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生抗疫精神總結 學生對抗疫精神的感悟篇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怎么又要上班了?三十那天你剛值班,今天才初二。”
“新垵村外來人口多,又是大村,疫情防控壓力大,雖然還沒通知結束休假,但我還是提前回村里吧!”
“洋誒,你去吧,別擔心阿公阿嬤,我們會聽你的話,不亂串門,呆在家里。”
“阿公阿嬤,等疫情結束了,我再好好陪你們。”
這是新陽街道新垵村選調生村官周曉洋在奔赴戰“疫”一線前與爺爺奶奶的對話。說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周曉洋從小被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對爺爺奶奶的感情異常深厚,一年到頭忙碌的他本想好好陪陪兩位老人家,但是在疫情面前,他選擇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新垵村緊鄰新陽工業區,是一個擁有近10萬人口的大村,具有進村入口多(20余個)、外來人口多(近9萬人)、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成為新陽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村必須設置入村卡點,對進村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但是現在村民對疫情過度恐慌,難以發動,入村卡點缺人啊……”黨委書記邱錦容在疫情工作部署會上說到。“書記,讓我去入村卡點!我是黨員,又是年輕人,先安排我。”這句主動請纓的話語在這名“90后”的嘴里顯得鏗鏘有力。
從那一天起,新垵村的入村卡點多了一把“紅色測溫槍槍”,只見周曉洋左手攔車,右手舉“槍”測體溫,一邊核對來廈返廈人員的身份證,一邊耐心解答群眾疑惑……“村民朋友們,出門千萬條,口罩第一條。”周曉洋的聲音在嘈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清晰,閩南語和普通話的無縫切換,更是讓他的聲音“聲”入人心。
“少年誒(年輕人),每次我要出門的時候,都會想起你說的這句話,我就把口罩戴上了,我年紀大了,這句話好記。”一位經過卡點的阿伯說到,“阿伯,戴上口罩就安全多啦,但還是要少出門。”說完,周曉洋又馬上投入卡口的工作中,為了讓新垵更“心安”,他用行動踐行自己的話語。
“陳主任,我建議用采用‘無接觸’信息采集法,收集來廈返廈人員的信息……”在村“兩委”會上周曉洋說到。
學生抗疫精神總結 學生對抗疫精神的感悟篇二
1月24日,除夕夜,晚七點,我和我們2歲半的小地瓜在樓下迎接你下班回家,等候時,天真稚嫩的小地瓜一個勁地問我,“媽媽呢?媽媽呢?”我答到,“媽媽上班班,買糖糖,還給你買一個大饃饃。”地瓜若有所思地答道,“不吃糖,牙齒蟲。”說著將嘴張開,指著牙齒接連搖頭,他這幾天口腔潰瘍,對零食一概不感興趣。當你看到我們后一掃疲倦,一把將地瓜摟在懷里,說不盡的歡喜。
晚飯后,爸媽帶著大汶和地瓜在房間里玩耍,我則和你一邊擺著新年的趣事一邊看著精彩的節目,春晚主持人詩朗誦《愛是橋梁》,“你們安全了,14億人就都安全了!在防疫的賽場上,我們一定贏……”這一刻,我內心十分感懷,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家屬,我感到無限的榮耀,深知你們肩上的責任重大,更了解你們工作的不容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休息時間不固定,深更半夜也會有急促的電話,自己的老人小孩或許還在生病,而你們卻鮮有過問,更多的是牽掛醫院里躺著的病人,有時還要面對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有難處和委屈也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
突然你抓緊我的手,一下打斷了我的思路,欲言又止地對我說道,“有一個事情我不知道該怎么給你說。”
“怎么了?”我問道。
你猶豫片刻后說道,“本來應該先和你商量,當時太忙了,沒來得及,我們醫院第一批志愿服務醫療團隊已經準備出發支援武漢了,我作為醫院骨干,也遞交了《請戰書》,并作為下一批志愿服務隊伍中的一員隨時待命。”
那一刻,我幾乎睜大了眼睛,仿佛不認識這個朝夕相處的妻子。在我心目中,你是那么文靜、那么柔弱,“溫文爾雅”似乎是對你最好的形容。
