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有趣的創業案例有趣的創業項目篇一
謝玲萬,是該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大一剛進校時,謝玲萬帶的錢還不夠交學費,那時,他就決定以后要自己掙錢交學費,養活自己。
“很多人都想創業,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從何入手。”謝玲萬說,他的創業是從校園中的“小買賣”做起的。謝玲萬發現學生喜歡看《英語周報》,他就通過努力當上了校園代理,最終做了700份左右,掙了六七千元,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后來,一個偶然機會,謝玲萬看到教務處貼的征訂下學年教材的通知,學生可自愿購買,他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就跑到書城、舊書市場聯系資源。由于自己賣的教材便宜,很受學生歡迎,“做得最好時,一年能掙八九萬元”。
大學時,何先聲組織班上同學出去旅游時認識了旅行社的經理,從此何先聲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園代理業務。事后,他組織了60人游世紀歡樂園,每人5塊錢提成,這300塊錢是他賺得的第一桶金,如今他已是鄭州一家照明工程公司的總經理。
大一暑假,何先聲進入河南一家網絡公司打工。后來,何先聲自己想開家網絡公司,但要投入十幾萬,還要有懂技術的人。
可當時,這兩樣他都沒有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何先聲說,他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在網站打工時認識的一位老總,希望他能投資,然后又找了位技術人員,兩人都答應了。就這樣,公司就開起來了。
他認為,大學生要用自己的頭腦賺取第一筆原始資金,而不是盲目投資,“投資不是我們干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給我們投資”。
李強農學院的同學在農科所或科研單位就業后,他卻選擇在江南的一家漁業養殖場打工,待遇不好,工作十分辛苦。對此,很多同學嘲笑他,一個名牌大學生淪為高級打工仔有所不值,家人也很不理解。李強卻有自己的職場規劃,先苦后甜。
原來,他是在拜師深造。在打工兩年里,他利用技術員的合理身份,遍訪周邊牛蛙、甲魚、螃蟹等養殖場,向高級漁技師學藝。自認為成了這方面的行家里手后,他辭工回來,辦了一間“漁大夫”診所,為遍布市郊八十多個養殖場”送醫送藥”。由于技術精湛,專業熟,本市又獨此一家,那些患了“漁病”的養殖戶只會想到他。為避免遭遇全部損失,盡管開的“診斷費”和治療費相對較高,也樂意付。現在,吳強年“出診”收入在八萬左右。
20xx年,羅漢明和同學開辦了一家環保產品公司。他們擁有一種節能產品的完全自主產權,在所做的營銷網站上一炮打響,每天問價,要求訂貨的客戶源源不斷。
讓人困惑的是,好幾次,外地來公司訂貨的客戶考察了公司,看過產品,都表示滿意,但簽約時總有些不放心。后來,和一個用戶深談后才得知,公司全都是二十幾歲的小年輕兒,怕有閃失。羅漢明靈機一動,招來一名懂技術會營銷的退休工程師“坐鎮”,從此銷售形勢大變。羅漢明實為總經理,但名片上卻印的是業務員。
他和女友想到給白領做盒飯,分八元、十元和十二元等三個等級,隔幾天換菜式。盒飯干凈衛生,包裝漂亮。“刷”三十次卡,送“公仔狗”或“海盜熊”。另配有韓國泡菜或開心果,特殊售賣方式引起了白領的興趣。在金融街推廣開后,他們又在“光谷”和開發區等白領集中地設點,聘了五名大學生當幫手。
有趣的創業案例有趣的創業項目篇二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學生卻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高eq,兩年就賺到這筆錢。創業如何選項目?他叫潘文偉,2007年剛來廣州時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現在他已經是有樓有車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偉曾一度想退學,不過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當年只有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 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創業如何選項目?來到廣州后,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
小試牛刀從院服開始,他就意識到了里面有錢可賺,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項目,潘文偉看到了商機。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里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并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后,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學校的院服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后,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最后,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項目。