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一
(1)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用_絲綢_摩擦過的_玻璃棒_帶正電荷,用_毛皮__摩擦過的_硬橡膠棒_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_排斥_,異種電荷相互_吸引_。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_,用_q_表示,單位是_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2)到目前為止,科學實驗發現的最小電荷量是電子所帶的電荷量。這個最小電荷用e表示,它的數值為1.60×10-19c。實驗指出,所有帶電物體的電荷量或者等于它,或者是它的整數倍,因此我們把它叫做元電荷。
(3)用_摩擦_和_感應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體帶電。無論那種方法都不能_創造_電荷,也不能_消滅_電荷,只能使電荷在物體上或物體間發生_轉移_,在此過程中,電荷的總量_不變_,這就是電荷守恒定律。
例題1:保護知識產權,抵制盜版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盜版書籍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甚至會給我們的學習帶來隱患。小華有一次不小心購買了盜版的物理參考書,做練習時,他發現有一個關鍵數字看不清,拿來問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認為可能是下列幾個數字中的那一個 ( b )
a.6.2×10-19c b.6.4×10-19c
c.6.6×10-19c d.6.8×10-19c
2、 庫侖定律
(1)內容: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跟它們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2)公式: f =kq1q2/r2___其中k=9.0×109 n﹒m2/c2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二
1、計算公式:w=fs;
2、推論:w=fscosθ,θ為力和位移間的夾角;
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力和位移間的夾角為銳角時,力作正功,力與位移間的夾角是鈍角時,力作負功;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時功率:p=fv,當v是平均速度時,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標量;
1、數學表達式:w合=mvt2/2-mv02/2
2、適用范圍: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變力的功;
3、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點:只考慮物體的初、末態,不管其中間的運動過程;
4、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確定物體的初態和末態,表示出初、末態的動能;
(3)應用動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1、重力勢能用ep來表示;
2、重力勢能的數學表達式:ep=mgh;
3、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國際單位是焦耳;
4、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其大小和所選參考系有關;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間的關系
(1)物體被舉高,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2)物體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3)重力做的功只與物體初、末為置的高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3、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處處相等;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題思路
(1)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的受力,判斷是否遵受機械能守恒定律;
(3)恰當選擇參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狀態的機械能;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三
(1)對同一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相同電壓下,u/i大的`導體中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電流大。所以u/i反映了導體阻礙電流的性質,叫做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電阻不同的導體,導體的電流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4)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畫出的i—u圖象叫做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5)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學元件。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的電學元件。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1、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和時間的關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1)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勻變速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和時間的關系:s=v0t+1/2at
注意:當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當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兩個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和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數比。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五
1、電磁場理論的核心之一: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
在變化的磁場中所產生的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的(渦旋電場)◎理解:(1)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電場
(2)非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電場
2、電磁場理論的核心之二: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麥克斯韋假設:變化的電場就像導線中的電流一樣,會在空間產生磁場,即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理解:(1)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磁場
(2)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磁場
3、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理解:
恒定的電場不產生磁場
恒定的磁場不產生電場
均勻變化的電場在周圍空間產生恒定的磁場
均勻變化的磁場在周圍空間產生恒定的電場
振蕩電場產生同頻率的振蕩磁場
振蕩磁場產生同頻率的振蕩電場
4、電磁場:如果在空間某區域中有周期性變化的電場,那么這個變化的電場就在它周圍空間產生周期性變化的磁場;這個變化的磁場又在它周圍空間產生新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場,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是相互聯系著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就是電磁場
5、電磁波:電磁場由發生區域向遠處的傳播就是電磁波。
6、電磁波的特點:
(1)電磁波是橫波,電場強度e和磁感應強度b按正弦規律變化,二者相互垂直,均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2)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速度和光速相同。v=λf
(3)電磁波具有波的特性
7、赫茲的電火花:赫茲觀察到了電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現象。他還測量出電磁波和光有相同的速度。這樣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關于光的電磁理論,赫茲在人類歷首先捕捉到了電磁波。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六
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范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3、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于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摩擦力的產生是由于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1)若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僅受兩個力作用,這兩個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即二力平衡;
(2)若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三個力作用,則這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的合力一定與另一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3)若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力的作用,則宜用正交分解法處理,此時的平衡方程可寫成: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分析受力情況;
③建立適當坐標;
④列出平衡方程。
1、共點力:物體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線或作用線的延長線能相交于一點的力
2、平衡狀態:在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
說明:這里的靜止需要二個條件,一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二是物體的速度為零,僅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靜止狀態,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達到點時刻,物體速度為零,但物體不是處于靜止狀態,因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
3、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合力為零,即0。
說明;
①三力匯交原理:當物體受到三個非平行的共點力作用而平衡時,這三個力必交于一點;
②物體受到n個共點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時,取出其中的一個力,則這個力必與剩下的(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問題,則其平衡條件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學過物理學的人都會知道牛頓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說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關系。在對一個物體用力的時候同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這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物理高中學考知識點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試題篇七
(1)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的特點:在曲線運動中,運動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就是通過這一點的曲線的切線方向。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這是因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不斷變化的。做曲線運動的質點,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線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線上,且一定指向曲線的凹側。
1、深刻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物體的實際運動往往是由幾個獨立的分運動合成的,由已知的分運動求跟它們等效的合運動叫做運動的合成;由已知的合運動求跟它等效的分運動叫做運動的分解。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基本關系:
1、分運動的獨立性;
2、運動的等效性(合運動和分運動是等效替代關系,不能并存);
3、運動的等時性;
4、運動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互成角度的兩個分運動的合運動的判斷
合運動的情況取決于兩分運動的速度的合速度與兩分運動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兩者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在同一直線上作直線運動,不在同一直線上將作曲線運動。
①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仍然是勻速直線運動。
②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是曲線運動。
③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仍然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④兩個初速度不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可能是直線運動也可能是曲線運動。當兩個分運動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與這兩個分運動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合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否則是曲線運動。
2、怎樣確定合運動和分運動
①合運動一定是物體的實際運動
②如果選擇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則參照物的運動和物體相對參照物的運動是分運動,物體相對地面的運動是合運動。
③進行運動的分解時,在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前提下,類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實際效果進行分解。
3、繩端速度的分解
此類有繩索的問題,對速度分解通常有兩個原則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體運動的實際速度②沿繩方向一個分量,另一個分量垂直于繩。(效果:沿繩方向的收縮速度,垂直于繩方向的轉動速度)
4、小船渡河問題
(1)l、vc一定時,t隨sinθ增大而減??;當θ=900時,sinθ=1,所以,當船頭與河岸垂直時,渡河時間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寬度。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須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與河岸垂直。這是船頭應指向河的上游,并與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據三角函數關系有:vccosθ─vs=0。
所以θ=arccosvs/vc,因為0≤cosθ≤1,所以只有在vc>vs時,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橫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靜水中的航行速度,則不論船的航向如何,總是被水沖向下游。怎樣才能使漂下的距離最短呢?設船頭vc與河岸成θ角,合速度v與河岸成α角??梢钥闯觯害两窃酱螅碌木嚯xx越短,那么,在什么條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為圓心,以vc為半徑畫圓,當v與圓相切時,α角,根據cosθ=vc/vs,船頭與河岸的夾角應為:θ=arccosvc/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