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十佳消防員事跡材料 十佳消防員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20xx年10月31日,田同志在營救被湍急河水圍困的3名群眾時英勇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諍諍誓言,用年輕的生命踐行了“爭做好戰士”的莊嚴承諾。
“你們倆先上岸,先給兩位老哥拿點厚衣服披上。”誰也不曾想到,這是田同志的最后一句話,也是向這個世界說得最響亮的一句“再見”。
作為云南省三大傣鄉之一的耿馬縣孟定鎮,進入10月,河道內水流充沛,傣族人民群眾歷來有下河捉魚摸蝦的傳統。20xx年10月30日22時4分,正在邊境維穩消防臨時執勤點值班的田同志接到報警稱:3名群眾被卡在南木算大橋往臨滄方向100米左右的橋墩下,隨時有可能被水沖走。田同志隨即率領3車11人,攜帶救援器材裝備,迅速趕赴現場。經偵察發現,1名群眾被河水沖走失蹤,2名群眾被困位置位于三個廢棄橋墩中下方的漩渦中,水流湍急,情況危急!田同志命令偵查組在南木算大橋設立安全哨,救援組下河實施救援,其余人員在岸邊協助救援。田同志帶領中士瞿紅林、專職消防員李發楠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快速游至中間橋墩實施救援,成功將2名群眾營救至岸邊。救援人員即將返回時,因河道上游下雨泄洪導致水位突漲、水流湍急加劇,在協助瞿紅林、李發楠先行撤離后,田同志被河水中的漁網、電線絆住卷入湍急的漩渦中,在戰友和被救群眾的痛心疾呼聲中,將年輕的生命匆匆定格在27歲。
正如身邊戰友微信給他的留言“所有的言語都蒼白無力,惟愿世間所有的離別都是久別重逢。”90后的他用新時代消防員的血性擔當撐起生命橋梁,也用耀眼的生命之光為我們照亮前行。
今年8月中旬,云南金燦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田同志為原型拍攝制作的微電影《紅門兄弟他》,先后榮獲“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十佳影片獎”“第六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大國工匠最佳作品獎”。身邊的領導和戰友總是以“男神”稱呼他,田同志總是羞紅著臉說“沒那么厲害,沒那么帥,我可不是英雄”。戲內,是別人由感而發為他編寫的劇本,是別人在演繹著他;戲外,是他用血汗和忠誠撰寫屬于他的青春劇本。
在20xx年“2.09”邊境維穩和20xx年“3.06”邊境維穩的兩次維穩處突中,田同志承擔了安置難民人數最多的孟定安置點的火災防控和后勤保障工作。安置點位置都臨近邊境一線,最近的一個只距離邊境十多米,炮火聲清晰可聞,甚至有時可以看見緬甸軍交火的情景。在邊境維穩的325個日日夜夜中,田同志每天帶隊3次往返鎮康和孟定保障安置點日常用水,每天行車里程達180公里,累計送水4338噸,每2小時對難民安置點開展1次防火巡查,每周對入住難民開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實現了孟定難民安置點“零起火、零冒煙”的工作目標,充分發揮了邊境維穩主力軍作用,得到了黨政領導的高度認可。
20xx年8月3日,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在昆明參加基層指揮員培訓的田同志心系災區、滿腔熱血、義無反顧,主動向組織遞交了赴災區參加救援的申請。在抗震救災中,他沖鋒在前,冒著余震頻發、山石滾落的危險,每天徒步近30余公里穿梭在重災區與沙壩村運送物資和搭建帳篷、疏散被困群眾,真正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為前線指戰員解決后顧之憂。
20xx年7月5日,臨滄耿馬縣通往四排山大丫口新寨組山頂的一個山洞內,一名婦女因下崖挖草藥時不慎摔下洞,兩名設法營救的村民也同時被困。事故地點位于距公路7公里處的山頂洞口,山路崎嶇狹窄,路上溝壑縱橫、密林叢生,加之連降暴雨、山路泥濘濕滑,救援車輛根本無法進入。田同志帶領2名攻堅組隊員攜帶救援裝備徒步前往事故地點,他攜帶空氣呼吸器、有毒氣體探測儀等救援設備利用滑輪組制作支點下滑到洞內,經過近半小時的緊張救援,被困的三名人員全部被及時救出。
20xx年7月12日,入夏以來的一場強降雨使耿馬縣部分地區河水暴漲,在幸福水庫響水河河道對岸有7名游客被困,其中還有一名2歲的男童。田同志攜帶救援裝備,第一個橫渡到被困人身邊,用繩索架起了一條生命通道,順利將7名游客營救至岸邊。在營救兩歲男童的過程中,田同志帶頭與指戰員一道間隔1米站在湍急河水中,安全把孩童接力安全送至對岸。
