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大樹有多高說課稿(6篇)

2023年大樹有多高說課稿(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1 14:49:24
2023年大樹有多高說課稿(6篇)
時間:2023-03-21 14:49:24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與計算發現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關系,提高學生對比的認識。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方法的價值和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高度與影長的關系。

教學難點:實際測量時的具體指導。

教學準備:皮尺、竹竿。

教學過程:

一、在“量量比比”中發現規律

1、在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

明確怎樣把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怎樣量影長。

比較每次的測量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2、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分別測出每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算出桿長與影長的比值,填寫表格。

3、小組討論:比較每次測量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竹竿有長有短,影長也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在“議議做做”中應用規律

1、3米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長是多少?

小組討論:根據前面的測量和求得的比值,推想影長應是多少?

3米竹竿約是前面竹竿長度的幾倍或幾分之幾,3米竹竿的影長就是前面竹竿影長的幾倍或幾分之幾;

根據“桿長 :影長=確定的比值”列算式計算。

2、想辦法測量大樹的高。

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

(1)測出1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求出桿長與影長的比值。

(2)測出同一時間內樹的影長,求它的實際高度。

3、用上面的方法,實際測量校園內一棵大樹的高。把測量得到的竹竿長、影長和大樹影長填在表格里,整理數據,說說你的方法。

4、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測一測、算一算樓房和旗桿的高嗎?課后試一試。

三、活動總結

1、互相評價一下剛才小組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情況。

2、發現的規律是什么?

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測得的桿長和影長的比值相等。

3、要注意什么問題?

必須同一時間測量影長。

板書設計:

大樹有多高

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桿長 :影長=確定的比值

課后小結: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通過讓學生實際測量與計算發現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關系,提高學生對比的認識。并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方法的價值和魅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來源與生活,更應用與生活的這一思想。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二

一、 教學內容:

課本第78~79頁的內容。

二、 教學重難點、生長點:

1. 重點:測量大樹有多高的方法(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高度與影長的關系)。

2. 難點: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高度與影長的關系,并運用這一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 生長點:在學生已經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及會求比值、化簡比的基礎上開展本課時的實踐活動。

三、 教材地位分析: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復習鞏固比的基本性質及求比值、化簡比的方法,進一步體會比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與計算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關系,提高學生對比的認識。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方法的價值和魅力。

五、 教學準備:

小組內要準備卷尺一把、一根米尺及2根竹竿(一根2米,另一根尺寸不限)。

六、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1.談話:同學們,在我們校園的操場上有許多大樹,你知道它們有多高嗎?能有辦法測量出它們的高度嗎?

2.導入課題,問:要想本節數學課上得有效率,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二) 實踐活動

1.量量比比,尋找規律。

(1)量同樣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各組將米尺直立在地面上,觀察一下竹竿影長的走向后,再同時測量并匯報會出米尺的影長。

談話:比一比各組測量的數據,你們發現了什么?(影長相等)

再讓各組同時量出2米竹竿的影長。談話:比一比,你們又發現了什么?(影長還是相等的)

引導討論:通過兩次測量,大家能得出什么結論?(相同高度的竹竿,同時測得的影長也相同)

根據量出的數值,求出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

小組內交流比值,問:你發現了什么?(這個比值是相等的)

指出: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2)量不同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引思:這根竹竿的長度與影長的比值會是多少?根據你準備的竹竿的長度與這一比值,你估計一下竹竿的影長能是多少?

再讓學生測量影長。

2.議議做做。

根據剛才的發現,你能想辦法測量出一棵大樹的高度嗎?先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交流測算方案,師生共同評價測算方法的可行性。

討論:在測量竹竿的影長之后,如果過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再來測量大樹的影長,這樣計算出的結果還準確嗎?為什么?在測算時,還要注意些什么?

進一步強調:測大樹的影長與竹竿的影長一定要在同一時間。

學生分組測量所需數據,計算出大樹的高度,交流測算的過程和結果。

3.實際運用。

講述:校園中還有很多比較高的物體,比如旗桿、樓房等,你能測算出它們的高度嗎?

