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一
漢城湖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原為團結水庫。右岸緊鄰北二環、朱宏路,左岸緊靠漢長安城遺址,自大興路至鳳城三路全長6.27公里。共分為七個景區,分別為:“封禪天下”、“霸城溢彩”、“漢橋水鎮”、“角樓疊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晚”和“安門盛世”,這七個部分結合起來就是呈現在我面前的,壯觀的漢城湖,它的總面積竟達68萬平方米之多。
從大門徑直大約走幾百米,穿過一個長達20幾米的有著綠蔓纏繞的歷史悠久的且有極其富有詩意的小亭子,一尊幾十米高的巨型雕像映入了我的眼簾,令我癡迷,無法忘懷:
一個神態莊嚴,眉頭緊鎖,威風凜凜。穿著一身古代帝王所應該出征時的戰袍,右手持著寶劍,左手則剛健有力地指向正前方,好像在指揮軍隊如何出奇制勝,如何打贏勝仗……一看就知道他必定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大將、首領、英雄,一名有威信的帝王!沒錯,他就是——漢武帝!
在“漢武帝”的周圍就是漢城湖中最出名的湖了。那湖的面積約達56萬平方米,陸地面積僅占12萬平方米,從這兒便可看出湖有多大。
漢城湖中飼養了許多小金魚和小鵝供游客們喂食,湖面波光粼粼,有時水平如鏡,撒下飼料,便會蕩起一個個“笑的漣漪”。湖旁還建有一排具有古代刻花風格的,富有古香古色中國風韻的欄桿,是防止游客因攀爬而失足落水的“安全紐帶”。
最有趣的是噴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流光伴晚”了。白天,悠揚的音樂伴著噴泉的舞曲如期而至、翩翩襲來。這旋律縈繞在每一個人的耳畔,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令人回味無窮!夜晚,噴泉變得更加絢麗,五彩的燈光變幻無窮,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大舞臺!更令人驚奇的是:噴泉的泉眼居然噴出了燦爛的火花,讓人難以置信,若不是親眼相見,我還真的不會相信!這噴泉可謂是千姿百態,讓我目瞪口呆、眼花繚亂。
漢城湖以它的獨特的魅力令我折服,也讓前來參觀的游客無不嘆賞不絕,令他們流連忘返、永生難忘,更讓我念念不忘,戀戀不舍,難舍難分!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二
暑假里的生活就像一只萬花筒,異彩紛呈。而其中有一件事,使我感覺當時的有趣和奇妙。
上午9:30分,我們便到了養樂多工廠。你瞧,那兒的人可真多啊!我們剛進門,就看見旁邊有兩個洗手的機器,上面寫著:請先洗手,防止細菌進入。而我們看見里面干凈得一塵不染,便乖乖的洗手了。洗完手后,我便看到一位解說員走了過來。于是,他先讓我們安靜下來,然后,他先帶我們參觀了一樓,你瞧,一進門,我就看見了有一個巨大的養樂多的瓶子。于是,那位解說員便又開始解說了:“這個養樂多瓶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瓶子,高6米,它可以放進去13萬瓶超市里賣的養樂多呢!”聽完他的介紹,我們都非常震驚。然后,那個解說員又指著一個地圖說:“這是養樂多工廠在世界上的分布情況。我們國家有五個養樂多工廠。”于是,我心想:我們國家可真發達,可比其他國家多出來幾倍呢!正在我想像間,解說員忽然說:“我們該去二樓了,去參觀養樂多的制作過程了。
一上二樓,那位解說員又說:“我來介紹一個人吧。”我們問:“誰?”解說員說:“那就是我們養樂多的創使人代田博士!”于是,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介紹完代田博士,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多多君”吧。”“多多君是什么?”有人問到。“多多君,全名是干酪乳桿代田株。“哦!”人們恍然大悟,然后,我們又在顯微鏡下觀察了“多多君,”我看完后,覺得它好像很“惡心。”看完它后,那位叔叔又說:“我們排好隊,準備去參觀制作工序了哦!”于是,我們排好隊,去參觀了。
剛進門時,有一個大機器,于是,我很好奇地問:“這是什么?”那位叔叔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風門,能吹走人身上的灰塵,請試一試吧!”于是,我第一跑過去,試了一下。
“哇,這風可真大呀!”我不禁感嘆道。
吹完后,我們又去參觀了一個名叫培菌室的房間。只見里面有一個個巨大的爐灶,于是,我問那個叔叔是什么,他說:“這是燒制養樂多的,燒完后,再由一個小孔流到瓶子里,然后再由機器進行包裝。”此時,我心想:這也太高級了吧,都是全自動,都不需要人力的,這個技術水平真是太厲害了!
