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十四篇)

最新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十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1 13:41:52
最新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十四篇)
時間:2023-03-21 13:41:5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一

1.知識目標

(1)理解溶液的ph。理解溶液的ph跟溶液中c(h+)之間的關系。

(2)有關ph的簡單計算。

(3)了解溶液ph的簡單測定方法。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各種類型溶液ph的計算,掌握電解質溶液ph計算方法。

(2)通過不同溶液混合后ph的計算,掌握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思考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通過溶液ph的測試方法,掌握實驗室測試溶液酸堿性的方法。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用ph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理解化學學科中對極小數值的表示方法,讓學生體會化學學科的特有價值。

各類溶液、各類混合后的c(h+)、ph的計算。

見ppt文件。

1.將ph為5的硫酸溶液稀釋500倍,稀釋后溶液中c(so )和c(h+)之比約為(?? )。

(a)1:1?????? (b)1:2?????? (c)1:10????? ????(d)10:1????????

2.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體積的0.05mol/l硫酸溶液,兩者恰好完全反應,且反應后溶液的ph為3.0。則原bacl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5.05×10-4 mol·l-1 ?????????????????????(b)5.05×10-3 mol·l-1 ?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 ?

3.在一定溫度下,將ph=3的硫酸溶液與ph=9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則在該溫度下nh3·h2o的電離度為(???? )。

(a)2%?? ??????(b)1%????????? (c)0.5%?????????? (d)0.01%

4.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在室溫下,平均每n個水分子中只有1個水分子發生電離,則n值是(? )。

(a)1×10-14?????? (b)55.6×107??????? (c)107???????? (d)55.6

5.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使甲基橙試液變黃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b)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c)使甲基橙試液變紅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d)使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6.下列試紙使用時, 不宜先用水潤濕的是( )。

(a)ph試紙????? (b)紅色石蕊試紙?

(c)淀粉碘化鉀試紙?? ??????????????(d)藍色石蕊試紙

7.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a%、物質的量濃度為c1 mol·l-1的稀硫酸蒸發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a%,物質的量濃度為c2 mol·l-1,則c1和c2的關系是(? )。

(a)c2 =2 c1????????? (b)c2 >2 c1????????? ?(c) c2 <2 c1????? (d)c1 =2c2

8.從植物花中提取一種有機物,可用簡化式hin表示,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作酸堿指示劑:hin(溶液紅色) h+(溶液)+in-(溶液黃色) 。在該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

(a)鹽酸??????????? (b)碳酸鈉溶液? (c)硫酸氫鈉溶液???? (d)過氧化鈉

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且第一步電離程度遠大于第二步電離程度,第二步電離程度遠大于第三步電離程度………

今有ha、h2b、h3c三種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據“較強酸+較弱酸鹽=較強酸鹽+較弱酸”的反應規律,它們之間能發生下列反應:

①ha+hc2-(少量)=a-+h2c- ?????????②h2b(少量)+2a-=b2-+2ha?

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條件下,ha、h2b、h3c三種酸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

(2)a-、b2-、c3-、hb-、h2c-、hc2-6種離子中,最易結合質子的是______,最難結合質子的是________。

(3)判斷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填寫標號)_______。

(a)h3c+3a-=3ha+c3-?? (b)hb-+a-=ha+b2-? (c)h3c+b2-=hb-+h2c-

(4)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h3c+oh-(過量)=_______________。(b)(過量)+c3-=________________。

10.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強堿(moh)溶液與250 ml 0.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 假設混合后液體體積為500 ml。試求:

(1)混合液的ph;

(2)若原250 ml一元強堿中含溶質0.1 g, 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多少?

(3)若給混合液中分別滴入幾滴甲基橙、無色酚酞、紫色石蕊試液,則溶液的顏色分別是什么?

11.在25℃時,有ph為a的鹽酸和ph為b的naoh溶液,取val該鹽酸,同該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填空:

(1)若a+b=14,則va:vb=____________(填數字)。

(2)若a+b=13,則va:vb=____________(填數字)。

(3)若a+b>14,則va:vb=_____________(填表達式),且va_________ vb(填:>、<、=)(題中a≤6、b≥8)。

1c,2a,3b,4b,5bc,6a,7b,8b。

9.(1)h2b。(2)c3-、hb- 。(3)b、c。(4)h3c+3oh- =c3-+3h2o, 2ha+c3-=2a-+h2c-。

10.(1)ph=1.7;(2)mr=23;(3)變紅色、變無色、變紅色。

11.(1)1;(2)0.1;(3)10a+b-14,>。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二

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建議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學習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的重點之一。

本節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是完成本節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數學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設計示例

課題: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過程

引言:

在初中我們學習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化學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練習:

1.25℃時,純水的ph?

