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伊拉克戰爭論文篇一
伊拉克戰爭開始,海灣戰爭結束后,伊拉克平民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隨著海灣戰爭中美軍發射導彈的第一聲巨響,《一千零一夜》中描繪的美景瞬間變成了廢墟。如今,隨著愛國者導彈的發射和爆炸,生命像花朵一樣從世界上蒸發,伊拉克的未來被粉碎,美好的夢想成為歷史。
在醫院里,互相理解的孩子在醫生的無奈中變得殘疾。停尸房里,殘缺不全的尸體堆積成山。
菜市場上,一批批的果蔬被帶進來,但這種源源不斷的流動是靠血液創造的。無辜的菜農為了維持生計,冒著生命危險把蔬菜帶進來。然而,美國無情的炸彈仍然擊中了這些不幸的人。
難以置信,但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自伊拉克3月20日開戰以來,僅17天內就有數百名伊拉克人死亡,其中平民占大多數。
美國,為什么要發動這場戰爭?很簡單,為了資源,為了伊拉克海灣地區豐富的石油!^v^自然拒絕把豐富的石油白白交給小布什。這次小布什生氣了,加了“倒披薩”。
血寫的事實并沒有喚醒美國內閣的狼窩,以布什為首的嗜血的狼群還在制造災難。在美國人民中,反戰風暴席卷美國乃至全世界。然而,美國和英國不聽勸告,各自為政,封鎖消息,逮捕了一名和平獎得主。
伊拉克戰爭反映了一句名言:人們發明了戰爭大規模殺人的藝術和小規模絞刑的藝術,目的是掠奪別人的財產。
我們不能讓地球和平,只能大聲祈禱:“上帝,給這個永遠火藥的星球和平!”
伊拉克戰爭論文篇二
8月15日,^v^進入喀布爾、^v^代表在與阿富汗政府商討“和平移交權力”、阿總統加尼“出走”他國……一日之間,阿富汗局勢的發展急轉直下,“游戲終結”成為西方輿論的嗟嘆。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復自己,但往往踏著相似的節拍。
人們記得,上世紀70年代,美國從耗時20年的越南戰爭泥潭中心懷不甘地抽身而去,越共閃電般解放了西貢,美國支持的南越^v^不久即灰飛煙滅。而今,“西貢陷落”的歷史在阿富汗重演,只不過其速度之快超乎許多人的想象,尤其是對于主宰了阿富汗20年的美國來說,“誤判”的借口頗為風行。
2001年10月,美國以打擊“基地”組織和^v^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v^^v^,看似取得了極大成功。20年后,美軍黯然撤離阿富汗,眼下正被迫倉皇撤離最后的外交人員。美聯社說,拜登政府對喀布爾陷落之快感到“極其驚訝”,畢竟前幾天白宮還在鼓吹美國培訓、裝備了數十萬政府軍,美方情報報告稱^v^可能需要3個月攻占喀布爾……
2021年“喀布爾陷落”有著多重隱喻,必會成為后世史家常提的歷史性事件。
“喀布爾陷落”標志著美國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無功而返。20年里,2000多名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喪生,數萬人受傷,戰爭耗資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阿富汗需要“無底洞式”投入,是不得不甩掉的“包袱”。美國總統拜登就說過,阿富汗戰爭經歷了兩位共和黨總統和兩位民主黨總統,不能把包袱丟給第五位美國總統,也算是大實話。
“喀布爾陷落”標志著美國國際形象和信譽崩塌。20年過去,北約盟友跟著美國在阿富汗轉了一圈,出錢出槍出人,最終落得一地雞毛,再次證明當美國的“小跟班”沒有好果子吃。用法新社的說法,阿富汗變天意味著“美國的形象散落一地”。
美國可以一撤了之,但留給阿富汗人民的痛苦無窮無盡。20年來,阿富汗已有3萬多名平民被美軍打死、炸死或因美軍帶來的戰亂死亡,受傷人數超過6萬,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事實一再明證,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動亂輸出國,其“唯我獨尊、寧負天下”的霸權主義政策已經制造了太多人間悲劇。
“喀布爾陷落”標志著美國霸權走向衰落的又一個轉折點。眾所周知,冷戰結束后,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一時風頭無二,“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20世紀末嘗到轟炸^v^的甜頭后,美國在21世紀初打響了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盡顯“舍我其誰”的霸主做派。殊不知,天道輪回,窮兵黷武、稱王稱霸不可能持久。2010年12月,美國《國家》雜志刊登題為《美帝國的衰亡》的文章認為,2003年美入侵伊拉克是美國衰落的開始,頗有先見之明。此后,歷經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多重打擊,美國霸權走向衰落已成為不爭的現實,折戟阿富汗不過是美霸權“螺旋式下落”的又一個節點。
當前,為應對“喀布爾陷落”,華盛頓頗有些手忙腳亂。白宮部署數千名美軍士兵至阿富汗,以確保美方人員的最后撤離。轟鳴的飛機聲與倉皇的撤退人群,映照的是帝國最后的黃昏。
伊拉克戰爭論文篇三
今天我們從阿富汗戰爭最根本的源頭講一講事件的經過到現在狀況,覆蓋幾乎所有的有關與阿富汗戰爭進程的時間節點!主要捋一捋以美國為首發動的這一次阿富汗戰爭的歷史進程,主要從戰爭背景、經過、結局和現狀等幾個方面入手!
一、首語:2021年8月1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陷落”
美國花了20年的時間才從越南戰場撤出,撤出的那段時間,越共閃電般解放了西貢,依靠美帝國主義維持的越南^v^迅速瓦解。而就在8月1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陷落”,“西貢陷落”的歷史在阿富汗重演,其速度比以往要更加快!
二、阿富汗戰爭發生的5個背景
(一)背景1:兩極格局瓦解
故事還要從20世紀末九十年代講起,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格局在經歷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迅速瓦解,冷戰也標志著結束。世界格局迅速走向以美國一個超級大國,多個強國的“一超多強”局勢,世界格局向著多極化趨勢發展。
(二)背景2:打贏了海灣戰爭
而自從美國贏得了冷戰,并打贏第一次海灣戰爭后,美國國債增長75%,gdp增長69%,標準普爾500指數增長超過3倍。美國再也不用維持兩極格局和海外戰爭,軍備競賽的研發經費、戰爭軍費預算等投入大幅縮減,因此美國才能騰出手,將國內的發展重點聚焦在經濟上。于是在1991年后的十多年里,美國對社會進行經濟改革,并且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此舉促進了以信息技術產業為首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美國經濟的發展迎來了一波高潮。
(三)背景3:美國“新經濟”發展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