這真是一次多么有趣又奇妙的參觀啊!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三
今天下午,我校舉行了一次消防演練。第一節課一下課,同學們就把鮮艷的紅領巾系在胸前,拿出濕漉漉的毛巾,準備著沖下樓。
就在警報鈴聲響起的一剎那,我們班的同學就立即有秩序的從前后門出去,我們彎著腰,靠著墻,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快速的來到了操場上,同學們就紛紛摘下毛巾,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全校的同學都在操場上站好了隊,接著,校長在主席臺上指出我們在消防演練中的不足,希望我們改正。之后,最振奮人心的時刻到了,我們要去參觀消防隊了!
一路上,我們唱起了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響亮的歌聲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經過半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了消防隊。
一進大門,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住了,只見十幾個消防官兵穿著整齊的消防隊服,英姿颯爽地站立著,我覺得他們真酷!然后,我們站成整齊的四隊,注視著前方。這時,一個消防官兵拿起喇叭,給我們講了一些關于火災的安全知識,然后,我們就開始觀看消防隊員們訓練了,只見他們的步伐是那么整齊、有力,跑起步來,唰、唰、唰,就像是一個人在跑。我好佩服他們!接著,他們開始給我們表演列隊動作,可是,再向左轉的時候他們卻成了向右轉,惹的好多同學在底下哈哈大笑,原來他們也有分不清左右的時候,再后來消防隊員帶我們去參觀了消防官兵們睡覺的房間。一進門,整潔的床鋪讓我驚奇不已,一個個被子疊的方方正正的,有棱有角,像豆腐塊一樣,我躺了一下他們睡覺的床,感覺硬梆梆的,一點兒也不舒服,原來消防官兵們睡的床都是硬板兒床啊。我看到消防官兵們這般辛苦,還睡這樣的床,我感到很心里很難受,同時也為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感到驕傲。
從里面出來,我們又去參觀了消防車。“快來看,里面裝了好多水槍啊!”我喊了一聲。同學們都圍過來參觀,還不時發出贊嘆。
參觀完畢,我們就開始往回走了,一路上,我們都在討論是否要把這件事寫成一篇博文?我當然要寫了,這件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今天我好高興!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四
星期六,春風拂面,陽光明媚,伴隨著小鳥清脆的歌聲,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了氣象站。
進入了氣象站之后,我們站在院子里排好了隊,走進了氣象觀測器材場地。進入場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可能是為了不傷害小草,草地上鋪有石板路。除此之外,最吸引我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觀測器材了,有高的、矮的、大的、小的……看著這些形態各異的儀器,我心里充滿了疑問,這些儀器都是用來干什么的?用這些儀器測量天氣,測得準嗎?正當我看得入迷時,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大家好!”我回頭一看,一個頭發寥寥無幾的叔叔穿著一件格子襯衫,手里拿著一個話筒站在那里。“
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這些觀測器材,”那個叔叔見我們都看向了他,便說到:“同學們看一下,我們這些比較高的儀器都在北面,然后后面這些就是稍微矮一點的了……同學們看到這個最高的了嗎?這個名叫‘風向風速傳感器’,它上面那兩個小箭頭是用來測風向的,那兩個小螺旋槳是用來測風速的……”我們聽了后都點點頭,然后把目光轉向下一個儀器。
聽了講解員叔叔的介紹,我們認識了很多觀測儀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個長得很像望眼鏡的儀器,通過叔叔的介紹,我知道了它的內部有一個感應器,可以感應到太陽光的溫度,從而感應到太陽是什么時候升起的。
通過觀測氣象站,我知道了我們每天都能夠知道準確天氣的背后,離不開儀器準確的測量和天氣測量員的辛苦付出,他們24小時輪流值班,預報天氣,防災防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醫生,一次又一次地將病人從死亡的邊緣拉回。警察,時時刻刻守衛在我們身邊……這些人,都是為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無私奉獻的人。
時間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了,通過參觀氣象站,我們收獲頗豐。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還讓我明白了今天我們美好生活的背后,有一群人,在無私奉獻著,如果有機會,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五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消防警隊。
那里的叔叔很熱情的歡迎了我們,并且一一向我們介紹各種種類的消防車。例如水罐車,它的車廂里裝滿了水,是用在小型家庭火災上的,還有一個塊頭比較大的水罐車,能裝10噸水,2噸泡沫呢!
