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平凡的世界》隨筆篇一
而在這個平凡的家里經過了許多的坎坷,最終邁向光輝大道。《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圍繞孫少平和田曉霞、田潤生和郝紅梅、孫少安和田潤葉這三對人物的故事寫的。尤其是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純潔而又凄美的愛情。
可以說,那個時代是貧窮限制了人們無窮的想象。孫少安家里是村里最窮的一家了,而田潤葉算富有的了。他們是一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可是因為孫少安家沒錢所以就沒有與田潤葉一起讀書學習,后來田潤葉十分喜歡孫少安,可是因為當時形勢讓孫少安覺得他們天壤之別的差距不可能,就找了不要彩禮的賀秀蓮。而田潤葉卻傷透了心,被迫與李向前結婚生活,而少安最后卻有了兩個小孩,和美滿的生活。而田潤葉起先對李向前很討厭,后來李向前因為喝酒駕駛而兩腿截肢,這才讓田潤葉恍然大悟,與李向前好好生活。
而田潤生與郝紅梅這對最后還是美滿的。即使地主身份的郝紅梅不富有,甚至頭婚的丈夫也被火車給壓死了,但讓堅強的她與孩子沒有放棄生活。田潤生一來讓更郝紅梅增添了一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對,也是我認為最可惜的一對了,那就是孫少平與田曉霞了。孫少平是一位敢拼敢闖的少年,而田曉霞是一位奮不顧身的'好記者。他們是一個學校的同學,一次演講使他們相遇,讓不但條件好而好學的田曉霞發現農民家庭的孫少平是一位,和他同舟共濟的人。便以借書探討的方式使他們愛著彼此。田曉霞最后考上了大學成了記者,而孫少平雖然沒上大學但通過田曉霞與田潤葉的幫助當上了大牙灣的煤礦廠的工人。后來因為一次洪水,身為記者的田曉霞救了一個小女孩,讓無情的洪水吞噬了。這讓一無所知的孫少平深受打擊,他在次來的他們約定的樹下1:45分準時到,又看了看田曉霞為他寫的三本日記本不禁淚流滿面。還好有死去的師傅的家人給了孫少平無窮的溫暖。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慨萬千,從田潤葉和李向前那里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人;從孫少安和賀秀蓮那我懂得了所有人一生都會經歷大風大浪,但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一切事情;從孫少安妹妹孫蘭香那我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從孫少平那我懂了你的家人親人死了,你再悲傷也要往前看;當然我也敬佩田曉霞那舍已救人的精神。這本書讓我懂得太多的道理,同時也感謝作者路遙先生,寫了《平凡的世界》這本優秀的小說。
《平凡的世界》隨筆篇二
在那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生活著一群黃土般樸實的人。平凡的故事同樣演繹著精彩,平凡的雙水村也有著獨屬于自己的精彩絕倫的篇章。
每當月光洗盡鉛華,懸掛在永不褪色的深藍天幕,輕輕瀉入千家萬戶,我總想站在山頭眺望那每一扇窗下黃暈的光,好奇那每一個窗口下是否都聚著一家人,每一家人又是否都上演著一個個不一樣的故事。
“勞動就是幸福”,每當我看到這句話,就會想起孫少平。想起他在煤礦工作時干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風大浪過去后這最樸實的充實自己的方法。有時也會想起孫少安,那個十三歲就輟學來幫家里維持生計的少年。農民的想法是多么地簡單,他們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輩子的辛勤勞作,能換來些許收獲,幾畝薄田能在血汗的澆灌下長出些養家糊口的糧食。
一段歷史能給一個社會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又不過是漫漫長路上無數瞬間的拼合,而“情”是生活永遠不會脫落的粘合劑。可“情”又是什么呢?是少平和少安手足情深?是少安和潤葉的兩小無猜?是潤葉和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安和紅梅的情竇初開?還是少平和曉霞的海誓山盟?可又是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現實面前屈服了,所有的愛、所有的情都在世俗里脫膠了,把生活摔得七零八落,一片片跌入塵埃。
好在沒有永遠的幸福,也沒有永遠的痛苦。生活就像雙水村的流水一樣,不緊不慢地嘩啦嘩啦地往前流,失落順水流走了,幸福也隨波漂遠了。閉上眼,似乎就能看到在一年一度的熱鬧如春節的打棗節,那紅火勁竟壓過了中秋端午。那一天里,雙水村里所有的人,似乎都忘掉了之前的煩惱和憂慮。人們在山林間隨意地吼著幾聲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棗子,笑著唱著鬧著。這時的雙水村,似乎連空氣都彌漫著甜甜的棗香,還有那滿滿的幸福。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路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一直記得冰心的這句話,總覺得它美好又夢幻,就如那保險箱里光芒四射的鉆石,可當用手觸碰時,只有那一片冰涼,美好得可望卻不可即!都說“祝有情人終成眷屬”,可那歷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摧的保險柜,是打不穿的思想封建。少安與潤葉,那一對雙水村里青梅竹馬玩大的童真少年,就因為身份的差距而把思念深深埋葬;少平與曉霞這對抱負遠大的知識青年,在一起談理想論希望,還有那充實著精神生活的信物書籍,和一本本精致的《參考消息》,共同寄托著濃濃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還在唱著那首熟悉的歌,可天蒼蒼,野茫茫,哪里有他夢里的姑娘?
茫茫天地,蕓蕓眾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世界》隨筆篇三
每個人都擁有過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又各不相同。童年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每一頁都是一串美好的回憶。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童年彌漫著醉人的書香。因為爸爸、媽媽從小就陪同指導我看書,書是我童年最好的朋友。
我和爸爸、媽媽讀過的書數不勝數,但在我們家眾多“收藏品”中,唯獨有一本書讓我們全家愛不釋手——《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矛盾文學獎”的掌上明珠,經久不衰。雖然我們家的“藏書”中也有不少能與它“一較高下”的書,可為什么它這么受我喜愛呢?因為書中主人公孫少平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孫少平出身貧寒,在中學求讀時大家都瞧不起他,他在那樣的環境下努力求學,在田曉霞的幫助下閱讀了很多我喜愛的外國文學書籍,用知識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畢業后,他先做了老師,不久卻又失去了工作,哥哥孫少安想與他一起辦磚廠,這樣兩人都可以很快富裕起來,他卻拒絕了。他孤身一人來到了黃原城,面對著這個陌生的城市,他加入了攬工漢的行列,幫別人干重活;后來,他又來到煤礦,成了一名挖煤工人,最后靠知識、靠勤勞成為了煤礦的“明星人物”。
每一次捧起《平凡的世界》,都會讓我們全家有一種熱血沖頂的感覺,令我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靜。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著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人生苦難所展現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斗!
孫少平獨立、自主、不屈于命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和爸爸、媽媽,我開始向他學習。書中出現的書我都一一搜看,那些外國文學打開了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雨果、大仲馬、狄更斯;《三劍客》、《雙城記》、《悲慘世界》,我陶醉其中,世界的大門正為我悄然打開。
童年是放飛夢想的藍天,童年是絢麗多彩的詩篇,童年是我那獨一無二的悠悠球,童年是令我浮想連翩的書籍。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我童年的記憶總是與書有關,書香童年是我一段睡不醒的美夢,是我一串最美妙最甜蜜的記憶。而《平凡的世界》,將會成為我前進路上的明燈,指引我永遠做個真誠、善良、勤勞、有擔當、有追求的人。