“你每次都說等有空再說,什么時候才有空呀,什么時候你才回來?”這句話對于田同志在陜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護士妻子來講,更多的時候是自問自答,明知道沒有答案卻要每次打電話都要問一次。也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問答中,分隔兩地的一對愛人,她對他,從不解到理解,從埋怨到支持,用樸實無華譜寫著美麗的愛情童話。
“他不僅自身過硬,帶的更是可以信賴的`隊伍”這是支隊領導在耿馬中隊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也是對田同志工作的最好總結。在臨滄的4年時間,參與處置警情239起,參與撲救火災55起,搶救被困人員18人,搶救財產價值400余萬元,這正是他在耿馬消防中隊任職期間的工作數據。這一組組數字、一次次戰斗,無不昭顯著田同志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危急關頭他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生活中他總是真情關懷,慷慨相助,處處影響和感召官兵。耿馬縣消防中隊于20xx年、20xx年先后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他總將榮譽和褒獎歸功于與他并肩戰斗的戰友,甘做“無名英雄”。
田同志正是懷著對消防工作的滿腔熱誠、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以自己的熱血青春展現了佤山消防精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履行了黨旗下的錚錚誓言。
十佳消防員事跡材料 十佳消防員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xx,中共黨員,20xx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現任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婁煩大隊濱河路站專業技術職務。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5次,多次被總隊、支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初識王岳,他總留給大家一種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感覺,殊不知,他卻是一個曾經參與過“7·1”侯馬棉麻庫火災和“3·15”臨汾鄉寧山體滑坡等重大災害救援事故,助民于危難的戰斗英雄,在他的身上,既可以看到軍人的剛毅,也可以看見學者的儒雅。
他是一名沖鋒在前,向險而行的尖兵。自加入消防救援隊伍以來,他先后參加滅火救援戰斗800余次,搶險救援、社會救助650余次。特別是在“3·15”臨汾鄉寧山體滑坡救援事故中他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指揮并參與救出幸存者2人,遇難群眾5人,出色完成了各項搶險救援任務。
他是一名鉆研業務,傳道授業的教員。他曾參加irata國際繩索培訓,先后赴全國11個省市交流消防救援業務,先后獲得irata i級、hart中級、erti中級繩索救助資質,是全省繩索救援領域的專家,曾經在10余次培訓、演練中擔任教練。
他是一名嚴謹細致,勇于擔當的隊長。他嚴于管理,傾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贏、戰得勝”的基層隊伍,曾帶領所在中隊連續6年被省、市評為“先進中隊”。20xx年開始,他成為山西消防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新訓大隊教導員。面對一個個出入紅門的新隊員,他始終傾注熱情,盡全力帶好每一個新隊員,讓他們健康成長,實現向合格消防員的完美轉變。
面對熊熊烈火,他不曾畏懼;面對崇高事業,他不曾懈怠;面對群眾期待,他不曾辜負。向火而行,永不后退,他始終是沖在最前面的“逆行者”,以青春和熱血澆筑著對消防事業的熱愛。
十佳消防員事跡材料 十佳消防員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xx,男,白族,1975年12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1998年10月入黨,云南永勝人,本科學歷,現任麗江市消防支隊玉龍中隊中隊長助理。入伍24年,累計參加各類滅火救援戰斗5000余次,搶救被困人員100余名,參與過寧蒗“6.24”地震救援和1999年世博會、2008年奧運圣火傳遞等多項重大安保任務,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6次,20xx年至20xx年連續8年被評為“紅旗車駕駛員”,多次被總隊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共產黨員”。