雖然第一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潘文偉靈活的頭腦能夠見機行事,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設備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正好在招標安檢設備,于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梁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后,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賺到這筆錢后,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嚇得母親驚恐地在電話中問了10多次“錢從哪里來的”。幾年間潘文偉陸續做了外墻磚生意、與朋友合伙開酒吧,并開始投資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繼續生財。今年3月,潘文偉還投資了50萬元在大學城開了間網絡公司。
有趣的創業案例有趣的創業項目篇三
以短視頻“吐槽”而獲得高達千萬粉絲的papi醬近期獲得1200萬元投資的消息引爆社會對于網紅是否為下一個網絡投資熱點的關注。
說起papi醬的走紅則要回顧一下,20xx年7月起,在凌亂的家居背景中,一位年輕美女papi醬穿著家居服,素顏出鏡,以獨白秀的形式,利用變音器發布原創短視頻內容,通過對口型、方言惡搞、男女關系點評等,大講時下熱點。 據報道,papi醬在微博上的粉絲數已高達1072萬人,數量上一舉超越許多當紅熱門明星,像岳云鵬、歌手華晨宇等人。
據了解,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宣布對papi醬投資1200萬元,占股12%;papi醬團隊持股88%,估值1億元。3月21日,羅輯思維宣布與papi醬聯合拍賣廣告,廣告主可以在短視頻中露臉。這起投資被業內視為首例網紅成功“變現”案例。
可以說,papi醬演繹了一個在半年時間內從一個無人知曉的窮學生變成估值上億元的網紅傳奇。但是,papi醬的傳奇能否復制?網紅會否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投資熱點等等皆是未知數。
在papi醬獲千萬元投資后,網紅經濟正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和重視。招商證券分析指出,嚴格意義上講,網紅并非新生事物,但“網紅經濟”這一概念近兩年才被提出。實現從網紅至“網紅經濟”的跨越,需要具備高質量的社交資產和恰當的商業模式。伴隨消費趨勢變化,電商面臨產品同質化、流量獲取成本高、轉化率低等諸多問題,以及消費者獲取信息方式的轉變,網紅經濟近兩年來快速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網紅經濟市場規模過千億元,短期內行業或將加速擴張,長期而言,實力不同的網紅群體將出現內部分層,各自配合不同的變現模式,形成較為穩定的金字塔結構。從淘寶網紅到電競主播再到移動視頻,網紅經濟衍生的產業鏈已經比較龐大了。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目前至少有包括服裝及電商平臺、視頻直播平臺、電子競技及美容醫療板塊可能會受益于網紅經濟。
不過,也有一些評論者認為,巨額融資對于“網紅經濟”有的也像是一輪商業炒作,難逃“泡沫宿命”。例如papi醬獲得巨額投資后,許多網民擔心視頻質量下滑,甚至微博留言道:“以后不會都是廣告了吧”。
對此,有專家指出,自媒體發展的道路不應是利用粉絲打廣告,而是將內容和模式賣出去后,利用粉絲布局電商。不能為了取悅受眾而低俗媚俗,保持持續不斷的高水準內容生產,才能在更迭迅速的網絡時代立足。
有趣的創業案例有趣的創業項目篇四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創業成功者其實都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用自己的實例證明了,中國大學生創業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克,比爾蓋茨那樣,做一個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
當然,創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一個創業者必備的素質是能清楚判斷,形勢作出決策,究竟你是否要直接創業,還得你自己說了算。
1.大學生在學校里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愿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康盛創想創始人戴志康是無數互聯網人的偶像,他創建的“discuz!”開源模板與“wordpress”并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開源網站模板,被數以百萬級的站長使用,深刻的改變了中國互聯網,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學生創業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性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編程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后的1995 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件。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卷了各類計算機大賽。戴志康20xx年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20xx年便在校外創業,他在外面找到一間月租300塊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個小時都泡在電腦前面,最終他創造的“discuz!”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建站開源模板,“discuz!”于20xx年被騰訊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