我們結婚十二年來,幾乎沒有吵過嘴,更沒有因為孝敬雙方父母發生過任何爭執,生活雖平淡,但也充滿了溫馨。我們相識相知,然后走進婚姻的殿堂,一起哺育一雙兒女,一起贍養老人,一起奮斗買房、買車,一起規劃著我們的未來,雖然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但在你的操持下,也算是有滋有味,充滿了陽光和希望。記得在我上一篇文章《致敬平凡的英雄,寒風中的“守護者”》寫到,“昨天,他們或許還是我們身邊普通的親人、朋友和鄰居,在這個寒冬里,他們義無反顧地肩負起職責和使命……”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陳詞,只有默默的奉獻,這或許就是對廣大醫護人員的真實寫照,你們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稱呼,你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武漢市中心醫院一名護士長在朋友圈發了這么一段話,“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七尺男兒聞之也淚目,不為兒女情長,只因那蕩氣回腸的責任和擔當。用一首你最喜歡的詩詞來結尾,xxx主席的《卜算子·詠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說這句詩詞能讓人感受到無限的希望和力量。而你的名字里恰好也有個“梅”字,“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一切終將過去,總會春暖花開。你們在“逆行”,我們在“守護”。
學生抗疫精神總結 學生對抗疫精神的感悟篇三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國事家事天下事,因與自身生命安全息息相關,自上而下,沒有人敢無動于衷。
追根溯源,痛定思痛。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不能不引以為戒。溫疫,戰爭,地震,旱、澇洪荒,龍卷臺風,兇殺慘案,或天災,或人禍;要想太平無事,悲劇不再重演,且行且珍惜,血的教訓,當牢記!回顧十多年前的非典事實,與此次冠狀疫情,是“本家”,異曲同工,有著相互相通的關聯,何其相似!敬畏生靈,與生物界和諧共處,何錯之有?
正確認識,迫在眉睫。武漢始作俑的肇事者,愧對天下,無顏見人!既成事實,難挽回,聲討歸聲討,激憤憎恨之余,不妨試想:那人(制造麻煩者)是自己,是與你我沾親帶故,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親屬,又當如何?
疫情緊迫,宣傳,報道,鼓呼,傳遞正能量,力挺支持!而不分青紅皂白,傳播消極負面消息,荒誕訛謬,就不看好了。不準確的、未經官方核實認可發布的訊息,務必堅決杜絕。對災難疫情,無能為力,沒人怪罪。只要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不捕風捉影盲目跟風,自律自覺,就是對國家的支持,是做貢獻。
非常時期,國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并沒有因疫病而被打亂。只是,議事日程和長遠計劃有所調整,變動。
做為普通公民,在特定環境,面對此情此景,我也發了些許言論,轉發了別人的視頻及文字鏈接于群里。激濁揚清,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學生抗疫精神總結 學生對抗疫精神的感悟篇四
近日,xxxxxx在主持召開的xxxxxx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抗“疫”中,我們要做棵“石竹”,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咬定”的狠勁兒。咬盯疫情,有的放矢。要充分發揚黨員干部艱苦奮斗精神,激發關鍵時刻沖得出、危難之際豁得出的帶頭風范。要堅持依靠群眾,鍛造出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銅墻鐵壁。要保持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及時為人民群眾注入穩心劑、凝心劑。咬盯疫情,更要有“決不讓疫情魔鬼藏匿”、不獲全勝不收兵的狠勁兒,對自己狠一點,舉措更嚴一點,防“疫”的勝利就多一層,就能早一刻為群眾的生命財產搭好“安全線”、筑牢“堡壘墻”。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立根”的頑勁兒。越是艱難越向前,越是艱難越挺立,這就是頑勁兒。我們向“疫魔”宣戰,全民都在“狙擊”,每個人都是逆行者。“疫情未來10天至兩周或迎來高峰期”,更需要我們攜手逆行,攜手抗擊,萬眾一心、共克難關。對于個體來說,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為,在危難中得以鍛造,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實踐告訴我們:越是經歷過艱苦環境磨煉的國度,生命力越是頑強,越是倔強,因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巖石”之中。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千磨”的堅勁兒。自強不息、勁健有力是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記否,我們之所能歷經無數戰亂饑荒、屢受外敵欺侮侵略而始終懷揣夢想,不折不撓、奮起抗爭,愈挫愈勇、奮發圖強,一路高歌前行,就是因為我們骨子里那股“寧折不可曲”的堅勁兒。