接著,我們走進了消防大廳,看見4位叔叔整齊地站成一列,面前擺著消防服、頭盔什么的。一問才知道,哦,叔叔們要給我們表演原地換裝了。只見一位喊了聲開始,叔叔們把手臂舉過頭頂,大聲叫了一聲“噢”才開始穿衣服。他們迅速的套上笨重的靴子,穿上印有“消防”兩個字的背帶褲,接著拾起厚重的外卦,快速的穿在身上,又舉了下手臂,喊了聲“奧”,表演才算結束。
然后,我們來到了拓展基地,消防員官兵們就是在那里訓練的。那里有兩塊模擬墻,兩座平衡木,還有一座高塔。叔叔先是敏捷地翻過高墻,接著快速的通過了獨木橋,而最驚心動魄的還在后面哩!只見叔叔攀著云梯,一眨眼就登上了高塔的第一層,接著把云梯搭到第二層高塔上,迅速的爬了上去,我們都為他們精彩的表演而鼓起了掌。之后,叔叔讓我們自己體驗爬高塔的感覺,我勇敢的走了過去。叔叔替我綁上防護繩索,戴上了頭盔,便讓我往上爬。我忐忐忑忑的邁出第一步,發現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于是我快步爬到了第一層。
接下來我們去模擬起火了,讓我們當一回“小小消防員”,我也參加了。我穿上笨拙的服裝,吃力的邁著步子向水管走去。我扛起水管,對著花草一陣澆,弄得到處濕漉漉的。
然后,我們模擬火災發生,怎樣自救。消防員叔叔告訴我們,起火的時候千萬不要慌,要鎮定,而且用濕布捂住口鼻,防止有害物質吸入口腔。于是,我們來到了一個黑漆漆的走道里,要順著安全出口標志逃離危險區域,我們也順利完成了任務,最后,我們跟消防員叔叔們合了影,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今天我特別高興!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六
參觀氣象局?聽到老師說的小記者活動去氣象局,我就驚呆了!氣象局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看天氣,看天氣預報嗎?那就錯了!那里面好玩得很呢!現在先賣個關子,看看下面你就知道了。
到了氣象局,進了一個房間,我們不但看到了古代到現代的預報天氣的方法,而且有預防雷電以及冰雹等自然災害的知識,還有關于天氣的有趣的游戲呢!
我先看看這個搶答的游戲,可以按abc,我前面的同學總是先搶答,但總是錯,只有一次對了,輪到我了,我仍舊先搶答,但是一半對一半錯,我哭笑不得。然后我排在長龍似的隊里,為什么呢?因為前面正在玩風力自行車的游戲,等了半小時,前面只有兩個人了,一個人騎了二十千米每小時,相當于風速四級,一個人才騎十千米每公里,風速2級,輪到我了,我第一次騎,連腳都沒法蹬,我調整了一下,原來是前面的那個人“惡作劇”,調緊了閘,我調了不到一小點,居然能騎到三十千米每公里,等于風速8級,沒人趕上我,我玩的有點累了,就看別人怎么玩的,看著看著,我入了迷。
里面好玩,外面更好玩!首先,我們去看了大炮,講解員告訴我們他可以幫助人工增雨,還可以驅散有害天氣,然后看了火箭彈發射器,我們去看了測天氣的東西有一個風向標,只見有人說成扇子,還有一個測風力的,有人說成電風扇,有一個同學喝完奶,放進了我們稱為“垃圾桶”的東西,其實那是是一個雨量測量器,那個同學沒喝完的奶順著三個起伏點流下來,接下來是“望遠鏡”,其實是太陽光測量儀,還有一個“鳥巢”,其實是水蒸發測量儀。
最后我們還看了一場關于臺風的3d電影,每個人都戴了個3d眼鏡,看到大浪仿佛在朝我們迎來,蛇仿佛在吃我們,最有趣的是,來了一只紙飛機,我仿佛抓住了,這場關于天氣的3d電影影像十分逼真,太有趣了!
