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一
為了貫徹落實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鎮20xx年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我鎮於20xx年3月15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各村協管員、鎮直相關單位召開了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制定了《xx鎮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并向全鎮16個行政村(居)下達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狀;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企業、農資經營單位、種養大戶等部分**簽立了承諾書。通過以上一系列的**的落實,確保了我鎮能高效快速的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
為了把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做得更好、責任到人,防治互相推諉,提高工作效率,我鎮先將各村農產品監管村級協管員名單上報表擬好、打印,分發到駐村**。駐村**下鄉深入村委找到村主要**說明情況,由村委推薦一名熱心又有一定能力的村**主要負責抓此項工作,還要求駐村**與推薦人員見面細聊,讓不大愿做的放棄、讓愿做的上來,有為才有位,盡量不使用那些出勤不出力的協管員來參予此項工作,同時參考縣文件精神,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農技站、動檢站、經管站、工商所、財政所、派出所、衛生院為成員的槐樹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小組,從隊伍建設、人員素質上有效保證槐樹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促進全鎮上下落實工作責任,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有步驟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參照xx縣農產品質量監察培訓會上的技術材料,結合我鎮的實際,對農產品質量的安全認證與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樣技術規范作了些文字說明,將技術材料委托駐村**發到各個村委張貼,同時利用逢場趕集日為契機,**力量發放宣傳單、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向百姓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業標準化工作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的主體意識,增強農產品生產者、農業從事者科學用藥、合理施肥的意識。努力營造社會關心和**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產品的良好氛圍。
為了更好的抓好全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有力進行,我鎮在5月5日舉辦了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培訓班,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小組成員、各村協管員和部分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農資經營戶參加了技術培訓,在會上對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的必要性和主要職責作了詳細的闡述,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作了一定的剖析,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觀念和管理水*,營造了良好的農業安全生產氛圍。
糧食的安全生產關系到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農藥市場上的不合理使用又讓群眾望而退卻,針對我鎮農資市場的管理混亂,我鎮在10月25日**開展農藥生產經營執法檢查活動,對銷售*等禁用高毒農藥和克百威、氧樂果、水胺硫磷、毒死蜱等高毒限用農藥的進行市場檢查活動,嚴厲查處非法添加禁用高毒農藥成分的行為。
為了落實好各項目標任務、更好的**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各項工作,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小組分片指導各村協管對各轄區水的種養大戶、加工生產企業作為工作重點進行檢查,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這一核心,開展日常檢查活動15次,出動人員近百人,從源頭上促進農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證農產品的質量。
(1)抓好農產品農殘檢測工作
在全鎮監管和檢測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主管部門的協調督查和相關單位的協助下,我站加強了農產品的檢測力度。20xx年全鎮共檢測各類農產品達4000公斤、合格率100%。
(2)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定量檢測工作
定量檢測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20xx年通過站內檢測和以送檢或配合抽樣的方式,共計采集定量檢測樣品187個,未檢出違禁農藥、未檢出常規農藥超標情況,合格率100%。通過嚴格的監測監管,確保我鎮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零發生。
(3)抓好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農產品安全檢測工作
我鎮農業服務中心非常重視農產品安全檢測工作,抽調出專職工作人員,全年常態化對轄區的種植型、加工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進行督查和跟蹤檢測,和生產周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巡查。主要督查是否使用**違禁種子化肥和高毒性農藥,對所有蔬菜、水果、玉米等鮮活農產品全面進行檢測,檢測合格的出具檢測報告單。在城鄉農產品集散地、田間地頭、種植基地、收購點、冷庫等處以散發傳單、貼貼**、懸掛橫幅、電視廣播宣傳等多種形式對收購商、運銷商、生產者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其中發傳單1000份、貼**30份、掛橫幅16條。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察工作對于基層**來講是個新鮮工作,但也是必需工作,從我鎮近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工作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有待于上級****得以解決,比如隊伍中技術人才匱缺,沒有知識的更新,削弱了開展工作的基礎;比如農產品質量檢測的硬件及經費不足,制約了工作開展;比如宣傳力度還不夠、群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標準化生產水*低,導致個別農產品仍存在安全隱患的現象,這些存在現實問題讓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難以上水*、**階。今后我鎮將在縣委、縣*的堅強**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繼續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監管工作,促使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二