學生小組確定測量對象,分式協作測量出所需的數據。

學生回教室算出測量物體的實際高度,全班交流。

七、 總結全課:

今天的活動課上,你有什么發現?活動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以后再上這樣的實踐活動課時,要注意些什么?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三

教學內容:p78~79

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試驗、比較過程,探索發現“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并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要知道一棵大樹有多高?你有辦法嗎?

2、查看試驗用具是否齊全

3、注意些什么?

二、實踐活動

1、量量比比,尋找規律

一米的竹竿,直立在地上

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發現什么?

兩米的竹竿,直立在地上

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發現什么?

討論:大家能得出什么結論?

量不同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為什么影長不同?估計會有什么相同?

計算,再找一找有什么發現?

引導概括: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2、應用規律

如果竹竿長3米,地面上的影長多長?

交流方法

歸納推算的方法。

能根據上面得出的結論,想辦法測量大樹有多高嗎?

討論方案,分工合作。

怎樣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強調:測量大樹的影長和竹竿的影長應該在同一時間。

三、實踐應用。

1、校園里還有很多比較高的物體,你能測出它們的高度嗎?

四、總結交流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79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學習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測量樹、旗桿、樓房的高度。這些物體都比較高,它們的高度很難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過“在同一地點,同時測得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間接獲得。因此發現和應用這個規律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點。

“量量比比”—— 發現規律

通過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學生懂得什么叫影長、如何測量影長并體會和發現在同一時間、同樣長的竹竿的影長相等。在此基礎上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別測出每根竹竿的長度及影長,算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發現竹竿有長、有短,影長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議議做做”—— 應用規律

這一部分,教材沒有把怎樣應用規律測量樹高、樓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交流,整理出思路:測出1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求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再測出樹的影長,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實際測量校園里的一棵大樹的高和樓房、旗桿的高。當然,如果沒有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和大樹的影長,用上面的方法計算樹的高,是不會得到準確結果。因此必須突出“同一時間”測量影長。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各種目標物影子長度的實踐活動,使學生主動探索掌握影子長度與目標物實際高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2、通過分組合作,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3、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起興趣

1.播放動畫片《聰明的阿凡提——賣樹蔭》片段

(故事簡介:一個炎熱的下午,長工們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爺家門外的一棵大樹下乘涼。這時,巴依大老爺出現了,非常蠻橫地要大家出100個錢買下樹蔭。聰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貪婪的用心,決定將計就計,教訓他一下。于是大伙湊夠了100個錢給了巴依,巴依心滿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圓圓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照在大樹上,大樹長長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爺的院子里和屋頂上。長工們在阿凡提的帶領下,涌進巴依的家里,有的還爬上了房頂。巴依嚇壞了,急忙趕大伙出去。這時,阿凡提說:“樹蔭是我們花錢買下來的。樹蔭移到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讓我們出去,就得給錢。”巴依大老爺只好認輸求饒,不僅退還了100個錢,還答應再也不阻撓大伙在樹蔭下乘涼了。)

師:故事看完了,你們覺得阿凡提怎么樣?

生:聰明機智,敢于同巴依大老爺作斗爭,為窮人謀幸福

師:可是,故事并沒有結束。巴依大老爺不甘心就此認輸,一直在尋找著報復的機會。過了幾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門,巴依便帶著幾個打手來到了樹下,把乘涼的長工們攆到一邊,然后命令打手們把大樹砍倒。附近只有這么一棵大樹,枝葉茂密,正是長工們避暑的唯一去處。長工們紛紛懇求巴依大老爺不要砍樹,這下正中了他的詭計。只見巴依眼珠一轉,*笑了兩聲說:“不砍樹也行。只要你們哪個人能說出這棵大樹有多高,條件是不準爬上樹去量。不然的話,你們還是湊足100個錢再來這兒乘涼吧!”長工們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很著急,大家多么希望此時阿凡提能出現在這兒呀!