活動終于結束了,此次活動讓我掌握了許多氣象知識,我好想以后再多參加一些這樣的有趣的活動。
指導教師:徐華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七
今天下午,我們步行去了軍營。中午的烈日烤著大地,又熱又累,我們不由得有些不開心,不過這也讓我們想到了軍人,他們汗水像瀑布一樣不停的流著,卻還是站如松,嚴格依照軍令行事,一絲不茍。
到了軍營,我們參觀了軍人們的宿舍。那里被我們學生擠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終于,輪到我們進了一個房間,不瞧不知道,一瞧嚇一跳。那兒的被子被疊得整整齊齊、方方正正的,一點點皺折都沒有。甚至,我都懷疑這不是被子了,簡直是方塊嘛,再看一眼,床上的枕頭、被單等都很整潔,都那么的整齊劃一。我把視線又轉移到了桌上,保溫瓶不是被三三兩兩、雜亂無章地擺放,更沒有塵土“飛揚”,而是一直線地排列在桌上,水壺也放在一旁,再看衣櫥里,衣服都好好地掛著,也沒有“紋路”,一切都是那么整潔規則。
走出宿舍,我們看見,本來綠油油的草被太陽曬得都有些枯黃,高貴的花朵已被烈日曬成了花干,而軍人們抬頭挺胸,雖然衣服早就不知被自己的汗水沖刷了多少次,臉上也不停的流下汗水,但他們沒有向烈日低頭,依舊雄赳赳氣昂昂地做著訓練,甚至連聲音都還是那么的嘹亮。
來到訓練場,一批訓練有素的軍人在這兒表演,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那么的標準。表演結束后,我們被帶到了一個陰涼處練習隊列操。練習完后,便回學校了。
通過這次參觀軍營的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軍人不但吃苦耐勞,而且遵守軍規軍紀,正因為他們平時刻苦訓練,才能保家衛國,才有我們安定的生活環境,哪兒有難,便會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汶川大地震時,當通往外界的通路被阻斷,最早出現在那里的便是解放軍,當時的環境那么艱苦,每一分每一秒,他們都在做著不懈的努力,挽救著每一條生命。解救工作一做完,當人們想起解放軍同志時,他們早就悄悄地離開了。不求得失,也不貪功,總是在默默的付出。
這就是軍人,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八
到磨頭機場啦。”人群中傳來一聲歡呼。軍訓第一天的'參觀就這樣開始了。
磨頭機場很大,戒備森嚴。我們先欣賞了軍官們疊被子的“功夫”。只見那位古銅色皮膚的軍官熟練地捋著平攤在木板上的棉被。棉被在他的手下變得平平整整。軍官耐心地輕輕用手掌一側刮著被子,眼睛里透著嚴謹與一絲不茍。他微彎著腰,左手托著被子的一角,右手臂使勁地放在被子上摩擦著,而后靈巧地用指尖夾住被子一邊兒,向上一翻,既而繼續用手掌小心翼翼地抹平。他的瞳仁瞪得很大,嘴唇抿著,不時歪過頭來檢查放得是否平整。
軍官緩緩撫摩著被子,手指在被子上滑動,捏著邊邊角角揉平,盡量使被子顯得整齊美觀。那雙泛紅的大手用力地壓出兩道深凹進去的折痕。他提起被子,翹著手背把它撫平,然后雙手夾住被子兩側,使它成為一個標準的90°直角。再往上一疊,便差不多可以了。趁著軍官修整被子的當兒,我仔細審視了一番被子——天啊。簡直就是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塊”。棱角分明,每個面都像用刀子切出來一樣。看來,折疊被子也是一門學問哩。
接著我們欣賞了士兵們的表演。耳畔傳來領隊的一聲大吼:“第一招。”士兵們便整齊劃一地攥起拳頭,向前出擊,左腳輕輕擦過地面,呈“>”字形半蹲著,右腳先是一個騰空,然后重重地落在地上,扎成馬步,動作顯得孔武有力。倘若把這些招數連起來,那可是非常有氣勢的。我驚嘆地注視著士兵們時而來個踢腿,時而來個弓箭步,時而出拳,時而跳躍……那動作與氣概,令我驚嘆不已。
再后來,參觀了熔盛船廠,那兒的船大都是黑色的流線形,漂亮極人;長青沙生態園則是一片清新脫俗的綠,鮮嫩可愛,青翠欲滴,一直延伸到道路的盡頭。
軍訓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參觀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真是受益匪淺。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九
星期五下午,我們班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城東消防大隊參觀和學習。
我們先來到了“演播室”,里面播放了“小學版消防教育知識”,通過一個“消消博士”指導我們怎樣滅火。逃離。撥打火警電話等。
出了演播室,我們來到了“教育廳”。大廳中間三根玻璃柱各自存放著一套消防服,其中一套竟是潛水服,另一套是防止吸入有害氣體的,還有一套則在火中不會被熔化。旁邊玻璃罩里不僅放著其他消防服,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道具。它們有的像*,有的像鉆頭,有的像大型螺絲釘……真是千奇百怪啊!