20xx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起步之年。全面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圍繞千方百計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這個目標,守住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這個底線,堅持執法監管和標準化生產“兩手抓”“兩手硬”,推進監管能力和**機制建設,確保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
(二)落實監管責任
(三)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縣級農業部門負責,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和督促生產經營主體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確保安全生產,從源頭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四)落實責任追究**
對在各級各類監測、監管及督導檢查中發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輿情關注的問題及相關部門**的問題等,經核實應負有責任的,實行問題**和情況****。問題較輕的,由當地農業部門**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人,問題較重的,由上級農業部門負責人**當地農業部門負責人或者直接向地方*****。
(一)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
1.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核查、授牌。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敦化市、榆樹市、公主嶺市創建情況進行省核查、農業部抽查。符合要求的,農業部在“兩個創建”現場會授牌。
2.擴大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農業部在修改完善創建活動方案、考核要求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再確定200個縣作為創建試點縣。省農委牽頭**,按照農業部部署,將優先把現代農業示范區、省級質量安全縣以及*重視、基礎條件好、工作積極性高的“菜籃子”大縣(市、區)或市(州)納入創建范圍,**開展申報和遴選工作。
3.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依據《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20xx-2025)》,結合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工作實際,參照*縣創建模式,省農委牽頭**,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首批試點縣確定為11個縣(市、區)。創建期限為兩年,經考核達到標準的,進行命名和授牌。
(二)逐步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
依據省食品藥品***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省農委**,市(州)農業部門協調,縣級農業部門負責,分品種、分類別逐步建立以地產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質量合格證明為基礎,與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相銜接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首批選擇8個縣(市、區)作為產地準出試點縣。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面建立產地準出**。
(一)開展禁限用農藥整治行動
按照農業部部署,省農委**開展禁限用農藥專項整治行動。主要聚焦重點問題蔬菜,解決克百威、氧樂果等限用農藥超標和毒死蜱、多菌靈等常規農藥超量使用問題,規范農藥經營和使用。整治期間,省農委有關單位開展農藥**抽查,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禁用農藥、非法添加隱性成分、超范圍使用限用農藥等行為。
(二)加強日常執法監管
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建立監管名錄,突出監管重點,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綜合執法三支隊伍的作用,結合部、省例行監測和**抽查,強化檢驗檢測和**抽查銜接,實施檢打聯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開展案件查處工作。
(一)強化風險監測
省農委制定《20xx年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總體計劃》,**開展4次例行監測,7次專項監測,結合例行監測開展**抽查。配合農業部開展4次風險監測。發布并上報農業部例行監測信息。各級農業部門配合并**開展當地風險監測工作。
(二)進行風險評估與形勢分析會商
省農委**利用國家風險評估實驗室開展風險評估,摸清風險因子種類、范圍和程度,鎖定突出問題隱患開展跟蹤評估。重點開展3類產品風險評估,舉行風險形勢分析會商會議,加強風險交流,研究探討風險變化趨勢和問題原因,提高風險排查、風險預警和風險管理能力。
(三)加強應急處置管理
各級農業部門加大****力度,健全輿情應對機制。按照應急預案,建立上下協調、橫向合作、跨區聯動的應急機制。**開展應急培訓,做到一旦發生問題,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事前預警、事中處置、事后化危為機的能力。
(一)**標準制(修)定與審定
省農委按計劃**開展34項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等地方標準制定,完成送審標準的行業初審和審定后報批標準的審核確認和報送? (二)推進農業標準實施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三
20**年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步之年、開局之年,也是深入推進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關鍵之年。為了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我中心20**年工作計劃。
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20**年我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_及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為主線,以提升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緊緊圍繞全市農業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理念,述職報告努力開創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20**年工作的總體目標為:通過加強宣傳、推進準入、強化監管、加快認證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不高、不穩,有時還會出現反彈的局面得到改變,穩步提升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20**年工作的基本任務為:
