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湖南張家界導游詞篇一
一路辛苦了!
此刻,您已經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張家界。我叫,是旅行社的職業導游,持證號碼是號,市旅游投訴電話號碼是:8380193。今天能為大家作導游,十分榮幸,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共同度過美好的張家界之旅。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脈的腹心地段,所轄面積9563平方公里,總人口155.2萬,張家界是個多民族聚居區,以土家族為主體的19個少數民族達111.8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7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苗族2.69萬人(據1998年年底統計)。
張家界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6.8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無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氣溫28攝氏度,寒月平均氣溫5.1攝氏度,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氣溫宜人,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請你們回頭一看:那就是聞名世界的天門山,相信大家對1999年12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飛機穿越天門洞那壯麗的一幕仍記憶猶新。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河,叫澧水,它發源于賀龍元帥的家鄉桑植縣的八大公山,穿越斷崖峽谷達數百公里,流入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河流中較少污染的、風光最美的“生態河”。國內首創的無動力橡皮舟旅游漂流,就在澧水上段中最精采的茅巖河。
張家界現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約是在距今一億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時期。由于位處云貴高原隆起區與洞庭湖沉降區之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造就了壯觀的峽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沒的地下陰河。我們此行第一站--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就是大自然造山運動的經典之作。
下面,我就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張家界市的發展史。
張家界市區以前不叫張家界,叫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史書記載:“庸,國名。《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20xx年),楚滅庸。”故有“大庸,古庸國是也”的說法。
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于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那座與天門山并肩而立的大山,就是崇山。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天下劃成三十六郡,大庸劃歸黔中郡,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縣;后來,漢高祖劉邦又把大庸劃給了武陵郡(今常德市),改充縣;三國吳永安六年(263年),嵩梁山--就是現在的天門山,發生了一場大山崩,崩掉了半邊山,也崩出了一個世界奇觀--一個巨大的穿山門洞。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下旨將嵩梁山改名為天門山,并特地把武陵郡分出一部置天門郡,分管四個縣,以提升天門山的政治地位。在以后長達一千七百二十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庸幾度興廢,先后歷經了三十余次建置改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于在大庸縣北部大山中,發現了一片奇特罕見的砂巖峰林自然奇觀,世界為之轟動。
湖南張家界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里旅游。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于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即今蔣家坪鄉太平村)。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縣被命名為天門山,設置了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溇中、臨澧縣。1369年明朝設置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爾而得名。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去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于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4.5%。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聞名于世。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于一體,藏賂、橋、洞、湖、瀑于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的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和楊家界風景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64平方公里,于1992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景區內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縱橫,景色奇、秀、幽、險,被譽為“中國山水畫的原本”。 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等名勝古跡,賀龍、杜心五等名人故居構成了當地的人文旅游資源;而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民間武術硬氣功,更為當地的旅游資源錦上添花。
好,游客朋友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湖南張家界導游詞篇三
各位團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各位來到風景秀美、氣候宜人、美女如云、帥哥成林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人間仙境張家界,俗話說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現在流行的說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車行,我們大家今天在同一輛車里可是百年才修來的緣分吶,我們進了這個門,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大家可以叫我向導,真是深感榮幸,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要獻丑,誰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國有句話說,要活到老學到老,那來到了張家界呢!
