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篇一
喬治.馬丁曾經說過: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因此我們時時刻刻需要讀書,愛讀書的人總是愛不釋手的去學習。
讀書是為了將來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但一定能豐富人生,以書會友,一生受益。讀書的人內心是談定的,因為他們在書中體會到了書的樂趣。沒事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書,給自己增加一些知識,所謂知識就是力量,會讓你感到生活的意義。
曾經浪費了學校讀書的時光,經歷了一些事,一些人,到了現實生活中,看到了不讀書人將就會被淘汰。畢竟時代在發展,我們自己要進步,才能跟上未來的日子。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成為我們過人生的底氣。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去讀書,去學習,去成長。讀書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多讀書,多成事。遇見生活的無限可能。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篇二
4月22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共推薦圖書300種,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分別推薦110種、100種和90種。
據教育部介紹,《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__年版)》(以下簡稱《指導目錄》)的研制歷時一年,來自國家教材委、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和中小學校的110多人的專家團隊,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圖書中精心遴選出300種圖書,引導學生讀好書、讀經典。
記者從《指導目錄》中看到,小學階段目錄中既有《沒頭腦和不高興》《聲律啟蒙》《城南舊事》等中國優秀作品,也有《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昆蟲記》等國外文學作品;《西游記》《儒林外史》《瓦爾登湖》等中外文學名著入選初中段目錄,《西廂記》《紅樓夢》《堂吉訶德》等則入選高中段目錄。
“考慮到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時間的限制,推薦圖書數量不宜過多,以免產生學生過重的閱讀負擔和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悉,統籌考慮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閱讀特點和圖書容量,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分別推薦110種、100種和90種。考慮到小學階段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區別較大,小學階段再分為低、中、高三段,分別約占小學推薦書目的20%、30%和50%。
所列書目分為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類。每個學段中,人文社科類圖書約占20%,文學類圖書約占50%,自然科學類圖書約占20%,藝術類圖書約占10%。《指導目錄》推薦中國作品比例為76.7%,外國作品比例為23.3%。
教育部表示,《指導目錄》所列圖書供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各地各校不作統一要求,不得強制使用,不得要求學生全部必讀。此外,推薦圖書不指定版本,學生、家長和學校可進行自主選擇。據悉,《指導目錄》將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完善更新。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篇三
有人說:讀書是苦的累的。作為學生,不僅要學習許多知識點,閱讀大量中外名著,甚至有時會被老師“教育”一番。可我認為,讀書是快樂的。我們是花,吮吸著知識的雨露,沐浴著書籍的陽光,享受著園丁老師的修剪。以下是我對讀書日的感悟。
如同花對水的饑渴,我們對知識也有這樣的狂熱。自小,我們就有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有時,為了知道螞蟻搬家的路徑,會在姐姐說快下雨時,跑去蹲在時常有螞蟻出沒的石凳邊凝視。知道額上滴下水來,才發現螞蟻已經搬進新居了。初入學,調皮的我們總是抓老師話里的小辮子。猶記得那次,為了否定老師說的“三厘米,三厘米,六厘米不能組成三角形”而拿著三角板,叼著鉛筆在草稿本上涂涂寫寫,只得到兩條完全重合的直線,終于承認老師的智慧。這一來,老師的形象瞬間攀升為“無所不知”的大學問家。大家有了疑問,都會問老師,當然,問無大小。終于,在我們螞蟻般問題的轟炸下,老師搬來了救兵,我們的家人,同學。
好的書籍是陽光,溫暖花兒的心。例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鼓勵我們要勇敢的向自己喜歡的人說出愛,追求愛。jk羅琳以一個帶圓形眼鏡的男孩和他的紅頭發朋友,成績優異的女生朋友告訴我們真正的友誼是用心的真誠得來的。為此,我還交到了一個與我有著相同愛好,性格溫順,開朗,相伴六年的好朋友呢。溫暖人心的書籍有很多,每一本都能給人啟迪和幫助,我會窮盡一生的時間去細細品讀的。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好的物品都是經過測量,研磨的。我們是花,入學來,受到園丁老師悉心的修剪。小到幼兒園的“你好”“謝謝”“不客氣”“吃飯前要洗手”“不能在別人休息的時候打擾他們”。大到現在的要做一個有素養,正義的人,要關心國家大事,孝順父母。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叛逆時期,我欲偷嘗禁果,被園丁逮到,他只說:“青蘋果未熟,請秋季來嘗,春季自有春季要做的事。園丁老師就是這樣,不斷剪去我們花兒身上的爛葉,除蟲,除草,澆水,施肥。他一直在為花兒的明天做努力。教師節來臨,花兒想以一朵“升學之花”贈與園丁老師,祝他培養出更多的花兒。
我們是花,吮吸著知識的雨露,有些貪婪;沐浴著書籍的陽光,欲以一生細品個中滋味;享受著園丁老師的修剪,感恩之情在心中蕩漾。我想說,讀書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