面對“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藐視,行動上重視,方法上科學,這才是我們戰“疫”的正確打開方式。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任爾”的豪勁兒。要游泳總會嗆水,要前進總會遇阻,凌寒暑而不渝其色,這就是我們的豪勁兒。“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令行禁止”,這是我們體制的優勢和制度的力量,也正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之源、活力之源、動力之源。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愈出院,病毒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也在不斷推進,頻傳佳音,這就是勝利的成果、希望的曙光。
櫛風沐雨,不畏浮云,自信擊“疫”,我們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穩致遠!
學生抗疫精神總結 學生對抗疫精神的感悟篇五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能夠催人成長,更能激發青年人積極向上的力量。不久前,xxxxxx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他在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無數青年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在“三十而立”的人生關口,仿佛“90后”們一夜之間都長大了。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絕不是被人們標簽的“垮掉”的一代,而是能夠砥礪風雨、堪當大任的一代!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在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庚子之“疫”,我們“90后”迎來了屬于我們自己“不一樣”的三十歲。或許有些“90后”已經在工作崗位摸爬滾打多年,或許有些“95后”甚至“00后”剛剛參加工作、略顯稚嫩,但是我們卻有著同樣一顆信仰堅定、赤誠愛國之心。“90后”的“三十而立”,當樹好人生價值觀,立好“信仰之旗”,譜好“愛國之曲”。
“三十而立”,戰“疫”有我,集結出征。在最好的奮斗年華,我們“90后”迎來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疫”考和人生磨練。院子里練不出寶馬良駒,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作為“90后”的我們,應該把基層一線作為干事創業的最佳“戰場”,而不是“佛系青年”的舒適“溫床”。“后悔過去,不如奮斗將來。”想要干好基層工作既需要信心、決心,更需要不斷增強干事本領和實干精神。“90后”的“三十而立”是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不是等出來、望出來、盼出來的。我們“90后”要立起不懼風雨、敢拼敢闖的“本領之旗”,譜寫好青春熱血、腳踏實地的“實干之曲”。
隨著“而立之年”的到來,“90后”們除了自己對人生的憧憬,還有來自父母、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別在應該奮斗的年齡選擇安逸,“而立之年”就該是奮斗之年,我們就應該甩開膀子、扛起擔子、干出樣子,勇敢扛起家庭和社會的重擔。十七年前,曾經在“非典”時期被“白衣天使”們所守護的“90后”,如今,大“疫”當前、疫魔肆虐,我們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擔當逆行沖鋒。我們“90后”“疫”無反顧,當抗疫集結號響起的那一刻,我們沒有卻步、沒有抱怨,大家迅速集結,踴躍投身防疫抗疫工作之中。“90后”的“三十而立”應該是經風雨、見世面,不斷磨練自己的“別樣年華”,就應該立起“擔當之旗”,譜好青春“無悔之曲”。
xxxxxx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0后”“00后”代表著青春和年輕的力量,更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絕不能成為別人眼中“垮掉”的一代,我們要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我們要立好信仰、本領、擔當的“人生之旗”,譜好愛國、實干、無悔的“青春之曲”。捫心自問,作為那個“曾經少年”,我們曾經的夢想和初心是否改變?我們要把“90后”的青春深深扎在基層的沃土之中,在為人民服務中不斷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