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走進和諧的春天讀書筆記篇一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名年僅28歲的青年軍官為了搶救一名素不相識的輕生女子,在寒風凜凜的冬日,毫不猶豫地跳進冰冷的江中。他用盡全身力氣將女子托出水面,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自己卻因體力不支而沉入水底,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那位解放軍就是孟祥斌叔叔!
還有最后一章“親親家園,親親世界”一篇中寫了那些偷獵者用槍聲打破了可可西里的寧靜與和諧,這些偷獵者們難道不明白毀壞這些生命,實際上就是在破壞自己生活的家園嗎?而政府官員索南達杰為了挽救可可西里的珍貴動物——藏羚羊,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雪地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看到這里,我傷心極了,我多么希望這些人能明白生命的可貴,懂得尊重地球上每一個生命,讓地球成為動物們的樂園,讓我們人類永遠看到那青山綠水、藍天白云……
如果你問我:“和諧是什么?”那答案有很多:和諧,就是遇到困難時的坐懷不亂;和諧,就是講臺上老師那孜孜不倦的教誨;和諧,就是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學們團結友愛,奮發向上那瑯瑯的讀書聲;和諧,就是親人間的心靈相通;和諧,就是鄰里間的一個微笑;和諧,就是擁擠的公交車上的一聲“請坐”;和諧,就是他人遇難時的見義勇為……和諧,就是這么簡單,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心觀察,就能發現和諧的身影。
正是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唱響了全社會和諧這首歌,譜寫了社會和諧美麗的樂章。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從心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起走進和諧美好的春天吧!
閱讀完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在學校老師與爸爸媽媽共同的教誨下,我真正懂得了和諧社會是國家富強,民主振興,人民幸福安康。我希望這種和諧理念永遠流傳,讓和諧彌漫我們的校園讓和諧陪伴著我茁壯成長!
走進和諧的春天讀書筆記篇二
這是一本教育我們分辨是非的書,它用生活中真實的例子讓我們懂得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
在我們身邊也有該做的事:
在寒假中,每天早上晨煉時,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四周有沒有垃圾,倘若有的話,就應當撿起來。如果,你正在跑步,看見前方有一個阿姨把喝完的可樂罐隨手扔在地上,這時,你可以嚴肅地對她說:“阿姨,請您把可樂罐撿起來,因為這樣會污染環境的。”
雖然在我們身邊該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不該做的事情也不少呀!
比如你去超市買東西,當發現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時,你不能當作沒有這件事一樣,而是應當立馬跟售貨員說:“阿姨,您多找我錢了!”像這種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一天,我與弟弟出去玩,走著,走著,我看見前方有一個塑料瓶,本想當作沒看到的走過去,可當我走過那個塑料瓶時,總覺得自己丟了什么,我再三猶豫下,掉頭走回去撿那個塑料瓶,清潔工阿姨見了,夸我是個好孩子,我臉紅了,此刻,我終于知道我丟失的是什么了,是重要的環保意識。
一次,我去廣場玩,不小心把嘴里的口香糖吐了出去,剛好落在一個叔叔的包上,我一看,大事不妙!快跑!跑著,跑著,突然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因為我開始后悔。后悔我沒有向叔叔道歉,沒有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我很慚愧……
這本書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有許多為救人而犧牲的英雄,例如孟祥斌、李學生……在這本書中也有許多的做人道理。像能夠為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獻上援助之手,不管是與你熟悉的親人,還是與你不熟悉的陌生人。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善良的“法官媽媽”賈建平,她對犯罪人—小偉在緩刑期間獻上了無微不至的關愛;還有一位80多歲的洪云蘭奶奶的所作所為也很讓人感動。她用省吃儉用而積累的5000余元辦了一個簡陋的福利院,專門收養一些被遺棄或路邊撿來的老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吃飯要喂,還要洗那些臭不可聞的被褥,還有些精神病人會把她打得頭破血流……但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
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要環保,做個守法小公民,還讓我們知道了許多感人的事跡。除了我曾寫到的,還有一些人做出的事也夠英雄,夠氣質,值得我們深深地學習!