下了樓梯后,我們又來到了一個玻璃罩前。聽講解員說,里面的都是晚清時“救火會”用的物品。看來那時的“救火會”很辛苦,用的武器只是一些木桶、鐵鏟,最先進的也只是從日本進口的射水機器,射程只有6米。
在對這些古老的設備唏噓哀嘆的同時,我們又繼續向前。這時,一個個液晶屏呈現給我們不同的畫面,其中有的播放著房間著火時裝與不裝噴淋設備的后果。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屏幕上的房間里找出安全隱患的小游戲,時間限定3分鐘。輪到我時,我先把房間掃視了一圈,沒有發現任何疑跡,當我剛想換房間之際,竟一眼發現一個電熱水壺在燒水,心想:這可能有安全隱患!便點了一下,“轟!”房間里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響聲,屏幕上出現“禁止用熱得快!”一行字,噢,原來是“熱得快”啊!
緊接著,我們進行了逃生演練。對于我們這些在學校里演練了多次的人來說,真是久經沙場,毫無懼色。演練時只是穿過條漆黑的走廊,并朝我們噴點煙霧而已。
最后時刻,我們停在了一個大屏幕前。講解員說,這兒叫“藍圖展望”,描述了在不久的將來,發生火災,先進設備會提前發現火源并報告消防大隊,消防大隊再安排機器人前往某地撲滅大火。
看著消防大隊這些高科技的設備,我想,以后的社會也太先進了吧!所以,只有我現在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以后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
4月12日周五
星期五的早上,一輛大巴載著滿車的老師和學生,駛向濱江低碳科技館。在車上,似乎沒有一刻是安靜的,同學們談著許多,對這次活動充滿暢想。
到達目的地,一個如“鳥巢”一般的,由條紋搭出的建筑映入眼簾,場館前立著環保低碳的標語提示牌和各式的綠色幕墻。拍完照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擁進了科技館的大門。
走近里面,視野廣闊到不可思議,處處布置得都有一種濃濃的后現代實驗室的感覺,每個展室的主題都不同,但都有一種新奇的味道。整個展館中有許多“密道”,巷子……像每個都通往一個不能言說的秘密。
順著前面的樓梯上去,是介紹“生活低碳”的展廳,各種各樣隨時彰顯著“黑科技”的游戲,讓我們瞬間對生活低碳“秒懂”。像中間的“低碳望遠鏡”真的是用“影片百科”霎時把我們對生活低碳空空的概念填滿了。
流連于二樓的同學們轉了一圈又一圈時,突然,我看到另外一邊的展廳閃著幾點亮,好像上天為了順應本人,隊伍開始魚貫而入地往前走。
遠遠地就望見了前面發著光,陳列著礦石的入口。這里講的是專業的低碳知識。等自由活動的號令一下來,我就像發射的激光炮沖了出去。走進那個令我期待的展廳,“低碳”兩字發著淡淡的白光,在我的視線里出現了十幾次。跟著這倆“活寶”的指引,走完一路,感覺自己都變成了碳。在“旅游碳”的鏡子迷宮中,我了解了碳的產生;在“燃料碳”中,我知道了碳的能量……
到處都是類似高級化學詞匯的詞,幸好配了幾個實驗來加以解說。“植物凈化器”,“etc”……所有無聊的字母卻拼出了一幅指著正確方向的箭頭。
“流連忘返”正是形容我們最好的詞語。直到走出場館后,這片難忘的綠色也在我的眼前像影像一樣不停地閃現。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樣想,我只知道上,這生機的綠會永遠鐫刻在我心里。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一
今天我去鄭州美術館看畫展了。
美術館早上九點才開門,所以上午我寫了一會兒作業,不一會兒就到九點了,由于家在美術館的附近,我和爸爸便頂著夏日的炎熱步行到美術館。
因為美術館是免費進入的,通常總是有許多人在美術館里看作品,而我是在人們上班時去的,所以沒有多少人。
我一進入展廳,感覺時間似乎凝固起來了,而這個展廳的所有畫都活靈活現,而且極富想象力。比如說這一幅吧——《誰的紅帆船》,就是一個極有想象力的作品,畫上畫了一個小女孩正用好奇的目光望著遠處,我想:她要是有思想的話肯定在想那到底是誰的帆船呢?我怎么從來沒有見過呢?還有一幅是《百鳥》,那幅畫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了樹上百鳥各式各樣的形態,非常漂亮!
