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50字篇一
《搭積木》這節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基礎上,讓學生擺一擺、推一推、搭一搭等實踐活動進一步來了解它們的特征。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玩,好動,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我創設了多種教學情境,緊緊圍繞“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新理念,讓學生真正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 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易于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環境,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無限熱情,將緊張的學習過程 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例如:在課的伊始,由圣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來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迫切地想知道都有哪些禮物,從而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有,在學生動手擺一擺時,我以平等的身份來和同學們做游戲,師生融為一體,關系非常融洽,學生感到很愉快。在“推一推”環節中,我做了手偶—兔博士,讓學生和兔博士打招呼,并向它介紹朋友,這樣課堂氛圍不僅活躍起來,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感受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生活與數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數學。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收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這四種形狀的物品。同學們找來了許多東西:牙膏盒、醒目瓶、露露瓶…可見,學生們能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辨出這四種形狀來,但里面還存在知識性的誤差:醒目瓶是圓柱嗎?當時由于我的疏忽,未能及時糾正。
這節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知識性的錯誤。如:有位同學說:能滾的就是球。輪胎能滾,它是球嗎?當時我沒有給予指正。課后查找了一原因:在這一環節上,我備課備得不夠充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由于備得不夠詳細,心里沒底,心情就緊張,從而未能很好的傾聽學生的想法。
2、整節課的教學評價比較單一,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之間互評。
3、教師今后要學會傾聽,以便提高自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
4、媒體運用還有些欠缺。作為青年教師,今后還要多加練習,更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50字篇二
星期一下午接到了學校要我上一節小班化課的任務,雖然從未嘗試,但我還是抓住了這次難得的磨練機會,雖然僅僅是瑤山和龍川兩所兄弟學校的聯誼活動,但通過精心準備、試教到展示,這幾天確實經過了多次小班化教學思路的嘗試,也有了一點粗淺的認識。
我這堂課的設計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分層學習,趣味識字”八個字。
首先是“分層學習”,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明鑒差異,科學分層。本次教學,我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18位孩子分成4組,每一組同學根據他們每個人識字、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別編上1、2、3、4號——1號代表的是學習優等生,2號是中等生,3號中下生,4號則是學困生,這就是“組內異質”,而四個小組間總的能力是基本均衡的,體現了“組間同質”的原則。
第二:分層學習,全員關注。通過對全班學生的分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能在課堂中更好地發揮其組織調控作用。在本堂課學習中,課堂中的發言的學生不是永遠都是那些1號、2號生,我有意識地去關注全員互動的機會。比如在個別初讀課文時,我先請幾位2號、3號學生來讀,經過一定的指導糾正后,就把機會轉向了4號學生,這樣學困生不會一下子被難倒,這樣會使學生更有積極性。同樣,在“摘星星”的游戲環節中,把這樣的發言機會更多傾向于3號、4號學生,因為經過近一堂課的學習,這幾個生字1號、2號學生基本已經掌握了,而3號、4號學生有個別應該還沒有完全掌握,這樣就起到了鞏固學習的作用。我想我這樣的設計也就是本著關注全員孩子的想法吧。
第三:小組合作,“兵教兵”。雖然一年級孩子從幼兒園踏入小學才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學生間的學習接受能力、學習基礎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我正是著眼于學生之間的這些差距,在學習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兵教兵”的形式讓孩子和孩子的交流中共同進步。比如說,在初讀課文環節,我讓1號生帶領組員初讀學習課文,這樣有助于幫助3號、4號生掃除朗讀障礙。同時,在全班反饋學習生字時,我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合作學習中初讀掌握生字。而在識字游戲中,在“看圖猜字”的環節我則是給小組留了1分鐘的時間,給學生創造一個討論交流的機會。