走進和諧的春天讀書筆記篇三
炊煙裊裊,楊柳依依,遠山含黛。村頭那顆三百多年的古樟,尤如一位慈祥的歷史老人守望著這座僅有三四十人的村莊。
那個冬日的晚上,一聲啼哭劃破了這個小山村的夜空,農戶王家的慧兒出生了。
慧兒從小體弱多病,五歲那年,按照農村的習俗母親領著她拜了村頭的那顆大樟樹做干娘。從那天起母親和慧兒就一直維護著這顆古樟樹,給樹治蟲、澆水、培土……
那年夏天,沉靜的小山村突然喧鬧了起來,一個在外面打工掙了錢的人要在村口辦廠,鄉民們都很高興,有個廠的話山村的人可以去打工掙錢了。然而,出乎鄉民的意料,這個廠辦起二三年后,山村原本清澈的小溪水開始變得混濁了,小溪里的魚兒、蝦兒慢慢的不見了,令慧兒母親更感意外的是,慧兒的“干娘”也就是村頭的這顆老樟樹的葉子正在大片發黃。慧兒的母親心急如焚地找到了廠里的老板,老板說:“我是為村里發展經濟,這點小事你就別管了。”找到鎮里,鎮里的領導說要了解情況后再說。小慧兒用有些驚恐的眼看著這一切,她很疑問,“干娘”的葉子原來綠綠的,現在怎么會變黃?
這年慧兒上學了,學校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之外,還讓學生們了解了很多社會與環境的知識,這時的慧兒才知道了自己“干娘”生病的真正原因:化工污染!
于是,慧兒用稚嫩的筆給市長寫了一封信,介紹了她古樟樹“干娘”的情況。在一次環保會議上,市長把慧兒的信一字不落的給念了,市長說:一個8歲的鄉下女孩的“干娘”因為小化工廠而面臨死亡的威脅,這說明我們的環保工作存在漏洞!環保部門行動了,鎮里震動了,小化工廠急了。這時的小化工廠面臨二個選擇:一個是停產,另一個是環保達標,可喜的是工廠老板選擇了后者,并承諾不僅要環保達標,而且要拿出專項資金治理被污染的小溪,當然還有慧兒的“干娘”。
春天來了,慧兒和她的母親欣喜地發現,古樟樹的枝頭抽出了小小的綠油油的嫩葉……慧兒知道,這個夏天她和小伙伴們又可以在小溪里抓魚摸蝦,盡情的玩耍了。
寒冬過后,這個小山村走進了和諧的春天。
走進和諧的春天讀書筆記篇四
和諧是什么?和諧是一首跨越國界的歌,和諧是對秩序和法律的敬意,和諧是永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和諧是平凡人生迸發的創業激情,和諧就是這樣大大小小的細節,和諧就是這樣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就在剛剛過去的08年5月12日這天,是個不平凡的一天。
5月12日下午2:4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淹沒了四川省汶川縣。廣場上喧鬧的聲音,大樓倒塌了,大街小巷全都毀滅了,所有的人們都處在生命危險的狀況。可怕的大地震就象一條兇猛的惡龍,不停地向汶川縣襲擊。
當一所學校倒塌時,校長先讓同學們出去,老師跟在后面。一些教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張開自己強壯的手臂,把三四個同學包圍在自己的手臂下,多少石頭、磚墻掉落在老師的背上,可教師卻還忍耐著疼痛,盡力保護好這些孩子……這種先人后己忘我的舉動是多么的偉大!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這些在大地震中的平民英雄都將會牢記在每個人的心中。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和諧的贊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在小的時候就應該將道德印在心底,將規則托在手中。和諧社會需要“民主法制”,的確,在一個國家里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必須嚴格地對待它,絕不可能輕視它,可有些人卻還是因為法制意識淡薄,犯下無知的罪行,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注重法律,才會得到今天的下場。
和諧社會也需要“公平正義”。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它只對每個人付出的努力負責。在任何場面都要公平正義。比如在評選優秀班干部時,有的人因為跟他關系好,就投他一票,而關系很差,就不給他投票,這樣就不公平了;在同學發生矛盾時弄清來龍去脈,分清是非然后再做評價,這才叫公平;遇到壞人壞事敢于制止這就叫正義;有些人因為不懂得體諒別人,也就得不到別人的寬容,而有些人能夠放平心態,也就能得到別人的互相體諒。任何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的道理只有心存關愛,相互體諒,才能擁有和諧的美麗。
和諧就在我們身邊,現在就唱起“和諧”這首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和諧的春天,一起打造和諧的社會,讓和諧永遠伴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