因為第一、三展廳在一樓,而二、四展廳在二樓,所以離開第一展廳,我便進入了第三展廳。第三展廳的畫令我很震撼,因為它特別逼真,有一幅畫上畫的是有很多人正在向前走的樣子,我離遠一看,感覺畫中的人物仿佛走出來了似的。
上樓之后,我進入了第二展廳,那里有許許多多的雕塑,都是用廢舊物品做的。比如說有一只鳥,它的頭是用舊自行車的車座和乒乓球、廢輪胎做的,尾巴是用廢鐵做的;還有一個是愛因斯坦的頭部作品,那是用木頭做的;還有一個大大的輪胎,它是用許多個長釘子粘到一起組裝而成的,看上去十分有趣,原來廢物并不是無用的,還可以創造出這么多美好的藝術品啊!
第四個展廳也都是各種各樣的畫,而第五展廳主要是展示了泥塑作品,那些作品栩栩如生,有一個我很喜歡,是許多古裝宮女在彈奏樂器,有彈古箏的,有吹笛子的……等等等等。
今天真高興能趕上看五年一次的美術展,讓我都想學油畫了,還有那可愛的泥塑小人,讓人流連忘返,實在是太美了!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二
今天下午,我們乘車來到了張家港文化中心。
經過了漂亮的街道,筆直的高樓,還有非常優美的風景,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文化中心。下了車,我們親眼看到了文化中心,比我們想象的高大,漂亮。整完隊,我們沿著一條石子路進入文化館的展示廳,首先叔叔阿姨帶領著我們來到了管的中心內部,阿姨領我們來到了一面墻的面前,這面可不是普通的墻面,而是載著金光閃閃的的一塊又一塊各式各樣的獎項,獎項內容最小蘇州頒發的,最大是國際獎項,譬如“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國家衛生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等,阿姨還跟我們講了這些獎項的來歷啊,還有這些獎項具有代表性的至今為止已經有一百九十多個,我們不禁發出了哇的尖叫聲,沒想到張家港有這么多榮譽,真為自己是個張家港人而感到驕傲。
參觀完了獎項,讓我們了解了張家港的歷史悠久,同時又發現了另一部分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們————古村遺落,發現了距今8000年以上的東山村文化遺址,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是目前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最早的。我從敏感的數字中感到了時間的漫長,感覺歷史真的很了不起,原以為張家港沒什么遺址,今天才明白張家港也有,一下子又普及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有時間也去看看。
參觀完了一樓,我們馬不停蹄的來到了二樓,看見了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模型,我很高興,因為在模型中找到了我自己居住的家。
在二樓我們不僅參觀了模型,有觀看了一部影片。
這部影片繪聲繪色,但我關注的還是下面的模型。這模型很大,概括了整個張家港,同時感覺張家港好大好大。模型上有許多小燈泡,放映起來五顏六色,真好看。雖然這影片短短的幾分鐘但讓我了解了許多許多的知識
在這次參觀中,讓我懂得了許多,看到了許多。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三
今天,我們去廣州海洋館。去看海洋生物的人真多呀,簡直就是人山人海,幾乎到了水泄不通的程度。
進門以后,我們隨著人流走上電梯,突然,我發現我們進入了一個玻璃隧道,我看到頭頂上有許多小魚,其中有小鯊魚,還有鰩魚,第一次真實地看到這些魚,我驚喜萬分,原來我只是在電視上看過它 們,這一次可是親眼目睹。我真是太高興了。于是,我就興奮地拉著媽媽東看看西看看,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各種各樣的魚。