解:純水,25℃時

答:25℃純水ph為7。

2.物質的量濃度為 鹽酸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2。

3.物質的量濃度為 的 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12。

③溶液中 ,ph與溶液酸堿性關系。

在中性溶液中, ??

在酸性溶液中, ??

酸溶液酸性越強, 越大,ph越小。

在堿性溶液中, ??

堿溶液堿性越強, 越小,ph越大。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學習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ph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知識要點

1. ,關鍵是求溶液的 。

2.強酸溶液中 ,直接由電離方程式求算。

3.強堿溶液中 ,先根據強堿電離方程式,求出 ,再由

4.弱酸溶液 ,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堿溶液 :先根據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強酸、強堿溶液稀釋計算

例1? 已知 的鹽酸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的ph?

解:∵ ??

∴稀釋100倍,則

強酸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 減少100倍,ph變化2個單位。

即ph由1變為3;溶液 減小,而 濃度增大。ph變大。

例2? 已知 的 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ph?

解:∵ ??

稀釋100倍:

強堿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溶液中 減少100倍,ph降低2。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設計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三

1.知識目標

(1)理解水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

(2)使學生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水的離子積的計算,提高有關的計算能力,加深對水的電離平衡的認識。

(2)通過水的電離平衡分析,提高運用電離平衡基本規律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水的電離平衡過程中h+、oh-關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2)由水的電離體會自然界統一的和諧美以及“此消彼長”的動態美。

水的離子積。

見ppt文件。

1.室溫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oh-)為(? )。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則該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7?????????? (c)6?????????? (d)2??????

3.純水在25℃和80℃時的氫離子濃度,前者和后者的關系是(?? )。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肯定

4.某溫度下,重水(d2o)的離子積常數為1.6×10-15? 若用定義ph一樣來規定pd=-lg[d+ ],則在該溫度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純凈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純凈的重水中, [d+ ][od- ]>1.0×10-1 4?

5.給蒸餾水中滴入少量鹽酸后,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h+ ][oh- ]乘積不變????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電離出的[h+ ]增加了

6.常溫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

(a)ph=4?????? ?????????????(b)[h+ ]=1×10-3 mol·l-1

(c)[oh- ]=1×10-11 mol·l-1????? (d)[h+ ] ·[oh- ]=1×10-14

7.某酸溶液的ph=3,則該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說法均欠妥

8.常溫下, 某溶液中水的電離度a=10-10/55.5(%), 該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10????? (c)4????? ?(d)3

9.在室溫下,等體積的酸和堿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鹽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

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與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種堿溶液的量不同

(b)等體積ph=3的酸溶液ph=11的堿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

(c)體積相等, ph相等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 h+離子的物質的量相等

(d)ph=3的甲酸溶液的[h+]與ph=11的氨水溶液的[oh- ]相等

11.今有a·鹽酸? b·硫酸? c·醋酸三種酸:

(1)在同體積,同ph的三種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碳酸鈉粉末, 在相同條件下產生co2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體積、同濃度的三種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碳酸鈉粉末,在相同條件下產生co2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的三種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體積的0.1 mol·l-1的三種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號填寫)。

12.在25℃時, 有ph=a的鹽酸和ph=b的苛性鈉溶液,現取vaml鹽酸用該苛性鈉溶液中和,需vbml苛性鈉溶液。若a+b=13,則va/vb=____________。

13.將ph=3的弱酸溶液稀釋100倍,該溶液的ph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

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

11.(1)c>b=a 。(2)b>a=c。(3)c>a>b 。 b>c=a 。

12.1:10。

13.3<ph<5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四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之一。

本節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教學是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教學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教學,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教學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課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練習:

1.25℃時,純水的ph?

解:純水,25℃時

答:25℃純水ph為7。

2.物質的量濃度為 鹽酸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2。

3.物質的量濃度為 的 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12。

③溶液中 ,ph與溶液酸堿性關系。

在中性溶液中, ??

在酸性溶液中, ??

酸溶液酸性越強, 越大,ph越小。

在堿性溶液中, ??

堿溶液堿性越強, 越小,ph越大。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ph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知識要點

1. ,關鍵是求溶液的 。

2.強酸溶液中 ,直接由電離方程式求算。

3.強堿溶液中 ,先根據強堿電離方程式,求出 ,再由

4.弱酸溶液 ,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堿溶液 :先根據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強酸、強堿溶液稀釋計算

例1? 已知 的鹽酸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的ph?