[評:用《聰明的阿凡提——賣樹蔭》故事引出課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數學實踐活動課的趣味性。筆者認為只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變苦學為樂學,變難學為易學,變死學為活學。]

二、找尋規律,巧解難題

師: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開動腦筋,給大伙出個點子,幫助長工們粉碎巴依大老爺的詭計呢?

1、積極思考,各抒己見。

①學生分組討論,指名發言。

生:可以趁巴依大老爺不注意時偷偷爬上樹,放下一根和大樹一樣高的繩子,量量繩子有多長,大樹就有多高;

生:可以把幾根竹竿綁成一根長竹竿,豎在大樹旁,如果和大樹一般高,只要量一量竹竿長度就行了;

生:利用影子。在太陽照射時,當我們的影子與我們的身高相同,說明大樹的影子也與大樹的高度相同,馬上測量大樹的影子。

生:趕快派人去找阿凡提

生:利用媒介物。先拍一張大樹和一樣東西的照片,看看大樹的高度相當于這樣東西的幾倍,然后量出這樣東西的高度,大樹的高度就是它的幾倍。

生:在氫氣球下扎一根很長的塑料繩,把氫氣球放上天,當它與大樹同樣高度時,量出塑料繩的長度。

……

[評:這一環節中雖然有的同學出的點子并不符合巴依老爺的要求,有的點子操作起來比較麻煩,結果也不甚精確,但卻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積極大膽地動腦、動口、動手的欲望,不但維持了學生對這個活動的興趣,更是較好地滲透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2、仔細觀察,找尋規律。

①剛才老師聽到有一個同學提到了利用影子。是啊,整個事件其實就是因樹蔭(也就是樹的影子)而起,我們看看,能不能想個辦法,還從它的影子入手,算出大樹的高度呢?

②(課件出示)一幅畫面:父子倆迎著夕陽,走在人行道上,身后投下一長一短兩條影子。

師:觀察一下,你發現什么?

生:父親個子高,影子就長;兒子個子矮,影子就短

③課前老師也讓同學們測量了長木棒、短木棒和自己身高的影子長度,并將測量的結果填在了這張表格(p78表格)上。請你講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多少。(各組匯報本組的測量數據,可能各不相同。)

師:為什么同樣長的木棒大家量得的影長卻不同呢?

說明:因為各組測量的時間(比如說有的同學是上午量的,有的則是下午或中午量的)、地點可能不同,所以同樣高度的直立木棒的影長也在發生變化。

④觀察。請大家仔細觀察你測得的三組數據,哪個同學能說一說影子長度與實際高度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⑤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得到:在同一時間,物體實際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長。并通過嘗試計算,發現竹竿有長、有短,影長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評:在學生己有學習和生活經驗中體驗數學、理解數學和學習數學,真正體現了現代素質教育的思想。]

3.利用規律,巧解難題。

①師:同學們已經發現了影長與物體高度之間的關系,怎樣利用這個關系幫助長工們解決難題呢?

②學生討論,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逐步演示下面過程:

在大樹旁垂直豎一根1米長的竹竿,同時量得竹竿的影長為0.5米,大樹的影長為2.8米。根據以上數據,請學生分組算出大樹的高度是多少米。看看哪組同學用的方法最多?

③各組同學匯報本組的解題方法與思路。

方法一:因為竹竿長度是其影長的2倍,所以大樹高度也是其影長的2倍。

列式為:2.8×(1÷0.5)

方法二:因為竹竿影長是其高度的1/2,所以大樹影長也是其高度的1/2。

列式為:2.8÷(0.5÷l)

方法三:因為大樹影長是竹竿影長的5.6倍,所以大樹高度也是竹竿高度的5.6倍。

列式為:1×(2.8÷0.5)

方法四:因為竹竿影長是大樹影長的5/28,所以竹竿高度也是大樹高度的5/28。

列式為:l÷(0.5÷2.8)

方法五:……

[評: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合作、討論、交流、歸納、分析的過程中學習。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繼續探索,深入實踐

1.師:同學們真的動了腦筋,連阿凡提都表揚我們了,看:

(課件出示)阿凡提沖著大家一豎大拇指說:六(*)班的同學,亞克西!。

師:看到巴依耷拉著腦袋,灰溜溜地走了,同學們高興們?

