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信息化的工作計劃和完成情況篇1
以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堅持“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應用主導、面向市場、安全可靠、務實求效”的原則,通過政府的有效引導,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重點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改組、提升、發展傳統產業,同時逐步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以適應我區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1、新增省級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示范試點企業1家;
2、新增市級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示范試點企業2家;
3、新增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示范點1家。
1、政府推進、市場主導,加快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到企業本身、相關的政府部門及信息技術咨詢和提供商等多個環節,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對企業信息化的推動作用,抓好總體規劃,制訂各種配套政策,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機制,創造一個良好的推進企業信息化的寬松環境,積極組織和引導企業信息化進程。現代信息及網絡技術的應用,將有力地促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品更新換代,加強企業管理和決策智能化,已成為調整產品產業結構的強大武器。政府技改資金、科技專項要向企業信息化項目傾斜,優先扶持重點項目,培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同時,要堅持市場主導的原則,充分重視和發揮企業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正確處理好政府與企業的角色及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強化宏觀規劃、指導和市場監管,致力于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積極幫助企業選擇先進適用的信息化技術,提高信息化應用效率。
2、統籌規劃、分層實施,加強企業信息化規劃管理。
針對我區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企業間、地區間差異很大,帶有明顯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指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及工作計劃,加強引導與管理,防止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隨意性和欠科學性。有關部門要盡快建立企業信息化聯席會議等有關制度,對企業信息化動態實施跟蹤,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同時,要采取分層實施的戰略步驟。優先發展基礎好、見效快的行業與企業,積累經驗,逐步推廣,從而帶動全區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從我區行業分布情況看,制造業的信息化基礎相對較好,且在工業中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以制造業為突破口。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我區的傳統制造業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方式的網絡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銷售運營的電子化,不斷提升制造業的生產水平。在具體實現方式上,可以分多個層次,通過抓重點企業信息化項目力爭列入省、市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示范試點企業發揮示范效應,通過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抓好通用平臺建設節約中小企業信息化改造成本,通達工業集中區的信息化項目帶動園區內企業實施信息化,通過龍頭企業或市場等電子商務示范點帶動上下游企業進行網上營銷節約銷售及采購成本。
3、循序漸進、效益為本,提高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
目前,我區規模以上企業有一半以上已建有局域網,并有將近一半企業在互聯網上建有門戶網站,但多數企業網站的應用目前還停留在發布產品、服務信息和企業新聞以及收集客戶信息方面,企業實施工業設計及生產過程信息化、人財物的數字化管理、電子商務等較高層次應用的不多,總體來講大多數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尚處于起步階段,信息化改造的自身條件還較差。因此,在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引導企業循序漸進,把握好自身的定位與切入時機,做到不求“新、奇、高”,但求“好、夠、實”。對技術力量較差、資金不足的企業可選擇投入小、見效快的企業網站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對有一定基礎和資金實力的企業,要幫助其制訂長遠規劃,并通過資源整合、流程重組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結構的信息化轉型。要引導企業不一味地追求先進技術,走精打細算、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采用小步快跑的循序漸進策略,切忌一哄而上隨大流的建設模式。要采取建設—見效—再建設的滾動投資方式,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融入到企業整體發展框架內,在使用過程中逐步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整體發展動力。
信息化的工作計劃和完成情況篇2
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突破口,切實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以推進貫徹課改理念、實施新課程為突破口;以加強信息技術管理和應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全校的信息技術水平。
(一)校園網工程建設
1、實施改造校園網工程,高標準建設校園網絡系統,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結構,發揮網絡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為教育教學應用構建網絡平臺。
2、完善學校內網功能,完全實現校務公告、辦公自動化。
(二)加強學校園網管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制訂網絡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管理工作措施,確保網絡安全、暢通。
1、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
2、常規管理。
不斷研究各種管理技術,加大考核力度,杜絕網絡信息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網絡暢通,更好地服務于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保證網絡安全暢通,又要杜絕教師在網上聊天、打撲克、玩游戲等不良現象。深入研究網絡應用問題,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病毒防治。
加大對學校的管理力度,從制度上進行約束,減少病毒的傳播。凡新安裝系統的計算機必須先安裝殺毒軟件,并打好相關補丁后才能接入網絡,從根本上解決網絡病毒問題,保證網絡不因病毒導致堵塞、停網等現象的發生。
(三)充分發揮網絡的使用效益
樹立建網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加強學校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網頁建設,改進和提高教育網站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學管理服務。
1、繼續加強學校網站建設,進一步完善網站布局和內容,使其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德育,服務于管理;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師,服務于社會。力求網站界面簡約、布局合理、色調一致、風格統一、內容豐富。
2、教師個人主頁建設。
組織指導建設好一批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學專題網站、資源網站;通過建設教師網站(教學博客)和學校網站等社區性服務網站或欄目,吸引學生、教師主動參與;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BBS等交互性欄目的積極作用。
(四)教育資源庫建設
繼續加強資源庫建設,建立自己的資源中心。
(五)網上辦公環境建設
探索和完善校內消息和文件傳輸系統,實現網上發布通知、傳送文件,進一步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
(六)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
1、繼續抓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工作,立足實際,針對不同學科和學段,完成對教師常用軟件系統的專項內容培訓。
2、繼續組織開展教師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七)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研究
1、加強信息技術教研活動。
2、加大信息技術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力度,發動全體教師研究探索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規范。
3、進一步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課堂應用實踐研究,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實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