解:∵ ??

∴稀釋100倍,則

強酸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 減少100倍,ph變化2個單位。

即ph由1變為3;溶液 減小,而 濃度增大。ph變大。

例2? 已知 的 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ph?

解:∵ ??

稀釋100倍:

強堿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溶液中 減少100倍,ph降低2。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五

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建議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學習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的重點之一。

本節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是完成本節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數學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設計示例

課題: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過程

引言:

在初中我們學習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化學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練習:

1.25℃時,純水的ph?

解:純水,25℃時

答:25℃純水ph為7。

2.物質的量濃度為 鹽酸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2。

3.物質的量濃度為 的 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12。

③溶液中 ,ph與溶液酸堿性關系。

在中性溶液中, ??

在酸性溶液中, ??

酸溶液酸性越強, 越大,ph越小。

在堿性溶液中, ??

堿溶液堿性越強, 越小,ph越大。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學習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ph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知識要點

1. ,關鍵是求溶液的 。

2.強酸溶液中 ,直接由電離方程式求算。

3.強堿溶液中 ,先根據強堿電離方程式,求出 ,再由

4.弱酸溶液 ,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堿溶液 :先根據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強酸、強堿溶液稀釋計算

例1? 已知 的鹽酸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的ph?

解:∵ ??

∴稀釋100倍,則

強酸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 減少100倍,ph變化2個單位。

即ph由1變為3;溶液 減小,而 濃度增大。ph變大。

例2? 已知 的 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ph?

解:∵ ??

稀釋100倍:

強堿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溶液中 減少100倍,ph降低2。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設計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六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之一。

本節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教學是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教學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教學,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教學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課題: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七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之一。

本節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教學是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教學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教學,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教學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課題: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練習:

1.25℃時,純水的ph?

解:純水,25℃時

答:25℃純水ph為7。

2.物質的量濃度為 鹽酸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2。

3.物質的量濃度為 的 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12。

③溶液中 ,ph與溶液酸堿性關系。

在中性溶液中, ??

在酸性溶液中, ??

酸溶液酸性越強, 越大,ph越小。

在堿性溶液中, ??

堿溶液堿性越強, 越小,ph越大。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ph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知識要點

1. ,關鍵是求溶液的 。

2.強酸溶液中 ,直接由電離方程式求算。

3.強堿溶液中 ,先根據強堿電離方程式,求出 ,再由

4.弱酸溶液 ,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堿溶液 :先根據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強酸、強堿溶液稀釋計算

例1? 已知 的鹽酸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的ph?

解:∵ ??

∴稀釋100倍,則

強酸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 減少100倍,ph變化2個單位。

即ph由1變為3;溶液 減小,而 濃度增大。ph變大。

例2? 已知 的 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ph?

解:∵ ??

稀釋100倍:

強堿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溶液中 減少100倍,ph降低2。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八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及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水的ph。只有認識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本節的也為鹽類的水解及電解等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

教材從實驗事實入手,說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存在著電離平衡。由此引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進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并使學生了解水的離子積是個很重要的常數。在25℃時, ,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之一。

本節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在室溫時,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稀溶液中,其 濃度與 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 。使學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堿性溶液中,不是沒有 ,而是其中的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沒有 和 ,而是 。使學生了解溶液中 濃度與 濃度的關系,了解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工在此基礎上,教材介紹了 的含義,將 與 聯系起來,并結合圖3-7,介紹了有關 的簡單計算。圖3-8是對本部分內容的小結。

使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是為了實際使用時更簡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 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 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是直接用 的濃度來表示,以學生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從水的電離平衡入手,掌握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ph。

水的離子積的教學是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的關鍵,從純水是弱電解質,只能微弱的電離出發,應用電離理論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推導過程中應著重說明電離前后 幾乎不變的原因,并將其看做常數。然后由兩個常數的乘積為常數而得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啟發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進而得出水的離子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一結論。

關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教學是從電離平衡移動入手。

當在純水中加入強酸時,水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使氫離子濃度上升,氫氧根離子濃度等倍數下降。如:達到電離平衡時, 增至 , 則會減至 ,在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保持不變。

在水溶液中, 和 是矛盾對立的雙方,共處于電解質水溶液的統一體中,它們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又相互轉化,離子濃度主的一方決定溶液的酸堿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堿性

關于溶液ph的教學,指出用 的數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但當溶液酸性很弱時,使用 不方便,常采用 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這就是溶液的ph。其表達式是:

的負對數叫溶液的poh,表達式:

在這部分教學中要使學生理解ph的適用范圍,理解 與ph間的相互關系。如適用范圍是“常溫”“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溫下的水溶液,水的離子積kw才等于 ,而當酸、堿溶液的 或 大于1mol/l時,使用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時,可直接用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導出以下關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這一關系可以方便計算出堿溶液的ph。

課題:值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練習:

1.25℃時,純水的ph?