人們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但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有兩個字:堅強。作為麗江消防部隊戰斗在滅火救援一線、年齡最大的消防員,在戰場上,他是公認的拼命三郎;在執勤中,他是群眾滿意的貼心人;但在家人眼里,他卻是個“不孝順”的兒子、“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現在,他的父母已近古稀,父親在家務農,時常外出打短工,母親身體多病需要人在旁照顧,妻子在家獨自撫養兩個幼子。面對家庭,他永遠是充滿了愧疚。20xx年9月,在他二級警士長即將服役期滿時,面對父母期盼的眼神,面對妻子的賭氣抱怨,他沉默了,一張申請繼續服役的報告擺在了大隊領導的桌前。當兵24年,他僅回家探親不超過10次,其中有3次因緊急任務被提前召回。生活是不易的,對一個日夜職守在中隊的消防員而言更加不易。每次談到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他總是笑呵呵的說:“挺好的,我很滿足,對組織沒有什么要求”。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是那份驕傲和使命讓他不愿開口。
不論是作為戰斗員還是管理者,他始終戰斗在滅火救援最危險的地方,出現在人民群眾最危難的緊急關頭。20xx年6月24日,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發生里氏5.7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寧蒗縣全縣范圍普遍都有強烈震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和危害。地震對縣城內民房、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和水利等各種工程結構造成較大破壞。在突然襲來的災害面前,他在孩子持續發高燒的情況下,匆忙將孩子送到醫院交給妻子后,主動請纓,要求到地震一線去參加抗震救災,當他抵達地震現場時,眼前的一切讓他的心萬分的焦慮和不安起來,房舍倒的倒,歪的歪,碎的碎,廢墟中,不停傳來人民們微弱的呻吟和求救聲,騰起煙塵撲天蓋地,尖叫聲,房屋垮塌聲不絕于耳,在倒塌的房屋前,殷紅的血跡染紅了碎石、瓦礫。在排除危房的過程中,他勇擔責任,面臨房屋隨時倒塌的危險,他是第一個扛起救援工具沖鋒在最前面、最后面退出,把安全交給戰友和人民群眾,把危險留給自己。好幾次他的身體被斷木殘壁掛的傷痕累累,但他從未有一句抱怨,帶領小分隊出色完成了任務。在轉移物資過程中,他在指揮車輛編隊的同時,總是主動幫助群眾裝載物資,關好車廂,系好安全繩,一直跑前跑后,就這樣忙碌不停連續奮戰25小時,他的人黑了瘦了,手腳也擦破受傷了,但是他的心反而更踏實了。他英勇頑強、無私奉獻,始終與廣大群眾、戰友并肩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新時期人民消防為人民的新篇章。
20xx年對于他來說是不一樣的一年,3月份他參加了公安消防部隊首次高級士官晉升警銜儀式。授銜儀式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再一次在莊嚴的宣誓下,親手接過軍令狀,帶上新肩章,讓他感受到:多了一道拐,增了一分責;帶上新肩章,擔當新使命。可部隊就要改革了,對于他來說,當兵24年,成為一名二級警士長,一路走來并不容易,馬上要脫下軍裝了,說沒有不舍那是假的,但是,新時代有新變革,新變革有新要求,他在改革大考面前,沒有絲毫猶豫和消沉,反而干勁更足了,他對戰友們說:“即使脫掉軍裝,我們消防員的職責和使命不會變,只有積極聽從黨和組織的號召,緊跟時代步伐,時不我待提高滅火救援的能力,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優良的作風、更扎實的工作,接受組織的考驗,才是我們正確的選擇。”
從農家子弟到紅門衛士,從懵懂青年到業務骨干,從普通一兵到軍事業務管理素質全面過硬的士官長,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玉龍中隊長年保持在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前列的保鮮秘訣。在部隊改革轉隸的關鍵時期,他始終保持堅定政治初心,發揮著一名黨員士官長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召喚著同行戰友。未來,在應急救援的新征程中,我們相信,他一定會用實際行動彰顯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時代新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