首先我們也要學習一下三個代表啊:
第一:我謹代表熱情好客的158萬張家界人民對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第二:我謹代表張家界明珠旅行社全體員工歡迎大家參加本次快樂之旅,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第三個代表呢是我代表我本人和師傅,做個簡單的介紹,我呢是湖南張家界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專職導游,也是大家這次張家界之行的地接導游,我的名字是向佐仲,大家可以叫向導但是有很多客人叫我向左轉/哈哈。只要讓我知道你們是在叫我就可以了啊。那接下來呢我要為大家隆重的介紹一下在我們本次旅游中占有絕對重要位置的人,那就是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司機師傅x師傅,我們業內呢,有這樣的說法,司機呢到了吉林是急著開,到了蒙古呢是猛開,到了上海是胡開,那有沒有人能想到來了我們張家界是怎么開啊?還是我來揭開謎底吧,我們張家界的師傅呢,比較特殊,他們呢是在黑白兩道都能開,為什么這樣說呢,那就要說到我們張家界的氣候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就是我們張家界的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的道路呢一般是黑色的,到了冬季一下雪,道路就變成白色了,所以呢我們的師傅是黑百兩道都混的很熟的,所以大家對我們這幾天的行車安全呢盡可以放心了。那現在呢我想請我們車上的女士朋友呢,把你們的目光全部集中到我們師傅這里來,有這樣一個說法: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尋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呵呵,那大家看看我們師傅屬于幾等男人呢?開動您的大腦,好好的想一想,哦,去掉一個錯誤答案,d,想我們這樣,師傅一出團就是4、5天是不可能下班就回家的啊。 師傅呢可是一等一的好男人啊,為什么這樣說呢,大家可別瞎想啊,我可沒有說我們師傅花心啊。那大家看看此時此刻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旅游車,它呢就是我們師傅一個流動的家啊,當然師傅也很愛它,我想說的是,在大家每天離開我們自己的家時一定要做他個瀟灑狀: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好在這里呢,請大家伸出您熱情而高貴的金掌、銀掌、仙人掌,把你們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一等一的好男人......我們的旅游車呢,現在正徐徐的駛離被譽為我們湖南“三朵花”之一的張家界荷花機場。荷花機場因建于美麗的荷花村而得名,1994年8月18日正式通航。機場是按照國家民航和國際民航組織有關技術設計的4d類機場,機場占地面積2700余畝。可供150-250座d類及以下飛機滿載起降,目前已開辟了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50多條國內地區航線。是張家界旅游的一個對外窗口。而另兩朵花呢,就是我們省會長沙的“黃花機場”和八百里洞庭湖畔的“桃花機場”。這是我們湖南省的三大民用機場,因為每個機場都以一種花兒的名字來冠名,所以被妮稱為“三朵花”。
我想朋友們應該都是第一次來咱們張家界旅游了,非常感謝大家把第一次獻給張家界,對張家界很是向往,但不是很了解它。借此機會呢,瀟湘夜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張家界的概況和當地濃郁的民俗風情。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澧水河的中上游、武陵山脈的腹心地段。它東接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最后歸隱之地---常德石門縣和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外桃源---常德桃源縣;南鄰懷化市沅陵縣,沅陵古稱辰州,是湘西6大古謎之一“辰州符”的發源地;西與咱們省剛剛卸任的省委書記楊正午的家鄉龍山縣毗鄰;北與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接壤。張家界市全市總面積為9653平方公里,相當于全國領土面積的1000分之一。
從地圖上看,張家界市的形狀就象一只展翅高飛的鴿子,鴿子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和平友好的象征。無巧不成書的是在我們張家界市境內生長著一種植物,這種植物盛開的花朵極象鴿子,我們把它叫做“鴿子花”。這鴿子花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深受我們當地人的喜愛,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張家界的市花。張家界市是一個地級市,轄兩區兩縣。兩區是指永定區和武陵源區,永定區呢,就是張家界的市城區,也就是我們剛剛經過的地方。永定區城區面積很小,只有158.88平方公里,人口呢,也不多,不足16萬,永定區是一個有著20xx多年歷史的小城。另一個區呢,就是我們這次張家界之旅主要活動的地方了---武陵源世界風景名勝區,它的總面積有396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首批aaaaa級風景區,同時它又是一個縣級區。兩縣包含了慈利縣和桑植縣,慈利縣是孫中山的保鏢---南北大俠杜心武的家鄉,同時慈利縣享有“兩鄉”之稱的美譽。慈利縣擁有全國最大的杜仲林種植基地,因此被稱之為“杜仲之鄉”,杜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樹皮可以入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的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的治療具有神奇的效果;樹葉被我們聰明的土家人制成了一種保健茶,具有延緩衰老、健身、減肥的作用,成為了張家界的一絕。另一個稱號就是“武術之鄉”。還有一個縣就是說起來既使我們自豪又使我們慚愧的桑植縣,自豪的是賀龍元帥就是我們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人,當年他帶領我們的土家兒女鬧革命,帶領紅2方面軍的主力部隊從桑植縣的劉家坪出發,進行了堅苦卓絕的25000里長征,并最終取得了勝利,為我們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慚愧的是就是在這樣一塊紅色的土地上,至今桑植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先輩們的流血犧牲并沒有給他們的后代帶來財富。相反的是當地的好多小孩子衣衫藍縷,無學可上,普及9年義務教育對他們來說猶如“蜀道之難”。這次,朋友們有機會來到了張家界,就請用你們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你們對老區人民的關愛吧!!!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啊!!!向導在這里代表桑植的小朋友先謝謝大家了!!!