解:純水,25℃時

答:25℃純水ph為7。

2.物質的量濃度為 鹽酸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2。

3.物質的量濃度為 的 溶液ph?

解:

1???? :??? ???1

答: 鹽酸ph為12。

③溶液中 ,ph與溶液酸堿性關系。

在中性溶液中, ??

在酸性溶液中, ??

酸溶液酸性越強, 越大,ph越小。

在堿性溶液中, ??

堿溶液堿性越強, 越小,ph越大。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ph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知識要點

1. ,關鍵是求溶液的 。

2.強酸溶液中 ,直接由電離方程式求算。

3.強堿溶液中 ,先根據強堿電離方程式,求出 ,再由

4.弱酸溶液 ,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堿溶液 :先根據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強酸、強堿溶液稀釋計算

例1? 已知 的鹽酸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的ph?

解:∵ ??

∴稀釋100倍,則

強酸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 減少100倍,ph變化2個單位。

即ph由1變為3;溶液 減小,而 濃度增大。ph變大。

例2? 已知 的 溶液,稀釋100倍,求稀釋后溶液ph?

解:∵ ??

稀釋100倍:

強堿溶液,當體積擴大100倍,溶液中 減少100倍,ph降低2。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九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教學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教學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教學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十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教學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教學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教學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十一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教學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教學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教學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十二

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學習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化學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學習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化學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地理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設計示例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過程

引言:

在初中我們學習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化學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學習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設計示例

設計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十三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教學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教學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教學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篇十四

知識目標

了解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

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值的關系

掌握有關ph值的簡單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電離理論,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ph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及事物間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水的電離和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對上一節電離平衡的具體應用,同時又為接下來溶液酸堿性作必要的準備。一開始,教材根據水有微弱導電性的實驗結論,說明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突出了研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然后,應用電離平衡理論,用電離平衡常數推導出水的離子積常數,使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反映了兩個常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理解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影響。

本節的第二部分為溶液的酸堿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溫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離子積仍然是一個常數,由此進一步說明c(h+)和c(oh-)的相對大小是決定溶液的酸堿性的根本原因。在具體分析了溶液的酸堿性和c(h+)、c(oh-)的關系之后,結合實際說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這也為后面討論ph的范圍埋下了伏筆。在給出了ph的表達式之后,教材隨即介紹了ph的簡單計算,并在分析計算結果的基礎上討論了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最后強調了ph的應用范圍。

從教材編排的看,整節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成為一個前后緊密聯系的整體。

教材還安排了“資料”和“閱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

還應注意的是,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教材將“ph值”改稱為“ph”。教學中要以教材為準,不可讀錯。

教法建議

遷移電離平衡理論水的電離。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證明水也有極弱的導電性,試分析水導電的原因”,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電離理論得出“水是極弱的電解質,純水中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的結論。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利用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學生層次較低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進行推導。

推導水的離子積常數,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之間的聯系,更好解水的離子積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教學中切不可把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推導方法上。

可以利用電腦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增強直觀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討論溶液的酸堿性時,應先讓學生分析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水中加入酸或堿后c(h+)和c(oh-)的變化。再根據kw =k·c(h2o) ,說明對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數。因此,只要溫度一定,無論是純水還是稀溶液在kw都為常數,或者說c(h+) 和c(oh-)的乘積都是定值。進而得出水溶液的酸堿性是由c(h+)和c(oh-)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結論,并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ph的教學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先說明引入ph的意義,再給出計算式,介紹有關ph的簡單計算,最后總結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并強調ph的使用范圍。對于學生層次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確定ph的使用范圍。

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課后的“資料”和“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重點:水的離子積, 、 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有關 的簡單計算。

引言:

在初中我們了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值表示,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堿性?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認為:“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和相互影響著。”物質的酸堿性是通過水溶液表現出來的,所以,先研究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實驗演示]用靈敏電流計測定純水的導電性。

現象:靈敏電流計指針有微弱的偏轉。

說明:能導電,但極微弱。

分析原因:純水中導電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水是一種極弱電解質,存在有電離平衡:

在25℃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 的 發生電離。

(1)請同學生們分析:該水中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 有什么關系?

(2)水中

這個乘積叫做水的離子積,用 表示。

(3)請同學從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推導水的離子積k。

(4)想一想

①水的電離是吸熱?還是放熱?