那些魚很新奇,比如說獅子魚,它們全身上下都長著豎條花紋,魚鰭就像獅子頭上的毛發,一根根直直地往外張開;再比如說小丑魚,有些是紅色的,就像我們在海底總動員里面看到的nemo一樣,很惹 人喜愛;還有一些是黑色的,身上長著白色的條紋,我覺得這種小丑魚很奇怪,在我的印象中,小丑魚只有紅色的,這次真讓我長見識了。
在我看到的魚里面,有一種魚,叫箱豚,要是它受傷了,身體流出的毒液會把整缸魚毒死,包括它自己。
后來,我在墻壁上看見了一只巨大的螃蟹的殼,我聽解說員說,這是一只生活在海洋館里的大螃蟹脫下來的,我簡直不敢相信,原來螃蟹會脫殼。這又讓我長了見識。
在鯊魚館,我們還看了人鯊共舞表演。沒看之前,我想,鯊魚這么兇猛,怎么能和人跳舞呢?許許多多的人都擠在鯊魚館的玻璃墻前,期待著看人鯊共舞。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潛水服,戴著潛水鏡, 背著氧氣瓶的人跳進了水里面。我看見他拿著一個箱子,箱子里裝著小魚,我想,鯊魚是喜歡吃肉的,它們也喜歡吃小魚,所以,潛水員拿小魚去喂它們,它們就會乖乖聽話。果然,那些鯊魚就圍著那 個潛水員轉圈圈,潛水員還跳到了一只鯊魚的背上,騎著鯊魚在水里游泳。真是太好看了,我激動得連連拍掌。真是名副其實的人鯊共舞。這次到海洋館參觀,我長了好多見識, 我真開心呀。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四
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這一天,你也許奇怪了,這不是很普通的一天嗎,可是對于我來說卻不普通,因為今天我們年級要集體去市博物館參觀呀!
一進博物館,我們立刻被它的神秘所吸引。我們一邊津津有味地欣賞著眼前的文物,一邊聽解說員姐姐細致地講解。這個新修建的現代化博物館收集了許多文物,可以讓我們很好地了解家鄉大同燦爛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恐龍展廳,一進門,我們就聽到了恐龍的吼聲,它們仿佛在搖頭擺尾地歡迎我們呢!恐龍是史前世紀的霸主,大同是山西省唯一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大同發現的恐龍化石分為兩類:食植物類恐龍和食肉類恐龍。這些恐龍有擁有驚人防御力的甲龍、兇猛的躍龍等,但一場空前絕后的災難令它們走向了滅亡。看完恐龍的“興衰史”,我們上二樓展廳參觀。
二樓展廳最壯觀的就是兵馬俑模型了。這里兵馬俑是東晉皇族司馬金龍的墓葬品。這些墓葬品在地下潛伏了近一千七百年,有成組的甲馬奇具裝俑、騎兵俑、武士俑、儀仗俑等,集中反映了北魏軍事和文化特色,是民族融合的體現。與秦始皇墓中的兵馬俑相比,他們實在太小了。但他們個個雕刻得活靈活現:將軍們氣度非凡,充滿自信;士兵們手持刀劍,威風凜凜,讓人心生敬畏!馬兒調皮地抬著一條腿,耷拉著耳朵的狗狗嘴里居然還叼著肉。看完兵馬俑,我們繼續往下走,“九層寶塔”是我們下一個參觀目標。“九層寶塔”上面密密麻麻地刻著一些精致的小佛像和武士,惟妙惟肖,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崇德尚武的文化。
讓我印象深刻地還有三樓展廳里的佛像。他們有的聚精會神地敲木魚,仿佛嘴里還念念有詞;有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管閉目養神,感受內心的寧靜;還有的則跪在地上,仿佛進行虔誠的膜拜……
不知不覺中,參觀結束了,這次博物館之旅令我大開眼界:從古代到現代,從動物到人類,從繼承到傳承,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偉大!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五
天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現在如果你想找一個明媚的日子去踏青,就得查詢近幾日的天氣預報;如果你想找個微風拂面的日子去放風箏,也得去查詢天氣預報;如果你不想被調皮的春雨打濕衣襟考慮著是否帶雨傘,最便捷的方式還是查詢天氣預報……天氣是變化多端的,但天氣預報總能很神奇很準確的告訴我們信息,這便讓我疑惑了——天氣預報是怎么預知“未來”的呢?我想大家也同我一樣,但很高興我們的疑問都伴著這次觀察氣象局解決了。
