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一
在一幅漫畫中,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身強力壯,并且有一個兩歲的小男孩,生活幸福美滿。然而,在小男孩七八歲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小男孩成天躺在沙發上吃零食;玩好的玩具攤散一地;父親半蹲著,一手撫摸著男孩的頭,一手喂給他西瓜吃;母親正跪在地上,給男孩穿著襪子。
父母心甘情愿地給兒子當牛做馬,替兒子包辦了一切,那么,離開父母小孩子該如何生存?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一位小學五年級學生,成績總是不及格。他的母親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玩,經常幫他抄生字,完成一些有難度的社會課作業,導致于孩子上了中學,碰到作業一多就哇哇大哭,飽受同學們的白眼,老師的呵斥。可是他的母親卻反過來責怪老師,同學,并且繼續為孩子完成各科作業。
看完文章后,我認為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但如此做法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有父母在,他們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父母能陪孩子一輩子嗎?一旦父母不在,他們完全沒有了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即使是生活下去的能力。
所以,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成才的父母,一定記得:愛孩子是可以的,可是溺愛孩子就不行了!要知道,這樣的愛是傷害。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二
父母疼愛子女是一種本性、本能,然而疼愛也需講究方案、方法、方式,而不是無原則的縱容子女們胡作非為。
我不愛看電視,對于新聞之類我不怎么看,也只是隨父親看那一小會那已。但在那湊巧的時間里,我明白了一個真理,請丟掉溺愛。
我吃飯晚餐隨之走向飯廳走向大廳,恰巧看到電視臺上正播發著一則新聞,一個沒到五歲的小孩子拿著匕首刺死她最親愛的媽媽。是這樣說的:一位少婦特別疼愛自己沒到五歲的兒子,兒子想要什么,少婦便買給他什么。一夜,少婦領兒子去賞月,小兒向少婦索要天上的月亮,少婦自然無法答應,小兒竟抽出匕首,向自己的親生母親步步緊逼過去……這則新聞,使我為那位兒子感到不平了,他沒有遇上一位好母親。
父母的愛是為了來教育子女如何成長,是在引導他們去成才,而不是因為溺愛而傷害了子女們。這才是能使這傷害變得豪邁!
讓子女們知道母親的勞累;讓子女們知道父親的辛酸;讓子女懂得尊老,讓子女們懂得謙虛;讓……請你丟掉溺愛,讓你們的愛換種方式;也許你發現:原來丟掉了溺愛,你不僅會得到子女回報你們的敬愛,還會培養出人出人愛的人才!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三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畫:兩棵大樹依靠在一起,中間隔著一棵小樹苗。樹爸爸和樹媽媽不顧日曬雨淋,不惜一切來保護小樹苗。可是他們卻不知,小樹的成長是需要陽光和雨露來滋養的呀!
我看完這幅圖,也想到了一件有關于自己的事。
這一天,我和姐姐要去幫爸爸買一張賀卡,但被媽媽在半途中攔住了,媽媽問我們要去哪里我們也不說。過了一會兒,我們沒辦法了,只有告訴媽媽我們去買賀卡了。一聽見賀卡二字,媽媽就像趕集會,忙著跑著走向房間,換好了衣服又跑過來對我們:“我要和你們一起去。”哦,這對我們來說,打擊實在太大了,無奈的我們,也只好讓媽媽加入我們的隊伍。
我們來到了史泰博,責令的賀卡應有盡有,我們挑選了三張賀卡,一起付了錢。這時,媽媽又讓我們拆開來看看,有沒有壞掉,我就說:“這么大個商店,怎么可能有水貨呢?”媽媽苦口婆心的說:“你可不知,這個世界那個人不想賺錢啊?”我堅持說:“商店上都有信任標志的。”媽媽就無言以對,回了家。
其實,爸爸媽媽都有一個愛護孩子的心,像爸爸媽媽這樣的,小樹是無法健康成長的。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四
和媽媽去外地游玩時,親眼看見一件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被媽媽抱著、奶奶哄著、爺爺用巧克力逗著,前面爸爸開路,正所謂眾星捧月、前呼后擁。
可是,這個“小皇帝”還是“哇哇”大哭!爸爸用商量的語氣說:“小寶貝,不哭不哭,過一會爸爸帶你吃大餐!”又用餐巾紙給“小皇帝”輕輕地擦去眼淚。“小皇帝”終于不哭了,可卻開始發號施令了:“媽媽,我要摘花!”媽媽小心地說道:“不行,不能隨便摘公園里的花。”“小皇帝”又哭了!撒嬌地說:“不行嘛!我就要花兒!”沒有辦法,媽媽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摘下一朵給他們家的“小皇帝”。
這一家人來到轉椅旁,爺爺輕輕地問玩不玩轉椅,“小皇帝”大聲叫道:“不玩不玩,你想把我轉暈嗎?”爺爺立刻賠著笑臉說:“不玩,轉椅一點也不好玩,那我們玩秋千吧!”“小皇帝”一把摟住媽媽的脖子,說:“不嘛,我怕……”
看到這里,心中不知被什么卡住了,說不上來什么滋味。心想:這個男孩不就是溫室中的花朵、籠子里的鳥嗎?不經歷風雨的人,將來,他會獨自面臨挑戰和困難嗎?
