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晚會心得體會觀看晚會心得體會篇一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無論是消費者協會,還是消費者,即便是一些媒體,對315非常關注,非常純情。尤其是通過315,讓消費者更放心,讓消費市場更健康,從而更好的保護消費者權益。
建立誠信315,就是讓商家不能少了誠信,不能少了商業道德,只要做到誠信315和道德315,才會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其實,誠信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是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是一個講文明,講信用的人,這樣的人處處受歡迎,時時受尊重。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避免和他打交道,甚至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企業更應該講誠信才能發展,社會更應該有誠信才有和諧。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古語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一個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一個企業不講誠信,更就不會有市場,也沒有發展的天地。對于一個人要講誠信,對于一個企業更要講誠信,對于社會也應該有誠信。
如今社會誠信的缺失,給社會帶來了災難,更帶來了麻煩。諸如:毒牛肉,牛肉膏,染色饅頭,硫磺姜,瘦肉精,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威脅到了社會的安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也引起了高層的重視,于是要通過建立良好的誠信,喚起商家的良知,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誠信315,就是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和企業的誠信和道德,讓每一個企業家身上都流趟著誠信和道德的血液。在如今社會安全事件頻發的當下,讓消費者草木皆兵的現實面前,通過誠信315換起社會的良心,人們的誠信意識,企業的誠信責任,助推社會共同建設誠信大廈,筑起誠信銅墻鐵壁,共同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觀看晚會心得體會觀看晚會心得體會篇二
20_年,中消協公布的消費維權年主題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這說明,堅守誠信,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工商企業和消費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誠信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誠信社會,堅守誠信之道,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人們社會、經濟交往日益頻繁,誠信在維護公眾利益和經濟秩序,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弘揚和傳承誠信文化,關鍵在于褒揚誠信,懲戒失信,諸如柳州市傾力打造“放心消費”項目,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態勢就很有新意。無疑,只有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市場主體依法進行懲處,才能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培育和營造誠信生態圈,構建完善的誠信體系,遏制誠信缺失現象,重在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一方面,誠信者秉持品德高尚、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精神,積極推動經濟發展,體現了優良的道德品質和信用水準。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需要廣大工商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因此,堅持以誠信為本,大力增強工商企業誠信意識,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信用基礎,是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環境,建設誠信社會的關鍵所在。
堅持以誠信為本,積極倡導和培育全社會誠信意識,是加快誠信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廣大工商業者來說,依法誠信經營,虛心接受消費者監督,為消費者提供真實性、有效性的商品信息,避免或消除漠視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而贏得消費者信賴,不僅體現了工商業者的整體信用水平,而且使工商業者更具品質和魅力,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欺詐失信為恥的優良信用環境,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健康發展。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誠信為本,大力提升全社會誠信水準,為誠信建設注入新的動能,著力打造共建共享的誠信新格局,才能使每天都成為315消費者權益日。
觀看晚會心得體會觀看晚會心得體會篇三
還是那么一個舞臺,卻一年比一年奢華;還是那么大量的觀眾,卻一年比一年增多;還是那么吸引人的內容,節目卻一年比一年精彩。這就是一年一度的315晚會。
昨天是315,是全國消費者的節日。晚上19:45,我就已經早早的售后在電視機旁了。
現場的觀眾朋友,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晚上好!隨著主持人熱情洋溢的開場白,20xx年315晚會正式開始了。
晚會首先曝光了騙人治療的神床。賣神床的工作者們用夸張,夸大的推銷手段和甜言蜜語拉近與老人之間的感情,讓這些老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床能治病的說法,并心甘情愿的花一萬多元買下這個完全沒有任何治療作用的床。
看到這里,我心里憤憤不平,對那些沒有一點人情味的商人生起了陣陣恨意。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身邊的人是如此沒有良心,竟然會為了自己掙錢而不顧別人的經濟損失及身體健康,這些商人太可恨了。
這些工人們只想著自己賺錢,從不想別人的利益,真的良心唄狗吃了嗎?
看了今年的315晚會,我十分憤怒,氣憤商人們只想著自己怎么賺錢,卻從不為消費者考慮。最后,我希望消費者們不要被商品美麗的外表給迷惑。
觀看晚會心得體會觀看晚會心得體會篇四
又是一年315,又有老百姓津津樂道的315晚會。然而,業內卻戲稱,315晚會就是辦給各個企業老總和公關部看的。進入3月份,公關總監們就開始千方百計打聽今年自己的公司有沒有“上榜”,315當晚,他們緊張地守在電視機前,如果被點名就立即開始危機公關,如果沒被點名就慶幸又平安度過一年,洗洗睡覺。只留下第二天老百姓們照例對晚會上被曝光的企業和產品義憤填膺。
但是,剩下的364天呢?這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產品和行為就不存在嗎?回答是同樣存在,只是不那么引人關注。因為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后,投訴渠道不夠暢通。
我國的消費投訴電話是12315。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曾透露,調查顯示只有70%的城市居民知道“12315”。有個部級領導買的商品出了問題,不知道怎么辦,找到張茅,才知道是工商總局管消費投訴。
而且,12315投訴電話推廣了這么多年,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就是熱線太熱,打不進去。張茅自己也承認,工商系統內部檢查12315的時候也打不通。現在統計12315投訴總量的時候,工商部門其實對數據也“發虛”,因為有些投訴相關部門并沒有接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3月份,工商總局建設了12315第一期互聯網平臺并正式開通。只要關注微信12315公眾號,就可以網絡投訴。上線僅9個月,網絡平臺就解決了38萬件投訴,效率非常高。
不過,這套系統還有待改進升級。比如,同電話一樣,投訴時消費者需要提供商家名稱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但消費者往往很少記得商家的準確名稱。而且,有的洗衣店、小飯館根本沒有證照,在工商的市場主體系統里查不到,無從投訴。
這些問題,把消費者攔在了投訴的大門外。怎么解決?首先還是應該借助技術力量。據了解,工商總局即將上線二期互聯網投訴平臺,將增加電子地圖功能,消費者點擊購買地點后,工商系統將通過大數據,在線處理舉報。
其次,相關管理部門要切實承擔起市場監督作用,及時處理投訴信息,依法處理不法商家。
第三,還要盡可能地把消費者的投訴變成強有力的威懾。比如,繼續推進企業投訴公示試點,將企業被投訴的情況經由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以后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選擇服務時,可以提前查詢。如果發現這個商家有多次被投訴的經歷,或者是解決投訴特別不給力,就要多留個心眼。同時,還要發揮媒體的作用,及時曝光這些被投訴的企業和商家,讓全社會共同監督。
總之,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該只是企業公關在315當天的一次大考,應該成為所有商家時時敬畏的一條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