早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同年國學們個個都盼著快到下午。終于,在同學們耐心的等候下,下午隨雨而來。大家整齊的站好隊伍,整裝待發著,目的地:青陽縣氣象局。天雖然陰著個臉下著蒙蒙雨,但絲毫不影響我們內心的興奮。
步行在環城路上,筆直的馬路上點綴著五顏六色的傘花,洋溢著我們的歡聲笑語。很快我們便來到了氣象局。迎接我們的是一棵大楊樹,它像一個堅守崗位的士兵一般一動不動。再向里走,目光被那成片的迎春花所吸引,果然,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看著那紅的白的花,我們都不禁沉醉其中了。
欣賞美的花固然愜意,但是解決“預知未來”之謎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當我們走帶一個小園里,看到草坪上放有各種測量氣溫的儀器。比如說低溫,用來測量大地的溫度;雨量器,用來量取雨水量;最吸引我的便是風向標,它長著三片如電風扇中的小葉片,旁邊還有一個如高爾夫球桿似的東西,解說員說既是測量風速的,也是測量風向的。隨后我們又來到了主控室,看著電腦屏幕上顯示著近期的天氣以及溫度,看著投影幕上的天氣預報員。大家都很認真的記錄下了學習的內容,掛上了滿載而歸的笑容。
通過這次參觀,我長了見識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人類科技的發達讓我驚嘆,也希望著會有更多如同預測天氣技術的儀器造福著我們人類!
參觀日記動漫 參觀日記篇十六
刮風下雨,氣溫升降,怎樣知道下不下冰雹。我們這些天氣預報中獲得的這些氣象信息到底是怎樣來得呢?帶著這些好奇和疑問,星期六上午,我們七色星小記者到萊蕪市氣象局去采訪。
來到氣象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假山和噴泉,假山和噴泉相映成趣,給人一總柔美平和的感覺。
我們先到的室外觀測場參觀人工降雨觀測系統。人工降雨用的是防雹增雨火箭彈,一位叔叔為我們講了火箭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讓我們對氣象知識有了更多地認識。叔叔告訴我們怎樣能預防雷電:一是躲在屋里或汽車里;二是不能在避雷針附近;三是不能在水邊;四是如果在山頂山打雷了,而當時又下雨了,你必須往下跑,跑到附近有比你更高的物體時,才能打傘;五是不能用太陽能,不能看電視,不能玩電腦。喔!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奧妙呀!
接著我們又到了室內天氣預報制作處。這里有好多電腦,電腦上有衛星云圖、雷達圖。衛星云圖是看各個地方的雨云,雷達圖是看各個地方下雨了嗎,有顏色就是下雨。在這里,我們問了叔叔阿姨們好多關于氣象方面的知識,叔叔阿姨們都為我們一一作答,讓我們了解了天氣預報的整個制作過程。我們認真地傾聽者,仔細的記錄著。叔叔見我們聽的認真,又非常感興趣。就領我們來到了演播室,漂亮的天氣預報員給我們演示了整個過程和現場錄像。現場體會的感覺真好!
最后我們來到了室外天氣預報測量處。先去了觀測氣象的地方。那里很開闊,沒有任何阻擋物,占用了很大的面積,有一點點風都能感覺到。這里有測量地面溫度的溫度計,測降雨量的降雨器。百葉箱里裝著測量溫度、濕度、氣壓的儀器,天氣預報,就是靠它們來預報的。
參觀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氣象局,在這次采訪中,我不僅知道了天氣預報的測量與制作,也增加了對科普知識的興趣,增長了通過實物參觀和講解,使我知道了許多書本上沒學過的有關氣象知識。我想,我以后更有興趣學習科學這門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