1.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全面推進市場準入工作。
2.全年完成監測抽檢樣品15萬份以上,同時配合農業部做好例行監測工作。
3.認定無公害基地50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有新的突破。
4.力爭使農產品檢測合格率較20**年提高1-2個百分點。
5.開展大型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3次,舉辦專業培訓10次,培訓各類技術人員500人次,發放宣傳培訓資料10萬份。
為了確保全年目標的順利完成,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著力作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四
為進一步宣傳貫徹《_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落實江蘇省人民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切實加強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根據市農林局《20xx年溧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任務考核辦法的通知》,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20xx年度南渡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計劃》。
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主導農產品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累計面積達萬畝,特色優勢農產品標準化覆蓋率達50%,基地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規范化農業專業合作社5家。繼續推行農產品可追溯制度的探索,做好農產品示范基地的可追朔數字化管理應用試點工作,選擇3家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產銷合作、數字化管理銷售試點。確保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高,實現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
1、組織領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
2、擴大宣傳。突出發放明白紙、科技周等宣傳方式,造大聲勢,擴大影響。
3、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繼續開展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建立聯系檔案,實行績效考核考評制度。
4、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重點加強對農民合作意識和標準意識以及安全農產品生產、加工、管理技術的培訓。
5、推行農產品可追溯制度,建立農產品數字化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從源頭上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6、推廣應用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實現主導農產品有標可依,依標生產。根據標準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標準化模式圖或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
7、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地、合作社、農資經營企業等管理相對人的基本檔案,并建立日常監管記錄檔案。
8、加大農業投入整治力度,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的經營行為,加強農業投入品銷售使用的管理。
9、健全安全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成立南渡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負責日常事務,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做好檢測信息通報工作。
10、做好農產品三品認證工作,爭取新認證安全農產品3個。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續展工作.
1、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生產技術培訓。
加強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開展專題宣傳;開展送科技、送安全農產品知識下鄉活動。通過發放明白紙、科技宣傳周等活動,將農產品安全知識做到家喻戶曉。
健全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制度。深入開展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活動,確定具體名單和掛鉤的基地、大戶,強化面對面培訓。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直接到人。重點要加強對合作社社員、科技示范戶和種養專業戶的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
強化對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的培訓。以指導農民科學、合理、規范地使用農業投入品工作為突破口,加強各類農業投入品安全知識和使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使用的技術水平,使之懂法、守法、合法地生產、經營。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者的依法生產經營培訓,年培訓3次以上,1次上電視或報刊。
2、強化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
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證,要根據當地的現有條件和產業優勢,搞好種養業布局調整,建立基地。全鎮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達萬畝。無公害基地要有年度生產計劃,有檔案記錄、農資使用等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強統一供種、統一供藥、統一供肥、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等服務。明確基地建設的目標,在顯要位置設標志牌,標明基地名稱、基地面積、建設單位、建設時間,擴大示范效應。
3、推行標準化生產。
推廣農業種養技術標準模式圖。農業服務中心負責結合本地的主導產業,根據標準要求編制標準化生產模式圖或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發放到每個生產者手中,使生產者、經營者看得懂、會應用。