張家界總人口有158萬,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土家族/苗族/瑤族/壯族/白族/等等34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人口最多,占了108萬之巨,達到了70%以上。在這里漢族人極少,我們車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漢族吧!那到了我們張家界,到了我們大湘西,那你們可就變成少數民族了哦!各個民族在我們張家界快樂的生活在一起,歲月已經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他們均保留著本民族的特色,我們這次來張家界旅游就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到我們這些兄弟民族的同胞們,有的阿哥/阿妹還極有可能跟他們交上朋友!張家界生活著這么多的民族,我們有沒有比較好的識別他們的方法呢,怎么樣一下子就分別出他們的民族呢?以便更快的和他們交上朋友!有嗎?哎!對!服飾!語言!從穿著打扮這里入手是最好的!
像我們在張家界游玩的時候,如果迎面走來一個穿著非常漂亮的民族服裝,走路一搖一擺的一個阿妹,那我們大致上就可以確定這個阿妹是瑤族的;象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就是我們大湘西的一位苗族阿妹,她身材高挑,細細瘦瘦的,長得非常的苗條,對!長得非常苗條的就是苗族的!皮膚長得白的就是白族的,那你們千萬可別說向導是黑族的哦!看來我們車上的阿妹都是苗族和白族的哦!那我們車上的阿哥可都是壯族的啊!一個個高大威猛,結實強壯!向導已經自我否定了是黑族,那你們猜一猜向導到底是什么民族的?對!土家族,我們的阿哥/阿妹真心細!向導是一個地地道到的土家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最早起源于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武落鐘離山,幫助過武王伐紂的巴稟君是我們的祖先,傳說巴稟君是白虎的化身,土家人總共有800多萬,是全國的第8大民族。土家人自稱“畢茲卡”意思是土生土長的人,我們這次會在游玩的過程中看到好多酒店的名字取名為“畢茲卡酒店”,好多土特產,比如“畢茲卡酒”,意思就是土家人開的酒店,土家人喝的酒。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向導來一句土家人的歡迎語:“窩我泥張家界恩切!”大家聽懂了嗎?沒聽懂是吧!張家界3 個字大家肯定都聽明白了,給大家一點提示,我們的朋友都是初來乍到,向導是非常的高興,心情忒激動,肯定是歡迎語之類的!大家要順著這個思路去想一想,很快就會猜出來了!對,我們的阿妹真聰明,歡迎來張家界旅游觀光,歡迎來張家界做客!第一句已經猜出來了,那下面就來一句難度稍微大一點的:“泥格次么差!”,對!祝愿大家張家界玩得開心/愉快!這也是向導的一個衷心祝愿!
湖南張家界導游詞篇四
湘西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湘西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猛洞河風景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境內,與我們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和著名風景區天子山相毗鄰,總面積約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個集山勢、水色、洞景和生物于一地,匯古鎮風貌、民族風俗、山野情趣于一體的新辟的旅游勝地.猛洞河風景區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門、老司城四部分組成,景色各異,令人神往。王村古樸美觀的吊腳樓、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繁榮熱鬧的集市;猛洞河奇異峻美的高山峽谷、神奇莫測的飛瀑流泉、玲瓏瑰麗的懸崖洞府;不二門奇特的石林碑刻、飛檐翹首的廟宇亭閣、原始古樸的民情風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宏偉的宮殿、縱橫交錯的卵石街道、難以數計的古墓牌坊……都使來這里錄幽探勝的游客留念忘返,拍手稱絕。
他們夸贊猛洞河:“納三峽之雄偉‘聚張家界之神奇、融漓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畫卷。猛洞河不僅風光秀麗迷人,而且還是一個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金絲獼猴、猴面鷹、飛鼠、金雞等一百九十多種珍禽異獸,出沒于出澗峽谷之中。植物種類繁多。樹木五百多種,其中水杉、銀杏、珙桐、鵝掌楸、毛紅椿等國家珍貴保護樹種十幾種。奇花異草二百多種,厚樸花、百合花、芍藥花、芙蓉花,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區,有著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人的調年節、社巴節、吃薪節、重陽節,以及提前一天過年的習俗都別有情趣。而土家族的擺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樂曲,更是像陳年老酒一樣醉人。