②當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是:??????? (升高,降低或不變)

③當溫度降低,水的離子積是:???????? (“增大”,“減小”或“不變”)

[結論]水的電離是個吸熱過程,故溫度升高,水的 增大。25℃時,

;100℃時, 。

(5)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任何酸、堿、鹽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酸電離出來的 濃度, 則來自于水的電離。

②在堿溶液中, 近似看成是堿電離出來的 濃度,而 則是來自于水的電離。

[想一想]

為什么酸溶液中還有 ?堿溶液中還有 ?它們的濃度是如何求出來的?

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1)溶液的酸堿性

常溫時,溶液酸堿性與 , 的關系是:

中性溶液: , , 越大,酸性越強, 越小,酸性越小。

堿性溶液: , , 越大,堿性越強, 越小,堿性越弱。

(2)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法:

①當 或 大于1mol/l時,可直接用 或 來表示溶液酸堿性。

②若 或 小于1mol/l,如 ,或 ,這種表示溶液酸堿就很不方便,上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ph為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常用對數,表示溶液酸堿度強弱。

重點、難點剖析:

1.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溫度越高,水電離程度越大, 也增大。

25℃時, ???

100℃時, ??

(2)酸或堿電離出來的 或 都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電離出來的 與 濃度減小。其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決定于酸堿的 或 ,而與酸堿的強弱無關。

(3)溶液的酸堿性越強,水的電離度不一定越小。(具體實例待鹽水解時介紹)

2.在酸、堿、鹽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酸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中 ;水電離出來的 等于 ;

(2)堿溶液中:溶液中 約等于堿電離出來的 ,通過求溶液 ,此 就是水電離出的 且等于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

(3)在水解呈酸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在水解呈堿性鹽溶液中,溶液中 等于水電離出來的 。

總結、擴展

要? 點

內? 容

水(或溶液)離子積

(25℃)

溶液ph

溶液酸堿性與ph

擴展

1.已知強酸、強堿稀溶液的ph,等體積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計算)

適用于選擇題型與填空題型的速算規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條件

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

2.強酸強堿混合呈中性時二者體積與ph變化規律

(1)若ph酸+ph堿=14,則 ;

(2)若ph酸+ph堿>14,則 ;

(3)若ph酸+ph堿<14,則

3.強酸(弱堿),弱酸(強堿)加水稀釋后的ph變化規律:

(1)強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2)弱酸, ,加水稀釋 倍,則 ;

(3)強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4)弱堿, ,加水稀釋 倍,則 ;

(5)酸堿無限稀釋,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堿不可能小于7。

二個單位,由13變為11。溶液中 減少, 增大,ph變小。

例1? 等體積的 和 的兩種鹽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設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解:設混合前兩種鹽酸體積都為

混合前:

, ,溶液中

,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是原兩種溶液中 物質的量總積。

答? 混合液ph為3.3。

例2? 指導學生練習。

和 的兩種 溶液等體積混合,求混合液的ph?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ph

一、水的電離與離子積

1.水的電離

2.水的離子積

常溫下,

( 僅是溫度函數)

3.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促使電離, 增大。

(2)溶液中 , 濃度增大,均抑制水的電離,但 不變。

二、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

溶液中 小于1mol/l時,用p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

關鍵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

ph等于13與ph等于9的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與ph等于5的兩強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結合以上兩題總結出規律。

參考答案:兩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分析? 先求出兩溶液的 ,繼而求出混合溶液的 ,再據水的離子積求出混合溶液的 ,并取 負對數,即可計算出兩強堿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13, = , = 。ph =9, , 。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 為:

混合后溶液的ph為:

兩強酸溶液混合:

分析? ph等于1的強酸溶液 為 ,ph值等于5的強酸溶液 為 ,混合后溶液的 要用原兩強酸所含 的物質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解:兩強酸溶液混合后的氫離子濃度為:

混合溶液的ph為:

小結:兩種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由堿性強的溶液決定,比堿性強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為-0.3。兩種強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強的溶液決定,比酸性強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為+0.3。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最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 91香蕉网站 | 777kkk亚洲综合欧美色老头 | 日韩每日更新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色天天综合| 午夜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 色黄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网站 | 日韩欧美国内 | 2020天天干| 大杳蕉伊人狼人久久一本线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线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在线观看天码888 |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看成人 | 色妇视频 | 手机在线你懂的 | 91看片淫黄大片欧美看国产片 | 777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大又大又粗又爽又黄毛片女人 | 欧美成人aaa大片 |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 久操手机在线视频 | 色视频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欧美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激情综合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国内福利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人人艹人人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