年擁有35項計量標準,比20xx年增長59.1%;投入設備和技術改造經費247.80萬元,比20xx年的60萬元增長313%;計量標準裝置及檢測設備資產總值達310.16萬元,比20xx年的127萬元增長144.2%;檢測項目由20xx的36項增至49項,達到平均每年增加2.6項,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通過優質服務,全系統20xx年事業收入預計達到1315萬元,比20xx年增長3.9%。
1.工業方面。鞏固提升現有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充分發揮我市港口優勢,以生產許可、市場準入、強制性認證認可等質量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采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2.農業方面。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生產,加大推動“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工作力度,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管理,落實“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發展支持政策。及時組織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復查換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年檢、續展工作,促進我市“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種植面積穩定擴大,獲得認證產品數量不斷增多,農業標準化生產不斷得到發展。
3.服務業方面。繼續以加快構建西江經濟帶物流中心建設為載體,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培育一批物流龍頭企業,推動物流業國際化、規模化發展。以建設西江流域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為載體,豐富旅游內涵,加快服務標準體系,提升貴港旅游產品質量和規模,打造宗教文化、生態旅游品牌。以積極實施“樹桂菜品牌”工程為載體,培育餐飲業企業品牌。重點培育一批休閑街區,努力實現人性化、親情化、精細化服務,大力發展餐飲服務標準化和關聯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
真正建立質量誠信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電子化技術,歸集質量監督、檢驗檢測、行政執法、認證認可、計量、標準、特設、安監、環保等各個業務領域在依法履職過程中產生的質量信用信息,搭建統一的企業質量信用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記錄平臺,建立質量誠信聯動機制,做好質量信用獎懲信息發布和監督整改。
1. 質量興市工作推進不夠平衡。
我市質量興市工作雖是同時部署、同步開展,但仍有少數單位的工作落實不夠扎實,發展不夠平衡、認識還不到位,還沒有完全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整體推動的工作格局。
2. 企業主體作用有待加強
3.制約發展因素較多。
我市經濟發展中存在著企業規模低小散、產業結構低檔次、產品品牌同質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道德誠信缺失等問題,以及高素質質量專業人才的短缺,成為制約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4. 缺少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產品。
原創性產品和創新技術較少,國家級知名品牌不多,品牌帶動經濟發展的成效不明顯,質量理論研究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研成果轉化滯后,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驅動力不強,粗放型發展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5.技術服務水平不高。
高端檢驗檢測設備配備不足,應對突發質量安全事件存在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檢不快等問題,技術機構的檢測技術與裝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公共檢測平臺還缺乏“高、精、尖”的學科帶頭人,高素質人才不足;檢驗檢測市場化發展,對貴港質檢機構檢測能力、服務質量水平提出了新挑戰。
從資金,技術人才方面幫扶貴港市完善產品、特種設備、計量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構建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檢驗檢測支撐保障體系,滿足企業的需求,減少異地檢驗檢測造成的各項成本。
以上是我代表貴港市質量興市辦針對調研組提出的五個問題的簡要論述,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