2、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聚美優品的ceo陳鷗也是一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他的大學生創業經歷要追溯到他的上一個創業項目gg游戲平臺。陳鷗16歲的時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一個資深游戲愛好者,在大四的時候陳鷗決定在游戲領域創業,憑著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后來影響力巨大的gg游戲平臺。作為當時沒有任何資源的大學生創業者,那時的創業經歷是非常艱苦的,據陳鷗回憶,那時候他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魚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腦殘”了。
后來,陳鷗出售gg平臺,獲得了千萬級別的收益,也為自己后來的創業道路做了極好的鋪墊。而他創造的gg游戲平臺,仍然是現在東亞地區最受歡迎的游戲平臺之一,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欲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夢想心了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拼,創造了財富。
舒義19歲就開始創業,讀大一時就是國內最早的web2.0創業者之一,創辦過國內第一批博客網站blogku,bolgmedia,還創建了一個高校sns和一家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20xx年舒義第三次創業,創辦了成都力美廣告有限公司,后發展為中西部最大的專業網絡廣告公司之一。20xx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廣告有限公司(i-media),兩年內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移動營銷解決方案公司,并于20xx年獲得idg資本投資。目前舒義開始嘗試天使投資,投資創辦過多家移動互聯網公司。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王繼成在大學的專業是電子商務,20xx年,大學畢業后他就一頭扎進了農村的田間地頭。6年里,他和村里的鄉親們一起,在過去低產值的土地上種下了“創業的種子”,一同實現著“致富夢”。20xx年,王繼成從衡水學院畢業。當年,他幸運的成為我國第一批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很快就被分配到了河北省平泉縣黃土梁子鎮梁后村工作。梁后村是一個貧困村,村民們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20xx年的冬季,王繼成在縣內四處考察學習、認真求教,并結合縣情、鎮情、村情,確定了首個創業項目——種植食用菌。經過努力,在平泉縣委組織部和鎮里的協調下,王繼成貸款10萬元建起10畝食用菌園區。
20xx年,食用菌項目盈利3萬元。“許多人覺得一個不會種地的大學生,一下子就能正這么多錢,一些人開始盤算著也想試一試。”20xx年,梁后村搞起來食用菌園區,全村投資將近一百萬元。一年的總產值達到150萬元。20xx年,為了帶動更多任創業,王繼成和當地一家蔬菜種植公司商定,在該公司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共籌集了24.6萬元,承包了28個大棚。 20xx年9月,第一期服務期滿后,王繼成又續簽了3年。王繼成又帶頭發展創業成本更低中藥材種植業,讓一些資金短缺,抗風險能力弱的村民,也加入到了創業的隊伍中來。幾年來,自己不僅從創業中學到了許多知識,還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5、隨著網絡購物的方便性、直觀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個人在網上開店,在線銷售商品,引發了一股個人開網店的風潮。而大學生正是這一群里的主要力量,不少大學生看到這一潮流紛紛投身個人網店,成功者比比皆是,更有不少大學生選擇輟學而投身網店。
風靡全國,中國最成功的桌游三國殺,其創始人黃愷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黃愷20xx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游戲設計專業,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不務正業”,模仿國外桌游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人娛樂風格的桌游《三國殺》。20xx年10月,大二的黃愷開始在淘寶網上販賣《三國殺》,沒想到大受歡迎,而畢業后的黃愷并沒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萬元注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做起《三國殺》的生意,20xx年6月底《三國殺》成為中國被移植至網游平臺的一款桌上游戲,20xx年《三國殺》正版桌游售出200多萬套。
粗略估計,《三國殺》迄今至少給黃愷帶來了幾千萬的收益,并且隨著《三國殺》牌品的發展,收益還將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