建立生產檔案。要大力推行農戶生產檔案記錄制度,認真記載農(獸)藥、肥(飼)料購買、使用及防疫、檢疫等情況,使農戶堅持科學施肥、科學用藥,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實現可追溯制度。
提高農業規模化、實現農業標準化。加強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協會和農民聯戶管理制度建設,全面提高農產品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積極引導產業合作組織參與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切實加強行業自律,加強標準全程監管,確保標準落到實處。
4、加大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和農業投入整治力度,控制源頭污染。
要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的監管,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工作,規范食用農產品種養殖行為。建立農資企業管理檔案和信用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配合市農業執法大隊,工商質監嚴厲打擊制售、使用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各經銷戶要建立健全農資經營檔案,推行進貨查驗、進貨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實行質量安全承諾,堅決杜絕禁用農(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銷售,大力推廣高效低殘毒農藥品種。
5、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制度。
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制度。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市場要配備現場檢測設備,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對全鎮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巡查,加強產地和市場檢測。與工商配合堅決銷毀不合格產品,形成一種質量安全的“倒逼”機制。
6、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制度。
按照計劃安排,逐步完善產地數安化管理系統。及時上報產地編碼區塊調查資料和系統信息表,做到數字信息齊全、詳實,并按時完成信息錄入工作。要按照邊推行邊使用原則,有選擇地開展應用農產品可追溯試點工作,探索產農產品可追溯發揮作用的途徑。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五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和區委、區政府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為目標,堅持日常監管和標準化生產兩手抓,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以提升監管能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活動,用最嚴謹的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堅決整治農產品生產違法行為,確保全區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主要目標
一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持在較高水平,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等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二是確保農業標準化實施面達到60%以上。
三是確保全年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200畝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活動,強化重點環節監管。
1、加強禁限用農藥及添加劑監管。加強農藥使用技術指導,加大安全用藥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嚴查種植業產品種植、收購、貯存、運輸等過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等行為。
2、加強畜產品質量監管。以生豬為重點,梳理查找養殖、收購販運、屠宰和飼料環節存在的畜產品安全隱患和漏洞,強化“瘦肉精”監督抽檢;繼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對奶畜養殖環節各項制度執行情況開展檢查,建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強化畜禽養殖環節規范、安全用藥的指導;嚴格生豬定點屠宰管理,督促落實進場檢查登記、“瘦肉精”自檢、檢疫不合格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等制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動物、注水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違法行為。
3、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管。建立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重點強化對質量安全隱患風險大的養殖品種、養殖區域的監管。引導督促生產者按標生產,規范“三項記錄”和病死水生動物無害化處理記錄,完善從苗種、投入品、基地環境和產品加工銷售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水產疫病防控體系建設,開展轄區內苗種場產地檢疫。
4、強化農業執法檢查。以“綠劍”執法行動為抓手,集中突擊行動與長效監管相結合,全年組織三次集中執法行動,中間穿插有針對性的專項執法行動,加大經常性執法巡查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做到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二)推進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監測
5、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加快鎮街農產品檢測室和基地自檢室建設,鎮街農產品快速檢測室要充分發揮速測篩查作用。繼續按照省政府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的要求,鎮街農產品快速檢測室繼續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6、加大農產品監測力度。切實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按照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的要求,繼續以質量安全風險高、隱患大的農產品為重點,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三品一標”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為主要對象,加大抽檢力度,爭取省、市、區三級對生產主體抽檢實行全覆蓋。全鎮全年共抽檢120批次以上。
(三)重視農業標準化推廣,推行全程質量管控