猛洞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鮮花盛開;夏季,清涼靜謐;秋季,滿山紅遍;冬季,冰花怒放。無論什么時候來這里旅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猛洞河風景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境內,與我們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和著名風景區天子山相毗鄰,總面積約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個集山勢、水色、洞景和生物于一地,匯古鎮風貌、民族風俗、山野情趣于一體的新辟的旅游勝地.猛洞河風景區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門、老司城四部分組成,景色各異,令人神往。王村古樸美觀的吊腳樓、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繁榮熱鬧的集市;猛洞河奇異峻美的高山峽谷、神奇莫測的飛瀑流泉、玲瓏瑰麗的懸崖洞府;不二門奇特的石林碑刻、飛檐翹首的廟宇亭閣、原始古樸的民情風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宏偉的宮殿、縱橫交錯的卵石街道、難以數計的古墓牌坊……都使來這里錄幽探勝的游客留念忘返,拍手稱絕。
他們夸贊猛洞河:“納三峽之雄偉‘聚張家界之神奇、融漓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畫卷。猛洞河不僅風光秀麗迷人,而且還是一個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金絲獼猴、猴面鷹、飛鼠、金雞等一百九十多種珍禽異獸,出沒于出澗峽谷之中。植物種類繁多。樹木五百多種,其中水杉、銀杏、珙桐、鵝掌楸、毛紅椿等國家珍貴保護樹種十幾種。奇花異草二百多種,厚樸花、百合花、芍藥花、芙蓉花,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區,有著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人的調年節、社巴節、吃薪節、重陽節,以及提前一天過年的習俗都別有情趣。而土家族的擺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樂曲,更是像陳年老酒一樣醉人。猛洞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鮮花盛開;夏季,清涼靜謐;秋季,滿山紅遍;冬季,冰花怒放。無論什么時候來這里旅游,均可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
猛洞河景區緊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兩地相距僅80公里。她座落于湖南旅游西線的軸心位置,總面積387公里。
盛產英雄美人、歌謠傳奇的湘西,其神奇美麗早已是天下共知。而“游山張家界,玩水猛洞河”更是旅游界所公認的說法。
千百年來,猛洞河區域一直是土家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這里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文化遺存,人們的勞作、儀式、歌哭,無不充滿神秘、詭異、浪漫的氣息。同時,這里更保存著完好的自然生態和卓異的旅游資源。
猛洞河漂流全程47公里。最精彩的上程漂,約17公里。兩岸綠樹蔥籠,懸崖聳峙,飛瀑流泉與溶巖峰林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特的自然畫卷,誠為尋幽探勝的黃金之河。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譽之為“天下第一漂”。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評定為全國僅有的兩條四星級漂流線路之一。
從“哈妮宮”出發,順水而下,一葉扁舟,出沒浪端谷底,途經“三角巖”、“雞籠門”、“捏土瀑布”、“閻王灘”、“落水坑瀑布”、“夢思峽”……數十個景點,絡繹而至,美不勝收。您盡可放歌長嘯,或搏浪闖灘,或戲水嬉鬧,找回久已失去的自我。
從王村至猴跳峽,游覽全程均在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內。190余種珍禽異獸出沒其間,500多種珍稀樹種茂密繁衍。坐船溯流而上,只見一路水波不興,宛若明鏡,襯出藍天、青峰的空靈。兩岸石壁,入眼是星羅棋布的洞穴。洞內形形色色的鐘乳石,錯落有致地講述千萬年來大地收藏的秘密與神奇。湖光山影,天風林語,足堪洗眼洗心,澡雪精神。人們贊之為“納三峽之雄偉,聚張家界之神奇,融漓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
