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開學教師會議校長講話稿篇一
1、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
利用家長資源,開設家長課堂,通過工作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家長才盡所用,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邀請他們走進課堂,講授一些學生不了解、不懂得的一些課本以外的社會性知識,讓學生從小了解社會,接近社會,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同時,調動家長合作的熱情和自豪感。
2、開好家長會
家長會是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我校每學期一般三次,期初、期中、期末。班主任、任課教師注意收集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特別是有形成果的收集與積累,能真實的、全面的`說明學生的成長變化。家長會上,教師客觀向家長匯報學生表現情況,和家長交流時做到多鼓勵,少批評,傳遞陽光、傳遞溫馨、傳遞正能量,讓家長準確的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困惑、阻力、存在問題,學習情況,尋求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佳結合點。
3、拓寬合作路徑,注重合作實效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老師每天都把好的文章分享到班級qq群,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閱讀,老師還不斷把家庭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操作性方法發到群里。供家長學習。
班級qq群、微信群、信信通、米學網,都是跟家長分享好的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徑,分享學生在學校的種種表現,對學生用心,對家長用心,根據學生的表現編輯有針對性富有正能量的短信分享給家長,讓家長認識到自己孩子的進步和不足,從心里贏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促進家長和老師的交流溝通,拉近家長和老師的心理距離,有利于管理學生。
新學期新征程新思路新發展。中心學校將繼續秉承“質量立校、文化建校、特色強校”的發展思路,不斷創新,使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開學教師會議校長講話稿篇二
1、用心備課
備課好比和面,關鍵是要和“透”。每個階段備課重心有所不同,開學初全冊教材解讀與分析(地位、內容、目標、重點、分幾個單元、主題是什么)、單元備課(單元主題、訓練重點、課文哪些,學習策略)、具體到某一課或者某一課時的備課(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導入、設問、重點句段、教學方式等)
備課不僅要做到全冊、單元、課題、課時備課,還要重視學情調查、重視興趣激發、重視設問導讀、重視方法指導、重視小組合作,體現導學特點、面向全體,同時寫好教后反思和教學后記,體現課改精神。
2、全心上課
有效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主陣地,有了課堂的成功,才有教學的成功,學生的成功,教師的成功,學校的成功。“得課堂者得天下”、課堂上一定要體現“以生為本”的學生觀。把“向40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精講多練,把大量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做到目標清晰、教學分層、檢測必備(這一點我校做硬性要求,每節課,必須留10分鐘左右的目標檢測,這個檢測可以是口頭的、筆頭的,個體的或集體的,也可以是單項的或綜合的)。
課堂是焦點、教師是重點、學生是亮點,課前老師要能夠圍繞本節課目標,設計能夠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滲透記憶方法和記憶規律,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所有神經。讓有價值的問題成為課堂主線,讓自主解決問題成為學生課堂學習方式,以學情為基、學動為擎,學會為標,學生為本。領導經常走進老師的課堂,在課堂上不過多的關注教師,而是關注學生的成長,只要學生都能熱烈而認真的動起來,我們就很欣喜。
牧民說:“放牧有兩種,一種是牧,另一種是圈,牧就是帶著牛羊走向水草,圈就是帶著水草走向牛羊。”教育應該是帶著(或引領著)學生走向資源。
3、精心設計作業,耐心輔導
(1)作業布置要緊扣學習目標,關注目的性和針對性,杜絕無效作業。——這是對作業質的要求。
(2)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對作業時間的規定進行作業量的控制。——這是對作業量的控制。
(3)作業批改要結合學科特點與學生實際,關注反饋,關注錯題的糾誤,加強對學困生的面批面改,杜絕只批“對錯”不反饋問題、只改一遍不改訂正的行為。——這是對批改的規定。
教師要博讀書、廣做題,讓教師充分占有教學資源,能完全包含學生占有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所做的作業,應來自教師做后的精選。
4、潛心檢測
每課必測和單元必測,重點是對學生測驗試卷反復研究。做到有測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5、用心反思
教師要做到“課前精心準備,課中精彩呈現,課后精細落實”,尤其還要對教學中的成功、亮點、經驗、不足進行反思。因為教師教學的態度是功夫在課外,收獲在課內。
開學教師會議校長講話稿篇三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要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思想教育要跟上,在發揮全體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愛學、樂學。
我們通過主題班會、演講會及各科教學的滲透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目標教育,“今天學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生懂得學習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而學,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墻體文化等形式營造一個“認真學習光榮,荒廢學業可恥”的氛圍。同時建立健全班務考核制度,對學生的紀律、衛生、文明禮貌、文體活動、學習成績等等進行量化評比。通過評比,規范學生的行為,督促后進,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凝聚力,使學生身心向著健康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3、建立自我監督的制度。
自我監督實際上就是自我總結,也就是說學生對自己的每一個教學活動做總結和反思,一個重要的很好的做法就是寫好學習日記。
4、關愛學生,激發熱情
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氣氛,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學。教師親切的眼神、贊美的言語、輕輕的撫摸,都能拉近師生心靈的距離。老師也要通過創造各種條件,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和平臺充分表現自己,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繼續在班級里舉行“秀秀我自己”,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長自我展示,體驗成功,找到自信。我們還舉行“我的座右銘”,每日一故事,進行勵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