7、加強“三品一標”品牌發展。按照“產地安全化、生產程式化、產品標識化”要求,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因地制宜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工作。全年力爭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200畝以上。加強證后監管,以規范標志使用、規范生產主體內部管理為重點,加強對獲證生產主體的指導和監管;組織開展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專項檢查和綠色食品市場檢查活動,依法查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8、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建設。根據景市鎮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在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力爭新建設可追溯主體3-4家,逐步實現全區農產品生產主體生產過程追溯和監管責任追溯。
(四)健全監管工作機制,提升執法監管能力
9、進一步完善落實責任機制。進一步強化生產主體負責人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落實鎮街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落實局系統內各部門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一崗雙責”制度,確保監管到位,責任到位。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六
為貫徹落實全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和省委、州農委農村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按照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工作部署和《黔南州農業委員會關于印發的通知》《羅甸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力度,堅持檢打聯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抽查重點是主要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三品”產地、屠宰場(廠)等,抽查環節主要是農產品生產、收貯、運輸、屠宰等環節,**抽查對象以規模生產外銷單位為主,**抽查品種主要是蔬菜、茶葉、水果、食用菌、畜禽產品、水產品等,**抽查產品以無公害農產品或產自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產品為主,計劃定性例行檢測樣品7200個,電子監測1100個,定量抽檢農產品樣品30個。
根據農產品上市時間適時抽查抽樣送到羅甸縣農產品檢測中心檢測的樣品須填寫《羅甸縣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樣品統計表》。
(一)種植業無公害產品抽查蔬菜、茶葉、食用菌、水果,以當地主要生產的種類為主,蔬菜主要抽查結球甘藍、大白菜、花椰菜、菜薹、普通白菜、芹菜、菠菜、豇豆、番茄、茄子、黃瓜、辣椒等;茶葉主要抽查綠茶、紅茶;食用菌主要抽查香菇、*菇、金針菇、雙孢菇、***(鮮品)等;水果主要抽查草莓、葡萄、桃、李子、蘋果、火龍果、橙、柑橘等。
(二)畜禽產品抽查豬肉、鴨肉、雞肉、雞蛋和生鮮乳。鴨肉、雞肉、雞蛋主要在無公害畜禽產品(產地)的養殖場抽樣,豬肉可在屠宰場(廠)內進行抽樣,被抽樣單位為生豬貨主。
(三)水產品抽查本地養殖場生產的草魚、鯉魚、鰱魚、冷水魚等。
蔬菜、水果每個樣品不少于3000克,茶葉和食用菌每個樣品不少于1000克,豬肉每個樣品不少于1500克,禽肉每個樣品不少于1000克,雞蛋每個樣品不少于30枚(從雞場產蛋架抽樣),生鮮乳每個樣品不少于1000ml,水產品(凈肉)每個樣品不少于1000克,每個樣品需*均分為3份,一份留被抽樣單位,并按要求儲存,另外兩份送檢測機構。
(一)種植業產品
1、抽樣方法
蔬菜、水果和食用菌抽樣按(ny/t789-20xx)規定執行,茶葉抽樣按gb/t8302-20xx執行,并填寫《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抽樣單》,抽樣單和封簽信息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的,檢測機構可拒收樣品。
2、監測項目、檢測依據和判定依據
判定原則是所監測項目全部合格者,判定為“該產品所檢項目符合gb2763的技術要求,該產品本次抽檢所檢項目合格”,有一項指標不合格者,即判為該產品“不合格”。
(二)畜禽產品
1、抽樣方法
抽樣按《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抽樣規范》規定執行,并填寫《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抽樣單》,抽樣單和封簽信息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的,檢測機構可拒收樣品。
2、監測項目、檢測依據和判定依據
判定原則是所監測項目全部合格者,判定為“該產品所檢項目符合**抽查要求,該產品本次抽檢所檢項目合格”,有一項指標不合格者,即判為該產品“不合格”。
(三)水產品
1、抽樣方法
抽樣按《水產品抽樣方法》(sc/t3016-2004)規定執行,并填寫《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抽樣單》,抽樣單和封簽信息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的,檢測機構可拒收樣品。
2、監測項目、檢測依據和判定依據
水產品監測項目、檢測依據和判定依據。判定原則是所監測項目全部合格者,判定為“該產品所檢項目符合**抽查要求,該產品本次抽檢所檢項目合格”,有一項指標不合格者,即判為該產品“不合格”。
(一)**抽查結果確認及復檢
檢測機構收到樣品后,應在30個工作日內出具檢驗報告,經檢測不合格的,應在檢測結果確定后24小時內將檢測結果報告發送縣農業農村局。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書面通知受檢單位。受檢單位對抽檢結果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抽檢結果5日內向我中心書面申請復檢并提供自己留存備檢樣,我中心向檢測機構提出書面復檢申請,將被抽樣單位提供的備復檢樣送復檢機構。種植業產品和畜禽產品復檢分別由省農產品質檢中心、省獸藥殘留監測中心負責。原檢測機構收到書面復檢申請后應在48小時內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樣單復印件、受檢單位復檢申請復印件、申請復印件、樣品備份樣送到縣農產品質檢中心。水產品、茶葉產品復檢由原檢測機構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對留樣進行復檢。
(二)執法查處
堅持“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檢打聯動”,對于抽查不合格的每一個樣品,立即啟動執法程序,及時固定證據,糾正和查處違法**行為。涉嫌**的,要按照《貴州省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及要求,及時移送*機關。
(三)**抽查結果報送
中心于每月8號前將上月**抽查結果匯總表等材料報送縣農業農村局。
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和例行監測,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是質量興農的重要舉措。各村、各企業單位務必要提高認識,****,認真落實**抽查方案,規范抽樣、送樣,各檢測機構要嚴格遵守檢測行為規范,科學、公正檢測,完成檢測工作任務。**抽樣和例行監測工作列入相關考核,請村各企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一)任務分工