王村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曾為酉陽縣治所,史稱“酉陽雄鎮”。公無940年,楚王馬希范與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戰媾和,締結盟約,劃疆而治,鑄5000斤銅柱為證。千余年來,“溪州銅柱”屹立在猛洞河邊,默默見證和記錄著土、漢文化交流的歷史。王村得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鄂滬,又為“楚蜀通津”;現在則是猛洞河風景區的門戶。因名傳遐邇的電影巨作《芙蓉鎮》,全部外景均薈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鎮”。
芙蓉鎮踞酉水北岸,鱗次櫛比的土家吊腳樓依山逶迤,從河岸,重重疊疊,直貫山腰,形成五里長街。街面全由青石板鋪就,歲月流逝,將它們磨出了一層清冷的光澤……
猛洞河位于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長47公里,最精彩處位于哈妮宮至牛路河段,長約17公里。該景區兩岸多為原始次森林,蔥蔥郁郁,水流湍急,碧綠清亮,有十里絕壁,十里瀑泉,十里畫卷,十里洞天的美譽。
風景名勝猛洞河主要就是玩漂流,這條河的兩岸山峰林立,風景秀麗,使人賞心悅目。一般漂流都是從哈尼宮到猴兒跳一段,這里多險灘,水流較湍急,此段漂流全程約需5個小時;當然你也可以只漂半程,那是從哈尼宮到泥路河大橋這一段,需要3個小時。如果是全程漂流,到達猴兒跳后,會有游船載開往芙蓉鎮,全程約需2個小時。如是早上開始漂,可以漂全程,然后去芙蓉鎮上游玩;如果是下午開始漂,就只來得及漂半程了。漂流時一般6至10人乘一艘皮筏,每人均會穿上救生衣,船由當地艄工撐,所以有驚無險。
最佳旅游時間猛洞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鮮花盛開;夏季,清涼靜謐;秋季,滿山紅遍;冬季,冰花怒放。無論什么時候來這里旅游,均可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歷史文化猛洞河流域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區,有著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人的調年節、社巴節、吃薪節、重陽節,以及提前一天過年的習俗都別有情趣。而土家族的擺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樂曲,更是像陳年老酒一樣醉人。
湖南張家界導游詞篇五
張家界之美,古來共談。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來到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清晨,晨光初起,宿霧未散,我們坐車行駛在半山腰上,仿佛身在云山霧海之中。漸漸的,曉霧將歇,一座座山峰若隱若現,好像披上了一層白紗。太陽升起來了,頓時云開霧散,眼前出現了一片綠色,層層密密的枝葉把森林遮得嚴嚴實實的。陽光鉆進了森林,腳步很輕很輕,不小心就把樹葉搖醒,哇!——水靈靈,亮晶晶,露珠是葉子的眼睛,眨呀眨的好想說:“天亮了,真高興!”
車來到天子山腳下,我們坐上了索道。透過玻璃地板往下看,腳下是綠葉鋪成的地毯,層層疊疊,不留一點兒縫隙。兩旁不斷有山峰穿梭而過,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真是又刺激又美麗。
來到天子山,觀賞了仙女散花、賀龍公園和御筆峰后,我們乘車去了袁家界景區。站在天下第一橋上,我覺得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居然能天然生成一座這樣的石橋。
午飯后,我們又乘坐天下第一戶外電梯——百龍天梯來到了十里畫廊。這里真是步步有景,處處如畫呀!山峰高聳入云,一座挨著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點,一座有一座的姿態,每一座山峰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看!那兒有一位老壽星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兒一位采藥老人正在山上采藥;這邊項王正在認真地看書,那邊出征的號角已經吹響;這里一對夫妻正溫柔地抱著孩子,那里三個姐妹正在開心地聊天……這真是人間仙境呀!
在暮色中,我們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第二天清晨,我們漫步在美麗的金鞭溪旁,涼風習習,清流見底,猿鳥亂鳴,真舒服呀!白的、黑的、黃的鵝卵石在溪底閃閃發光,魚兒們正成群結隊地做著游戲。一位游客禁不住想去摸一摸,結果不小心掉進了水里,其他的游客都哈哈大笑起來,他也忍不住笑了。
看!那兒有幾座叫作師徒取經的山峰。最右邊的是唐僧,他頭戴僧帽,雙手合十,望著西天;中間的是沙和尚,他正挑著擔子,一步一步地向西天走去,最左邊的是孫悟空,它正蹲在石壁上,手搭涼棚,看有沒有妖精要來捉它的師父。咦!豬八戒到哪兒去了?原來它正背著媳婦回家去呢!
啊!山林中竄出了一只野猴,我趕緊向它丟了一塊餅干。它抓住餅干,往嘴里一塞。忽然,它朝我快速奔跑過來,嚇得我連忙躲到了媽媽的身后。過了一會兒,我伸出頭來一瞧,原來另一只猴子走了過來,這只猴子看到了,連忙逃跑了。勝利的猴子大模大樣地爬上樹,坐在樹枝上,向人們要東西吃。我又拿起一塊餅干,向它扔去。它雙手一伸,餅干就落入了它的手心,再往嘴里一丟,餅干就被消滅掉了。我再丟給它一塊餅干,這一次,它一伸脖子,餅干就無影無蹤了。這真是一個小吃貨呀!
這美麗的張家界呀,叫我怎么舍得離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