站在那里,我想對所有父母們說:放手吧!不要對孩子們過分的溺愛!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五
一轉眼,又到了星期五。我一如既往的向窗外望去,那里站著一個高瘦的聲影。他面帶微笑,向我招手。但是,我一眼就看出了不同,以前,他是用右手向我打招呼的,今天怎么改成左手了?我向下望去,他的右手綁滿了繃帶。我一驚,忙向他詢問。
這件意外事故發生在昨天,也就是在星期四。爸爸的工作很辛苦。他站在叉車上,結果他的同事啟動了叉車,他的手正放在叉車上呢。叉車越升越高,一不留神,爸爸的手和墻壁親密觸碰。爸爸的手劃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縫了7針,以至于到現在都還沒好。
今天早上7點,爸爸就用它那大嗓門在喊我起床。我嘀咕了一句:“現在才幾點呀!”我慢吞吞地穿衣服,剛走出房門,卻聽見爸爸在叫我,我不耐煩的說:“干什么呀?”爸爸嚴厲的說:“去把洗衣機里的衣服晾一下。”我有些驚訝了,爸爸是在叫我嗎?他以前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爸爸看著我那驚訝的樣子,語重心長的說:“爸爸的手受傷了,不能動,不能沾水。你看你現在這模樣,做這么點時都怕苦怕,那你將來還能做什么。要是爸爸將來老了,你還希望爸爸來幫你做嗎?唉,都怪我以前太寵溺你了,導致你什么事都不會做。你現在就是差鍛煉。而現在就是鍛煉你的一個機會。你懂嗎?”
“嗯,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晾衣服。”我從來沒有過這么的聽話,這么的懂事。
我梳洗好后,就把衣服掛好,晾干。我看著爸爸的手,我默念著:爸爸已不再溺愛我了。
我應該學會獨立做事了。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在報紙上看了一個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子報名上初中,兒子穿得很時髦和同學談笑風生,卻沒有注意到父親正吃力地背著兒子的行李和書包......
讀完了這篇小故事我深有感觸,文中的父親太溺愛自己的兒子,把他當小皇帝一樣寵著,嬌慣著。他沒有正確的愛自己的兒子,父親過分溺愛自己的兒子實際上市害了他。文中的兒子因為父親從小嬌慣,導致他以自我為中心,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只冷血動物。父親在吃力地背著沉甸甸的行李,他還在那邊若無其事地和新生談笑風生,他絲毫沒有注意到父親臉上豆大般的汗水從臉上滾下;他絲毫沒有注意到父親并不硬朗的身體;父親為他做這個做那個,難道一句感激的話都說不出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其實我們并不難發現社會中就有這種人,比如說啃老族,他(她)們不去找工作,在家里吃喝玩樂,隨意地揮霍父母的錢,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再比如我的妹妹,由于我外公從小就嬌慣她,把她當做小公主一樣寵著,她現在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還不是家長過分溺愛造成的嗎?
