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總結簡潔五篇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方案篇一
一、立足校內,開展“環保”服務大行動
為宏揚中華民族“愛護環境”的美德,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切實解決我校衛生問題、家教缺乏、監護不力等實際,給予學校的衛生、社區的衛生等方面的解決和改善。
為了防止學校安全事故發生,學校成立了男教師護校志愿小隊,學校11名男教師分組進行早上、傍晚兩個重要時段的校門口的站崗值勤任務,安護學生高高興興地來,安安全全地回。
二、走進社區,走進家庭,開展“義工”服務大行動
一是以教育進家庭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活動。針對學生家庭教育引發的一些問題,學校審時度勢,組建了以校長為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小隊,出版《雅風》校報,并辟有家庭教育專欄,進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指導家長科學施愛,藝術施教。二是組織學校與社區共建,開展“夕陽敬老”活動。組織教師和學生志愿者給社區里的老年人贈送了心意卡和祝福,并送去了水果等慰問品,為老人們表演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和老人們聊天談心,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好評。另外,志愿者們還走上大街小巷分發“創文倡議書”,呼吁市民“從小處做起,從自我做起,爭做文明市明”。志愿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為創文工作添磚加瓦。
三、面向社會,開展“便民”服務大行動
一是抓住植樹節、節水日、環境保護日等契機,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3月12日,在我校青年志愿教師的帶領下,少先隊員們拿著自制的“保護母親河”倡議書,呼吁人們“人人參與環保活動,為美化常德盡一份力”。組織高年級學生走出校園,走近母親河清出白色垃圾,清楚非法張貼物、促進垃圾分類收集和綜合利用等志愿服務活動,向市民派發《保護母親河》宣傳單,倡導全體市民全員參與保護母親河,低碳生活理念,綠色環保生態觀念,提高廣大師生對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生態文明社會的認識。
志愿者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舞臺,為滿腔熱情、樂于奉獻的教師和學生們提供了溝通的橋梁;因此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在今后的日子中,我們將一如既往得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動。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總結簡潔五篇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方案篇二
學校本著"給我一個孩子,還您一個人才"的辦學理念,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創建環保志愿者,為學校的環保服務。特別是在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中,以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旨,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學校綠色領導小組不斷推出新思路,實踐新方法,從而獲得新經驗。現在我校業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一體的綠色教育網絡,營造了"綠色學校,你我共建"的良好氛圍。
1、領導重視,制度健全,經費保障
學校成立了以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德育處、各年級班主任為成員的創綠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不斷完善各種制度,把創綠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20xx年撥專款xx萬余元創建環保專欄、購置環保圖書、訂閱環境報、擴增綠地、種植花木、參加上級組織環保培訓、舉辦環保圖片展等極大的完善了學校育人環境,學校堅持環境育人、學科滲透、社會實踐的育人的原則,在學校特色建設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上級領導高度評價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2、以課堂為主陣地,在各學科教學中積極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
學校重視學科環保知識滲透,結合學科特點,滲透環保內容。從學科計劃、各科上課、測試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文化育人環境。通過主題班會、辯論會等形式讓綠色信念走進課堂,走進每個學生的心中。通過學科學習,學生明白了為什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什么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理解了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節約能源,控制減少污染,成為師生的自覺行為。通過播放沙塵暴、泥石流、酸雨、土地荒漠化等宣傳圖片,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懂得了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建立學校環保活動室和班級垃圾回收站
每班設立環保委員和垃圾回收站,每周有各班在環保委員的帶領下進行環保活動,做好活動記錄。以此推動學校環保行為,全員、全程做好服務。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總結簡潔五篇 校園環保志愿者活動方案篇三
為了使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和社會環保事業發展緊密結合,突出“立足校園,面向社會”的優勢,踐行著構建和諧校園,投身生態保護的社會實踐。以增強環保意識,服務環保事業,開展環保公益活動,我系組織了青年志愿者15人和共青團員20人,以“青春添綠色奉獻筑和諧”為口號參加了大學生生態環保綠化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對白色污染說不,掃除白色障礙
長江是人民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全體公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時代賦予青年義不容辭的職責。隨著春季的到來,出游的人們不斷增加,很多人對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使得江河畔和河面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水面漂浮物隨處可見。在江河畔大家以昂揚的姿態投身到保護母親河的實踐中來,清除河畔白色垃圾和打撈1000米范圍內河道的漂浮物,為母親河的亮麗作出貢獻。對白色污染說不,掃除白色障礙,為“和諧型、環保型、節約型、綠色型”家園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次活動,使我們不僅了解了環境的薄弱環節,而且加深了環保理念,進一步增強服務環保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宣傳生態環境道德,規范人與自然關系
當天出游的團體占一定比例,大家對青少年開展生態環保實踐教育,讓他們從小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全力打造“保護母親河”生態環保品牌,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關愛母親河,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大力培育生態文化,弘揚“人與自然和諧與共”和“節約資源、抵制污染、保護環境、共建和諧”的核心理念,積極促進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為生態環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今后工作方向
我系青協站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與院各系協調合作根據水資源現狀,積極開展豐富的生態體驗活動,為保護生命水源獻計獻策。參與城市水系的綠化美化、水體清潔等工作,增強節水、護水意識,樹立生態道德的觀念,樹立環保消費的意識。在旅游景區樹立“文明出行、環保旅游”的意識,在旅游中愛護景區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撿拾景區白色垃圾、打撈水面漂浮物等生態環保實踐活動,親近母親河、親近大自然,倡導生態文明、環保健康的旅游理念,在全社會大力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