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展關愛老人活動總結篇一
紫橋社區志愿者們為老年人展開了一系列關愛活動。志愿者們有的開展義診為老人們健康把關;有的拿起掃帚與抹布到高齡老人家打掃衛生;有的到空巢老人家中與老人拉家常……志愿者們帶著親切的笑容,熱情的服務,用實際行動讓老年朋友們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關愛。
2月16日,街道老齡委領導親切慰問了空巢老人王久壽,給他帶去了春節的問候。親切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及享受社保、醫保情況。當聽到老人已享受社保、醫保,生活無憂時,街道領導高興地祝愿老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社區書記鄭愛桃慰問其他幾位空巢老人,為他們送上春節慰問禮品與濃濃的關愛之情。
今后,我們將繼續為社區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長期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志愿服務,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優秀傳統,讓老年人們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養。
開展關愛老人活動總結篇二
最是情深歲寒時,暖言一句勝三春。嚴冬的寒意擋不住關愛的暖流。2月3日早上,我與竹子,竹子同事,約定,一行人頂著呼嘯的北風,帶著對老人的關心,走訪慰問了目前居住在高新區的xx五戶空巢老人。
我們首先來到新起點a區2號樓4單元102室84歲高齡張爺爺家中,一進門,竹子就握住張爺爺的手說:“我們志愿者給您拜年了,祝您老健康長壽。”隨之就將慰問品米、面、油、瓜子、花生、小面包、蘆柑、以及對聯等送到老人手中。就在這暖意融融的氣氛中我們與老人拉開了家常,由于兒子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上初中的孫女,女兒成家后將老兩口趕出家門,老伴患有癌癥,因支付不起昂貴的藥費,出院后一直在家休息。老兩口僅靠張爺爺的退休金撫養孫女,租房,支付日常生活開支,生活極其困難。告別了張爺爺家,路上我們和陪我們一起去的社區謝阿姨邊走邊聊,告訴她如果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和我們志愿者聯系,一起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其次我們來到宏運佳園7棟3單元2樓中戶邊玉保邊爺爺家里,送去了慰問品,了解到兩口生活靠退休金1200元。因拿不出供暖費家中無暖氣,連電視機等日常家電都沒有。老兩口身體狀況不佳,長期患病,兒女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邊。邊爺爺說自己曾經參加過革命,復員后被分配到鐵路部門工作,因小矛盾被迫退職,現在只拿正常退休金的40%,生活困難。
當慰問完最后一戶空巢老人出來時,天色依舊昏暗,北風依然猛烈,但我們志愿者的心卻是暖暖的,雖然個人做出了一些犧牲,但讓空巢老人感受到了我們的'溫暖,再累也是值得的。
我們義工群以“辦好事,做實事”為宗旨,不斷擴大志愿者服務隊伍,并積極與養老院,福利院,社區孤寡老人等結對幫扶,廣泛宣傳敬老愛老,讓更多的人共同關注老年人生活,鼓勵廣大群眾多回家看看,多聊聊天,多打個電話,多一份理解,多一點微笑......
我們志愿者也應以身作則,熱情服務,創造更多的和諧氛圍。
開展關愛老人活動總結篇三
為進一步推進我鎮婦女兒童老人事業的發展,根據縣綜治辦工作目標,鎮綜治辦切實抓好安排、實施,現將2017年度婦女兒童老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年來,我鎮把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作為惠民行動的民心工程來做,全鄉留守人員在鄉黨委、政府的關愛下基本實現了沒有一個“留守兒童迷失”、一個“留守婦女”無助、一個“留守老人”孤獨。我鄉有專人負責“關愛留守人群”工作,有四個村建立了留守人群服務站,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娛樂等便捷服務。今年,在中小學分別設立了“留守學生”家長學校,開辦留守家長和隔代家長培訓班1期。搭建了老人和婦女傾訴、交流、互助、友愛的平臺;整合學校、婦聯、民政、團等部門的力量,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鎮現有留守學生130名,因長期缺少親情關愛,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為此,學校建立了“留守學生家校聯系卡”,教師每月與家長聯系兩次;開展留守兒童親情之旅,以寒、暑假為契機,分批組織留守兒童與外出務工父母團聚;發動10名機關干部、黨團員、一村一大與“留守兒童”結對開展“牽手連心”活動;在中小學還組織品學兼優的學生與留守兒童結成“成長伙伴”,開展了留守學生“聯誼會”,特別在“六一”兒童節、“五四”青年節前開展心理訪談活動,舉行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讓他們體會到遠離父母也能自主、健康快樂的生活。
針對我鎮留守老人的實際情況,以“生活助老”、“健康助老”、“文化助老”等形式,讓農村中的留守老人得到多方面的照顧。農村黨員紛紛成立了“助老小組”,為重負老人減壓力,為寂寞老人添快樂。提供上門診治和系列免費醫療保健服務;送圖書為主要內容的“三送三下鄉”活動2次,圖書50余冊,極大地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生活。
6月,舉辦了一期婦女養殖技術培訓會。此外,我鄉與工會、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留守人群利用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開展了“送法下鄉關愛留守人群”,宣傳了與他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權法》、《勞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就如何利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幾個方面進行法制教育,受到留守人群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