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都t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后,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6篇,供大家參考。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1)
“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斗,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紀實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及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堅定斗爭。本書收集與記錄了與革命將領等的談話,以及與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等的談話,他還言斷:這根本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是人類歷豐富而又燦爛精華。
對我觸動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那30多名先遣隊員們以不怕犧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筑成屏障,為身后的隊友鋪平的道路與希望,可以說紅軍中的每一個志士,都是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尚未吹響勝利的號角前,他們絕不退縮。
可以說,這是一部劃時代性的巨作。它_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壓迫與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而這樣的國家與民族卻更是不可戰勝!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支奇跡般的部隊,給予了人民、給予了國家與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_的共產國際主義,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感謝這本名著,他教會了我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樂觀主義,賜予了我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膽識與謀略!
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亮整個世界。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2)
1937年10月,斯諾編寫的《紅星照耀中國》首次出版,即刻轟動全世界――所有國家都了解到:在中國,熾熱的民魂在悄然覺醒。他們首次了解到在無形之中,一顆閃耀的紅星已照耀了中國,乃至全世界。斯諾在中國的游歷,由衷感受到紅色中國的熾熱民魂,最終寫下了這個不朽名著。
我無法想象在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國是怎樣一副黑暗凌亂的場面,更無法想象紅色中國在這般境界時如何崛起的。但當我合上《紅星照耀中國》時,它用春水般的語言明確地告訴了我――中國的民魂已悄然覺醒,黑暗即將被沖破。
有了民魂,毛澤東能率領農民軍起義,并在之后建立紅軍;有了民魂,各地百姓涉險給予共產黨力所能及的援助;有了民魂,紅軍面對兵強馬壯的國民黨四次全力“圍剿”能屢屢大捷;有了民魂,紅軍面對萬里長征坦然不懼,堅定走到最后。
民魂的發揚,奠定了共產黨的勝利,他們終建立起一個嶄新的蘇區。全書最后,蔣介石被逮,不得不受制于共產黨,第五次“圍剿”終于被紅軍奪得了勝利。是何種力量奠定了紅軍堅定作戰,終得勝利?是的,就是那熾熱的民魂。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紅星一直在照耀中國,它定將更加輝煌。我們身兼重擔,定要勤奮治學,奠定祖國未來的璀璨光明。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3)
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我不由得產生了一個疑惑:在近代中國革命武裝中,中國共產黨得到的外國援助是最少的,幾乎沒有。幾次彈盡糧絕,陷入險境,是什么在支撐著他們堅持戰斗下去呢?
是信仰,他們有著統一而堅定的信仰,為此可以付出一切。因此,共產黨軍隊才能絕處逢生,最終取得勝利。
還記得斯諾寫道,他剛來到紅區時,和他同行的還有幾個人,只有斯諾可以騎馬,而且他的馬就如一條瘦狗,其他人只能騎驢子,當斯諾問,難道你們平日騎得就是這種馬嗎?隨行人員說,好馬都被送上前線了,不管是誰的馬,只要足夠健壯,全部送上前線。一切好東西都優先供應給前線,就算是主席也不能藏私。
在這里,我看不到自私。所有人都在為了同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奮斗著。
長征毫無疑問是一次偉大的征途。我認為,他是中國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精神的象征。紅軍翻雪山、過草地,越過了一道又一道天險,度過了一個有一個難關,終于取得了偉大勝利。在這艱苦卓絕的斗爭中,紅軍的軍心始終如一,從未渙散過。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令我敬佩。
反觀現代青少年,心理素質極差,甚至會出現因學習壓力太大而自殺的情況。我們應繼承紅軍戰士們百折不撓的長征精神,不論遇到什么困難,情況多么險峻,都不應該放棄。紅軍那么艱難都熬過來了,我們也能一代更比一代好!長征精神要長久地傳承下去。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4)
作為第一部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圖書,它在英語世界獲得了轟動性影響,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百科全書”。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在《紅色照耀中國》中,作者用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善良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同時,作者在書中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讀這本書,我了解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的生平經歷,我仿佛親眼看到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付出的艱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紅軍的生活,我還知道了“紅小鬼”,我又為那些經歷戰爭和被白軍剝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親身經歷”了那次的西安事變……《紅星照耀中國》真切地讓我們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革命的偉大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英雄壯舉。
讀《紅星照耀中國》之前,我對當年的戰爭一知半解;讀《紅星照耀中國》之后,我也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引用書中“中文重譯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話:“今天在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變的日子里,為了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大踏步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重讀這樣一本書是值得的。”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5)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這是偉大革命家毛澤東的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賦予人豐富的知識色彩。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紅色的略呈灰灰的書的色調,立即給人以“紅色”的感覺,更兼有歷史的厚重感。
翻開書本,心就平靜下來了,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西部之行,而一個個鮮活人物躍然紙上,一幅紅色蘇區斗爭圖浮現在眼前。作者運用歐美作家善用的描寫的手法,以平視的角度,樸實的筆觸給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樸實的語句卻將東西方文學的區別體現的淋離盡致,當時這樣的文章應該算作新聞或通訊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傳記了。
“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這是對偉人毛澤東的描寫——是一個喜歡憨笑的人。
西路軍的很多故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女紅軍戰士慘烈經過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在中國革命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的,當年的殘酷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象,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紅軍精神。讓我們現在擁有了如此安寧的生活。我們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鮮紅血液換來的,為了這些,我們不得不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吧,珍惜今天所擁有的,跟一位美國人——斯諾一樣深愛這片紅色土地或者說更愛這片土地,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作文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500字(6)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著作,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由弱小到強大和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的發展歷程。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歷程。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開展革命武裝斗爭,并逐步建立起革命根據地。而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卻一心想要消滅紅軍。1930年5月開始對紅軍根據地展開圍剿。在前四次反圍剿中,紅軍都取得了勝利,但是第五次圍剿,由于博古同志錯誤的思想和指導,把紅軍帶入了絕境。關鍵時候,毛澤東等人在江西瑞金舉行一次軍事會議,決定進行撤退轉移,建立新的根據地。紅軍隊伍分成了西進、南下兩個縱隊,同時攻打國民黨軍隊的防線,打通了向西和向南前進的道路,開始了舉世震驚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在長征途中,紅軍歷經千辛萬苦,遭受了非常慘重的損失,經歷了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等許多無數次激烈的戰斗,走過了金沙江、雪山、草地等艱難困苦的地方,終于到達了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建立了陜北革命根據地。接下來,紅軍要面對的是如何建設好根據地,團結帶領當地老百姓參加革命斗爭的問題。他們對紅軍戰士進行政治教育,創辦紅軍劇社,開展大生產運動,建立蘇維埃社會,不斷發展壯大。
《紅星照耀中國》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們樂觀向上又甘于奉獻,在艱苦卓絕的困境中奮力拼搏,勇敢探尋著中國前進的方向。這本書里記載的故事和人物所展現出的信念堅定、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自信樂觀的精神,激勵著我們要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給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不僅照耀了中國,還照耀了世界,引領我們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