是啊,我們用智慧幫助長工們再一次粉碎了巴依的陰謀,的確值得的高興。

2.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掌握的方法,到操場上任選一個目標物,如旗桿、籃球架等,測量出它的影長,算出它的實際高度來。

準備工作:

①小組為單位,開始分工

②在實際測算過程中思考:有沒有更巧妙的測量方法?

3.實地測量、記錄、計算

4.情況反饋活動總結

各小組匯報測量及計算結果允許有小小的誤差,若出入較大,幫助查找錯誤原因并現場糾正。

[評:新課標指出,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本節課在此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融為一體。]

四、激勵評價,問題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活動和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知識的?你學得開心嗎?

回家后,選擇你喜歡的、個頭巨大的物體,測量并計算出它的高度。

[評:課堂總結不但關注了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且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還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中,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什么是有價值的數學?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對學生的一生發展有奠基意義的數學才是有價值的。]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五

第六課時 大樹有多高

教學內容:實踐活動“大樹有多高”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學資源:長度不一及長度相等的竹竿、卷尺、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要知道一棵大樹有多高,你有辦法測量嗎?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一問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研究大樹有多高的問題。

二、 實踐探素,發現規律。

(一) 量量比比(小組合作完成)

提出要求:1、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時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比較每次的測量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2、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時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

(1)、按要求填表。

(2)、計算竹竿與影長的比值

(3)、討論:根據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現?

(4)、得出結論: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議議做做

提出要求:1、根據上面測量和計算的結果,假設一根3米長的竹竿,當時直立在地面的影長是多少?

(1) 學生同桌交流。(2)集體交流是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想辦法測出一棵大樹的高度嗎?

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并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實踐操作: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看你的方法行不行。

(1) 在太陽光下,先用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長及量出當時大樹的影長,并把結果填在下表里。

(2) 由學生各自算一算大樹的高度。

(3) 小組討論各自的想法。

(4) 提問:在測量竹竿的影長之后,如果過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再測量大樹的影長。這樣計算的結果還準確嗎?為什么?

三、拓展延伸:根據求大樹高度經驗,讓學生計算某樓房、旗桿的高度。

大樹有多高說課稿篇六

課題:大樹有多高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對策:

在實踐中體會比的應用。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成4組,每組1根米尺、2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皮帶尺

教學預案:

一、問題引入

1、 師:要知道一棵大樹有多高,你有什么辦法測量嗎?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2、 檢查各組準備情況,用具是否齊全,并作適當調整。

3、 討論:要使室外課堂教學有效進行,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二、實踐活動

1、量一量,尋找規律

(1)量同樣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動手操作:在太陽底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時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

注意:在測量竹竿的影長時,各小組必須同時進行操作。

(2)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同時測量幾根同樣長的竹竿,其影長是相同的。

2、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時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

學生動手實踐,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長,記錄在表里,并計算比值。(測量時都取整厘米數,竹竿與影長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

師:比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現?

小組討論、交流,從而發現規律: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據上面的測量和計算結果的結果,推想一根3米長的竹竿,當時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長是多少?學生進行交流。

根據高度與影長的比確定這里的影長大約是3米的幾分之幾,再用分數乘法算出結果。

4、能根據上面的發現,想辦法測量出一棵大樹的高度嗎?應該準備哪些測量工具?在小組里交流。

在太陽光下,先用一根竹竿,量出它的高度和影長,在量出當時大樹的影長。在表格里填寫測量的數據。

師:你能算出大樹的高度嗎?學生進行交流。

在計算時,可以先算出竹竿與影長的比值,在仿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求出大樹的高度。

師:在測量時為什么我要強調同時測量?

