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好的文藝作品令人如沐春風,其折射出的是創作者的價值取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國文聯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參考。
中國文聯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心得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近日,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在京召開。邁進新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囑托、擔當作為,把準文藝脈搏,助推文藝發展,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期待與要求。
堅守“人民立場”,以赤誠之心高唱“人民贊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人民立場一直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同時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文學藝術的成長離不開人民的滋養,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在創作過程中,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畫好“同心圓”,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作為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經常到人民中“采風”“寫生”“取景”,從中準確把握時代脈動,不斷領悟人民心聲。通過走訪調查、細微觀察,將人民最真實的辛勤勞動、喜怒哀樂反映在作品中,充分體現“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文情懷,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追求“守正創新”,以進取之心高唱“歷史贊歌”。“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覺醒年代》《長津湖》等優秀影視劇的成功出“圈”,是匠心獨運的必然結果。如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外各種意識思想“無孔不入”,因此需要更多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文藝作品來進一步鞏固增強“文化自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文藝的生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創新,杜絕抄襲模仿、千篇一律,善于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在守好紅色根脈的同時力爭推陳出新,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文藝形式,拓寬文藝空間,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創造出更多無愧于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精品佳作。
堅持“弘揚正道”,以敬畏之心高唱“時代贊歌”。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好的文藝作品令人如沐春風,其折射出的是創作者的價值取向。人是藝術之基,而德則是文藝創作的靈魂。創作者首先要明白自身修養不只是個人私事,必須以更高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弘揚行風藝德,以自重贏得尊重,以自愛收獲大愛。廣大文藝工作者務必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不碰國家法律“高壓線”,遠離行業紀律“警戒線”,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歌頌真善美、針砭假惡丑,堅決抵制“三俗”,以“工匠精神”潛心打磨作品,為時代放歌,用心用情用力將時代先鋒、行業模范、戰線代表的故事寫得真實、演得真切,不斷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中國文聯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2021第十四屆全運會閉幕式心得體會范文
最新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精選四篇】
2021青年大學習第十二季第八期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