家長們,從現在開始別再溺愛自己的子女啦!過分溺愛是一種傷害啊!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七
陽春三月,燕子媽媽帶著幾只小燕子飛回來。
有一只燕子又生了幾只小燕兒,它們在媽媽的照顧下,過著食來張口的日子,漸漸的,它們都長大了。有一天,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說:“孩子,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學習飛行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了。”其中一只小燕子答道:“媽媽,我們還小,您又把我們喂的那么肥,我們那有力氣飛啊?再說,我們也可在家為您看家。”
燕子媽媽聽了,也只好點頭。有一天,天陰沉沉的,燕子媽媽想:看這天就應該會有大雨下,我得在下大雨前找些食物來喂它們。
小燕子睡醒后沒見媽媽,便喳喳地叫了起來。這一叫被蛇聽見了,它爬上樹,看見了那幾只小燕子,小燕子一看見蛇,就嚇得連動都不敢動,小燕子們不停地大叫媽媽,可是媽媽聽不到它們的聲了,它們哀求道:蛇大哥,饒了我們吧!蛇一口就把它們吞了。
燕媽媽帶著蟲子回來了,它回來只看到一灘血和幾根羽毛。燕子媽媽很傷心地說:“孩子啊,是我太愛你們了。要是你們學會飛的話,那就不怕了,也就不會被蛇吃掉了。”
(小作者以自己的視覺寫出了一位媽媽溺愛孩子的后果,帶給我們深思。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八
我甚至永遠無法理解這種愛,它不屬于母愛,也不屬于父愛,更不屬于那在21世紀早已銷聲匿跡的嚴愛。
它像一種病毒,在這個世界中不停地傳播,先是出現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又是出現在戰爭時期的地主之家,隨著科技的高度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充裕,這種病毒又隨之傳染給了每家每戶。
21世紀的家長似乎都有一個共性——對孩子過度偏愛,而21世紀的孩子也有一個共性——對愛過度依賴,而這兩種共性的出現也導致了溺愛的傳播越來越快。
我不得不說現在的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與溺愛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于過度依賴,他們變得狂妄,變得目中無人,再加上在一定時期時,叛逆心理的出現,使他們的父母也管不了他們。
而正是這種狂妄,這種目中無人,使他們更容易被激怒,更容易不顧一切后果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會為他們擺平事后發生的一切,所以他們更容易走向犯罪。
我還聽過一個笑話,覺得形容21世紀的孩子最適合不過。
有一位老師讓一位家長去教訓那位家長的孩子,家長拒絕了,老師問為什么這都不可以,你不是他家長嗎?而家長卻說,他要是發起火來,他是我家長。
這不正是對21世紀的孩子的真實寫照嗎?在他們的眼中親情早已消失,或許在他們的眼中世間的百種愛,早已消失。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愛的理念消失,使他們的內心充滿仇恨,變得黑暗無比,所以他們會漸漸的走向犯罪之路。
所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就要從拒絕溺愛抓起,因為溺愛是導致犯罪的主要原因!
家庭教育為關鍵教育的心得體會篇九
清晨,陽光撒向大地。我翻閱著書本,看到了這一幅漫畫。
書欣的爸爸媽媽很有錢,總是溺愛著書欣,從不讓她與陌生的人講話,書欣的成績也是一點也不好。爸爸和媽媽不僅沒有管她的學習,而且還讓她大量地玩手機,讓她坐在凳子上自由地玩。爸爸工作回來雖然很累,但還是不辭辛苦地給書欣扇風,頭上的汗珠如河流一樣沖了出來。“不夠涼快。”書欣得意地說。
“好。”爸爸給書欣扇風又增加了力。
“閨女,媽媽都試過了,味道還可以!”媽媽嘴里的食物還沒有吃完,就連忙給書欣喂飯。
“還可以,不要。”書欣一邊去擦眼鏡一邊說。書欣的近視度數一次比一次深,媽媽都快要哭了。
其實,像書欣爸媽這樣溺愛孩子的父母還有很多。比如:洛洛是一個成績頂尖的孩子,但就是爸爸媽媽從國外帶回來了個手機。洛洛一見就上了癮,現在連學都不去上了……
一一本來是個好孩子,媽媽太溺愛她了,唯恐她不快樂,從不讓一一做作業,都是媽媽幫她寫。后來一一學會了吸毒,讓家里破產了……
我們應該自律,不要接受家人的溺愛,自覺地把自己應該做的所有事情做到完美。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但只有掙脫溺愛的羈絆,自己不斷努力,去探索,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以及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