從中體會到數學方法的嚴謹性與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實際運用

1、校園里還有很多比較高的物體,還能測量出樓房、旗桿等的高度嗎?

與學生一起測量旗桿。回到教室進行推算。

2、師:想一想,在測量竹竿的影長之后,如果過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再測量大數的影長。這樣計算出的結果還準確嗎?為什么?

四、全課小結

談話: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意義的數學實踐活動課,這節課上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收獲?請你將你的感受寫成一篇數學小論文。

課前思考:

《大樹有多高》這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本課時是在學生已經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會求比值、化簡比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學時可分兩大環節:第一環節“量量比比”,先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這一規律。教學前教師要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如找好幾根同樣長的竹竿,準備好卷尺或米尺;學生測量時教師要巡視學生測量是否準確,操作有無錯誤等,盡量使測量出的數據準確些。第二環節“議議做做”,教師要啟發學生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大樹有多高”的問題,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討論采用怎樣的辦法來測量,然后分組測量,最后進行交流。當學生們都能采用正確的方法測量出大樹高度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繼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仿照這一方法來測量出教學樓、旗桿等的高度。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序直接影響活動的質量,所以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提出了挑戰,課前教師一定要考慮周全,做好小組活動的各種準備工作,以提高活動課的教學有效性。

既然是一節活動課,就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方法的價值和魅力。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學習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測量樹、旗桿、樓房的高度。這些物體都比較高,它們的高度很難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過“在同一地點,同時測得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間接獲得。因此發現和應用這個規律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點。

“量量比比”——發現規律

通過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學生懂得什么叫影長、如何測量影長并體會和發現在同一時間、同樣長的竹竿的影長相等。在此基礎上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別測出每根竹竿的長度及影長,算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發現竹竿有長、有短,影長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議議做做”——應用規律

這一部分,教材沒有把怎樣應用規律測量樹高、樓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交流,整理出思路:測出1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求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再測出樹的影長,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實際測量校園里的一棵大樹的高和樓房、旗桿的高。當然,如果沒有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和大樹的影長,用上面的方法計算樹的高,是不會得到準確結果。因此必須突出“同一時間”測量影長。

課后反思:

教材安排了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幾根不同的竹竿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測量活動來發現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但在組織學生測量時,由于測量工具條件的限制——選用了米尺,測量時需要用米尺分幾次來測量一個影長,這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困難,也造成測量結果誤差較大。我想另外兩位老師上這一課時可以發動學生從家中帶一些卷尺(20米或30米規格的),這樣測量時誤差會小一些,測量時也能節省很多時間。

一節課的時間完成教材所安排的活動還是比較緊張的,所以第二環節“議議”做做的時間就被擠掉了,但這一環節內容卻是非常重要的,在下節課中要繼續這方面的學習。

課后反思: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合作、討論、交流、歸納、分析的過程中學習。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議一議中學生通過交流,能理解怎樣求大樹的高。但在用此方法,實際測量校園里的一棵大樹的高和樓房、旗桿的高時由于時間關系沒能操作,把這個任務放在了課外。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夜天天干 | 一a一级片 | 国产一区二区自拍视频 |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 色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 | 日本黄色链接 | 无限资源日本好片 | 日本一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频时看 | 国产a一级毛片午夜剧院 |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一级视频 | 欧美日日夜夜 | 黄色a一级|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 在线观看国产高清免费不卡黄 | 禁止十八成人无限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一级鲁丝片 | 500福利国产精品导航在线 |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任你躁欧美一级在线精品 | 全黄大全大色全免费大片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不卡二区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毛片 | 色诱久久av | 成人18免费网 | 免费无遮挡嘿嘿嘿视频动态 | wwww视频| 男女交性过程视频无遮挡在线 | 日韩欧美动漫 | 夜夜嗨视频网 |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 亚洲不卡免费视频 | 日本动漫18的涩涩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亚洲精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