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協調、**抽查等,各村、各企業做好配合,并按照任務分解表完成各項工作。
(二)**抽查、制樣、送樣
**抽樣工作由鎮農業服務中心牽頭,各村和相關部門配合,抽樣送樣時間應與承擔檢測機構聯系,抽樣時抽樣人員應當出示有關文件和執法證,具有執法證的人員不得少于2名,規范填寫抽樣單和封簽。抽樣人員應當現場制備和封存樣品,現場制備的樣品分為三份,一份用于檢驗檢測、一份用于檢驗檢測備用、一份留存被抽樣單位備復檢。縣級**抽樣單和封簽蓋監管站和被抽樣單位簽字、蓋章、捺印,后按規定保存送到縣質檢中心檢測。
(三)檢打聯動
**抽查過程中,凡經確認為不合格產品的,由農業執法大隊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生產單位進行立案查處,并督促整改。
在**抽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請與農業服務中心聯系。根據本方案,結合本轄區實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樣和例行監測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3篇
農產品日常巡查工作計劃篇七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起步之年。全面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圍繞千方百計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這個目標,守住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這個底線,堅持執法監管和標準化生產“兩手抓”“兩手硬”,推進監管能力和**機制建設,確保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
(二)落實監管責任
(三)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縣級農業部門負責,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和督促生產經營主體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確保安全生產,從源頭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四)落實責任追究**
對在各級各類監測、監管及督導檢查中發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輿情關注的問題及相關部門**的問題等,經核實應負有責任的,實行問題**和情況****。問題較輕的,由當地農業部門**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人,問題較重的,由上級農業部門負責人**當地農業部門負責人或者直接向地方*****。
(一)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
1.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核查、授牌。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敦化市、榆樹市、公主嶺市創建情況進行省核查、農業部抽查。符合要求的,農業部在“兩個創建”現場會授牌。
2.擴大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農業部在修改完善創建活動方案、考核要求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再確定200個縣作為創建試點縣。省農委牽頭**,按照農業部部署,將優先把現代農業示范區、省級質量安全縣以及*重視、基礎條件好、工作積極性高的“菜籃子”大縣(市、區)或市(州)納入創建范圍,**開展申報和遴選工作。
3.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依據《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20xx-2025)》,結合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工作實際,參照*縣創建模式,省農委牽頭**,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首批試點縣確定為11個縣(市、區)。創建期限為兩年,經考核達到標準的,進行命名和授牌。
(二)逐步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
依據省食品藥品***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省農委**,市(州)農業部門協調,縣級農業部門負責,分品種、分類別逐步建立以地產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質量合格證明為基礎,與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相銜接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首批選擇8個縣(市、區)作為產地準出試點縣。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面建立產地準出**。
(一)開展禁限用農藥整治行動
按照農業部部署,省農委**開展禁限用農藥專項整治行動。主要聚焦重點問題蔬菜,解決克百威、氧樂果等限用農藥超標和毒死蜱、多菌靈等常規農藥超量使用問題,規范農藥經營和使用。整治期間,省農委有關單位開展農藥**抽查,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禁用農藥、非法添加隱性成分、超范圍使用限用農藥等行為。
(二)加強日常執法監管
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建立監管名錄,突出監管重點,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綜合執法三支隊伍的作用,結合部、省例行監測和**抽查,強化檢驗檢測和**抽查銜接,實施檢打聯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開展案件查處工作。
(一)強化風險監測
省農委制定《20xx年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總體計劃》,**開展4次例行監測,7次專項監測,結合例行監測開展**抽查。配合農業部開展4次風險監測。發布并上報農業部例行監測信息。各級農業部門配合并**開展當地風險監測工作。
(二)進行風險評估與形勢分析會商
省農委**利用國家風險評估實驗室開展風險評估,摸清風險因子種類、范圍和程度,鎖定突出問題隱患開展跟蹤評估。重點開展3類產品風險評估,舉行風險形勢分析會商會議,加強風險交流,研究探討風險變化趨勢和問題原因,提高風險排查、風險預警和風險管理能力。
(三)加強應急處置管理
各級農業部門加大****力度,健全輿情應對機制。按照應急預案,建立上下協調、橫向合作、跨區聯動的應急機制。**開展應急培訓,做到一旦發生問題,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事前預警、事中處置、事后化危為機的能力。
(一)**標準制(修)定與審定
省農委按計劃**開展34項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等地方標準制定,完成送審標準的行業初審和審定后報批標準的審核確認和報送。
(二)推進農業標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