除了“分層學習”,我這堂課還有一個主要的設計特點就是“趣味識字”《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學反思2017《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學反思2017?!缎⌒〉拇肥侨私贪嫘W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低段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是重點也是難點,本堂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我的著眼點也在識字寫字中。一年級每篇課文中少則七八個生字,多則十多個,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如果一堂課中反復讀、學習這些生字就會顯得很枯燥、乏味,小孩子會失去興趣,我們老師教的也會很累。本堂課中,我主要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將識字教學融入到游戲中,比如說“摘星星、看圖猜字、猜謎語”這些環節孩子們還是樂此不疲的。
很久以來“小班化"在我們腦中是如此神秘莫測,以至于我們老師們往往“談小班色變”,殊不知我們僅僅是在遠處遙望著他,其實只要我們試著走近點、再走進點,定能揭去那神秘的面紗。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 幼兒園教案反思簡短50字篇三
我是一名轉崗的幼兒教師,快三十的年齡我才來到了這個嶄新的行業,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努力,每一天有所反思,有所提高,就會把工作越做越好。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觀察與反思,幼兒平常的一舉一動、一句話語、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引發我的思考,慢慢的我養成了反思的習慣。
一次,四名幼兒在音樂區跳舞。錄音機中唱到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時我好奇的看著他們,想看看他們誰會被淘汰出局。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四個人摟在一齊,并沒有把誰丟下。我表揚了他們,我感覺,是他們給我上了一課,使我受到了教育。三個確實不等于四個,可是生活不是古板的數學,生活中充滿了美妙的情感聯系?!缎〗痿~》的真諦不就在于教育小朋友快歡樂樂做朋友嗎
大雨過后,許多長長的蚯蚓從土里鉆了出來。我想實地給孩子們講講蚯蚓,可是孩子們卻聽不到。因為他們看到了蚯蚓都大聲地尖叫著,一聲接一聲,不能停下來,就像游樂園中人們玩海盜船時發出的陣陣尖叫聲。我覺得他們并不是十分害怕蚯蚓,不然他們為什么不躲開而是爭著靠近呢尖叫是不是在給他們減壓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歡樂呢看著他們好奇的眼神,聽著他們的聲聲尖叫,我沒有制止。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他們這樣的尖叫,叫完了就完了,他們還是像往常一樣歡樂。有位名人(忘記名字了)說過要讓兒童像兒童一樣地生活。在轉崗培訓的第二堂課上教師講的這種觀點。當時教室外十分吵嚷,是北京小學的孩子們吧教師說:不用去管他們吧,他們是像兒童一樣地生活,他們此時此刻是歡樂的。我想:這天幼兒看到蚯蚓都熱烈地尖叫,其中有他們看到新事物的欣喜與好奇;也有對新事物的恐懼與驚嘆,更有對新事物的接近與向往
深秋時節滿地的樹葉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部分孩子開始在周圍草坪上撿拾樹葉。一會兒就能檢一大把。給你票。小迪在給上滑梯的小朋友發票。小朋友也配合,接過一張票還說了聲多謝!這時我又發現小輝在往滑梯口那兒堆樹葉,其他幼兒也模仿他把自我手中的樹葉放在那兒了。我有過去的沖動,想告訴他們滑梯上會變得又臟又亂了。這時一名幼兒從滑梯上滑了下來,把樹葉沖得嘩的一下飛了起來,落到四周。孩子們歡叫了起來!噢!他們是不是有一種看到激流勇進的船沖下來那一刻水花四濺時激動與歡樂呀他們的歡笑聲和再次行動肯定了我的想法。他們真了不起,創造出這么好玩的游戲!我真想不出來呢。在佩服孩子們的同時我也不忘反思:自主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很有益處,教師要給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和空間,并給予用心的支持。他們會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能創造、發明出一些有好處、搞笑的游戲來。
幼兒離園后我去廁所方便,正碰到一位媽媽帶著一名幼兒上廁所,媽媽把孩子扶上廁所,孩子蹲在里面,媽媽蹲在外面,大手扶著孩子的胳膊,聽到啪嗒、啪嗒兩聲,孩子說:拉完了!雖然這是很平常的的事情,但當時我感受良多:有的幼兒為什么會把大便拉在褲子里幼兒為什么會離園后才讓媽媽陪著大便思考之后我明白是我做得不夠到位,還沒有得到孩子的高度信任,孩子需要媽媽式的幫忙!之后我們對班上有類似問題的幼兒采取了媽媽式的幫忙,確實幫忙幼兒較快的度過了入園大便難一關。
幼兒第一次嘗試爬斜在半空的不規則攀網時,小惠爬得謹慎而留意,小音在小惠前面,她爬得比較快,到了上頭她反過身來對下頭的小惠說:小惠,你爬吧,摔不著的!小惠聽后果真稍加快了攀爬速度??吹剿齻兊男袨槲腋械剑河變褐g構成良好的伙伴關系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歡樂成長。同伴之間的鼓勵與支持不一樣于教師給予的鼓勵與表揚。因為他們的鼓勵源于自身的嘗試與感受,更容易產生同感和共鳴!
活動區活動時小羽高聲叫我:馬教師,您看她小手指著城堡。我看了看和她說:這個城堡真漂亮,你真棒,是個小建筑師!這時我發現晨晨用一雙渴望的眼睛看著我!我沖他笑了笑說:晨晨你也搭了,對吧!他點點頭。我說:你搭的也很好,教師看到了!他聽了笑了,眼睛亮亮的看著我,目光中閃爍著欣喜和自豪!之后我反思:活動區的靈魂在于幼兒自由選取和自主游戲,但并不是說教師無事可做了,幼兒能夠堅持下去,教師的表揚與鼓勵很重要。當然還少不了啟發與引導。外向的幼兒會迫不及待地和教師要表揚,對于內向的幼兒呢善于捕捉幼兒情緒、情感變化的教師,不要把他們忽略了??!
反思使我的工作潛力逐漸提高;反思使我更受幼兒的喜愛;反思使我每一天都有所收獲;反思使我充滿前進的動力!反思讓我成長,我在成長中將繼續反思,堅持下去,我要繼續做善于反思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